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課選入的第2首詩歌——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一、作者簡介
範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二、解題
四時: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雜興:隨性而寫的詩歌。《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就是範成大一年四季隨性而寫的田園詩歌,這是第25首。
三、重點詞語理解
籬落:籬笆(與《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中的「籬落」同義)。
唯有:只有。
蛺蝶:蝴蝶中的一種。
四、詩義理解
初夏時節,梅子樹上掛滿了金黃的梅子,杏子也成熟了,果實圓潤飽滿。夏日白天變長了,籬笆旁邊沒有人走動(人們都到田地裡勞作去了),只有蜻蜓和蛺蝶,在自由自在地款款飛翔。
五、詩歌解讀與欣賞
這是一首描寫初夏時節的田園詩,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和諧、各得其所的鄉村圖景。
第一二句,作者將視野投放至果樹和農作物,分別描寫了梅子、杏子這兩種鄉村房屋邊生長的果樹和麥子、油菜這兩種農作物的生長情景,還分別從顏色和「壯貌」上給咱們描繪了這些植物的特點,很有現場的畫面感。梅子成熟了,色澤金黃;杏子成熟了,果實圓潤飽滿;麥子揚花了,雪白雪白的;油菜花快要謝完了,油菜杆上掛滿了細長細長的青綠色的菜莢,它的頂部還掛有星星點點的金黃色花朵。一個「稀」字,寫出了油菜田裡菜莢多、綠而菜花很少的情形。
這兩句近乎白描,但作者使用了「金黃」「肥」「雪白」「稀」這樣一些詞語,就可以讀出,這一年風調雨順,果樹和莊家的長勢都很好,詩行中帶有一種朦朧的「喜氣」。
第三、四句,作者以「閒」寫「忙」。籬笆,一般在農家院子邊上的菜園子邊的,立在路邊以保護菜園不受牲畜糟蹋。這個時候,長長的夏日,院子小路籬笆邊沒有「閒人」走動的,只有那些蜻蜓和蛺蝶,在「悠閒自在」地飛舞。人呢?去哪兒了?去田地裡忙著除草耕作去了。
縱觀全詩,我們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初夏的鄉村,梅子金黃著自己的金黃;杏子飽滿著自己的飽滿;麥花雪白著自己的雪白;菜花稀、菜莢綠;籬笆傍邊,蜻蜓蛺蝶自在飛舞;農人在田地裡,忙碌著自己的忙碌。這時候的鄉村,各種人事景物各得其所,和諧美麗,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看到這些,一種喜悅之情湧進了詩人範成大的心裡。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