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務工是農民的主要來源,一方是是為了養家餬口,另一方面也是想落戶城市,給後代更好的教育資源,以後在城市裡上學也方便。早些年農民工進城待幾年,如果兩夫妻一起,把孩子留在農村,基本每個月是能存下來不少錢的。經過十多年的打拼,再加上找周圍朋友借一點,是夠在城市裡買一套房的,不過大部分的農民工有錢後進城買房,很多都是全款,有時也感覺得比較壕,不得不感慨現在農村是真有錢。
房價成了日常生活繞不開的話題
其實國家政策也是鼓勵農民工進城買房的,相應的給出了很多補貼,諸如每平方米國家優惠幾百元,有些地方房地產不景氣,開發商還會繼續優惠一定的現金補貼,算下來還是能便宜不少錢。而且在農村這一塊,如果能自願退出農村老家的宅基地和自留地,還能拿到3-5萬元不等的補貼,可以說是相當優惠了。但是不少農民工進城買房,並沒有將全家人的戶口通通遷出去,而且也不願要國家對退出宅基地的補貼,造成這一現象的又是怎麼回事呢?
大城市房地產很是景氣
其實,農民工儘管辛苦很多年,最後能在城市裡買下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城市裡的快節奏生活未必能很好的適應,好些人都考慮著今後孩子長大了,再搬回農村養老,所以到時候還是希望能在村裡有基本的棲身之所。另外,由於近年來房價漲的過快,很多已經不能在大城市購置房子,小編就有很多同學在鎮上購置房屋,均價每平米在2000元以下,而且加上鎮上的房子不好賣,外帶一些優惠政策,基本小十萬就能在鎮上買上一套小居室,對於這樣條件,留在農村的宅基地和自留地是完全沒必要退出的,即使每年轉租出去,也能有好幾百的收入,再加上離老家不遠,有時候經濟不景氣還能回家種地,而且離家也不遠,根本不會考慮退出宅基地和耕地的想法。
鄉鎮上的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