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專訪原北京軍區文工團女兵:可謂《芳華》原型

2020-12-14 澎湃新聞
劉曉紅的軍裝照。本文圖片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

「藍天飛彩霞,草原開紅花,我們巡邏在邊疆,颯爽英姿橫槍躍馬,胸懷萬裡山河,笑迎千裡風沙……」12月20日清晨,北京市朝陽區三裡屯街道文化中心明亮寬敞的排練廳裡,悠揚婉轉的音樂伴隨著木地板上的噠噠聲一陣陣傳來。循聲望去,一群女舞蹈演員正在做揚鞭催馬、搏擊暴風雨、跨馬橫槍等高難度動作。這是「北友舞集」歌舞藝術團的團員們正在排練舞蹈《草原女民兵》。

「北友舞集」歌舞藝術團由李亞中和單新寧發起,成立於2007年12月,匯集了軍內外一大批資深的專業舞蹈家、歌唱家和優秀創作人才。在三裡屯街道文化中心的支持下,藝術團進劇場、到城鄉、上央視、走軍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禮堂、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等高層次演出中,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群眾的高度讚揚。

楊慧(左)與張芸(右)初穿軍裝時的合影 。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群舞蹈隊員中,擔任《草原女民兵》舞蹈「連長」一角的楊慧以及單新寧、許靜雯、嶽麗秀、趙雪珍、劉曉紅、張芸等核心成員,是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女兵,著名導演馮小剛的老戰友。可以說,楊慧等人正是讓導演馮小剛最動感情的電影《芳華》的原型。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舞蹈動作依舊輕盈靈動的楊慧等人已年滿五十,而1970年入伍的許靜雯等人已年過六十。帶著對那個美好的青春時代和文工團生活的好奇,筆者對楊慧等人進行了採訪。

苦練基本功樂在其中

反映作家嚴歌苓和導演馮小剛曾經的部隊文工團生活的電影《芳華》自上映以來,引發了人們對部隊文工團生活的熱議,也促成了這群散布在全國各地、多年不見的老戰友的重逢。馮小剛和楊慧等人當年入伍參加的文工團是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前身是1937年12月11日成立的、隸屬於晉察冀軍區政治部的抗敵劇社,2016年1月,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轉隸組建陸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1970年加入戰友文工團的單新寧如今擔任「北舞友集」歌舞藝術團的首席藝術指導,這位曾在《草原女民兵》舞蹈中跳「小戰士」一角的女兵難忘當年的芳華歲月,因此決定在藝術團復排這一經典舞蹈。

原文工團女兵正在排練舞蹈《草原女民兵》。

12月20日上午,當筆者到達三裡屯街道文化中心排練廳時,楊慧正和老戰友們練習《草原女民兵》,只見她眼神堅毅、動作舒展,舉手投足之間盡顯韻味。因為個子高挑、氣質優雅,當年楊慧被挑選擔任領舞,跳「連長」一角。

楊慧、劉曉紅、張芸三人均是1978年加入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的,而單新寧、許靜雯、嶽麗秀、趙雪珍四人則於1970年加入戰友文工團,算是「前輩」。「我加入戰友文工團算是機緣巧合。當時文工團來我們學校選拔學員,初試我並沒有參加,複試的時候出於好奇,我和同學去圍觀,結果一露頭就被老師相中了。」回憶起自己加入文工團的經歷,嶽麗秀語氣裡帶著俏皮。劉曉紅則在採訪中回憶稱,當年,整個黑龍江省只有她和另外一名男生被挑選加入文工團,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自己激動得哭了。

「在那個年代,能夠加入部隊文工團,在我們心中是最神聖的事情。我們幾個都是經過肢體測量、舞蹈表演和政審等好幾個流程才成功入選的。」回憶起自己加入文工團的經歷,楊慧語氣裡滿是自豪。

