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鐫刻於浙江大地上的四條詩路,形似一金文字形的「文」字,其中代表第一筆畫那一撇的錢塘江詩路帶,以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婺江—衢江為主線,覆蓋杭州、金華、衢州和海寧市等行政區域,其主線長400多公裡,是四大詩路中最長的一條,蘊藏著極豐富且寶貴的文明財富。
12月3日,在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的開幕式上,開化以錢塘江源頭城市的擔當,率先發出了推進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的倡議。
倡議指出,一要提高站位、深化認識。高水平建設詩路文化帶是全面展示浙江詩畫山水、推進美麗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舉措。線路最長且關聯名城、名學、名江、名湖的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有責任圍繞《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主動作為、大膽創新,為全省詩路文化帶建設推進輸出參考經驗和智慧。
二要挖掘文脈、尊重歷史。詩歌是真實存在的歷史文化遺產。倡議各地樹立科學的文化發展觀念,在詩歌文脈挖掘整理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歷史,加強學術研究考證,以真實的史料和翔實的數據,佐證在地詩路文化相關的歷史人物、作品和事跡的客觀性,真實客觀弘揚和傳播詩路文化。
三要搭建平臺、暢通對話。倡議沿線有關單位改變各自為戰的封閉模式,謀劃建立「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推進聯盟」組織,緊緊圍繞「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創新」的主題,讓沿線各市縣區獻智獻力,定期舉辦詩歌吟誦、學術論壇、詩詞採風、詩畫會展等各類活動甚至召開聯席會議,積極深化文化走親,實行信息互通共享,構建常態化的對話溝通機制。
四要立足產業、密切合作。倡議沿線各地增強產業化、市場化思維,積極整合沿線精品詩歌文化精品資源,以「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模式,開展精品研學旅遊線路、精美文旅演藝節目、優質文創產品等研發設計,同時進一步密切橫向合作,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命運共同體,真正把詩路文化帶打造成文化振興和產業發展的平臺,讓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既充滿詩情畫意,又不缺少人間煙火。
倡議認為,只要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的各個地方、各界人士齊心協力,積極行動起來,必定能夠率先建成一條詩歌文化傳承帶、經濟社會創新帶、百姓生活幸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