連雲港現2000多年前漢瓦 瓦上印有古人手印

2020-12-14 大蘇網

更多江蘇古墓、文物,請點擊專題>>>盤點江蘇近期出土文物

近日,連雲港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在對羅莊城遺址進行地面調查時,意外發現一塊印有兩千多年前古人手印的漢瓦。手印指節清晰,手掌面積要小於現代人。深埋於泥土中的手印,兩千多年後和有緣人相握在一起。

採集地面文物發現手印漢瓦

羅莊城遺址位於東海縣溫泉鎮駐地東的羅莊村南郊,當地人稱之為「後老城」,2011年12月19日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對遺址進行巡查並採集地面文物。

據介紹,遺址東部因大量取土形成陡坡,從坡底水溝裡採集到陶罐、陶豆的殘片具有春秋時期的工藝特徵,城內地表散布大量繩紋灰陶殘片,經初步判斷,成器時間應為漢代。

「因為遺址表面曾出土過很多陶罐、陶瓦,發現漢瓦並不新奇。」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說,「在清理完這些漢瓦表面的泥土後,發現有一塊瓦片上有一處凹痕,呈連續的波浪紋。當時我就下意識地用右手摸了摸,結果發現是五個指印,但方向相反,是左手印。」

這塊漢瓦上的手印應該是古代制磚工匠,在磚坯製成之後、燒制之前按下的。從瓦片的製作工藝可以大致斷定為漢代早期,工匠為什麼要在瓦上留下手印不得而知。

手指纖細 手印主人可能是女匠人

如果說每個人身上有哪個地方與他人不同,那肯定非指紋莫屬。記者在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看到,留有古人手印的漢瓦長28釐米、寬20釐米,可以斷定為用於地面建築的大瓦片。瓦上的手印為半個手掌,指節清晰,手指纖細,不排除是位女性工匠。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說,「漢代15歲至18歲的男性按規定要服役,剩下的女性和老弱病殘當匠人的很多。在發現這塊瓦的時候有位女性文保志願者也在場,她將自己的左手放在那個手印上,兩隻手恰好吻合。」

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或許手印的主人個子矮小,也可能是男性。從手印的深度來看,應該是制瓦坯的匠人無意按上去的。情況到底怎樣,如今只能猜測,這位匠人沒有留下名字。

製作工藝鎖定年代 「兩隻手」重疊留無盡遐想

目前,考古工作者能通過瓦片上所留痕跡,來區分它們的成型工藝。印有古人手印的瓦片使用了泥條盤築法燒制而成。所謂泥條盤築法,即把泥料搓成長條狀,按瓦片形狀盤繞、疊築再拍打成型。

早期泥條盤築產品的圓度較低,水平條狀痕跡明顯,隨著工藝的改進,條狀痕跡逐漸消失。通過這些細節,我市的考古工作者可以斷定這塊印有古人手印的瓦片為漢代初期。

保存在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的漢瓦手印具有很高的價值。考古人員表示,「因為兩千多年前古人的指紋留在上面了,這些指紋可能是古人在捏制瓦片時留下的。如果能搜集到各個朝代古人的指紋,把他們進行對比,就能從中尋找到人類指紋的變遷軌跡。」

