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太白樓,其實中國有四處太白樓,分別是濟寧太白樓、馬鞍山太白樓、歙縣太白樓、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李太白故居太白樓。四處的太白樓各具風格,濟寧太白樓肅穆沉靜,馬鞍山太白樓莊嚴輝煌,歙縣太白樓古樸素雅。
李白在濟寧生活20餘年,日日在此飲酒賦詩,並且在此得到唐玄宗的徵召,受到皇帝的恩賜後又歸於此。所以濟寧太白樓與李白最為密切。這裡甚至還有因為當年李白洗筆的浣筆泉。當年李白來任城之時,他的六叔正在任城做縣令,兄長在中都(今天的濟寧汶上)做縣令,族弟李凝在單父(現在的單縣)做主薄。這樣看這裡已經讓李白感到居有所依,寄有所靠,便再此安居23年之久。
太白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悠久的歷史始終見證著李白文化在濟寧的傳承,更是一代代濟寧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標。
太白樓的歷史
現存的濟寧太白樓,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即太白酒樓,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移家至任城(濟寧),居住在酒樓之前,「常在酒樓日與同志荒宴」。李白去世近百年,公元861年,吳興人沈光過濟寧時為該樓撰寫了匾額:篆書」太白酒樓「,並做了《李翰林酒樓記》,從此」太白酒樓「成名並傳頌於後世。
經過宋金元代對其多次重建和修葺,到了明代1591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進行重建太白樓,為了紀念李白將」太白酒樓「中的」酒「字去掉更名為」太白樓「,並遷移到現在太白樓的位置,保存至今。
現存濟寧太白樓
我們現在看到的太白樓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牆上,坐北朝南,十間兩層,鬥拱飛簷,雄偉壯觀,系古樓閣式建築。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樓門向西,環以圍牆。600多年來,由於長年失修和歷次戰爭,遭到一定破壞。解放初在原址上重建。當今太白樓仍坐北朝南,面寬7間,東西長80米,南北進深13米,高15米,樓體為兩層重簷歇山式建築,青磚灰瓦,朱欄遊廊環繞,佔地4000多千方米。二層簷下高懸一楷書匾額,上書「太白樓」三字。
四周院內,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磚鋪地,花牆環繞,臺階曲折,古樸典雅。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人所書「詩酒英豪」四個大字石刻,字體豐碩,道勁豪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線鐫刻的「三公畫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賀知章在右,線條流暢,體態浪漫,風流典雅。北牆上還鑲嵌著兩副對聯,引人注目。一聯是羅振玉所書:把酒臨風看帶郭 千家何處青山留謝朓,登高望遠指布帆 一片當年春水別汪倫
另一聯是王以敏寫的:青天騎白龍 我欲因之夢吳越,長風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1987年這裡開闢為李白紀念館,在院內一樓還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一樓正廳懸掛」詩仙醉聖「匾額,兩邊對聯更是豪壯」豪飲吐萬丈長虹,醉吻涸三江之水「。
這裡就是濟寧太白樓,歡迎馬鞍山 、歙縣、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的朋友留言您身邊的太白樓是什麼樣子的?
歡迎各位到濟寧太白樓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