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中國古代文學和近代文學都結束了

2020-11-19 潛溪詩文



很多愛好文學的朋友常常搞不懂我國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區別。


單單從時間上來區別,中國古代文學(上古至1919年),近代文學(1840至1919),現代文學(1919-1949),當代文學(1949至今)。而其中古代文學與近代文學是有時間重疊的。因此,更加讓文學愛好者分不清你你我我。


從時間的角度看,1840年以前的時間被稱為我國的古代,1840至1949稱為近代,1949至今為現代。而當代的定義就更為複雜,在不同領域劃分大不相同,如文學界認為五四運動(1919)之後為當代,史學界認為1949年之後才為當代。總之沒有定數。


明顯,古代文學並沒有對照1840這個時間節點。其實我們應該搞清楚古代文學和近代文學的定義。古代文學又說是古典文學,是指以文言文為寫作基礎的文學。



而近代文學,更多是反映文學的過程。指鴉片戰爭(1840)至五四運動前夕(1919)的文學,即是中國現代化發育期的文學,反映了中國文學告別傳統、構築現代的特殊精神追求。


1919年,以文言文表現形式的古典文學結束,白話文正式興起,意味著現代文學開始了。也就說,在1840到1919之間,這段時期的文學既是近代文學,也是古代文學。


近代文學是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前是文言文的主流時期,這個時期後是白話文的主流時期。不要狹義理解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存在,因為在古代(1840前),白話文文學作品依然是存在的。



而1840年至今,照樣有很多文言文寫作的文學作品。比如現在的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寫舊體詩的人一大把。還有一些碑文仍以文言文撰寫。


