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美譽的冼夫人,即將從文獻記載、民間傳說走上螢屏。
冼夫人是我國古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隋書》《資治通鑑》《北史》等正史都不惜筆墨大篇幅地記載冼夫人的豐功偉績。
她一生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幫助隋朝結束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重建中華大一統,她收復脫離中原王朝近六百年的海南島,保障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 為嶺南地區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歷史貢獻。
「冼夫人文化是有說服力的,是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地方特色傳統文化的重要IP,冼夫人獨具嶺南特色的『好心精神』體現出的思想和文化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電視劇《冼夫人傳奇》的開機發布會上,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志暉表示。
一個人,一部部精品力作,正讓茂名這座古老的「好心之城」實現文化旅遊等多產業融合發展。
見人見藝見 文化, 「好心精神」潤茂名
冼夫人出生於南北朝時期古高涼(今廣東茂名),「冼太文化」紮根茂名已經近一千五百年。
「如今,冼夫人文化已成為了獨具嶺南特色的民族文化。」據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介紹,當地群眾以建廟堂、設宗祠,以及定期舉行紀念活動等方式,世代傳承以「愛國、愛民、立德」為核心的冼夫人精神。
「初一、十五敬冼太,小孩子契冼太,誕辰祭冼太」,茂名已形成獨特的「冼太文化」習俗等文化遺產,尤以「劏牛會」、「茂名年例」、電城炒米餅、高州木刻畫、高州木偶戲、高州八音鑼鼓等聞名遠近。
「劏牛會」緣起南北朝時期。民間流傳,冼夫人每次出徵前,都會吩咐部下宰殺一頭膘肥體壯的牛,犒勞「五虎將」及其士卒,讓將士們飽餐一頓後再奔赴戰場打勝仗。
高州木刻畫、木偶戲和八音鑼鼓等也多以冼夫人為題材,《冼太回娘家》《冼夫人練兵》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電城炒米餅則是當地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由黃糖加水煮成糖膠來和米粉製作,刻有祥禽瑞獸、花草樹木、福祿平安等圖像或文字。
民間相傳,電城炒米餅的出現也與冼夫人有關。有一年臘月,冼夫人率部與叛軍決戰,她夜觀天象推斷必有大雨,遂傳令各將士加緊造炒米餅,充作軍需乾糧。
三天後,果然大雨滂沱、月餘不止,但由於炒米餅營養豐富,將士們吃後精力倍增將叛軍打得一敗塗地。因此,炒米餅又稱「軍糧餅」「娘娘餅」,已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冼夫人為後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2006年5月,高州木偶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11月,高州八音鑼鼓入選第五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4年11月,國務院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茂名市申報的「冼夫人信俗」項目榜上有名。
據《廣東地名探源》記載,茂名市的茂南、高州、電白、化州等地,是冼夫人當年的主要活動區域,這一帶正是「冼夫人信俗」最集中的地方。
「冼夫人信俗」是源於人民群眾對冼夫人的敬仰而逐漸形成的民間信仰習俗。它以崇奉和頌揚冼夫人的愛國、愛民、立德為核心,以冼太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廟會、習俗和傳說等為表現形式的民俗文化。
影視精品力作不斷,「冼太之音」唱響海內外
穿越千年時光,漂越萬裡波濤,發端於廣東茂名的冼夫人文化,不僅隨冼夫人的足跡風行廣西和海南等地,還隨著華人華僑的足跡遠至東南亞多國,擊鼓傳花,開枝散葉。
「好心精神」潤南洋。當前,全世界有2500多座冼太廟,大多集中在廣東茂名、廣西、海南和東南亞地區,每年都會舉辦大小規模不等的紀念、研討活動。
一路向南,雙子塔下,魚尾獅旁,「冼太之音」迴蕩不息。冼夫人文化已成為東南亞地區多元文化的重要因子,以及廣大華人華僑念祖懷鄉愛國的文化心理圖騰。