「兩隻手」重疊,仿佛能觸到古人的溫度。雖然古人的生命早在兩千多年前消逝,但古人的手印留給今人無盡的遐想。

相關焦點

  • 「畫押」為何要按手印,古人有指紋識別技術嗎?
    現如今,指紋技術因為具有唯一性、不易改變,且易留下痕跡的特性,被廣泛應用到了各行各業,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其實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早在幾千年前,我國的古人就已經開始利用指紋,因此中國也被稱作是「指紋發源地」。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古人是如何利用指紋的。
  • 「秦磚漢瓦」是什麼?關於詞義本身的探討
    「秦磚漢瓦」指秦代(包括先秦)發明磚、漢代發明瓦該說法直接對「秦磚漢瓦」的構詞進行延伸解釋,認為「秦磚漢瓦」是指磚瓦的發明,其中秦、漢指年代,且秦、漢兩個時期分別對應著磚、瓦的發明。事實上,磚、瓦的發明都在秦代之前,而且瓦的發明要早於磚。
  • 「畫押」為何要按手印,古人有指紋識別技術嗎?看西瓜視頻找答案
    現如今,指紋技術因為具有唯一性、不易改變,且易留下痕跡的特性,被廣泛應用到了各行各業,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前幾天小編看到了西瓜視頻創作人【這知識好冷】發布的一篇作品,談到了古代沒有指紋識別技術,那麼按手印有什麼用?其實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早在幾千年前,我國的古人就已經開始利用指紋,因此中國也被稱作是「指紋發源地」。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古人是如何利用指紋的。
  • 漂亮的房子都用「漢瓦」 央視廣告片中會發電的瓦你了解嗎?
    央視廣告片截圖「發電瓦」漢能於2017年7月發布雙玻漢瓦,又於2018年4月推出更輕、更薄的單玻漢瓦。漢瓦又稱「發電瓦」,是漢能的明星產品,它創造性地將輕薄、高效、柔性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晶片通過內外雙層的夾膠封裝工藝,精密封裝在高透光度玻璃內層中,既能將太陽能高效轉化成電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又能滿足建築的整體性和審美設計需求,是市場現有分布式太陽能產品和傳統屋面瓦的升級產品。
  • 「秦磚漢瓦,穿越千年」青瓦飛簷--經典漢瓦
    最早的瓦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就有了,距今約有一萬年了。半圓的瓦是西漢時出現了。中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西周初期製造出瓦。  在春秋戰國時期陸續創製了方形和長形磚,最早的磚出現在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的墓室中。秦漢時期制磚的技術和生產規模、質量和花式品種都有顯著發展,世稱「秦磚漢瓦」。
  • 如今廣泛運用的指紋識別技術,我國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有雛形
    沒有科技的支持,就無法實現對指紋的識別,如果識別不了指紋,那麼籤字畫押就成了一種空有的形式,畢竟誰都可以在契約上畫押,至於上邊兒是誰的指紋,別人也是無從考證的。那麼古代的籤字畫押,真的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古人的智慧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早在3000多年前,最初的指紋識別就已經有了雛形了。
  • 秦磚漢瓦博物館,可以觸摸的歷史,中國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在西安城東南有一處很專業的博物館——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旁邊躺著西漢王朝第十位皇帝漢宣帝劉詢及漢宣帝王皇后。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不大,藏在曲江新區大漢上林苑(杜陵)文化生態景區內,緊鄰西側的主幹道。正值初冬,景區的色彩厚重而多彩,黃黃的葉子從大樹上慢慢地灑落在地上,顯得十分幽靜,頗有一些秦風漢韻。
  • 2000多年前的西安封泥告訴世界:中華指紋天下先
    正是由於指紋的這種特徵,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將指紋作為身份識別的有效手段。那麼,哪個國家最早使用指紋身份識別技術呢?收藏於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一枚購於西安的2000多年前的指紋封泥這樣介紹:中國人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指紋作為人身識別的手段,該觀點得到了世界指紋界的認可和贊同。
  • 秦磚漢瓦,宮闕何年
    所謂「秦磚漢瓦」,並非專指「秦朝的磚漢代的瓦」,而是後世為紀念和說明這一時期建築裝飾的輝煌和鼎盛,將秦漢時期的磚瓦統稱為「秦磚漢瓦」。「秦磚漢瓦」同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夏商周的「青銅器」,隋唐的「三彩」,宋元明清的「瓷器」,都是中華文明各個時期獨具文化特徵的經典之作。秦磚漢瓦博物館,位於西安東南杜陵西漢宣帝劉詢的陵墓旁。
  • 陶瓦上印有「文字」或「符號」,有學者稱之為「文字瓦」|「文字瓦...
    點擊播放 GIF 0.5M我國是世界上文明古老的國家之一,漢字的產生和使用,不僅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而且對中原文化向東北亞傳播,促進其文化的發展這些年來考古工作者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及其周圍的一些寺廟、建築遺址中,採集和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陶瓦。其中有些陶瓦上印有「文字」或「符號」,有學者稱之為「文字瓦」,現黑龍江省博物館、省考古所及寧安縣文物管理所均有收藏。
