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多情的一首詞,共出現5個「相思」,開創詩詞新格式

2020-12-04 百家號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相思太苦,還不如給小編加個關注呢!

李白最多情的一首詞,共出現5個「相思」,開創詩詞新格式

古代詩詞中表達相思之情的作品很多,可一生豪放不羈的李白似乎並沒有誰可以讓他牽腸掛肚,詩詞中也很少出現「相思」這樣的字眼。遍查李白詩詞,唯一例外的有一首詞,詞中不僅接連出現5個「相思」,而且思念之深,仿佛滲入肺腑,吞噬一切。這首詞就是《秋風詞》,又名《三五七言》。

古風插畫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這是該詞中的名句,後世流傳甚廣,可能大家都很熟悉。萬般思念卻不知何時能夠相見,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傷懷呢!那麼李白到底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抒發這種深切的思念呢?又是何物勾起了他的相思之情呢?

李白插畫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秋風清冷,朗月當空,一地枯葉被風捲起,沙沙作響,樹上本已棲息的寒鴉又被驚起,發出陣陣悲鳴。「秋風」、「明月」、「落葉」、「寒鴉」等意象放在一起,營造了一個足夠悽涼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任誰都會生出一絲悽涼孤苦的情感,更何況詩人李白心中還有所思,他在如此境地瘋狂思念遠方的那個人,簡直要失去理性。「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走進相思這扇門,必定要嘗到相思之苦,長相思會陷入長時間的回憶之中,短相思這種思念程度也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早知道思念如此牽絆人心,還不如當初不要相識。

寒鴉插畫

想不到狂放自由的李白也有如此柔腸百轉的時刻,這首詞似不是出自他之手。但詞作格式的瀟灑不受拘束也只有李白能做的出來。《三五七言》是根據詞作的格式命名的,全詞運用三言、五言、七言的行文格式,為詩詞作品開創出一個類似於模板化的套路。後來有很多人競相模仿,但也只有李白透悉音律,作詞符合格式規範卻又不受規範約束,凌駕於刻板的規矩之上,揮灑自如。

古風插畫

看完這首小詞,大家有沒有感覺跟小編一樣似乎重新認識了我們的「詩仙」李白呢?

