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濟寧太白樓的故事

2020-12-21 子乙旅遊

說到太白樓,其實中國有四處太白樓,分別是濟寧太白樓、馬鞍山太白樓、歙縣太白樓、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李太白故居太白樓。四處的太白樓各具風格,濟寧太白樓肅穆沉靜,馬鞍山太白樓莊嚴輝煌,歙縣太白樓古樸素雅。

濟寧太白樓

李白在濟寧生活20餘年,日日在此飲酒賦詩,並且在此得到唐玄宗的徵召,受到皇帝的恩賜後又歸於此。所以濟寧太白樓與李白最為密切。這裡甚至還有因為當年李白洗筆的浣筆泉。當年李白來任城之時,他的六叔正在任城做縣令,兄長在中都(今天的濟寧汶上)做縣令,族弟李凝在單父(現在的單縣)做主薄。這樣看這裡已經讓李白感到居有所依,寄有所靠,便再此安居23年之久。

李白雕像

太白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悠久的歷史始終見證著李白文化在濟寧的傳承,更是一代代濟寧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標。

太白樓的歷史

現存的濟寧太白樓,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即太白酒樓,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移家至任城(濟寧),居住在酒樓之前,「常在酒樓日與同志荒宴」。李白去世近百年,公元861年,吳興人沈光過濟寧時為該樓撰寫了匾額:篆書」太白酒樓「,並做了《李翰林酒樓記》,從此」太白酒樓「成名並傳頌於後世。

經過宋金元代對其多次重建和修葺,到了明代1591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進行重建太白樓,為了紀念李白將」太白酒樓「中的」酒「字去掉更名為」太白樓「,並遷移到現在太白樓的位置,保存至今。

現存濟寧太白樓

我們現在看到的太白樓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牆上,坐北朝南,十間兩層,鬥拱飛簷,雄偉壯觀,系古樓閣式建築。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樓門向西,環以圍牆。600多年來,由於長年失修和歷次戰爭,遭到一定破壞。解放初在原址上重建。當今太白樓仍坐北朝南,面寬7間,東西長80米,南北進深13米,高15米,樓體為兩層重簷歇山式建築,青磚灰瓦,朱欄遊廊環繞,佔地4000多千方米。二層簷下高懸一楷書匾額,上書「太白樓」三字。

四周院內,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磚鋪地,花牆環繞,臺階曲折,古樸典雅。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人所書「詩酒英豪」四個大字石刻,字體豐碩,道勁豪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線鐫刻的「三公畫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賀知章在右,線條流暢,體態浪漫,風流典雅。北牆上還鑲嵌著兩副對聯,引人注目。一聯是羅振玉所書:把酒臨風看帶郭 千家何處青山留謝朓,登高望遠指布帆 一片當年春水別汪倫

另一聯是王以敏寫的:青天騎白龍 我欲因之夢吳越,長風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1987年這裡開闢為李白紀念館,在院內一樓還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一樓正廳懸掛」詩仙醉聖「匾額,兩邊對聯更是豪壯」豪飲吐萬丈長虹,醉吻涸三江之水「。

這裡就是濟寧太白樓,歡迎馬鞍山 、歙縣、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的朋友留言您身邊的太白樓是什麼樣子的?

