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2020-10-18 梧桐樹邊羽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前面一個文章剛好是回答、賞析了韋莊的《清平樂·野花芳草》,三千多字中間有近兩千字是介紹韋莊。他被世人認為是「花間詞派」代表人物,以豔詞為代表作。實際上他卻是心懷百姓的前蜀開國名相,也是晚唐一流的詩人和詞人。

韋莊在大唐衰亡之時毅然決然離開中央,投奔蜀地,也從此放棄了寫詩,轉入寫小情調的詞牌作品。而詞牌在晚唐就是歌女代言體,內容一般流俗,並沒有入宋之後開闊的主題、眼界。題材囿於羈旅閨閣,用詞精巧華麗,自娛自樂的小情調作品,就是當時詞牌的狀況。

那麼,韋莊被選成「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作肯定是符合時代特色,並且尤其出眾的。王國維語:「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也說明了韋莊不同於常人的筆力。

應天長,詞牌名,又名「應天長慢」、「應天長令」、「應天歌」、「秋夜別思」、「駐馬聽」。以韋莊《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

韋莊有兩首《應天長》,一首就是作為正調首創的《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另一首是名氣更高一點的《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不知道題主問的是哪一首,不過因為前面說了這些詞並沒有什麼深意,只需要搞懂字詞,理解韋莊筆法的「骨秀」即可參透,那就都說一說吧。

《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 

綠槐陰裡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畫簾垂,金鳳舞, 寂寞繡屏香一炷。

碧天雲,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夜夜綠窗風雨, 斷腸君信否。

這首詞屬於「花間詞」最常見的內容,就是女子思念人的詞作。按照雙調一般特色,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綠槐陰裡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春晝午:春季白天正午的時候。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庭院深深、無人來往。這就是春天時節一個靜謐的小院子。這是遠景,接下來寫近景,在景色中透出人的情感來。

「畫簾垂,金鳳舞, 寂寞繡屏香一炷。」這就是室內的擺設了。這幾句雖長,卻只寫了兩樣東西:畫簾、香一注。畫簾兩句,一動一靜。金鳳舞,實際上就是畫簾上繡的金鳳在和風吹動之下搖擺,體現出閨房的奢華,一注清香,則體現出女主人的高雅、講究。同時,既然有風,那麼香菸也是隨風飄蕩,充滿寂寞空庭。我們閉上眼睛,就可以想像到室外的寧靜,室內的幽絕。

這種環境,正是看似風平浪盡,實則容易引發人內心思緒橫漫的幽絕勝境。修道之人,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得道,就是入魔。

而女子沒有那麼玄乎,她的心也動了,卻只是想念自己的情人。

進入下片抒情。同時時間流逝,從中午到了晚上。

「碧天雲,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碧雲天,是女子看到的夜色,也指代女子想念的人。所思念的遊子就像那碧天中的雲彩一樣行蹤不定,只能在夢裡往來相見。

「夜夜綠窗風雨, 斷腸君信否。 」綠窗,就是很華麗的窗子,出自唐馮贄《南部煙花記》:「隋文帝為蔡容華作瀟湘綠綺窗、上飾黃金芙蓉花,琉璃網戶,文杏為梁,雕刻飛走,動值千金。」

這兩句又轉換了情境,變成了女子直白的呼喚和訴說:我夜夜在這窗子底下聽風雨銷魂,想你想得肝腸寸斷,你可曾有一點兒知曉?這裡的「君信否」其實就是「君知否」,寂寞的女子在極端的苦悶中無法可想,只能對著遠方如此傾訴。這兩句誠摯懇切,無華麗辭章,卻深入人心,惆悵情思盤旋鬱結,詞斷而意不散,深得唐詩意在言外的奧妙。

我們也可以看出韋莊的「骨秀」的特色,用詞未必華麗無匹,潛藏在文字下的惆悵憂傷卻更勝一籌。

《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這首詞同樣是思離別之作,有些人認為表達了韋莊從中央入蜀後思君之作,其實沒必要這麼附會,正如我前面那篇文章所說,韋莊入蜀,是徹底對唐王朝上層政治鬥爭絕望之後做的選擇,可以說義無反顧。甚至從此不再寫在當時能夠起到言志作用的詩(900年後韋莊再無一首詩問世),而是寫寫無關政治,風月無邊的詞。

他若真是有那種想法,必然會用詩表達。看不起詞,但是又要寫詞,是晚唐五代直到北宋初期所有文人的共同態度。韋莊自然不例外。

這首詞和上一首在文思安排上大致相同,略有不同的就是上片說事,依舊是下片抒情。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離腸,即是指離情。結,謂離愁鬱結。一寸、千萬通過以小寫大的對比,說明離愁之深,相思之苦。分別半年了,你我卻音信斷絕,這份離愁在我心中百轉千回,鬱結難消。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分別那麼容易,再相見卻很難,一轉眼已是玉樓楊花滿天飛的時節,像極了送別你時漫天飛雪。注意這裡只是分別半年,所以這個「又是」自然不是送別時場景的重複,而是「春城無處不飛花」(唐·韓翃),正應了「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南梁·范雲),從飛花想到飛雪,從而想起離別,可見對懷人的牽掛,是無時無刻,無處不觸景生情。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暗暗相思,無處訴說,愁過繁花似錦的白天又愁煙雲遮明月,心情更悽惻。明月從來寄相思,天下共望之。我在這裡暗暗相思,無人訴說,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樣看著明月想著我呢?