然而,入選之後的訓練生活的艱苦卻是她們始料未及的。當時,單新寧、楊慧等學員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先圍著軍區大院跑步半小時,熱身後練早功;8點吃過早飯後繼續練功,學習文化課;下午的練功同樣不能少;晚上19點-21點期間還要上自習,讀《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那段歲月雖然很艱苦,但我們樂在其中。」說話的時候,楊慧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

「你們看,為了這次採訪,昨天我特意找了一些老照片。我把我第一次穿軍裝的照片給我父母看的時候,他們眼淚都流下來了。」說完,劉曉紅便從包裡掏出一本相冊遞給筆者,「你看,就是這張。」劉曉紅指著一張照片對筆者說。照片中的小姑娘穿著一套六五式軍裝,戴著一頂繡有紅色五角星的軍帽,扎著兩個羊角辮,紅撲撲的臉蛋,明亮有神的大眼睛,笑容裡滿是對部隊文工團生活的嚮往。

和劉曉紅珍藏著自己軍裝照的經歷相似,楊慧等人對軍裝也有著別樣的情結。20世紀70年代,北京軍區附近僅有八大處公園能夠拍照,這群剛穿上軍裝的女孩便迫不及待地坐上附近的347路公交去拍照,只為將自己第一次穿軍裝的颯爽英姿留存下來。

原文工團女兵與電影《芳華》主創團隊在電視臺做訪談後的合影。

邊防巡演慰問戰士

對部隊文工團的女兵來說,前往全國各地慰問巡演是她們的日常工作。雲南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河北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災現場、天津引灤入津工程等地都留下了她們靚麗的身影。

1986年10月,楊慧和趙雪珍等人跟隨文工團趕往雲南邊防前線演出。楊慧等人一路乘坐悶罐車到達雲南省邊境,一到當地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各地演出。由於當時條件有限,文工團成員們的生活和野戰軍並無兩樣。廢棄的簡陋民居內,幾塊磚頭再加一張木板便是她們的床榻。儘管條件艱苦,3個月僅僅洗了一次澡,但楊慧等人毫無怨言。離別之際,野戰軍為文工團成員們餞行,小戰士們紛紛向楊慧敬酒以表謝意。「在雲南的3個月,我被這些視死如歸、慷慨赴義的前線戰士們深深感動了,能夠為他們演出,於我而言是一種榮譽。」回憶起剛入伍士兵們稚嫩的臉龐,楊慧動情地說:「這是我人生中醉得最厲害的一次,那些戰士們和我說,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了,我的眼淚便禁不住往下落。」

楊慧至今回憶起烈士王建川戰場上寫給母親的《寄給媽媽的日記》,依然十分感動:「當巡邏的腳步送走除夕,媽媽,我送給你這本日記。孩兒一年的徵塵、四季的足跡,全部忠實地記在這裡。當灶前的火光映紅了日記,媽媽啊媽媽,日記將給你帶去多少回憶。童年的天真,少年的頑皮,如今化作了莊嚴的軍禮。放心吧媽媽,我已經懂得了『戰士』的含義。當還擊侵略者的炮聲震撼大地,媽媽,請你不要把孩兒惦記,不付出代價怎能得到勝利?戰士的決心早已溶進槍膛裡,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

1985年夏,西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趙雪珍、楊慧等人跟隨中央代表團到當地參加慰問演出。那年,趙雪珍29歲,來自蘇州的她在表演景頗族刀舞期間,發生了強烈的高原反應,但她愣是堅持完成了全部動作。表演結束後,大幕剛剛拉上,體力不支的她便暈倒在舞臺上。在後臺吸了幾分鐘氧氣包後,趙雪珍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定上臺繼續表演。「中央派我們來給西藏的部隊戰士表演,我們就要堅決完成任務!」回憶起30多年前的經歷,趙雪珍感慨道。

巡演慰問既有艱辛,也有不少歡樂時光。嶽麗秀至今還記得當年去天津演出的趣事。為了編排《織網舞》,文工團安排她們到當地小漁村體驗生活。出海的時候要經過一段木板搭建的路,大家越走,木板越斜,走在前邊的幾名隊員掉到了水裡。