相關焦點

  • 柳永寫的一首悽涼的相思詞,句句歡快,卻道出男子的多情!
    柳永寫的一首悽涼的相思詞,句句歡快,卻道出男子的多情!文|肆飲幾壺酒古人對相思的看法往往有一種「只問傷心事,卻不懂當事人」的感受,而在北宋時期,就出現了唯美的婉約詞,像李清照和柳永,同為才子才女,卻成了當時時代的一大遺憾。李清照中年婚姻不幸,柳永自出生到流離失所,只能和歌姬作伴。
  • 李白為寄託相思之苦,寫下一首詞,卻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月亮,常備用來表達情感,寄託思念,作為一種情感寄託出現在無數詩人的詩歌中,例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傳娟」、「月是故鄉明」等等,月亮作為一種自然景象存在,如蘇軾所描述,會有陰晴圓缺,但是正是這樣,詩人才有了歌詠的話題。
  • 宋代最多情的詞人,寫出史上最痴情的一首詞,驚豔了千古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自古文人多情,這都是有依據的。我們不能說這種多情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只能說這大概是時代造就的一種特殊的「多情」。那麼,小矣今天要說的這首詞,也是一首關於相思的詞作。畢竟,說起多情,宋人也不容多讓。《長相思·長相思》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 北宋詞人的一首詞,化作閨中怨婦,哀怨婉轉,訴說相思之情
    自古以來,感嘆離別,感慨時間的詩詞不勝其數,也有很多詩詞人,用自己的詩詞為閨中人代言,書寫相思之情,唐朝是詩歌,宋代是詞作,這些留下來的作家,是時代的印記,也是作者的思想的代言。李白在《春思》中化作一個幽怨的婦人,說道「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溫庭筠在《南歌子二首》中寫道「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相思之情在他們筆下,纏綿又哀怨,仿佛詩詞人口中的相思,比平常人都要深刻了幾分。
  • 納蘭性德很傷感的一首愛情詞,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不多情!
    詩詞是我們這個民族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這幾千年來,各個朝代都出現了無數的詩詞大家,他們寫下了一首優美的詩作,有的哀婉動人,有的充滿了無限的感慨,但是無論什麼樣原題材,那都是後人讚嘆不已。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愛情詞,那便是清朝最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的《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這也是納蘭性德比較知名的作品,在這首詞中,納蘭性德的描寫的非常的傷感,也非常的悽美,讀來真是令人生出了無限的感慨。
  • 李白的兩首抒情詩詞,一首相思,一首幽怨
    一提到李白,我們自然就想到那一首最熟悉的詩詞《靜夜思》,在詩人獨居異鄉的時候,看到了空中的明月,寄託自己的相思,以明月寄相思的情懷在記憶最深處,似乎就是從靜夜思裡面感受來的。詩詞中描寫了遊子思鄉之情的詩詞,用平白質樸的語言描繪了一首寧靜深遠的意境,在這一種意境之中抒發了他思念家鄉的心情,語言簡練,但是非常有內涵,令人回味。《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詩詞中的那些刻骨銘心的相思
    我們前期在《中國酒文化漫談》《詩詞中的那些酒》專門聊了詩詞中的酒文化(請關注回看),這次我們來聊一聊詩詞中那些刻骨銘心的相思。《長相思》是詩仙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長相思》的創作時間一般認為是在李白被「賜金還山」之後,大約是他被排擠離開長安後於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長相思》最出名的是第一首,通過描寫景色,渲染氣氛,抒寫男女相思,似有寄意,「長相思,摧心肝!」,深刻表現離人的相思之苦,寫得情真意切,摧心裂肺。
  • 又是一年團圓時,哪些詩詞最相思?年年多情客,此詩最動容
    一年一度中秋佳節來臨,萬家團圓時候,哪些詩詞最令人動容相思呢從古至今,中秋佳節對國人來說都是一個團圓和美的節日,普天同慶,萬家團圓,但是面對這個如些美好的節日,對於那些不能回家與親人、愛人相聚的人來說,卻往往會平添幾分相思之情,那麼關於相思想念的詩詞有哪些呢?
  • 李白的相思詩詞,唯美之中藏著風韻
    唐朝詩人李白,他的詩詞多以抒情為主,以景抒情透露著內心的一種千絲萬縷的柔情,無論是對於反對徵戰的感慨,還是對於柔情似水的男女情思,無不刻畫得淋漓盡致。李白有很多描寫情思的詩詞,其中有一首叫做《春思》,他比喻的是男女之間相似的那種感情。
  • 詩詞中那些刻骨銘心的相思
    》專門聊了詩詞中的酒文化(請關注回看),這次我們來聊一聊詩詞中那些刻骨銘心的相思。《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是眷懷友人之作。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
  • 多情自古傷離別,葉落秋涼最相思
