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六家賊難防——宣化上人

2020-12-15 佛教在線

 

終日隨六根、六塵向外跑,不能迴光返照,這就叫做漏。

自無始劫以來,凡夫的六根,隨著外邊的六塵跑,尋聲逐色,造成很多不清淨的業。人的眼、耳、鼻、舌、身和意,就像六個奸媒,勾引賊人,打劫我們自性的家珍。我們都以為眼耳鼻舌身意,是自己的好幫手,其實這六種都是壞東西,招賊入室,劫去我們自性的法寶,而我們自己還不知道,這真是家賊難防!

現在就拿眼和耳來說:「眼不見,口不饞;耳不聽,心不煩。」一看見人家吃好東西,口裡就想嘗嘗,生出貪吃的念頭。耳朵聽見順耳的好聲音,便生歡喜;聽到逆耳不合聽的話,就生出瞋怒。不要以為眼睛是好東西,幫忙你看見,就是因為它的幫忙,才生出種種的煩惱;好像看見美色而貪美色,貪到手也煩惱,貪不到手也煩惱。其他鼻舌身意,也是一樣,會使你生起種種煩惱。你一生煩惱,就失去自性法寶,所以說:「千日砍柴一朝焚」,砍了千日的柴,一朝就把它燒盡了。修養了千天的坐禪功夫,得到輕安境界,忽然生了煩惱,就把你的功夫都燒去了。所謂「星星之火,燒盡功德之林。」所以修道人要-- 

「眼觀形色內無有, 

耳聽塵事心不知。」

有這樣的定力,就不會被劫去家寶;要不然,終日隨著六根、六塵向外跑,不能迴光返照,這就叫做漏。漏到哪裡?漏落在三惡道裡,永無了期,這豈不是很可怕!所以我們要斷煩惱,必定要先尋求根源。

