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樟城—廣東16支麒麟隊齊聚樟木頭同臺競技

2020-12-21 中國視窗

「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舉行,16支隊伍同臺競技,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讓市民群眾大開眼界。

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東莞市委常委、軍分區政治委員劉松濤;廣東省非遺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梅;樟木頭鎮委書記周偉森、東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蔡國康、樟木頭鎮委副書記、鎮長尹錫棋;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餘建民等參加活動。

活動當日,樟木頭舉行了廣東省非遺墟市一日遊、麒麟大巡遊、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等,旨在傳承和弘揚傳統麒麟文化,推動廣東省麒麟舞創新發展,促進全省各地青少年麒麟隊伍互相交流。

在麒麟大巡遊活動中,來自廣東各地的麒麟舞隊員高舉著「弘揚國粹」的旗幟,整齊的隊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精氣神十足。市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大讚「精彩」。

主辦方介紹,賽事組委會從來自廣東省各地的報名參賽隊伍中甄選出16支來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肇慶、汕尾、潮州的青少年隊伍入圍參賽。

與以往不同,本次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參賽作品須為2018年以後創作,並未獲得過市級及以上獎項的新作,參賽麒麟必須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創麒麟舞表演,其舞蹈動作、結構編排、伴奏音樂、舞臺設計、服飾等必須區別於傳統麒麟舞表演。

在當晚舉辦的邀請賽上,各支青少年隊伍輪番登場,舞臺上演盡麒麟的出洞、繞頭、耍尾、尋青、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書、遊花園、回洞等,為到場市民群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

樟木頭鎮是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鎮,客家文化資源豐富。作為本地一道獨具風格的文化風景線,多年來當地已發展出20多麒麟舞隊伍,創作麒麟精品藝術100多項,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屢創佳績,還應邀遠赴海外進行傳統藝術交流。

主辦方透露,樟木頭麒麟舞兩次進京獻演,參加過上海世博和廣州亞運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活動,榮登了央視《群英匯》舞臺,成功被列為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樟木頭由此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中國麒麟之鄉」。

(劉獻兵、趙洋、樟宣)

[責任編輯:秦偉]

