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倔強:川普和大半個美國對抗

2020-12-21 騰訊網

美國總統選舉,終於開始進入高潮了。

投票、計票難道不算高潮嗎?

按照正常情況,算。

但今年顯然不是,有川普在,就沒辦法按正常情況去理解,他根本不是按這個思路去操作。

這導致選後爭奪,都讓這場選舉至今無法判定,大結局的劇本是什麼樣的?

川普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把所有的大招都放出來了,他在和大半個美國對抗,只要不合作的,都會被他指名道姓罵,這個意思是說給他的鐵桿支持者聽的,給他們新的攻擊目標。

需要密切留意他在推特上的動向,每一句話都是在發號施令,最新一條說:拜登沒贏,他輸掉了所有6個搖擺州,大輸特輸。然後他們在每個州都灌了幾十萬張票,還被抓了個現行。共和黨人此刻必須一搏,以免偉大勝利被竊取。別做軟弱傻瓜!

這是在輸光所有法律訴訟的情況下,繼續說拜登陣營,通過欺詐才拿下關鍵州,更大的重點是,鼓動共和黨人別再沉默、軟弱,揭竿而起的時候到了

他還在強行「清黨」,比如他在推文上,把沒有力挺他爭取翻盤做法的,喬治亞州州務卿和州長叫做所謂的「共和黨人」so-called Republicans,在關鍵選區,沒有強制實行選民籤名驗證,沒有強制共和黨「觀察者」在場驗證。

川普這條牢騷推特的意思是,州務卿和州長身為共和黨人,你們的「黨性」去哪裡了,還配不配叫「共和黨人」了?

他還對途中變節,恭喜拜登勝選的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極度不滿,公開點名向他喊話,要他本人和共和黨參議員必須更強硬,否則「共和黨就要廢了」。說共和黨大勝,決不允許對手把它拿走!

他還對司法戰中,堅持專業的最高法院發洩不滿,直接說「對最高法感到非常失望,我們偉大的國家也對最高法院感到非常失望!」

意思就是,叫粉絲們不要再指望最高法院,迅速改變戰術。

這些,都是他的輿論鋪墊,接下來,他就在推特上發出動員令,說1月6日,華盛頓特區將有大規模抗議活動,要鐵粉們去那裡,Be there, will be wild!將是狂野的!

1月6日什麼日子?

當天,參議院議長、也就是副總統彭斯將召集參眾兩院議員開會,走完最後的選舉程序,也就是正式「計票」。議員對結果若有異議,由一位眾議員與一位參議員聯袂提出,交由兩院各自表決。這個表決結果充滿懸念。

這也是川普的最後一搏,真正的釜底抽薪。

國會外,他讓粉絲走上首都街頭,給幫助他反攻倒算的議員們助威,並製造壓力。

國會內,他盯著共和黨人,要他們表現忠誠,言下之意,只有他當總統,你們共和黨才有未來,否則,一損俱損,我完了,你們也都沒戲了

他把共和黨的命運和自己能否繼續留在白宮緊密捆綁,這就是的他眼中的「命運共同體」

一個紐約房地產商人搞起政治來,那可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而且,他會窮盡所有手段,包括動用武裝部隊。

文鬥加武鬥,招牌奪權方式。

愈來愈多極右分子已經呼籲,要動用1807年制定的《反叛亂法》(Insurrection Act),授權總統在特定情況下,可在美國境內部署現役部隊和聯邦國民警衛隊,來推翻民主黨的「選舉舞弊」及政變意圖,讓他留在白宮。

川普最近一段時間來,口口聲聲民主黨試圖「政變!政變!」,就是為依法動用武力奪權,提前製造輿論。到時候派兵抓捕民主黨和「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策划行動者。

看軍方層面,沒有對川普表現出「無條件服從和忠誠」的國防部長埃斯珀已經走人,前反恐中心主任米勒被提拔到了這個位置上,其中的道理,不用多解釋。

這是要公器私用,把美國武裝部隊變成擁戴他繼續留任的「保皇黨」、「御林軍」

另外,剛剛獲得川普特赦待遇的前國安顧問弗林揚言,可在輸掉的幾個關鍵州實施戒嚴,重新舉辦選舉,rerun election。

他還舉例說,美國戒嚴已有64次,動用軍隊也不是像人們所說的「史無前例」。

過去,美國曾經動用《反叛亂法》的情況有內戰、遏止三K黨興起等,在推翻選舉結果上還真是川普的創意。

有了這些選項,還會說大選已經塵埃落定,板上釘釘?

美國正處於一場暴風雨的前夜,內戰或「大革命」是否在所難免?