  • 南京老宅磚頭上現"神秘手掌印" 與六朝墓內類似
    高淳老宅磚頭上密布「神秘手掌印」  網友將其比作「如來神掌」,六朝墓內也有類似「手印磚」  一棟房子,上面大部分磚頭上都有手印,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奇怪?記者了解到,高淳區民間有不少老房子,是用「手印磚」蓋起來的,而這種「手印磚」早在六朝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南朝磚室墓裡就有。人的手印為什麼要印在磚頭上,這其中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 陝西富平桑園窯址考古現48座窯爐 出土"手印磚"
    原標題:陝西富平桑園窯址考古現48座窯爐 出土"手印磚" 出土的手印磚 唐定陵周圍為什麼會有500多座窯址,唐代的工匠又為什麼要在磚上印自己的手印? 桑園遺址航拍影像圖 手印磚始現於唐中宗李顯時代 據史料記載,唐定陵在歷史上曾遭受過3次較大規模的損毀,分別是「開元五年(717)
  • 揭秘玄武門遺址部分出土文物:這塊城磚上的手印紋謎團重重
    城磚上的神秘手印紋有何含義?筒瓦上的「官」字標記是何用處?瓦當上的蓮花紋與牡丹紋有何寓意?昨日,記者走進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文物庫房,為您揭秘玄武門遺址部分出土文物。「西窯韓演」磚瓦殘片  城磚上的神秘手印紋有何含義?筒瓦上的「官」字標記是何用處?瓦當上的蓮花紋與牡丹紋有何寓意?
  • 瓦當 秦磚漢瓦上的千年底蘊
    瓦當上刻有文字、圖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做圖案的,是屋簷最前端的一片瓦為瓦當,瓦面上帶著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瓦當是實用性與美學相結合的產物,在古建築上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屬於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秦雲紋瓦當(圖片來源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數字博物館)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
  • 古代沒指紋技術,為何要按手印?看似多此一舉,實則是古人的智慧
    在很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幕,那就是在審理犯人的時候,都會讓犯人籤字畫押,也就是除了籤名之外,還要按手印。除此之外,在很多房契、地契或者是借據上都是如此。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古代時期並沒有指紋識別技術,那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事實上,早在幾千年前,我國的古人已經掌握了「指紋技術」,只不過使用的方法跟現在不一樣而已。
  • 古時候犯人為什麼需要按手印?官府如何識別手印的真偽呢?
    1736年冬,隨著縣令老爺的一聲令下,幾個彪形大漢進來將犯人拖了出去,五日後,他將會在集市門口斬首示眾,師爺手上認罪書上留有犯人的手印,這件案子就已經算是圓滿結束了, 再無翻案的可能了。當然,上面的故事是我編造的….
  • 漢元帝年間的瓦
    哦,這就是漢瓦,這就是昭君墓的漢瓦,這就是青鍾村昭君墓的漢瓦。啊,頭一次見,不,是頭一次見到昭君墓的漢瓦。斷片,殘損,粗糲,看上去有點疏離、有點溫暖,甚至有點不可思議。簡單的繩紋圖案在漸漸暗下來的光線裡變得模糊,仿佛一段久遠的往事,有著秘而不宣的神情。在這個黃昏,在這個圍繞王昭君延伸著無邊話題漸漸結束後的黃昏,2000多年前的這塊瓦,給我們再一次講述了一個和朔州有關聯的龐大的愛情婚姻故事。
  • 古代人的智慧,籤字畫押按手印 古代不能識別指紋為什麼要按手印
    從古至今,人們都習慣在契約上按上手印,以此表示誠信並 相互約束。按手印在當今社會也仍然在使用,並且具有法律效 力《指紋鑑定》一書中斷定, 中國唐代的賈公彥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紋識別人的第一個學者。雲夢睡虎地秦簡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代,我國就已經有用指紋破案的記錄了。 在雲夢出土的秦簡中的《封診式。
  • 唐代條磚上的「手印」是什麼含義?
    但它卻沒有得到學術界應有的重視,對其專項研究十分薄弱,在考古簡報、報告中僅僅將手印紋磚等同於一般的繩紋或素麵磚而一筆帶過。現就西安地區發現的唐手印紋磚材料進行梳理,並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2000年,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周至縣八雲塔地宮進行搶救性發掘,在對塔基和上室的建築材料清理中,出土少量的手印紋磚,標本DC:5長32、寬16、厚4釐米,DC:6長30、寬18、厚6釐米,DC:2殘長24、寬16、厚5釐米,皆為青磚,燒結程度較高,堅硬結實。
  • 佛手印:不同姿勢的手印有著不同的含義,結施願印,普度眾生
    有時候我們去寺廟拜佛和菩薩的時候,會發現不同的佛他們雙手呈現出的姿勢也有所不同,這在佛教的造像藝術中,被稱為「佛手印」。不同姿勢的手印有著不同的含義,但是都有著同樣的寓意,那便是結施願印,普度眾生。所謂手印就是用手指所結之印契,是原始印度教用來表意的一種身體姿勢,後來被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文化中的一種特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