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遊戲是中國文人最常用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可以通過不那麼直白的方式講出自己想要說的話,這樣令對方更容易接受。
春秋時期,楚莊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國家日益衰落。而且,楚莊王為了不讓人耽誤自己玩樂,還下令說勸諫者死。
楚國大夫伍舉覲見楚莊王之後,給楚莊王講了一個故事,說楚國出了一隻奇怪的鳥,這隻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
楚莊王明白伍舉是在說自己,馬上回答道: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之後,楚莊王開始整治朝綱,收復王權,楚國最終回到了霸主地位。
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文字遊戲。經常用到文字遊戲的地方還有笑話。
從前有一個叫萬福的人,娶了狐女做老婆。
在一次宴會上,萬福的朋友孫得言想要戲弄他,就說:我出上聯,你來對下聯,怎麼樣?
萬福回答說:可以。
孫得言嬉皮笑臉的說:聽好了,我的上聯是,妓女出門訪情人,來時萬福,去時萬福。
萬福一聽是在罵自己,卻對不出下聯 。萬福的老婆一笑說:我來對,龍王下詔求直諫,鱉也得言,龜也得言。
這也是典型的文字遊戲,將嬉笑怒罵融入到了故事之中。
還有一種文字遊戲——迴文詩。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古人給出了定義: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迴文詩也是一種文字遊戲,一般都是戲虐之作,所以被認可的不是很多,其中也有精品,比如蘇軾的這首詞: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蘇軾的這首回文詞,兩句一組,下句為上句的倒讀,而且並沒有因為回文而損害了詞的意思。
蘇軾的這首詞是回文四時閨怨之一。寫於宋神宗元豐三年。當時的蘇軾被貶黃州,心情失落,遊戲筆墨之作,也是用來排解自己的愁怨。
這首詞大致意思是說:
院子中無風。柳樹低垂,女子正在休息。就在女子熟睡的時候,突然起風了,柳條也開始隨風舞動。風吹到女子身上,單薄的衣衫感受到陣陣涼意。涼爽的衣服散出清淡的汗香氣。
紅潤的手拿起裝著冰塊和藕絲的碗。裝滿冰塊和藕絲的碗讓女子紅潤的手感到涼意。女子的丈夫因看到碗中的藕絲太長而發笑。女子一邊吃藕,一邊又嘲笑她的丈夫沒有藕吃。
這首詞截取了生活的片段,來描寫女子婚後的幸福生活。
上段寫女子安靜的熟睡狀態。要知道,詩詞中只有沒有憂愁的女子,才會在白天睡覺,而充滿憂愁的女子,一般都是從早上愁到晚上,根本無心睡眠。
下段寫女子吃東西,而丈夫笑她,這在生活中極為平常的情景,經過詞人書寫,帶有了寓意。藕絲便是偶思的意思,象徵愛情的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