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無窮無盡的圓點。星星是圓點,我們都是圓點,你是一個點,我也是一個點,來自宇宙空間,消融於宇宙空間。
——草間彌生
· 草間彌生
日本當代藝術家,年逾80歲,用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來不斷證明自己,並和安迪·沃霍爾、小野洋子等先鋒藝術家見證了當代藝術史。
「圓點女王」、「話題女王」、「精神病藝術家」、「怪婆婆」,這些都是草間彌生身上的標籤。不拘一格的性格,前衛的創作方式和執著、純粹的藝術態度,讓她贏得了「日本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的美譽。
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的一個富庶家庭,由於父母感情的破裂,使草間彌生自幼養成了異乎尋常的孤僻性格,而且還患上了一種視聽神經障礙症。
這種障礙在7歲左右開始出現大量的圓點幻覺,在她眼中的人和物都布滿了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黑色圓點,並且這些幻化的圓點卻伴隨了草間一生的創作生涯。
「在這慘澹的家庭裡生活,只有畫畫能讓我清醒。」草間彌生回憶。她開始畫這些斑點,它們像是細胞,種族,分子,那些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草間彌生把它們看成是來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號。
她孤僻,總是抱著素描本坐在屋後那片花田胡思亂想、塗塗畫畫,怒放的木槿花簇擁著她小小的身子,好似團團紫紅色的雲霧。
蔡康永曾這樣評價過草間彌生「草間彌生不知是在哪面牆上鑽了一個洞窺知了造物者的某個手勢或背影她從此寄居於這面牆上,在兩個世界間來回顧盼。」重複性的圓點對草間彌生來說是當作她與世界溝通的途徑。
「無限的反覆」是草間彌生創作的唯一原理,那些像波點、眼睛、網眼、人臉一樣的圖案都在不停地重複,這是專屬於她的創作手法。
其實對普通人而言,同樣的東西反覆出現,就會感到疲憊和厭煩,但草間彌生仿佛可以永遠繼續下去,不停重複也不會悲觀,不會失去緊張感,不會覺得累,她只是一個勁地重複著。
但是重複並沒有使她的作品陷入單調,圖案的重複體現在繪畫、雕塑、裝置、影像和表演裡,在各個領域都廣泛地使用著。
草間彌生的南瓜在中國是非常有人氣的圖案,無論繪畫、版畫、雕塑裡都有。她說:「南瓜就是我哦,是我的自畫像。」
為什麼說南瓜是自畫像呢?南瓜胖胖的,很可愛,草間也是胖胖的,也有著天真爛漫的少女的可愛。同時南瓜身上有深深的凹陷,有巨大的存在感,可以說是既可愛又不失威嚴,這是草間對自己的描繪。
《我對南瓜永恆的愛》
《南瓜》
草間彌生喜歡利用鏡子的反射,用兩枚鏡子就能製造出無限的反射、無限的空間。但是鏡子是很難使用的,不實際做很多實驗的話,很難想像會呈現出什麼效果。而且草間彌生的作品中還有半球面體、LED之類的材料,使得計算反射效果難上加難。
但是草間彌生完全不做任何測試,突然有了想法就立馬把它變成現實,完全沒有試錯的過程,結果往往總是能按她想的那樣一口氣就成功。
威尼斯雙年展表演《水仙花園》
《悲傷的吊燈》
end
「如果你一定要問我從什麼時候開始藝術創作的,我可以告訴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的一生,我活著的每一個日子,都與藝術相關。要是人可以有來世,我還想再做藝術家,無論生與死,藝術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切。」草間彌生表述著藝術對於她的重要性,藝術是她一生中唯一抓住的東西。
(圖文資料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