「當時大家都很緊張,其中落水的一名男演員還不會遊泳。掉到水裡後,他就模仿《行軍路上》中的舞蹈動作拼命划水,劃著劃著,卻發現其他人都在水裡站了起來。原來那裡是淺海區,水只有齊腰深。」講到這裡,嶽麗秀笑得前仰後合,興奮地像個十四五歲的孩子。

文工團歲月溫馨動人

文工團的訓練儘管艱苦,但暖心的集體讓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許靜雯在採訪中說:「戰友文工團就像一個大家庭,老師們就像我們的父母,戰友們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我們剛進文工團時不過10歲出頭,大家來自五湖四海,老師們怕我們想家就帶我們去她們家裡玩,還常把我們接到家中吃飯,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待我們。」

或許正是文工團這種「大家庭」的氛圍,才使得當時年長她們幾歲的馮小剛可以跟這群豆蔻年華的女兵發生聯結,他曾為女兵們畫肖像。「他話不多,很老實,是個勤勤懇懇做事的人。」劉曉紅回憶起文工團時期京劇團舞美隊的馮小剛。「我對他的印象是性格比較內向,但很幽默,雖然平時不太愛講話,但是講出話來經常逗得我們捧腹大笑。」一旁的許靜雯補充道。

文工團的生活雖然是練功房和寢室的兩點一線,但是她們也會忙裡偷閒,十三四歲花季少女們的小心思,她們都曾有過:她們會在寢室修改寬鬆的軍裝褲,會用熱水將融化了的巧克力塗在嘴上當作口紅,會偷偷擦珍珠霜,會圍著一臺「磚頭式」錄音機一起聽鄧麗君的歌……無數個這樣的瞬間連綴勾勒出她們美好的青春時代,也成為她們記憶中最為珍貴的時刻。

「每個月老師都會讓我們稱體重,看我們長胖了沒有」「我們團裡有個規定,25歲之前不許結婚」「哎呀,我又想起了一件事兒……」她們你一言我一語,笑聲不斷。休息室內洋溢著輕鬆溫馨的氣氛,不知不覺間2小時的採訪接近尾聲,眾人依然滔滔不絕地追憶著當年的趣事,意猶未盡。

20世紀80年代,單新寧轉業到中國電信,許靜雯轉業到原鐵道部,張芸轉業到湖北電視臺,而嶽麗秀留在文工團,直至退休。

儘管此後散布各地,但眾人依然聯繫不斷。午間休息吃飯時,張芸還和遠在美國的兒子視頻通話,並給他逐一介紹楊慧等一眾戰友。

從豆蔻年華到中老年之境,40年的光陰彈指一揮間。回憶起自己當年在部隊文工團的青蔥歲月,楊慧等人依然記憶猶新。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文工團的女兵們,形象美、舞蹈美,但更美的是那個青春年代裡,她們鮮活的情感、美好的故事。