「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黦(yuè):黑黃色。這裡指紅袖上斑斑點點的淚痕。晉朝周處有《風土記》:「梅雨沾衣,皆敗黦。」一時情到深處,忍不住淚流不止,落在衣袖上,留下點點斑痕。

這兩首《應天長》語言並不繁複綺麗,表達感情也是直抒胸臆,貴在毫無遮掩地傾訴真情,至於文辭筆法,正是韋莊最擅長的白描,寥寥數筆,寫盡閨閣相思形態。

文字淺直清麗而情感真摯,是之謂「骨秀」也。

相關焦點

  • 《應天長》佳作三:韋莊、牛嶠等名家創作的二十五首作品
    應天長,詞牌名,又名「應天長慢」「應天長令」「應天歌」「秋夜別思」「駐馬聽」。以韋莊《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令詞始於韋莊,又有顧夐、毛文錫兩體。慢詞始於柳永,《樂章集》注「林鐘商」。調名本意即詠順應天意而能夠天長地久。
  • 兩首應天長,韋莊惆悵夜來煙月,李璟夢斷轆轤金井
    韋莊是晚唐著名的花間派代表作家,其作品常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多寫自身生活體驗,以及他在上層社會中的冶遊享樂和離情別緒,詞人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李璟是南唐中主,也就是後主李煜的父親,雖然昏庸無能,卻寫得一手好詞,他的「小樓吹徹玉笙寒」為千古名句。
  • 韋莊《應天長》:花間派的一股清流,連思念都寫得清雅空靈有風骨
    和溫庭筠並稱「溫韋」的韋莊,簡直可以稱為「花間派」的一股清流。他的花間詞,少了些許辭藻的華美,多了幾分風骨的清韻。同樣是花間詞最常見的思念,韋莊的文字,就更清麗雅致,書香十足。這首《應天長》是雙調,按規律上片寫景。而這裡的景,不是嬌柳,不是弱花,而是綠樹繁茂,黃鶯脆啼,是庭院深深的空寂和靜謐。緊接著,鏡頭由遠處拉到眼前,落到了房中的擺設上。精緻的畫簾低低地垂著,風一吹,畫簾上繡著的活靈活現的金鳳,就隨著微風搖擺,好像要從畫簾中飛出來。
  • 《應天長》佳作之一:馮延巳創作的六首作品
    應天長,詞牌名,又名「應天長慢」「應天長令」「應天歌」「秋夜別思」「駐馬聽」。以韋莊《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後段四句四仄韻等變體。此調有令詞、慢詞。令詞始於韋莊,又有顧夐、毛文錫兩體。慢詞始於柳永,《樂章集》注「林鐘商」。調名本意即詠順應天意而能夠天長地久。
  • 《應天長》十七首,別來半歲音書絕,惆悵落花風不定
    唐·韋莊綠槐陰裡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應天長唐·韋莊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應天長令詞始於韋莊,又有顧夐、毛文錫兩體。宋毛幵詞名《應天長令》。慢詞始於柳永,《樂章集》注「林鐘商調」。又有周邦彥一體,名《應天長慢》。1. 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 韋莊:綠槐陰裡黃鸝語 深院無人春晝午 畫簾垂 金鳳舞 寂寞繡屏香一炷2.
  • 《應天長》佳作之二:張矩描寫杭州西湖十景的作品
    應天長,詞牌名,又名「應天長慢」「應天長令」「應天歌」「秋夜別思」「駐馬聽」。以韋莊《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後段四句四仄韻等變體。此調有令詞、慢詞。
  • 應天長·俠女(竹榭)
    圖片取自網絡【竹榭幽齋臨屏】應天長·俠女雨荷綠漪浪跡天涯雲煙伴。愛恨情仇終破繭。應天長·紅塵離亂希望血色爭雄天機算,劍指天涯揮不斷。月同行,星作伴,幾度風雲多變換。世沉浮,人聚散,一曲紅塵離亂。看取江山誰嘆,魂歸楚河畔。
  • 唐代韋莊《綏州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韋莊進士及第之前外出求學浪遊綏州時作。綏州地處西南邊陲,人煙稀少,冷落荒涼。 韋莊簡介: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諡文靖。
  • 唐代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教授的研究,韋莊的這組詞創作於韋莊晚年寓居蜀地時期,是作者為回憶江南舊遊而作。本首詞就是組詩中的第二首。 韋莊簡介: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諡文靖。
  • 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的江南是江南水鄉?五年級的兒子問住了我
    話剛要出口一剎那,突然想起韋莊的生平,不對,沒那麼簡單,為謹慎起見,我還是決定查一查,看看這個「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在哪裡再說。在網上翻了好久,終於找到一本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高中)的PDF,翻到韋莊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 「花間詞人」韋莊,很深情的一首詞,短短幾句,美得讓人心動不已
    這本《花間集》是由五代後蜀人趙崇祚所編輯,可以說是一本詞總集,其中包含了韋莊在內的多名人物的作品。因為他們詩詞的作風大都是一致的,所以後世的人稱他們為「花間詞人」。「花間詞人」韋莊是我國晚唐時期的知名詩人,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早年時期算是運氣不佳吧,每次考試都不中。
