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中國人的魂,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詩歌無處不在,許多帝王亦好詩歌,留下不少名篇。
比如說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但他是所有末代皇帝裡面最有才華的皇帝。
再比如說楚霸王項羽,一生悲壯,經過的四年的楚漢戰爭,項羽兵敗垓下。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經英雄蓋世,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是命運不眷顧他罷了。項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時,他擔心的是他所愛的女子將要走向何方?於是作下了這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除此之外,與許多為了奪得帝位而使出洪荒之力的太子相比,隋煬帝是非常幸運的,他有父親隋文帝楊堅為他打下的一個堅實基礎,使其沒費多大力氣,就登上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帝位。
所以說楊廣的詩詞自然是要帶一些「土豪氣」的,比如說下面這首《春江花月夜·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
看完了這兩位一位英雄,一位勵精圖治的皇族後代,都不曾讓人感到意外,但是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痞子皇帝「,出身草根,領兵打仗樣樣不出眾,但是身邊謀臣能力超群,皆聽命於他,縱使有天大的本事對他俯首稱臣,大字不識幾個的他死後留下了2首詩詞,均被收入了現代課本,實在是惹人非議。
沒錯,這個人就是漢高祖劉邦。劉邦成年之後,不務正業,一不找工作,二不娶媳婦兒,爹娘愁的不行,經常數落他。
後來他終於當上了一方幹部,連縣裡的領導都不放在眼裡,仕途一片黯淡,為人所不解。當了皇帝之後,劉邦在宮殿裡和群臣喝酒,把他爹也叫來了,當眾問他爹:
年輕的時候你總說我不務正業,不如兩個哥哥,現在你看,我們誰的家業大?
群臣都說:聖上所言極是!聖上所言極是!您真是胸懷鴻鵠志、不問隴畝事!
劉邦出身卑微,但是看人卻很準,承認了自己不如張良蕭何韓信,緊接著又點出了自己成功的原因: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是啊,論領兵作戰我是不如這三個人,但是我懂得運用他們,這就是我為什麼能奪得天下的原因。
從用人做皇帝來看,劉邦並不是一個大老粗,這其實是「地攤文學」的影視作品等小說誤導了我們,劉邦的家境說不上很好,在那個時代,絕對是中產階級,劉邦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而且《史記·韓信盧綰列傳》中明確記載,劉邦和盧綰是髮小,從小一起上學讀書。
拋開神秘的外衣,劉邦的經驗也非常值得後人學習。一個四十八歲才起兵的人,一直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怎能不讓人佩服!
「痞子皇帝」劉邦留下2首詩,一首霸氣一首軟弱,但全被收入課本
劉邦在當上皇帝之後免除了家鄉的勞役雜稅,聲稱要和家鄉人同享太平,並且寫下了傳誦千古的2首詩詞,但都流傳了下來,還被選入了現代語文課本,很多孩子都在高聲朗讀,實在是讓人想一探究竟。這其中一首就是《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說到底也是有感而發。公元前196年,劉邦親徵,打敗了淮南王英布。
表面上描繪的風起雲湧的變化,其實側面描寫了自己當初經歷的一切,可謂是南徵北伐,九死一生,最後成功了,回到了自己的故土上。
而劉邦所作的第二首詩就沒有那麼出名,因為第一首詩說的是家國大事,這第二首說的就是家事,所以並不出名。《鴻鵠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這首詩是在他想要廢掉太子的情況下寫的,這件事情也給他帶來了沉重的痛苦。
「鴻鵠高飛,一舉千裡」是指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立了呂后的兒子劉盈為太子,但是劉盈天性懦弱,擔心他萬一繼位之後能否管理好朝廷,他很喜歡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但是劉盈身為呂后所生的嫡長子,是具備繼承大統的資格,而劉如意是寵妃戚夫人所生,不是長子,這讓劉邦感到十分心痛。
就在這一年,劉邦去世了,太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而戚夫人母子果然遭到了呂后的迫害,,我想當劉邦所作《鴻鵠歌》時便已經想到了這樣的結局,才會有那樣的無奈吧!
跟一生只寫了2首詩的劉邦不同,我們開頭提到的南唐後主李煜可是詩詞流傳無數,被稱「千古詞帝」。
李煜這個人非常精通書法、繪畫,而且還懂音律,最重要的是,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
乃至於千古文壇中,有「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一說, 這裡說的李後主,就是李煜。
以南唐亡國為界限,前期的詞,充滿著當上皇帝之後的享樂浮誇之風,無比奢華但尚未達到頂級。
後期的詞,符合國破被俘的沉鬱風格,充斥著亡國之思,語言精練但又字字見淚,跟晚唐以來的香豔詞風「格格不入」。
比如說他死前的一首詞,把痛楚寫得透明純淨,沁人心脾。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兩句直陳胸臆,抒發亡國之痛。將「小樓」與「故國」作對比,把「東風」與明月作陪襯,突出地表明了作者往日歡樂和今日痛苦的情景。
李煜不愧是「千古詞帝」,有情有景的詩詞中還深刻的表達了內心的錐心之痛。
他的詩作中藏著他的理想、志遠,但也訴說著一代帝王的無奈、悲哀。走進李煜的詩詞就是走進了他的一生,了解詩人的途徑,看他的作品總是不會錯的。
《李煜詞傳》中收錄了他的經典作品,有做帝王時的輕快之詞,也有做階下囚的婉約之詞。
難得的是《李煜詞傳》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李煜詞傳》以李後主流傳於世的詩詞作為切入點,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展現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整套書共有6本,還有《納蘭容若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45元,別小看這一頓飯的價錢,不僅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點擊下面【去看看】就能參團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