歡迎各位到濟寧太白樓遊玩。

相關焦點

  • 濟寧太白樓,一座酒樓和詩仙李白的不解之緣
    宋、金、元時期,太白酒樓都進行過重建和修葺,到了大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591年) ,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重建太白樓,此次重建將太白酒樓從原址移遷到任城的南門城樓東城牆之上,並將太白酒樓更名為太白樓。這便是濟寧太白樓的由來,事實上中國並非只有一座太白樓,除了濟寧太白樓,還有馬鞍山太白樓、安徽歙縣太白樓和四川江油市李白故居太白樓。
  • 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濟寧太白樓
    太白樓在中國一共有四處,分別是濟寧太白樓、馬鞍山太白樓、歙縣太白樓、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李白故居太白樓。四處各具風格,濟寧太白樓肅穆沉靜,馬鞍山太白樓莊嚴輝煌,歙縣太白樓古樸素雅。其中李白在濟寧生活二十餘年,日日在太白樓上飲酒賦詩,李白在此得到玄宗皇帝的徵召,受到玄宗皇帝的賜還後又歸於此。所以濟寧太白樓與李白最為密切。
  • 因太白樓而得名的濟寧太白路,為何逐漸沒落?
    關注我,給您帶來濟寧最新鮮的資訊!太白路承載了幾代濟寧人青春的回憶,但為何現在卻不復往日繁華?前幾日周末,開車途經太白中路,往日的店面依然還都在,臨街的服裝店鋪裡依然還是播放著打折促銷的廣播聲,而店鋪裡顧客卻寥寥無幾,街上除了匆匆穿行的車輛,行人也是冷冷清清,十字路口的世紀聯華依然大門緊閉,遙想十幾年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一聲嘆息。如果說太白路是濟寧最繁華的商業街估計沒人會提出疑義,更多的人只會陷入沉思。
  • 濟寧太白樓,任城尋古,詩仙太白遺蹟,京杭運河邊的奇觀
    濟寧太白樓,唐詩的重要源頭,禮儀之邦的古建經典。襄國布衣2020濟寧太白樓,初創於唐代後期。元代整修。明清遷址。太白樓,後康熙曾登。乾隆五次登臨並作詩印史。至今,為中國最著名歷史文化名樓。成為京杭運河邊的一道奇觀。為中華民族所崇尚敬仰。京杭運河流,任城富千秋。儒聖遺三孔,汶水谷姬隆。古今商簇擁,兵戰搏生死。太白登酒樓,詩韻傳九州。
  • 唐韻遺風今猶在 太白樓穿越千年時光見證濟寧變遷
    但無論如何,太白樓在濟寧人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眉心點個紅點,描個紅臉蛋,穿一身服裝,然後站好,笑眯兒的,咔!這就照完了,現在很多人拿著那時候在太白樓前拍的照片讓我拍成和幾十年前一樣的效果,已經不可能拍出來了,因為那是一個時代的特點和記憶。」太白樓下有個太白照相館,是濟寧城裡第一批自主創業起來的商鋪,老闆錢先生說起「那時候」的太白樓,眼睛裡充滿了回憶。
  • 畫說運河.京杭大運河<濟寧段>(五)濟寧太白樓
    圖.文/劉忠 太白樓位於濟寧市城區中心,古運河北岸。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偕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家至濟寧,就住於此,先後長達23年之久,他的兒子在此出生,女兒在此長大,夫人在此去世,因而詩仙李白對濟寧(唐代稱任城)感情深厚,寫過許多懷念詩文。 因為李白常在此樓與友人暢飲,故唐末吳興人士沈光篆書<太白酒樓>匾額,並撰《李翰林酒樓記》,而李白原住處並經常飲酒的賀蘭氏酒樓便以太白樓之名傳諸後世。
  • 太白樓裡憶詩仙
    太白樓在中國一共有四處,分別是濟寧太白樓、馬鞍山太白樓、歙縣太白樓、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李白故居太白樓。其中的山東濟寧太白樓肅穆沉靜,李白在濟寧生活二十餘年,日日在太白樓上飲酒賦詩,李白在此得到玄宗皇帝的徵召,受到玄宗皇帝的賜還後又歸於此。所以濟寧太白樓與李白最為密切。
  • 為你講述18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樓的18個傳說故事——濟寧太白樓
    >浣筆泉【太白樓,又稱「太白酒樓」,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詩仙」李白曾飲酒於此,後鹹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作《李翰林酒樓記》一文,「太白酒樓」遂聞名天下。宋、金、元時期對該樓都進行過重建和修理。
  • 濟寧第一宅院不是「孔府」,位於城區,曾比「太白樓」還有名氣
    但是如果要說起「濟寧第一私宅」,恐怕就沒有幾個人知道啦!很多老濟寧人都知道這樣一段「順口溜」。濟寧州,十萬家,四大金剛,八大家,百萬富翁是呂家,東門裡王扎彩家,最盛還是老孫家。「濟寧第一私宅」就是百萬富翁的「呂家宅院」。其當初的名聲比「濟寧太白樓」還要高很多。「呂家宅院」其主人肯定是姓呂,據資料介紹,其主人呂德鎮系晚清貢生,舉孝廉方正,民國初曾為濟寧縣眾議院副議長,是濟寧城內具有雄厚經濟實力的民族資本家。
  • 濟寧城南的太白湖原名為何又叫小北湖?
    濟寧城南的太白湖原名叫小北湖,既有直接的原因,也是它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因素決定的。一,濟寧城南的太白湖原名叫小北湖的直接原因。要回答清楚提問者的問題,必須把這個問題反過來說說,也就是為什麼深受人們喜愛的小北湖又叫作太白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就已經非常時新,文化人下海經商蔚為大觀。九十年代「巴山鬼才」魏明倫,繼「巴妹」劉曉慶之後,辦起「魏明倫文化經濟公司」,同時黃婉秋在桂林辦了「劉三姐公司」。