相關焦點

  • 全省16支麒麟隊齊聚東莞樟木頭大巡遊
    12月15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系列活動之廣東省麒麟大巡遊,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正式啟動,來自全省16支麒麟隊歡聚樟木頭客家古鎮,以各自獨特的表演向廣大市民展現麒麟魅力,送上美好祝福。
  • 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將於明日在樟木頭...
    麒麟舞是樟木頭鎮傳統表演項目。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麒麟競舞,迎祥納福!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舉行,15支隊伍將在樟木頭鎮同臺競技,以極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動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
  • 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舉行
    近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省的16支隊伍同臺競技,一爭高低,共同展示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
  • 21支麒麟隊同臺競演展現中國麒麟舞新傳承
    來自全國21支隊伍的500多名麒麟舞藝人齊聚本次文化節,通過麒麟舞大賽、麒麟舞展演、麒麟文化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展示300多年歷史的麒麟文化藝術的魅力和新傳承。客家麒麟舞具有300多年歷史,廣東省各地的「麒麟舞」是客家人北方南遷的見證,以鑼鼓加嗩吶為伴奏,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區花會的風格,與廣東嶺南音樂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其隨著客家人的遷徙,影響力遍布海內外。
  • 羅山拳傳承中心麒麟舞隊代表海豐參加省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
    12月15日,由我縣選送的麒麟舞「玉麟獻瑞」參加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以獨特的表演展現海豐麒麟舞魅力。麒麟競舞,鑼鼓喧天。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舉行。在麒麟大巡遊和比賽中,海豐縣羅山拳傳承中心義興堂麒麟隊與來自東莞、深圳、廣州、潮州、佛山等地的16支麒麟隊伍同臺競技,以濃厚地方特色風格和新穎的編排、緊湊的套路、精彩的動作和虎步生風的羅山拳表演,受到觀眾喜愛並獲銀獎。
  • 5支隊伍獲金獎!省非遺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結束
    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省的16支隊伍同臺競技,共同展示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活動當晚雖然寒風呼嘯,但是麒麟舞表演者和現場觀眾的熱情不減,精彩絕倫的表演吸引大量市民群眾前來觀看,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的歡呼和喝彩。
  • 樟木頭麒麟隊備戰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邀請賽
    本周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邀請賽將在樟木頭鎮精彩上演。作為東道主,樟木頭鎮派出劉屋、柏地兩支麒麟武術隊參賽。目前,參賽隊伍正全力備戰當中。
  • 樟木頭:客家麒麟舞 舞出傳統味
    樟木頭是全市唯一的純客家鎮,舞麒麟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樟木頭的麒麟舞雖然經過改革創新,但是仍然保留了客家麒麟舞的傳統精華。劉屋村麒麟隊就是其中一支代表性麒麟隊。
  • 麒麟大巡遊來了,就在樟木頭!
    今日(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共有16支隊伍入圍參賽。邀請賽期間舉行省非遺墟市一日遊、麒麟大巡遊、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等,旨在傳承和弘揚傳統麒麟文化,推動廣東省麒麟舞創新發展,促進全省各地青少年麒麟隊伍互相交流。
  • 麒麟大巡遊來了,就在樟木頭
    今日(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共有16支隊伍入圍參賽。多項內容區別於傳統麒麟舞今日(15日)下午,廣東省麒麟大巡遊啟動儀式在樟木頭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16支來自全省各地的「年輕」麒麟隊精神抖擻,數十隻麒麟繞著樟木頭鎮主要街道進行巡遊,引來眾多市民圍觀拍照。
  • 廣東青年麒麟舞邀請賽展現非遺新傳承
    圖為由青少年組成的麒麟隊舞出氣勢 李映民 攝中新網東莞8月25日電(李映民 李純)「多彩非遺美好生活」2018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25日在「中國麒麟之鄉」東莞樟木頭鎮舉辦。來自廣東省的15支麒麟隊在比賽現場擊鼓擺擂、一決高下,各自展示不同地方的麒麟風採。
  • 樟木頭官倉社區舉辦麒麟點睛活動,客家麒麟舞活力再現
    ■近日,樟木頭官倉社區舉辦麒麟點睛活動 樟木頭供圖麒麟舞在樟木頭已流傳數百年,客家人對傳統文化的呵護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代代相傳。近日,樟木頭鎮官倉社區舉辦麒麟點睛活動,為廣大市民上了一堂生動的中華傳統文化課。
  • 16支青少年隊伍同臺競舞展現客家麒麟舞新發展
    16支青少年隊伍同臺競舞展現客家麒麟舞新發展 2020-12-15 18:39:11 15日在中國麒麟舞之鄉——廣東東莞樟木頭鎮舉行。
  • 樟木頭麒麟醒獅協會會長劉偉團:入選省級「非遺」傳承人
    從1978年開始,劉偉團每年都會組織隊伍到各村、鎮進行麒麟舞表演,還遠到廣州、深圳等市進行表演,觀眾好評如潮。1988年開始,他邊表演、邊教授徒弟,所帶過的麒麟隊曾多次在省內,乃至全國比賽上獲金獎。目前,他擔任著樟木頭麒麟醒獅協會會長兼樟木頭劉屋村麒麟舞隊長兩個職務。劉偉團的麒麟舞以靈活、生猛、有力度著稱,他最具特色的麒麟舞特點是用牙咬著麒麟頭來模仿動物爬行,以重心低、勁道足、力度脆靈、兇猛為特點,將動物形態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表現麒麟舐腳、追尾、滾動、翻騰、採青等動作的喜怒哀樂。
  • 石巖麒麟舞的秘密
    大人小孩迎聲跑去,這才看見精彩的麒麟舞表演又要拉開大幕了。麒麟舞已成為了客家人的標誌,凡是有麒麟舞的地方就居住著客家人。 寶安石巖街道現有三支麒麟隊,分別是水田、黎光和園嶺鄭氏麒麟隊。其中黎光舞麒麟和水田舞麒麟於2015年6月被列入寶安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水田麒麟隊,現有隊員30人,先祖從福建帶技藝來到石巖,已有250餘年的傳承歷史了。
  • 傳承傳統文化|鎮隆百年麒麟隊獲省第六屆麒麟舞大賽傳統組銀獎
    近日,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舉辦的廣東省第六屆麒麟舞大賽揭曉榜單,鎮隆高田村委會婆嶺麒麟隊表演的「麒麟採瑞青」獲廣東省第六屆麒麟舞大賽傳統組銀獎。,據村裡的老人口口相傳至今,婆嶺麒麟隊最早成立的初衷是強身健體、保衛家園不受外界侵擾等尚武精神。
  • 甘坑麒麟隊獲世界麒麟大賽金獎
    甘坑麒麟隊憑藉精彩的麒麟套表演獲得比賽傳統項目組金獎。華僑城文化集團供圖 本報訊 (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聶朦) 日前,第二屆世界麒麟大賽在馬來西亞柔佛州古來舉行,來自中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隊同場競技,推廣麒麟舞運動。其中,甘坑麒麟隊憑藉精彩的麒麟套表演獲得傳統項目組金獎。
  • 【麒麟文化】從麒麟舞、龍形拳到麒麟文化品牌
    》記者 黃斌 · 趙明月 | 廣東惠州報導作為小金口本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金口麒麟舞多次參與全國、省級民間藝術大賽,屢獲大獎。街道撥出專款成立了專職麒麟隊、東江麒麟舞協會和龍形拳協會,並邀請省級以上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挖掘和整理小金口麒麟舞、龍形拳文化內涵。街道對烏石村紅旗小組、九龍村九一小組等保留麒麟舞套路較完整的民間藝人進行了收編,投入40多萬元完善麒麟隊裝備,全街道共有麒麟隊20多支,每村都有麒麟隊,隊員達500多人,參加舞麒麟活動的村民近4000人,其中烏石紅旗村小組、九龍九一村小組有「麒麟村」之稱。
  • 非遺廣東|「納福祈祥」——海豐麒麟舞
    海豐麒麟舞廣泛流行於粵東海豐縣境內,已存在200多年歷史。海豐麒麟舞與中國武術和當地自然環境有很深的淵源。而海豐地處沿海,古來多颱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民間以麒麟神獸能消災祛難保平安,麒麟舞也隨之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