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阿,歡迎來到說說心理。
你知道心理學各種知識,你知道心理學之父是誰嗎,他是史上第一位心理學家,他就是馮特。今天就來說說他。
1,馮特
1832年出生於德國,小時候並不是乖小孩,很淘氣,老師上課走神,做白日夢,後來因為家庭變故,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拼命努力,考入了醫學院,3年學完全部課程,1855年全國醫學會考全國第一。
挫折讓人奮發,也讓人墮落。
後來還考了博士,後來大學來了亥姆霍茲,他是個物理學家,足夠進入物理學史的大咖,甚至創立能量守恆學說,他改變馮特的命運甚至是心理學史的命運。
馮特成為了他生理學研究所的助手,他完成了自己學術,馮特也學到了特別多,這位物理學家把物理嚴謹的思考方式帶入到研究中,這讓他擁有了科學實驗驗證的思維。
他開始把這種思維應用到心理學上。
2,內省法
那個時候內省法還沒有從心理學脫離出來,以「自省法」為主。
他認為內省法不能真實的表達人們的內心,或者說不能完全表達內心的感受,有意隱藏或者大腦的篩選。
為了彌補內省法的不足,把實驗法引入心理學,他做的都是簡單的肌肉和神經反應的實驗,在馮特的理論裡,心理學是個人對自己心理活動的自我觀察。
3,馮特的理論觀點
他認為語言、概念和一些認知只有通過觀察和自省才能進行研究。
187年經過3年,他終於寫出了第一本真正心理學著作《生理心理學原理》,從此名聲大震,這是心理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1879年,他建立了真正的心理學實驗室,無數致力於心理學的青年來投奔他,構造主義心理學創始人鐵欽納,心理測量學創始人詹姆斯.卡特爾以及發展心理學早期代表人物霍爾等34名學生後來都成了心理學上大師級人物。
雖然人名很難記,你只要知道,從他這裡衍生了許多心理學支派,「桃李滿天下」的他被稱為「心理學之父」。
他把實驗內省法限制只能留在簡單的心理學現象,對於複雜的心理過程,記憶情感等都有很大局限,弟子鐵欽納也和他分道揚鑣了,有點像弗洛伊德和弟子們了。
他還認為心理學是純粹的科學,只能用來研究,反對把心理學運用到生活中。顯然是荒謬的。
馮特一直高產,20歲到88歲,68年未停止寫作,每天都要寫或者修改2000餘字。
總結一下,看似許多歷史的一些事情,我們不能理解,當時的人們局限於當時的環境,我們不能將現在的視角去批評他們,我們只能在歷史長河中觀摩,給自己教訓,不再犯。
每天分享心理學知識,給你心理學思維。
歡迎評論和關注,歡迎分享給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