  • 孟浩然的名句,李賀的名句,韋莊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孟浩然、李賀、韋莊詩詞裡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李賀《野歌》三、韋莊,晚唐詩人,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1、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韋莊《菩薩蠻》2、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其二》3、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 韋莊好杜詩
    首先,作家作品的經典化既存在於其不間斷的評價累積,也有賴於各個歷史時期讀者的反覆閱讀與欣賞。杜甫言「詩是吾家事」,其詩筆不輟,安史亂前就有詩千首。亂後,其創作更是進入旺盛期。然《舊唐書·杜甫傳》雲「甫有集六十卷」,這應是晚唐五代杜詩存世的數量,其作品殘損顯而易見。作品散佚無疑降低其為讀者閱讀欣賞的概率。
  • 花間派代表人韋莊、溫庭筠的29句經典古詩詞,你最欣賞哪句?
    ——韋莊《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2.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韋莊《金陵圖》3.芳草已雲暮,古人殊不來。——韋莊《章臺夜思》4.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回南。——韋莊《章臺夜思》5.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
  • 唐詩160《章臺夜思》(韋莊)
    本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是怎樣表達這種情感的?試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表達的情感:思鄉之苦。表達的手法:(1)層層蓄勢,反覆渲染。以「清瑟」「楚角」「孤燈」「殘月」等聲象或物象來烘託內心之憂怨、哀傷。(2)善於陪襯,以「芳草雲暮」「秋雁南回」陪襯「故人未來」「鄉書不達」的孤單寂寥之苦。
  • 戀人分別後刻骨銘心的相思,被韋莊描寫得感人肺腑,句句相思入骨
    韋莊和溫庭筠在晚唐詞壇齊名,兩人都是花間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詞人,而且他們筆下的愛情詞,描寫得感人肺腑,對於後世的宋詞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也被稱為「溫韋」。他們的詞情感細膩,每一首都有著情意綿綿,正是由於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愛得很深沉,也愛得轟轟烈烈,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就很深情。讀他們的作品最是令人感動,如果你有過愛情經歷,相信一定會引起共鳴。
  • 花間派:溫庭筠&韋莊的詞作欣賞
    並稱為「溫韋」的溫庭筠和韋莊是該流派的傑出代表,其中溫庭筠是花間派的鼻祖級人物。「溫韋」兩人的詞風各具特色。溫詞主要供歌女彈唱所用,詞風穠豔瑰麗;韋詞以抒情為主,詞風清新秀美。韋莊《荷葉杯·記得那年花下》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 一首《應天長》詞,寫法雖不新穎,結構卻極完整,值得借鑑
    南唐·李璟·應天長一鉤初月臨妝鏡,蟬鬢鳳釵慵不整。重簾靜,層樓迥,惆悵落花風不定。柳堤芳草徑,夢斷轆轤金井。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應天長,雙調50字,上下片不同調,上下片皆5句4仄韻,本詞為變體,雙調49字,上片5句,下片4句。由於本詞調變體眾多,不再單獨列出平仄情況。上片中,女子早晨起來,雖然對著梳妝鏡,但卻很是慵懶,不想打理雲鬢與釵飾。開篇2句就將一位晨起慵懶無力的深閨女子的形象展露無遺。
  • 韋莊與貫休的友誼
    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此詞是晚唐詩詞作家韋莊表達熱愛江南的佳作,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韋莊(836~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人,是初唐宰相韋待價的裔孫,中唐詩人韋應物的玄孫。韋莊才華橫溢,晚年擔任前蜀宰相,但他以詩詞名世,是晚唐五代時期一位詩詞都很精彩的作家。唐末黃巢之亂後,韋莊羈旅江南長達十年之久,這期間他至少有三年是在婺州安家。
  • 韋莊《菩薩蠻》鑑賞
    ⑥詞人小傳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雖然出身貧困,但聰慧過人,讀書勤奮。韋莊參加進士考試的時候正值黃巢起義之際,他寫了長詩《秦婦吟》記述戰亂,其中有名句「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可謂觸目驚心。戰亂平定之後,韋莊因為這首詩而為達官顯貴們所重,被稱為「秦婦吟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