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之前,「雙非」大學指的是既不屬於985工程又不屬於211工程的高校。但是在2017年雙一流的相關政策推行以後,「雙非」大學的含義也跟著有了變動,如今具體指的是既不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又不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大學。
近日,雲南「雙非」院校排名出爐,僅有6所高校進入全國「雙非」院校前200強,其中,昆明理工大學排名第一,全國「雙非」排第1,雲南師範大學第二,雲南農業大學僅排第四,一起看看還有哪些高校上榜了吧,僅供參考。
第一、昆明理工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1,以下高校均簡寫)
昆明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著名大學。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學校有教職工3857人,其中,專任教師2361人,教授、副教授職稱人員1323人,博士生導師337人;學校有中國兩院院士3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3 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3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人。
第二、雲南師範大學(52)
雲南師範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全國免費師範生試點改革的三個地方高等師範院校之一,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中科院院士楊樂、郭柏靈、戴汝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劍橋大學教授阿馬拉通加,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博士等4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位知名專家被聘為學校名譽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第三、雲南民族大學(57)
雲南民族大學是國家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高校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與雲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有教職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共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教師1人,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1人,雲南省教學名師14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創新人才9人。
第四、雲南農業大學(88)
雲南農業大學是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設有20個學院,66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學生2050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9000餘人。
該校共有在職教職工1656人,其中專任教師1273人,正高職185人,副高職476人,博士生導師56人,碩士生導師482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津貼20人,享受省政府津貼21人。
第五、雲南財經大學(142)
雲南財經大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財經特色鮮明的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幹學科,法學、哲學、文學等9大學科門類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性財經類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是雲南省覆蓋經濟學和管理學博士、碩士授權點最集中最全面的大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1718人,專任教師1162人,高級職稱568人,其中教授186人、副教授324人,具有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教師532人。學校有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亞洲開發銀行主任經濟學家1人,曾任南非約翰尼斯堡國家經濟政策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1人。
第六、昆明醫科大學(186)
昆明醫科大學是雲南省最大的集教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高等醫學院校。是中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學校有在編教職工6035人,專任教師1172人,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有64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208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5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94人,副高級職稱262人,博士生導師56人,碩士生導師55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31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