(原標題為《 本報獨家專訪電影《芳華》原型,著名導演馮小剛戰友、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女兵。四十年來家國,她們芳華依舊,請看——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眾生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追老文工團員「芳華」依舊,電影原型更「撩撥人心」
    《芳華》以那個時代為背景,從片名就給人一種濃濃的文藝氣息,應該是馮小剛最走心的一部作品,也是關於他自己的一部作品。那年馮小剛初到文工團,外號「馮褲子」,靠著會畫畫的手藝進了文工團當美工,他所在的是京劇團,而漂亮的女兵都是歌舞團,所以他只能遠觀。
  • 電影芳華蕭穗子現實原型是誰?芳華女主原型楊慧視頻觀看地址
    原文工團女兵正在排練舞蹈《草原女民兵》  吳宇軒攝  原文工團女兵與電影《芳華》主創團隊在電視臺做訪談後的合影  「北友舞集」歌舞藝術團由李亞中和單新寧發起,成立於2007年12月,匯集了軍內外一大批資深的專業舞蹈家、歌唱家和優秀創作人才。
  • 電影《芳華》主人公原型楊慧60歲依舊漂亮,芳華影評和資源和票房
    馮小剛的《芳華》票房破十億,在電影的宣傳活動中,馮導還把《芳華》裡的文工團女兵原型們也邀請了。1978年加入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的楊慧,已經58歲,但臉上還是滿滿的膠原蛋白和精氣神兒~電影芳華的最後,蕭穗子的旁白說「原諒我不想讓你們看到我們芳華已逝的樣子」,可現場這群60歲上下的阿姨們,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滄桑,一個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這難道是因為她們能歌善舞的原因嗎?
  • 《芳華》「蕭穗子」原型現身,60歲凍齡,皮膚清澈白皙堪比20歲!
    最近上映一個月的《芳華據悉,《芳華》是由馮小剛導演,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楊採鈺等主演的電影,劇本來源於馮小剛和嚴歌苓在文工團服役時的故事改編而成。而最近《芳華》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也悉數亮相,按照時間推算,人物原型於馮嚴二人的年紀應該差不多,但亮相之後最令人驚嘆的莫過於「蕭穗子」的原型——楊慧!
  • 電影《芳華》原型,不老女神楊慧,網友:吊打娛樂圈的裝嫩女星
    她就是《芳華》的原型——楊慧。電影《芳華》的播出,也讓《芳華》的原型人物從幕後走向了臺前。在馮小剛做客《國產大首映》的時候,節目組就特邀到了女主的原型人物——楊慧。楊慧現在已經快60歲了,但在她的眼神中、臉龐上根本沒有看到老態。滿臉的膠原蛋白,讓人羨慕。身上穿著小碎花白底的衣服,十分英氣!
  • 芳華何小萍原型是誰揭曉 命運坎坷令人唏噓
    在電影《芳華》中,何小萍這個人物是十分悲涼的,她出生不好,經歷更是令人唏噓,不過有所安慰的是最後和劉峰在一起了!而令人好奇的是何小萍原型是誰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芳華》由嚴歌苓編劇,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滿懷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黃軒飾演的男主角劉峰與三個姑娘的情感糾葛的故事,其中不僅僅包含唱歌、跳舞等輕鬆的情節,也表現了當時時代背景下年輕人波折的情感和命運,以及殘酷的戰爭經歷。
  • 芳華原型楊慧創不老奇蹟,趙雅芝望其項背!
    芳華原型楊慧創不老奇蹟,趙雅芝望其項背!此前,由馮導執導的劇情戰爭類電影芳華自上映以來票房一直穩步增長,今年1月份的票房總數已經超越十億大關。關於這部電影的原型是誰一直沒多少人知道,也沒多少人看見過。但是,隨著電影票房收入的不斷提高,這部電影的原型逐漸浮出水面,被人們所熟知。
  • 她是《芳華》中女主角的原型,如今年近六十成為凍齡女神
    不過,也有一些女星好像是時光並沒有在她們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雖然年齡漸漸增長,但她們的顏值卻依舊美麗,成為了大家心中的不老女神,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位雖然沒有在娛樂圈,但她的形象卻被演繹成了一部電影,這就是《芳華》女主角的原型楊慧。楊慧曾經是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的女兵,1978年加入文工團,曾經是在《草原女民兵》中擔任連長。