所以大家不應該疑惑,為什麼古代文學和近代文學都截止於1919年。這只是衡量的標準不一樣。


無論中國文學被怎樣時間分割,都無法割離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

相關焦點

  • 普及一點文學小知識:古代、近代、現代與當代文學怎麼劃分?
    中國歷史一般劃分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與之相對應,就是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大家好理解,對近代文學,也很少弄錯,但對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許多人分不清,過去我也分不清。按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學時代劃分,具體時間應該是這樣劃分的: 中國古代史是指1840年以前發生的事,這個時代的文學,就是古代文學;中國近代史則是指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至1919年結束這個時段,這個時期的文學則稱為近代文學。
  • 普及一點文學小知識:古代、近代、現代與當代文學怎麼劃分?
    #文學知識中國歷史一般劃分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與之相對應,就是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對古代文學,大家好理解,對近代文學,也很少弄錯,但對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許多人分不清,過去我也分不清。後來學了歷史,又學了漢語言文學,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 100年前的世界文學:1919年文學大事記
    1919年,「民族自決」席捲了各洲受壓迫的國家,「五四運動」、「非暴力抵抗運動」、「一九一九年革命」、「三一運動」紛紛登場。一戰結束後,各巨頭聚首巴黎,召開了和會。由於難於在具體謀略上達成一致,會議延續了足足五個月。它所建立的「凡爾賽體系」催生了德國納粹。
  • 近代文學:鮮明的時代特點,文學形式通俗化
    今天我們來講講近代文學概況及近代詩文。從公元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八十年間稱為近代;它是我國從古代到現代之問一個歷史轉折時期。帝國主義的侵入,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的狀態,瓦解了自然經濟的體系,改變了古代封建社會的性質,使我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腐朽透頂的清王朝統治者,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野蠻的壓迫;對帝國主義屈辱投降,不斷籤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機,整個民族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可悲厄運。
  • 中國近代文學的幾點看法
    一、近代文學觀念的變化近代文學是近古期文學的第二段,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最後一個樂章,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開端,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為止。翻譯文學的啟示,促進了文學觀念的變化。二、作品形態的變化在翻譯小說的啟示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也陸續出現描寫科學推理破案的偵探小說、建立在男女平權基礎上的言情小說、以表現政治內容為主體的政治小說、與政治小說密切相關的社會理想小說、發揮科學幻想的科學小說等。 翻譯文學同時帶來了一些新的文學表現技法。
  •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
    【學科建設】  作者:吳兆路  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始建於1952年院系調整後由劉大傑教授擔任組長的中國古典文學教學小組,成員包括郭紹虞、朱東潤、陳子展、趙景深、王欣夫、蔣天樞等教授。
  • 近代日本文學中的「中國形象」
    由敘事建構的中國形象有時會取代真實的中國而成為中國認識的主體,它是一個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意識形態特徵的敘事的產物,但是它的文學特徵並不因它的意識形態特徵而減弱。中國在日本近代文學中是一個意識形態形象的同時更是一個文學的形象。
  • 中國古代文學概述
    中國古代文學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歷史瑰寶,對中國近代、現代和當代文學都形成了極大的影響。一提到古代文學,人們往往就聯想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說。其實,我國古代文學一般包括自原始社會始至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的所有文學作品。
  • 2018漢語言文學專業考研方向解讀:中國古代文學
    2018漢語言文學專業考研方向解讀:中國古代文學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專業簡介: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專業以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文學體裁的演變、歷代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現象、典籍、文論、各個時期文學承前啟後的關係等為研究對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對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熟悉某一段歷史階段的文學發展情況。  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魏晉隋唐文學、宋元文學、明清及近代文學、分體文學史、古代文論等。
  • 2019考研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本文為大家介紹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一、專業介紹  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是以中國上古至近代文學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研究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各種文體的嬗變、發展;作家、作品、作家群體和文學流派;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等。
  • 今天聊點高深的話題:「啥是文學?」
    其主要分為: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劇本、民間傳說、寓言、野史、神話、對聯和笑話等;這樣看下來似乎是明白點了,神話也算文學,原來我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文學了,包括我們現在看的小說,忽然發現原來我離文學竟然這麼近!
  •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第二段是:為何近代科學沒有產生在中國,而是在十七世紀的西方,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的歐洲?李約瑟難題的實質內容在於中國古代的經驗科學很發達,但為何中國沒有產生近代實驗科學,這是關於兩種科學研究範式的起源問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 2021考研,中國古代文學考研專業介紹和就業前景分析
    中國古代文學 專業簡介: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專業以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文學體裁的演變、歷代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現象、典籍、文論、各個時期文學承前啟後的關係等為研究對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對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熟悉某一段歷史階段的文學發展情況。 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魏晉隋唐文學、宋元文學、明清及近代文學、分體文學史、古代文論等。
  • 在戰爭混亂的背景下,阿英為中國近代反侵略文學做了哪些貢獻?
    本集延續前例, 首有例言和阿英所寫《關於甲午中日戰爭的文學》一篇,對甲午戰爭的基本概況和所收 作品概貌做大致介紹。本集收包括《人境廬詩草》《嶺雲海日樓詩鈔》等在內的詩詞102 種; 《孽海花》《中東大戰演義》等小說5種;戰紀8種;散文27種。反映庚子事變的文學作品,比其他戰役的數量要多。
  • 中國近代文學的發展歷程,有著鮮明的特點以及及其豐富的教育意義
    1840年的鴉片真正撬開了中國的閉關自守的封建大門,揭開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封建社會的解體,同時近代西方的各種思想在中國的到了傳播,野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概念。它的創作目的就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名擺脫舊的文體的束縛,梁啓超倡導新體散文,從小說戲劇方面,改革的呼聲也非常強烈在近代文學這大概80年的時間裡,在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下造就了當時特殊的文化,當時大量翻譯了西方的文學作品,開闢了異國風情的文學園地,極大的擴大了當時中國作家視野在創作題材,創作技巧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詩歌方面打破了當時對傳統詩歌押韻文體的要求,新事物、新思想、新名詞、甚至一些方言也進入到了詩歌中
  •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新時代新起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成就,2018年10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遺產》雜誌編輯部邀請部分古代文學研究專家,在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召開了改革開放40年古代文學研究座談會。14位專家代表做了重點發言。
  • 中國古代3000個文學常識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臺、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三、中國文學之最: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
  • 資源| 中國近代文學叢書(31冊)
    資源說明所有資源來自網絡 僅供學習交流使用資源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 清代極其腐朽孱弱的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五朝和清覆滅後極其黑暗混亂的北洋軍閥統治是在這特定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中國近代文學,作為歷史的「中介物」,重大的轉折點,它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發展和終結,同時又是現、當代文學的胚胎與先聲,一向被視為「五四」新文學之父。
  • 南開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2020年考研初試成績排名!
    我們都知道考研初試成績的排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考生能否進入複試,但是並非每所高校都公布成績排名。南開大學屬於對外202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成績排名的高校。學術之路為了便於廣大考生了解南開大學的初試成績情況,及時製作了各個專業的成績統計分析。
  •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常用借代詞語和中國文學之最
    17、提攜,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二、中國文學之最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2.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3.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