  • 濟寧三座老樓,盡顯古城本色:你都去看過嗎?
    太白樓全國有四座太白樓,以濟寧太白樓最為著名。其中原因,或許是因為李白在濟寧生活時間最長的緣故吧。濟寧太白樓位於濟寧城區太白樓中路,與南臨的老運河、竹竿巷相望。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濟寧太白樓原名太白酒樓,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一家酒館,因為李白經常光顧,所以李白去世後為了紀念他,這家酒館更名為濟寧太白酒樓。
  • 李白和馬鞍山太白酒,太白樓的故事
    ,酒廠就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採石,可惜由於歷史的原因,太白酒廠停止了生產,但是太白酒的美名在馬鞍山老酒鬼的心中卻是分量十足。這下可不得了,經常有人來這裡看詩,而這個老戴,就在翠螺山下賣他自己的酒,有酒有故事,一時之間名聲大噪,於是人們都到翠螺山下的太白酒樓喝「太白酒」,那黃老闆的酒樓一天不如一天,最終只能倒閉了,真正的「黃」了。
  • 濟寧這座樓,乾隆五次登臨,李白舉杯邀月,你有多久沒來看它了?
    要了解濟寧這座城 總繞不過太白樓 這座灰磚建成的古樓因李白得名 它屹立在繁華的商業區 太白樓高高几許,時光荏苒憶猶新 對於「老濟寧」 提到太白樓
  • 濟寧有個「寶貝疙瘩」,被稱為「古八景」,其中四個很受遊客喜愛
    ,今天我們來說說山東濟寧的觀光地,濟寧古八景5a級,其中四景最受歡迎,你知道嗎?最初的濟寧古八景之一是鐵塔清梵,這裡指的是現在的鐵塔寺,位於濟寧市區的名勝古蹟,原稱崇覺寺,這個鐵塔的建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理由,當時,當地有一個人想要兒子,於是來到這裡拜託兒子,並承諾如果有了兒子,將重建寺廟,建造鐵塔,不可思議的是,第二年,他有了兒子,就有了現在的鐵塔。
  • 名人留詩讚濟寧
    濟寧州有名,不僅是它「水陸交匯,南北衝要之區,控引江淮咽喉」的地理位置,也不僅是它「東聖西武」厚重的中華文化積澱;不僅是它物產豐茂、商賈雲集的商貿條件,也不僅是康熙和乾隆數次下江南,給古城留下許多傳奇色彩的故事;而無數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寫下的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無疑也為歷史悠久的古城錦上添花!
  • 濟寧有三座古樓,聞名遐邇,各具特色
    ​太白樓位於濟寧市區太白樓中路的太白樓,是一座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而修建的古樓。李白去世之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大詩人,就把這座酒樓更名為「太白酒樓」了。到了元代,因為開鑿京杭大運河,太白酒樓不得不拆除。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主持重修太白酒樓的時候,由他提議,太白酒樓更名為「太白樓」。於是,太白酒樓作為酒樓的痕跡徹底消失,變成了一座單純紀念大詩人李白的古建築。
  • 濟寧這個小區最有「文化味兒」,融濟寧兩大文化亮點於一身
    文|閒遊四方濟寧的住宅區很多,但是比起「文化味兒」來,則非老運河和竹竿巷之間的太白小區莫屬。因為太白小區以其得天獨厚的優越位置,兼具了濟寧運河文化和李白文化兩大特色,堪稱濟寧市區最有「文化味兒」的一個小區。
  • 這裡被稱濟寧「第一宅院」,始建於明清,曾比「太白樓」還有名
    第三進院落為樓院,有兩層堂樓一座,上下均為五個門楹,為重簷硬山式建築,灰色合瓦罩頂,前廊後廈,兩端各設耳廈,東西配樓各三間,與主堂樓搭配協調。宅院西北為花園,裡面有堆土砌石壘築假山,涼亭、環境典雅恬靜,院內種植無數海棠、丁香、女貞等奇花異樹,顯得非常清靜優雅。
  • 你知道「濟寧古八景」嗎?其實是「濟寧古十景」
    很多熟悉濟寧歷史的人都知道,濟寧市區有著名的「古八景」之說,意思就是濟寧古時候有八個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這八個地方在哪裡呢?查證資料後我們會發現,「古八景」的具體景點有分歧,如果全都包含進去的話,就變成了濟寧「古十景」了。那麼,到底是哪十景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老濟寧」才知道!「濟寧八景」真的就只有八景?差點就上當了!
    嶧岫晴雲濟寧城牆東南角,也就是今時濟寧人民公園的土山上,有一城角樓,名「鳧嶧樓」,另一說「望嶧樓」,又名「五魁樓」。鳧嶧樓得名於濟寧鄒城的兩座山,據說當年登樓遠眺,可望見濟寧城東南七十裡處鄒城境內的鳧山與嶧山,而「望嶧樓」的說法則是只談到了嶧山,未提及鳧山。嶧山是山東省第二名山,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曾登臨嶧山,留下了著名的「秦碑」。嶧山風景奇麗,峰巒挺秀,尤其是山間那緲緲雲霧,時聚時散,時隱時現,飄忽不定,構成了一幅煙嵐雲岫的玄妙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