接下來的日子,每一天步步驚心,還會有無數的「驚奇」在前方。

先系好安全帶……

相關焦點

  • 川普終於戴口罩了,但幾個小時後,美國哭笑不得!
    畢竟,川普不愛戴口罩,全世界都出了名。哪怕疫情在白宮暴發,美國抗疫三巨頭被隔離,以至於白宮不得不下令,所有人進入白宮都要戴口罩,但川普就是不戴。這似乎成了74歲的他最後的倔強。但一個多月後,川普還是沒能守住自己最後的這點倔強。這一次去看望受傷的美國士兵,按照CNN的說法,川普戴上口罩,是他的助手「苦苦懇求」的結果。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口罩政治化已成了白宮的一大軟肋,總統戴口罩,也是為支持者樹立榜樣。
  • 在幾個月的抗拒後,川普終於不再倔強了!
    但川普就是不戴,這似乎成了70多歲的他,最後的倔強。然而7月11日,川普前往華盛頓郊外的軍事醫院,探望受傷的美軍官兵和醫護人員時,他終於戴上了口罩。即使他的貼身隨從和高級顧問都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他也依然選擇不戴口罩,理由是「我和任何人離得都不近」。5月去視察福特工廠時,按照媒體的說法,川普一開始其實也戴了口罩,但出現在記者鏡頭前時,他毫不猶豫地摘下了口罩。
  • 美國最後的瘋狂——川普最後兩張牌何時出手?
    自謂民主與自由的美國在川普的撕裂下一地雞毛。川普與拜登爭權之鬥猶如兩頭殘喘的野獸上演了一處驚辣的世紀鬧劇。商人從政是美國的悲劇。沒有政治基礎的商人一心為了利益不要臉的醜惡猙獰一覽無餘。讓美國再次偉大成了天大的笑話。
  • 川普會在最後時刻來個「致命反擊」嗎?
    隨著美國大選走向尾聲,不少人感嘆,拒不承認敗選的川普會在最後時刻來個「致命反擊」嗎?嚴格意義上,從目前的來看,川普給予致命一擊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主要原因在於,除了其本人和部分支持者拒絕承認結果外,共和黨在達成目的後(擴大國會優勢)已經拋棄了川普(具體內容筆者在11月13日的《拒絕承認敗選,或許是當前川普的最好選擇選?》和11月24日的《川普低頭?不過是又一場「諸臣誤我」而已》兩篇文章已經成功預測並應驗,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 川普授權蓬佩奧全權處理伊朗,加劇美國和伊朗的矛盾
    川普政府官員也對新聞機構表示,川普已經在自己任期最後幾周內處理伊朗問題的相關權利交給了蓬佩奧和伊朗問題特別代表埃利奧特,這也使得美國鷹派可以不受任何束縛,全力去針對伊朗發難。據了解,蓬佩奧的目的就是在川普為數不多的任期內,儘可能的打擊伊朗的經濟,希望能夠直接阻止拜登上任後重啟和伊朗之間談判的可能。
  • 「失控」的川普和被撕裂的美國|周觀天下
    騷亂發生後,川普受到共和黨內多名領袖人物的批評,也遭到其內閣團隊的「眾叛親離」:交通部長趙小蘭、教育部長貝齊·德沃斯等人宣布辭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財政部長姆努欽等人則開始商議,擬使用美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罷免川普。
  • 共和黨吃裡爬外,勾結民主黨對抗總統,川普已無路可退
    【南方+12月9日訊】據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對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進行了投票。然而,總統川普卻表示要否決這一法案,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美國兩黨議員。公開和川普唱反調?眾議院議員:兩黨已做好對抗總統的準備報導稱,關於上述法案,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十分重視,因為美國已經連續59年將該項法案當作國家法律依照,是兩黨人員達成共識必須通過的法案。據美媒報導,共和黨人索恩伯和民主黨人史密斯都曾表示,如果川普執意要否決這一法案,那麼眾議院將考慮提前開會投票,以此對抗川普。
  • 川普離任前或對臺有大動作,胡錫進:我們不懼展開高強度對抗
    川普政府正在瘋狂利用最後四十多天的任期挑釁中國,一些人認為,現在跟他這個團隊較勁不值得,以忍為宜。這種策略是危險的。因為如果認定我們會忍,他們必將蹬鼻子上臉,愈發放肆,幹出嚴重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事情,並為未來的拜登政府做出示範和綁架。
  • 當美國商界也和川普分道揚鑣,川普將黯然離任
    我記得兩個月之前,不管是國內還是美國那邊,都還在討論2024年作為史上得票最高的競選失敗者川普會不會「捲土重來」。甚至許多美國媒體都已經預想2024年川普的口號和人設了。不過,這一切隨著川普通過社交媒體遠程操控國會山暴動一事,可能性基本上沒有了,估計川普這下真的「涼」了。現在就連與川普有最多共同特質的美國商界人士也紛紛站出來譴責川普!其實,川普和美國商界的關係一直充滿了起起落落。下面,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美國商界與川普的分分合合。
  • 「失控」的川普和被撕裂的美國 丨 周觀天下
    共和黨籍前總統小布希稱,看到暴亂畫面時「難以置信且沮喪」,民主黨籍前總統柯林頓稱,美國的國會大廈、憲法和國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  騷亂發生後,川普受到共和黨內多名領袖人物的批評,也遭到其內閣團隊的「眾叛親離」:交通部長趙小蘭、教育部長貝齊·德沃斯等人宣布辭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財政部長姆努欽等人則開始商議,擬使用美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罷免川普。