佛說六識是家賊,就是因為六根和它串通,由六根對六塵而引發六識,所以便起惑造業。所以六根就是媒人,有如介紹人一樣,勾引我們去做惡事。

什麼是你的家寶?家寶就是如來藏常住真心,妙覺明性,而不是世間有為有相的金銀財寶。你的自性具足了佛寶、法寶和僧寶,這才是真正的財寶;還有勤修戒定慧,成就三無漏學,這也是你真正的寶貝。有人說:「這種財寶看不見,不足相信。」這也難怪,因為它無形無相,看不見;但是這還是可以感覺到的,有慧根的人便會知道,無慧根的人就不知道,因為他的根性還未成熟,所以不能明白,也不能生出信心。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六根震動」是怎麼回事?(宣化上人)
    恭錄自《法華經‧序品》一九六八年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宣化上人
  • 捨得酒業「家賊」難防
    捨得酒業是「川酒六朵金花」之一,旗下品牌包括核心品牌「捨得」「沱牌」,還有培育性品牌「天子呼」、「捨不得」、「吞之乎」、「陶醉」等。早年,沱牌麯酒進入中國名酒陣營,暢銷大江南北,一度稱霸光瓶酒市場。公司1996年上市,當年淨利潤破億,業績與瀘州老窖(000568.SZ)比肩,秒殺山西汾酒。
  • 主人讓金毛看好食物,卻被它自己吃了,真是「家賊」難防啊
    很多人喜歡跟狗狗一起拍些有趣的視頻,當然這裡其中有存在一些利益,不過在觀眾看來還是很有趣的,那麼你家的狗子會聽你的話嗎?至少在你離開後一段時間內,不會去動需要守護的食物。
  • 宣化上人:同性戀與連體人的因果
    宣化上人大家看看這塊木頭,兩棵樹幹,卻長在一起,上下枝節連著,這是什麼呢?就是無量劫以前,有一對男女,彼此相愛的很深。他們發願:「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對男女一見鍾情,結為夫婦。他們共同有一個嗜好,就是「錢」!男的拼命賺錢,女的拼命花錢。一來一往,非常熱鬧。
  • 《楞嚴經素解》:六根為賊媒人,自己打劫自己家中寶貝
    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解釋】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佛又說道:「阿難。
  • 自古以來的這六個人你比得了嗎?(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一九八二年六月六日開示於萬佛聖城石崇富貴範丹窮,運晚甘羅太公早,彭祖壽高顏命短,六人都在五行中。自古以來,富有的人,最有名的就是石崇,他是晉朝人,家產富可敵國。你看看,孔夫子有很多人,而竟向一個要飯的借米去,這豈不是笑話?當子路到了範丹那兒,就表達來意說:「我的老師因為在陳國絕糧,現在沒有飯吃,所以我特意到你這兒來借點米,回去用用。」範丹說:「你要借米可以,但我先有個問題要你答覆,答對了就借給你;答不對,就不借。」子路信心充足地說:「你儘管問吧!」範丹就問了:「你告訴我,世界上,天地間,什麼多?
  • 學佛人通過六根開悟,但開悟又與六根不相干
    每個人都有六根,佛法也可依六根而悟入,依根門來分,有六門,每一門中各有動靜兩種,而以動中悟者為多。根門就是指六根六門,眼根是一門,耳、鼻、舌、身、意,總共六根,所以有六門。第一門,眼見色而悟入。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鼻根不利,所以很難悟。但是有個香積國,只要聞到飯的香味,一個個都悟了,鼻根猛利的緣故。第四門,舌嘗味而悟入。《楞嚴經》裡面有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因為嘗味而悟入。祖師的公案裡面,有個當官的人,姓韋,他的官名是監軍。這韋監軍去參訪玄沙師備禪師時就問:「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 佛說六根清淨!什麼是六根?了解六根,斷除煩惱!
    先了解六根,才能斷除煩惱!佛教中,經常提到六根清淨一詞,那到底什麼才是六根?作為初學佛法者,六根是一門必修課,也是學佛者,一定要了解的。六根是很好的學佛入門,因為六根簡單易懂,了解以後,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很多人了解六根後,雖然沒有斷除一切煩惱,但至少,在生活中,煩惱與痛苦要比從前,少了很多。
  • 《心經》:「六根」是什麼?沒有六根,又如何修行呢?
    但你若是要感知到「五蘊」,還必須得通過「六根」去感受。「六根」是什麼?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以前說色是本心所產生的幻象,但這個幻象是通過六根傳給出來,我們才有感知的。因此,所謂的色其實是六根引起的,沒有根就沒有色。要是我們身體沒有了」六根「,那也就無所謂色,也無所謂」五蘊「了。所以」六根「非常重要,在佛經裡也稱這根器。
  • 六根清淨是哪六根?
    「六根清淨」這個名詞,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來,是非常浮淺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們以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淨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點男女錢財的習氣,一些專門喜歡揚惡隱善的新聞記者,便會在報紙上大做他們「六根不淨」的渲染文章!至於什麼叫做六根,甚麼又叫做六根清淨?他們是不想知道的。其實,六根清淨四個字中,大有道理。
  • 四禪天的境界【宣化上人開示錄】
    宣化上人開示錄(一)編按:開示錄 (一)以「參禪」為主要內容, 收錄多篇宣公上人主持禪七的重要開示。內容有坐禪的方法、規矩、境界及對治,以及參禪的究竟目的。另外,並包含數篇「觀音法門」、「念佛法門」的開示,以及虛雲老和尚、宣公上人的出家因緣。
  • 六根的飲食
    可以說,世間萬物都需要吃東西來滋養,尤其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心,更要吃上等的好料,吃了東西,有了營養,身體才會健康。可以說,世間萬物都需要吃東西來滋養,尤其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心,更要吃上等的好料,吃了東西,有了營養,身體才會健康。六根到底"吃"什麼呢?第一,眼睛要吃睡眠。人平時要用眼睛來看書、看事、看物、看人、看路等,眼睛使用過度就會疲勞,所以到了晚上要有充份的睡眠讓眼睛休息。
  • 五眼六通,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潛能(宣化上人)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吉隆坡宣化上人昨天記者招待會上,有人提及西藏喇嘛。近年來有幾位西籍男童,能夠回憶彼前世曾作過喇嘛。據說,這些兒童不但能記得夙生所做的種種事情及所遊化的地方,甚至不需人教就能講流利的藏語,這類消息,在馬來西亞各報章上曾大幅刊載。
  • 「六根清淨」是指哪「六根」?
    ,六識是判別鏡中所照影像的人。什麼是六根、六塵、六識?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都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
  • (宣化上人)
    願見到我,或聽到我的聲音,乃至間接聞到我的名字的人,都趕快成佛,我願意在娑婆世界等待著,直到你們完全成佛。」                                                  ——宣化上人何謂道                      道就是人人所共同遵行的一條道路
  • 什麼是六根?了解六根,才能做到六根清淨,煩惱不生!
    無論你是否學佛,都可以先去了解,六根與六塵,當你了解了六根、六塵,你現在的煩惱,一定會減輕。如果你對佛教還一點不了解,就更應該先去了解六根、六塵,因為六根、六塵是很好的佛學入門知識,當你了解以後,一定會增添你對學佛的興趣。
  • 一切罪業,均由六根所造,你知道六根是什麼嗎?
    因為六塵與六識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塵與六根要靠六識的判別才有價值,六根與六識要有六塵的反映才有功效。如果要下一個比喻,那麼,六根是鏡子,六塵是被鏡子所照的影像,六識是判別鏡中所照影像的人。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都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從六根所接觸的物件上說,稱為六塵,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
  • 辰源日誌——六根
    佛教認為,人生和宇宙之間的關係,是由六根根,有生長的意思。六根,指眼、耳、鼻、舌、身、心,等六種能生起感覺的器官。塵,是動搖,汙染的意思。六塵,指色、生、香、味、觸、法六種能汙染身心,並且能動搖變化的境界。識,是認識、了別的意思。六識,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和六塵(色、生、香、味、觸、法)接觸時,所產生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心識等六種認識、了別的作用。
  • 宣化上人:念佛有四種方法
    念佛有四種方法   宣化上人   一、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就是常常專持「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   我在臺北遇著一個人,他是很狂的。我對他說念佛,他說:「念佛有什麼用啊?我念佛不如念念我自己。」   我說:「那也一樣,你念你自己,若能念成佛也可以的。」
  • (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念佛的法門,對於現在世界的眾生是很對機、很相應的。為什麼?在經上說,「末法眾生,億億人修行,鮮一得道。」一億,這很多很多了;億億,那更多了,連一個得道的也沒有。那怎麼辦呢?剩《佛說阿彌陀經》在世界上,度了很多人;再經過一百年,《佛說阿彌陀經》也沒有了;這個末法,就是法將要滅了。《阿彌陀經》沒有了,還只剩「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再度了很多的人。過了一百年,這六字洪名也沒有了,就剩下「阿彌陀佛」四個字,又住世一百年,然後「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也沒有了!這時候法就完全滅了,沒有佛法了;所以,末法!末法!就是這樣子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