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寵物國標"將犬分7類 禁養犬種有望不再看體型
2013年,全國寵物經濟已達130億元規模,全國寵物犬、貓的數量已突破1億隻。高速發展的寵物市場帶了巨大商機也帶來了不少社會問題,寵物醫院亂象多,寵物犬咬人事件頻發……為此,全國伴侶動物(寵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前天在北京成立,包括5位江蘇專家在內的首屆標委會將於年內向國家標準委申請立項,推出中國首個「寵物國標」。(張筠)
禁養犬種有望不再看體型
首屆標委會的49位委員中有5位來自江蘇,涉及獸醫、出入境檢驗檢疫、動物衛生監督等領域,總人數居全國第二。中國十大傑出獸醫、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科技開發中心犬病醫院院長董君豔是委員之一,她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標委會成立後將力爭年內向國標委申請首批11項國家標準,其中包括家庭養犬分類;公共場所寵物類標示、標識;伴侶動物交易市場管理規範;伴侶動物品種繁育技術規範等。
從文件看,目前標委會擬將犬類分為烈性犬、工作犬、運動犬、狩獵犬、牧羊犬、家庭犬、玩具犬這七個犬類,通過攻擊性、體型、運動量、毛髮長短、秉性、抗病性、訓練難易度、建議品種這八個指標來對犬類進行測試、分析,判定其屬於哪一類犬從而推出適應家庭飼養、不適應家庭飼養和建議家庭飼養的犬種。揚子晚報記者看到,以上談到的七個犬類和八個測試指標都只有標題以待補充替代。
據了解,這項標準究竟該如何制定也是標委會成立時委員們爭議最大的,是按身高還是按體重,或其他更科學的方法。「現在不少犬種連名字還沒統一,羅威納有地方叫大頭犬,比格有人叫比哥等等。」董君豔介紹,因在犬種方面缺少國家標準,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養犬管理規定中只是單純的以犬類身高作為判定是否適宜家庭飼養的犬種。
南京犬業協會副會長吳起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不同城市「身高標準」還不一樣。比如南京要求家庭飼養犬的肩高要低於63公分,鄭州則要求低於55公分。同時,南京還有補充標準,限定包括羅威納、杜賓在內的30個品種禁止飼養,肩高低於63公分也不行。「藏獒是大型犬確實很危險,但大型犬也不一定都有攻擊性。肩高超過多少城市就不讓養這不科學。」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臨床獸醫系博士生導師張海彬也是委員之一,他表示過去指定的按尺寸和品種來劃分犬類是否安全,已經不適宜市場的新環境。吳起表示從寵物醫院臨床記錄看,很多咬人的狗體型反而很小。
看看你家愛犬屬於哪一類
吳起介紹,目前國際上兩大犬種分類標準分別是FCI(世界犬業聯盟)和AKC(美國養犬人俱樂部)制定的,前者俗稱歐洲標準分類特色比較利於工作,後者是美國人指定的比較利於觀賞。吳起認為,目前國內養寵喜好還是以觀賞為主,所以AKC可能更符合中國國情。 (見下圖)
吳起表示,在國外對每個犬種都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測試標準,同時外國人很注重優生優育,挑選性格好的犬進行繁殖並做好血統登記,這樣才能保證測試標準有效。目前,國內不少人對飼養寵物的品種是否純正並不太講究,也許很溫順的狗一雜交,生出的狗就帶有攻擊性的血統了。同時,狗適不適合家庭飼養,會不會咬人,除了品種,後天飼養也很關鍵的,如果飼養不當,小時候缺少一些基本的訓練,性格不好一樣會咬人。
「寵物國標」還有哪些看點?
寵物醫院看病將有標準可依
「每個獸醫看病的習慣都不一樣,沒統一標準。」南京恆康寵物醫院司背後分院醫師林敏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在南京,寵物的病怎麼治常由獸醫和主人協商著辦。「比如查懷孕,以後必須上B超,靠手摸是不行的可能造成誤診。」董君豔表示,標委會將為包括貓、狗絕育手術在內的一批適用範圍廣的疾病診療確定標準,寵物的病怎麼治都將有個統一說法。同時,委員們還會努力豐富各項標準的內容。目前,董君豔正準備申請寵物內科病和針灸治療方面的標準制定。而張海彬則正和中國農業大學一位專家一起努力指定寵物診療醫患糾紛鑑定的相關草案「有個標準可依的話,目前寵物醫院的種種亂象就能得到緩解了。」
迄今為止,人與伴侶動物間的共患病達47種,其中犬約20種、貓約12種。世衛組織調查統計,全球每年5.5萬人死於狂犬病,我國每年死亡人數超2000人。「打針前必須對針頭消毒,化驗必須走哪些流程等都將明確。」董君豔表示此次草案中特別有伴侶動物醫院消毒技術規範等操作標準。
「動物福利類標準」國標裡也有
常見愛心人士攔截卡車救貓救狗的事發生,今後哪些伴侶動物可以交易哪些不能交易「寵物國標」將明確。流浪狗、貓的問題,今後按「寵物國標」沒人養的理論上都要送到收容所,收容所的規模和硬體設施也將有要求。在草案的通用標準中揚子晚報記者看到有專門的「動物福利類標準」這一項。「中國寵物行業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已發展二十多年始終沒有國家標準,嚴重製約行業發展。」無錫派特寵物醫院獸醫博士賴曉雲也是委員之一,他認為此次將寵物冠以「伴侶動物」,說明作為人類的夥伴寵物正愈發受到關注。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