  • 美國總統大選最後的辯論,川普與拜登猛攻對方軟肋
    這是總統大選投票前的最後一場辯論。在施政方針上,兩人其實都沒怎麼深入闡釋自己的方針,反而在攻擊對方上下了更多功夫,就像一場拳擊比賽。唯一的進步,也許就是川普沒有像上次那樣頻頻搶話和打斷對方了。這是因為,根據辯論新規則,當一名候選人正在發言,另一位候選人的麥克風會被暫時靜音。
  • 川普和菅義偉的第一通電話,這三個細節信息量很大!
    比如,兩人都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美日同盟;川普還很客氣,歡迎24小時隨時打電話給他。但排除掉一些外交的場面話,有些細節,卻非常有意思。細節裡的秘密,就說三個吧。細節一,誰的第一次?安倍打算辭職後,立刻打電話告訴外賓,第一個打的,就是川普。既然美日關係這樣親密這樣重要,那按照規矩,應該是川普和菅義偉第一時間通電話,菅義偉第一個電話,就應該打給川普;川普也是第一個和日本新首相通電話的外國領導人。但現實呢?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蔡當局的說法已讓峰會臺灣方和企業家產生強大的寒蟬效應。蔡當局上述動作似乎和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外界對未來陸美臺關係發展的預測有些違和感。拜登上任後國事如麻,最棘手就是剎不住車的新冠疫情,美國迄今已有28萬多人死於新冠,目前每天新增確診逾20萬人,災情慘重。
  • 「驕傲男孩」群龍無首,川普最後一搏無望?隱藏棋子突然曝光
    1月6日臨近,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已蠢蠢欲動,大批"驕傲男孩"身穿黑衣,帶著星條旗從美國各地湧向華盛頓特區,準備在1月6日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時,在華盛頓大鬧一場。然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5日報導,"驕傲男孩"怕是沒想到,在遊行前夕,首領恩裡克·塔裡奧,卻已經在華盛頓被捕了。
  • 川普和拜登誰能笑到最後?——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
    11月3日,是第59屆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12月14日,是決定美國總統誰笑到最後的「選舉人團」投票日,很多人弄不清楚這兩個選舉有什麼不同,特別是川普夫婦在10月1日被確定染上新冠病毒
  • 川普眼中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是說謊和改變遊戲規則
    作者:王德華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選擇改變遊戲規則——這次是核廢料處理——以確保美國人民真的勝利了。川普向自己展示了重新定義標準的本事,使其看起來像解決方案的大師,這是他成為總統以來磨練出來的「技能」。美國能源部將三個核儲存設施的高放射性核廢料,重新歸類為「低風險」,拋棄了數十年歷史的安全標準。此舉不僅省錢,還將允許能源官員將經過再加工的燃料棒和有毒汙泥埋在淺坑裡,而不是為了保護周圍環境免受汙染而深挖地下。是的,在川普眼中,朋友之間有一點鍶、鈽、鈾和鋂怕什麼呢?
  • 王義桅:這是一場美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對抗
    當下發生的暴亂事件,其實更多是美國的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在對抗——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資本現在把拜登扶上臺,要求搞全球化;而「鏽帶」地區面臨著嚴重的產業空心化和大量失業問題,這一地區的產業資本要求川普繼續執政,反對全球化。所以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撕裂的局面。美國國會山暴亂令西方國家如喪考妣觀察者網:美國向來被視為西式民主制度設計的典範和標杆。
  • 白宮「最後一班崗」 川普「破罐破摔」
    美國疾控中心表示,今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可能減少3年。值此危急時刻,川普想的不是站好最後一班崗,盡力挽救抗疫過失,而是把全部心思花在「身後事」上。也是在22日,川普做了這樣幾件事:首先,拒絕籤署國會剛通過的9000億美元新冠紓困法案。川普稱,該法案包含太多對外援助,而對美國人援助不足,「簡直是恥辱」。
  • 美國大選峰迴路轉,川普的驕傲無處安放,川普大喊美國要完了
    美國大選如同人間喜劇,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不知道結局的走向。截至美國時間周三(11月4日)下午,下一任美國總統最終花落誰家仍無法確定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喬治亞州等關鍵州還沒有完成計票工作。但民調機構顯然再次低估了川普的支持率。這一次,他們預測票數的差距比2016年更大。
  • 美國海軍二星將軍「訪臺」,川普給拜登挖坑,害慘了蔡英文
    川普最後的瘋狂近日,根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於11月22日抵達臺灣臺北松山機場。可以說,美國海軍二星將軍史達曼也是近年美國「訪臺」的最高級別軍官,而他此次前往臺灣的目的也是比較明確,他們就是想拉攏臺灣地區,使臺灣地區變成美國對抗中國大陸的一個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