「冼夫人『用一好心』提倡忠孝,擁護中華民族的統一和完整,她在歷史上留下自己閃耀的名字。她不僅活在歷史中、活在帝王的封號裡,活在白居易、秦少遊的詩詞裡,冼夫人依然活在今天中華民族子孫的記憶中。」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評價說。
南朝梁大同年間(公元535年——545年),海南儋耳有千餘洞俚人歸順冼夫人。不久,朝廷在漢廢儋耳設置崖州,對海南島實施有效的管轄,冼夫人多次派兵平定叛亂。
「(冼)夫人世為南越首領,幼賢明,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儋耳歸附者千餘峒。」《隋書》也不惜筆墨表彰冼夫人的豐功偉績。
冼夫人一生堅持維護國家統一,始終以開放包容為胸襟,向優秀文化學習,最大限度實現中原政權和嶺南的互利共贏,以避免分裂和戰爭帶來破壞。
「她幫助隋朝結束了將近400年的大分裂局面,重建了中華大一統,她收復脫離中原王朝近600年的海南島,保障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志暉指出。
冼夫人所倡導推行的「開明治理」,與當代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高度契合。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統一精神,茂名市委市政府近年來相繼推出《冼夫人文化發展綱要》等一系列冼夫人文化精品項目,推動冼夫人文化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2019年,茂名投資拍攝了104集動漫《好心寶寶之冼夫人》,該片將在近期開播。隨著電視劇《冼夫人傳奇》的開拍,又將為嶺南文化發展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打造「冼夫人文化」地標群, 促進 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拍歷史劇,就要找到歷史的證據,還原歷史的真實和細節。」據美術指導楊朝暉介紹,《冼夫人傳奇》會將文字記載的歷史情節轉換成具體俚族文化符號,讓文化與習俗融入劇中,從視覺上為觀眾呈現更好的藝術效果。
搭景前,《冼夫人傳奇》劇組翻閱了海量文獻資料,尤其注重從漢代出土的文物和南北朝繪畫中尋找線索。
在茂名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冼夫人傳奇》美術團隊還走遍了廣東省內與南北朝俚寨相關的博物館,相繼在茂名、雷州、陽江等地開展考察,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現南北朝時期嶺南地區的風土人情。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將把茂名年例、化橘紅、山海風光等諸多地理和人文元素有機地融入劇中。為了真實生動再現冼夫人的傳奇一生,全國唯一的少數民族風格影視基地將在茂名亮相。當前,《冼夫人傳奇》劇組正在茂名水東灣新城南海旅遊島、高州市馬貴鎮摩天小鎮搭建實景拍攝影視基地。
南海旅遊島劇景基地風格為仿古建築,主要由府衙和俚寨兩大部分組成,建築風格頗具少數民族風情。
據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志暉介紹,當前,當地還在南海旅遊島規劃建設全球首個5G移動物聯網全景應用的實驗區,打造水東灣、海陸空、自動駕駛公園和未來城市度假項目,進一步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實現歷史、現實與未來更好的連接、傳承與發展。
茂名正在打造一個「冼夫人文化」地標群。除了南海旅遊島俚寨、府衙等拍攝場景之外,高州摩天小鎮、浪漫海岸等外景拍攝場景也在同步建設中。
在茂名,一個個頗具少數民族特色的影視基地正在拔地而起。《冼夫人傳奇》殺青後,上述拍攝基地也將作為茂名重要的旅遊景點向公眾開放,並將根據電視劇形象打造一批工藝品、紀念品等,進一步發掘文化延伸產品。
作為茂名市代管的縣級市,高州是電視劇《冼夫人傳奇》的主要拍攝地之一,也是冼夫人文化的高度集中地。近年來,高州以弘揚冼夫人文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冼夫文化廣場」「好心綠道」「好心公園」「好心廣場」等的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內涵,促進了冼夫人文化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
「冼夫人是茂名人民心中的精神圖騰,冼夫人文化是茂名十大文化名片之一。近年來,茂名致力於把好心精神熔鑄到城市血脈中,逐步成為一座『容得下肉身、放得下靈魂』的城市。」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