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上的耶律賢
耶律賢生於948年,死於982年,活了34歲,電視劇和史書上說35歲,是虛歲。耶律璟在969年被刺殺,耶律賢即位,周歲21。
因為蕭思溫擁立有功,蕭燕燕被選進宮當貴妃,很快冊立為皇后。
婚後,耶律賢欣賞妻子蕭燕燕的政治頭腦,蕭燕燕自小就有抱負,想成為像述律太后那樣的人。
《燕雲臺》中的耶律賢1
遊牧民族女人地位本就不同於中原,他們夫妻平等的觀念要進步得多,男人就是寵老婆。契丹女人策馬揚鞭、馳騁沙場,述律平如此,蕭胡輦如此,蕭燕燕也如此。
遊牧民族男人的胸襟也與中原人不同,成吉思汗的老婆孛兒帖被敵軍擄走9個多月,成吉思汗把她解決回來不久她就生下兒子,成吉思汗照樣對她寵愛有加,把兒子視若己出。
耶律賢也是老婆奴,他教自己的小妻子理政治國,在蕭燕燕24歲時,他在朝堂上公告,讓大臣們將皇后也當成國君,允許她用「朕」自稱,這就形同皇帝了。
耶律賢臨死前,遺言讓兒子即位,皇后監國。
《燕雲臺》中的耶律賢2
2、歷史上的蕭燕燕
蕭燕燕的的確確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是女人的楷模,《燕雲臺》以其為大女主無盡美化,可以理解,我有點失望的是,看劇到第41集了,她的能打仗就體現在懷第三胎時千裡馳援幽州。
她親自指揮過很多大仗呢,《燕雲臺》太注重其與韓德讓的愛情了,還要賦予自始至終的合法性和美感。
歷史上的蕭燕燕畫像1
蕭燕燕在政治軍事上的大手筆,以後寫文說明。她老公耶律賢活著的時候,是他手把手教導蕭燕燕治理國家,還無限信任她,皇后做主的事他了解一下就行,不插手。
蕭燕燕大名蕭綽,生於953年,死於1009年,周歲56,虛歲57。
歷史上的蕭燕燕畫像2
3、歷史上的韓德讓
韓德讓比蕭燕燕大12歲,比耶律賢大7歲,耶律賢比蕭燕燕大5歲,所以,我不信韓德讓和蕭燕燕訂過親。
在契丹,男子一般在12~20歲結婚,韓德讓結婚晚可以理解為他長期在軍中的緣故,但他和蕭燕燕定親似乎不太合乎邏輯。
《燕雲臺》中的韓德讓
中原人心中的無恥老賊韓德讓
之所以有他倆訂過親的傳說,是因為耶律賢死後,蕭燕燕孤兒寡母,怕宗室反叛,她必須拉攏非常能幹的韓德讓,所以說他倆小時候訂過親,關係應該更親密,現在她的兒子就是他的兒子。
這是一個女政治家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採取的權宜之計。當然,耶律賢去世時,蕭燕燕虛歲30,還在青春,韓德讓是朝中重臣,忠心耿耿,還文韜武略,不僅能打硬仗,還主持法律、稅賦改革,積極推行漢制改革,被耶律賢信任而受重用。
宋人眼中兇狠陰毒的韓德讓
陽光帥氣的德讓哥哥
4、《燕雲臺》是歷史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虛構編撰是必須的
歷史上的耶律賢、蕭燕燕和韓德讓,當然和劇中差別很大。
《燕雲臺》是蔣勝男創作的歷史小說,基於一些歷史事實,但小說就是小說,為引人入勝,允許虛構和編纂。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非常精彩,那一個個歷史人物因為演員的演繹,仿佛穿越千年活了過來。
我也是因為看《燕雲臺》,激發起對遼史的強烈興趣,寫系列文章,不是批評電視,不是掃觀眾的興頭,我是追劇引發追史,相信有些朋友與我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