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
為什麼茶藝師泡的綠茶比自己泡的更好喝?
特邀從藝20年的高級茶藝師解惑,原因竟是泥料和壺型。
許多壺友在百家砂壇留言,「西湖龍井、碧螺春這樣的茶選擇哪種泥料和壺型的紫砂壺比較好?」,「為什麼茶藝師泡出綠茶比自己泡的更好喝?」
百家砂壇多方考量,覺得對茶最了解的,還是精通各種茶葉、茶器的茶藝師。
百家砂壇有幸邀請到,曾做客中央電視臺的高級茶藝師杜老師為大家講解:
哪種泥料和壺型的紫砂壺,更適合泡龍井、碧螺春這類綠茶?
二/五
段泥壺泡綠茶能
更好的保證綠茶的鮮嫩。
杜老師告訴百家砂壇,想把這個問題弄懂很容易,在茶藝師行業早有公論,只是一層窗戶紙。
龍井、毛尖其實都屬於綠茶,還包括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等等。
他們有幾個共同的特徵,茶都沒有經過發酵,是非常鮮嫩的嫩芽。這種茶泡出來的茶湯清亮,味道清香,口感鮮爽。
根據這幾個特性,杜老師建議選擇段泥壺比較好,因為段泥砂性較大,相對紫泥、朱泥來講,透氣性更好,所以它的散熱性相對別的泥料來說也會更好一些。
用一句話總結,段泥壺泡綠茶,能更好的保證綠茶的鮮嫩。
三/五
泡綠茶不推薦朱泥壺,
透氣性相對段泥、紫泥要差一些,
而且容易出現熟湯味。
有壺友在百家砂壇留言說:「特別喜歡朱泥壺,顏色橘紅橘紅的,非常好看,能用朱泥壺泡綠茶嗎?」
關於這個問題,百家砂壇也詢問了杜老師。
杜老師告訴百家砂壇:
不推薦普通人用朱泥壺泡綠茶,因為朱泥相對紫泥和段泥來講,含鐵量最高的,燒成之後,玻化度相對段泥和紫泥來說也最高的,所以透氣性要差一些。
透氣性一差,散熱性就會差,泡別的茶葉還好說,但龍井、毛尖這類綠茶是極為鮮嫩的嫩芽,普通人難駕馭朱泥壺,可能前幾秒茶香還沒泡出來,而後幾秒就會泡過火,容易出現熟湯味,非常影響口感和香氣。
正常情況下,中級以上的茶藝師才敢用朱泥壺泡綠茶,中級以下都很難駕馭,這是我為什麼不推薦用朱泥壺泡綠茶的原因。
相對而言,普通人用段泥壺泡綠茶,要求就沒朱泥那麼高,多泡一會兒,少泡一會兒,出來的口感和香氣,都不會受太大影響。
四/五
泡綠茶,
首選段泥,其次是紫泥。
「之前還有壺友留言說,喜歡紫泥壺,紫泥壺泡綠茶的性能怎麼樣?」
杜老師說,紫泥的透氣性和散熱性介於段泥和朱泥之間,而決定一把壺的透氣性和散熱性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泥料。
杜老師帶來了三種泥料斷片,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紫泥的斷面比段泥細膩,所以它的透氣性相對段泥要差一些,不是特別適合泡綠茶。
如果非要排出泡綠茶的排名,首選段泥,其次是紫泥,最後是紅泥。
五/五
影響綠茶品質的因素還和壺型,壺口、壺的高矮有很大關係。
泡綠茶建議選擇:
段泥小品、廣口、矮壺。
杜老師還特意強調,泡綠茶,影響口感、香度的因素還和壺型、口蓋大小、高矮有很大關係。
①泡綠茶,最好選擇小品壺,大品壺散熱慢。
普通人最好不要用大品壺,因為綠茶大多是嫩芽,段泥壺因為散熱性比較好,所以才不會把嫩芽悶熟,從而避免出現「熟湯味」。
而大品壺因體積大,熱量散得比較慢,恰恰把段泥壺散熱快的特性給抵消了,所以大品壺泡綠茶容易出現「熟湯味!
②泡綠茶,最好選擇矮型壺,壺型高也會導致散熱慢。
綠茶比較嬌嫩,影響綠茶品質的因素,還和壺口大小,壺身高矮有關。
說到影響茶湯品質,和壺型高矮有關的原理也很好理解。
大家都知道熱氣是往上跑的,從小品壺跑出需要3秒,而大品壺則可能需要6秒,這個過程就很容易將綠茶悶老,出現熟湯味。
③泡綠茶,最好選擇廣口壺,窄口壺散熱慢。
壺口大小會影響茶湯品質,也非常好理解,壺口越小,熱氣散發的時間越長。
因為熱氣是走直線,壺口小就意味著熱氣散發時會走彎路,停留在茶水中的時間會更長,這樣一來,就會將嬌嫩的茶葉悶熟,而廣口相對會好很多。
所以泡綠茶時,我推薦最好選擇段泥小品、廣口、矮壺,優勢有三個:①透氣性好,普通人都能駕馭。②出現熟湯味的概率比較低。③能整體提高茶湯的口感、香氣和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