  • 《芳華》人物原型那些阿姨,都是逆天美女,比馮導選的演員美太多
    電影裡幾位嫩得出水的女演員演繹的「文工團的花兒」生動鮮活地展示了當年的文工團風採,很多人看完表示「回憶起了當年自己的軍旅生活」。芳華劇照近日,馮小剛做客《國片大首映》。在節目裡邀請到了馮小剛和他芳華背後的女兵們來了次「大聚首」。這些女兵裡不僅是馮小剛的戰友還是電影《芳華》裡角色的原型。
  • 《芳華》:6分鐘長鏡頭花700萬,你敢相信58歲的芳華原型居然長這樣?
    2017上映的由馮小剛導演,黃軒、苗苗、鍾楚曦等人主演的《芳華》,講訴的就是一群正值芳華年齡的少年在面對當時文化背景下他們的命運故事。花費3000萬元致敬還原文工團場景,我們都知道馮小剛導演拍戲非常的嚴格,在拍《芳華》的時候,為了還原一個當時年代的文工團,不惜花費3,000萬重新巨資打造一個。
  • 小時人物丨我在杭州教芭蕾,電影《芳華》講的就是我們的故事
    三年前,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上映,喚起了一代人深埋心底多年的女兵情結,那段在文工團裡充滿理想與激情的日子,仍蕩漾在無數人腦海中。作為電影《芳華》的原型之一,1978年加入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的馬奕是歌舞團裡年齡最小的女兵,十年青春花季都綻放在舞臺上。從部隊轉業後,馬奕曾登過事業高峰,也曾跌落人生低谷。
  • 《芳華》重現文工團青春歲月 嚴歌苓被馮小剛電影打動
    原標題:「那段生活左右我一生的走向」   細數嚴歌苓的作品,從《一個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灰舞鞋》,再到《白麻雀》《愛犬顆勒》,均以部隊生活為題材,不過,多是以一個作家的客觀視角來為那個時代的軍人塑像。與之前的創作不同,嚴歌苓這部最新長篇小說《芳華》更具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是以第一人稱描寫了自己當年親歷的部隊文工團生活,隱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舊紅樓裡、某部隊文工團中發生的故事。
  • 與《芳華》的女兵不同,這裡是18歲女兵野性的青春
    關於那個年代的女兵,有一位叫呼鳴的畫家,呈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藝術家恣意狂想,一個個十八歲的青春,野性十足。倒是馮小剛的女兵多了一些朦朧美。呼鳴的經歷和《芳華》的作者嚴歌苓很相似,上世紀70年代參軍,在部隊裡的大熔爐裡冶煉了二十多年,柔情鐵骨,被錘鍊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戰士。
  • 馮小剛芳華電影的故事內容主要講什麼?蕭穗子原型是誰結局如何?
    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質樸善良的劉峰因為經常為大家服務,在文工團被稱為活雷鋒萬金油。從農村來到軍隊文工團的何小萍,因不良習氣屢次遭到文工團女兵蕭穗子、林丁丁、郝淑雯等人的歧視與排斥。
  • 桌球奧運冠軍嬌妻自曝與《芳華》女主角是戰友:我們文工團很和諧
    12月15日,馮小剛執導的大作《芳華》在全國正式公映,獲得了極高的口碑和人氣。你們看了嗎?《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
  • 原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藝術指導邵鈞林逝世,曾創作DA師等劇
    原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藝術指導邵鈞林逝世,曾創作DA師等劇 金華晚報 2016-04-28 18:47 來源:澎湃新聞
  • 文工團出身的嚴歌苓,能寫出《芳華》,也能寫出《金陵十三釵》
    2017年,馮小剛的一部誠意之作《芳華》,讓觀眾重新認可了馮小剛,也通過這部《芳華》捧紅了一批沒整容的新人苗苗、鍾楚曦和黃軒等人;更讓無數觀眾認識了這部電影的原作者嚴歌苓,因為這些故事來自她自己在部隊文工團的真實生活經歷。【嚴歌苓的人生經歷,卻遠不止一個文工團!】
  • 我把芳華獻軍營!(沈裝女兵)
    (加器樂)03:02來自晨暉紀實謹此篇獻給沈裝(瀋陽軍區裝甲兵)的女兵們!1950年12月31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東北軍區裝甲兵領導機構在長春市成立。1954年4月整編為"東北軍區裝甲兵部"同年9月15日移駐至瀋陽市。1955年8月改為"瀋陽軍區裝甲兵司令部",司令員趙傑,政委鄒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