    「多情」二字在今天,常被曲解為花心、濫情。而在古詩詞裡,多情意指感性、重感情、感情豐富。多情之人,心思細膩、敏感,容易因離愁別緒而傷春悲秋。究竟是時節令人傷情,還是痴人自作多情?前幾日寫了一文,也是關於秋思,然有讀者抨擊道:「納蘭的詩詞讀多了!多愁善感,愛情與秋關聯不大吧?」愛情與秋,自然是沒關聯的。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便是經典,其中一句更是千古絕唱
    導讀: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便是經典,其中一句更是千古絕唱,卻被後人疑問到底是詩還是詞。魯迅先生說:"好詩都被唐人寫盡了",而宋·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評》中說:"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
  • 李白最神傷的一首詩,一曲相思訴悲秋,夙夜無眠黯神傷
    一個廢寢忘食,一個夙夜憂嘆,若不是為情所困,這些詩詞大家豈能揮筆寫下這些千古名篇。一提到詩詞大家,自然不能不說到李白,他筆下圍繞「相思」而寫的詩詞也不勝枚舉,其中一首《秋風詞》最能撥動世人心弦。整首詩真摯細膩,悽婉動人。筆者每每讀到「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時,心裡那份牽掛便湧上心頭,久久不能平靜,回過神來,淚已兩行。
  • 李白有一首詞寫出了相思的高境界,《神鵰》郭襄吟誦道出事實!
    李白有一首詞寫出了相思的高境界,《神鵰》郭襄吟誦道出事實! 文|秋雨傾衫相思詞一向不是唐朝詩人最擅長的,尤其對於豪放,詩情畫意豐富的李白。在茫茫的人海中,他的詩一直都是那種積極,正能量的。這首詩是《秋風詞》, 全篇以五個相思點明作者對那個女孩的想念,很想很愛但不知道下一年是什麼時候見,這樣的感情就像郭襄對楊過,只因15歲的一次回首,就誤了一生。雖然這首詞中相思感濃厚,但體現的氛圍和感情色彩很有氛圍,讓人讀起來感覺不像一首簡單的思愛詞。
  • 李白很悽婉動人的一首詩,其中14個字,讓人讀完不禁黯然神傷!
    因為這首詞中的幾個字,如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等字眼,用的很合乎時節,在全詩中起到了點睛之筆,讓人感覺此時此景好似就在眼前。而縱觀李白這首詩中的此時此景,可以說是悲秋之最,因為詩人將悲秋之景與相思緊扣,反覆吟唱出悲傷和無奈的相思苦,其中即有不舍,又有思念,難捨難分,讓人讀完不知是悔,還是情深。
  • 李白最美的一首相思詩,只有6句,句句悽美,最後兩句最經典
    這首《三五七言》,又名《秋風詞》,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整首詩共6句,每一句都是經典名句,讓人回味無窮。在詩詞中,秋夜懷人已經成為習俗。也許是秋天霜冷的天氣,易勾起人的思念之情。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由此詩,我們可以猜測,詩的主人公有一個舊時的情人,卻因故不能在一起,在這個悽涼的秋日,看到秋月,聽到烏鴉的叫聲, 詩人悲從中來。
  • 柳永的一首詞缺了6個字,現詞譜奉上,試試能否補全它
    吟詩作賦,琴棋書畫,品絲調竹,無所不通」,因屢試不第,於是愛在花街柳巷流連,其詞中就有專門描繪他的紅顏知己,而且這紅顏知己為數不少。柳永身在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的北宋時期,詞中常常有這方面的描述。今天的這一首詞講述的則是繁花落盡的秋日時分,詞中人孤身在外,想念那個人兒,想到快要「柔腸欲斷」,光是喝酒又如何能解相思?
  •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的《三五七言/秋風詞》,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從詩的題目中就可以看出來。三五七言,指的是詩的格式,全詩只要滿足前兩句每句三個字,三四句每句五個字,五六句每句七個字即可。別出心裁的格式,讓人讀起來另有一番滋味,隨著句中字數的增多,詩人的相思之情愈發濃厚,藝術感染力也越來越強。
  •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唐代:李白《 秋風詞》
    [詩詞原文]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此詩的體式許多人認為很像一首小詞,具有明顯的音樂特性。趙翼的《陔餘叢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詩起於李太白:『秋風清,秋月明。……』此其濫觴也。劉長卿《送陸澧》詩云:『新安路,人來去。早潮復晚潮,明日知何處?
  • 李白的一首詩,亦詩亦詞,每一句都是最美的情話!
    李白作詩汪洋恣意、浪漫雄奇,不僅語言飄逸瀟灑,亦且手法多變,不拘體格。他的歌行詩作,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善於創作新形式。李白寫相思也往往立意新穎,意境奇妙,譬如「人來有清興,及此有相思」之清爽、「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之沉思、「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之、「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之委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