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中明星媽媽有不少,與普通百姓一樣,她們也都有自己的育兒經,有些媽媽對孩子的寵溺總是有些「過火」,經常引起網友們一波又一波的調侃和嘲諷。
比如林心如,就是這樣一位「寵娃狂魔」。前段時間,林心如在某社交平臺,曬出了自己給女兒精心準備的早餐,就吸引了大量眼球。
林心如給女兒使用的是金燦燦的金碗,這令眾多網友唏噓不已:
網友A:真是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啊!原來明星的娃是這麼吃飯的!
網友B:有錢人真是幸福,連飯碗都是金的!太奢侈了!
也有網友驚呼:別光看碗啊!碗裡的內容才是亮點!人家碗裡是魚翅泡飯!
從這份早餐就可以看出,媽媽對女兒的愛,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無論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百姓,孩子的飯碗裡,盛的都是父母濃得化不開的深情,這是普天下所有人類的共性。
人家娃吃的是魚翅,咱家娃吃的是普通米粉,有時候生養一個寶寶,真的是會面臨巨大的心理落差。
在孩子吃的問題上,相信沒有哪個父母願意含糊湊合。尤其是孩子在幼齡階段,吃是娃的首要任務。吃什麼,怎麼吃,怎麼吃得更精更好,是媽媽們每天最關心的問題。
其實,作為媽媽,我們完全不用失落。只要在娃的輔食上下功夫,用心思,咱家娃吃得一樣有營養又健康。
很多手殘黨媽媽吐槽,每天絞盡腦汁想著給娃吃什麼,就已經耗費了大量精力,不知怎麼搭配最科學,用什麼做法寶寶最容易接受,什麼月齡的寶寶能接受什麼樣的輔食到什麼程度,碰到過敏的食物怎麼辦?
種種一系列問題,現在都能為你一網打盡了。
這本《輔食每周吃什麼》就是專門為新手媽媽們打造的,由著名的育兒專家張思萊推薦,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劉長偉編著。
其中250多道輔食,根據寶寶不同階段的需求,和添加輔食的科學規律,提出具體的輔食建議。一步一步手把手教你製作,從6個月—3歲,讓你每一道輔食都不出差錯。
不僅有這些乾貨,還能幫你擺脫輔食添加誤區,還有寶寶添加輔食後出現的種種情況,都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對於什麼時候可以添輔食,通常都認為,只要滿6個月大,這一項條件滿足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對於脾胃比較虛弱的寶寶,即使已經有6個月大,還屬於過早添加,會加重寶寶腸胃負擔。
真正的接觸輔食開始時間,要看寶寶是否發出了這些信號:
信號①:對大人的飯菜感興趣
當寶寶經常看著大人吃東西,並且表現出咂嘴、流口水,看得出神,伴隨搶筷子上手抓飯菜的行為,說明寶寶已經做好了迎接新食物的準備。
信號②:寶寶每天的吃奶量達到1000毫升,仍然感覺餓
雖然奶量足夠,但仍然哭鬧,有沒吃飽的感覺,說明這點奶量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了,需要額外加其它食物補充。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吃奶的時間長短和次數上估計,寶寶如果吃飽就不會哭鬧了。如果吃奶次數增加,時間拉長,說明寶寶還在挨餓。
信號③:推舌反射消失
寶寶天生自帶一種非條件反射,就是推舌反射,表現為會把進入嘴裡的固體食物推出嘴外。當這種反射消失,說明寶寶能夠接受固體食物了,而且有了吞咽功能,出現這種信號,也說明寶寶的嘴巴和大腦都已準備好了。
信號④:能夠靠著靠墊坐穩
寶寶的脊柱有了足夠的力量支撐身體,能長時間坐直坐穩,還能通過控制頭的轉動,來表達接受或是拒絕。這樣才可以給寶寶餵輔食,否則容易發生窒息危險。
信號⑤:體重比出生時增加了一倍,或至少達到6千克
這是體重上的指標,說明寶寶的身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兩個條件只要滿足一個就意味著可以解除輔食了。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