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西遊記》,目前已經出到了第三版。就我手頭的平裝普及本,來談談最新出版的第三版有哪些進步與失誤。
封面
我手頭的第一版為1955年2月北京1版,73年11月遼寧第16刷,共三冊。封面淡綠色古樸淡雅,書名為著名書法家沈尹默所題寫,二版、三版依然沿用這個題名(上海古籍出版的多個版本《西遊記》也多用此版書法字)。

二版為1980年5月修訂出版,我手頭有兩種:黃皮版和綠皮版,都是上中下三冊。

黃皮版為二版一刷,封面和書前有古幹繪製的木版插畫,有如墨色染就,生動傳神,可惜數量太少。黃皮版北京、上海、新疆、湖北等地都有印刷,內文印刷質量差別不大,插畫質量有參差,如下圖左為上海印刷,墨色較深,畫面清楚,畫面底色偏黃,比較古樸還原;右側圖為新疆印刷,墨色較淡,畫質較差,畫面底色偏白失真。

綠皮版為二版二刷,插圖換成了李少文繪製的少量彩圖,背景多渲染為棕褐色、古色古香,人物寫意,也十分可觀。

三版上下兩冊封面顏色為藍色,封面主體的古典繡像與二版綠皮版相同,封面排版也與其大致相同。

前言
前言主要介紹了本書的浪漫主義特點、成書過程、作品的藝術成就,作品的積極意義及局限性等。二版黃皮與綠皮版的前言也稍有差異,黃皮版前言與初版大致相同,稍有增減;綠皮版的前言更接近三版,值得一提的是黃皮版將明武宗「朱厚照」誤寫為「朱孝照」,明世宗「朱厚熜」誤寫為「朱孝熜」。總體來說三版的前言也不過是少量的增減潤色,越靠後的版本越是消減弱化了一些時代特徵,明顯的如「採用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的科學態度」等詞句越少。
整理情況
第三版在《前言》之前,有一篇簡短的《修訂前言》,二版及第三版在前言後有《關於本書的整理情況》介紹了初版、二版、三版的整理簡況及承襲關係。三個版本都以世德堂本為底本,初版參校《西遊證道書》、《西遊真詮》、《西遊原旨》、《新說西遊記》、《通易西遊正旨》、《西遊記評註》,二版和三版增加了《李卓吾批評西遊記》,尤其是第三版,通過簡單地校記,可知李卓吾本為主要參校本。
三個版本均由黃肅秋擔任注釋工作,初版的校訂者也是黃先生。二版的校訂者增加了陳新、王思宇。改初版的橫排為豎排「校訂了部分文字,增補了注釋,使其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第三版吸取了李洪甫先生關於《西遊記》的部分校勘研究成果,「對原書重新進行修訂」。
實際上,第三版對李洪甫先生的校勘研究成果採取審慎保守的態度,新版中吸納李先生的研究成果並不是很多,這也催生了人民出版社由李洪甫先生獨立擔綱校訂注釋工作的《西遊記整理校注本》的誕生。

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三版《西遊記》仍然保留了舊版中一些不妥的地方,也新增了許多訛誤,校改規則體例也沒有貫徹統一,出現一字(詞)多校的情況,例如底本原文的「鍾南山」被校改為「鍾南山」和「鍾南山」,最遺憾的是出現一些寫錯字的低級錯誤。即使採用李先生校勘成果做的改動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甚至有改正為誤的情況,例如第四十九回由初版、二版的「土母」改為「木母」(參《將「土母」改為「木母」,人民文學出版社這處校改真的錯了》,文後附連結)。何博士陸續整理出來很多,限於篇幅我們另文探討。

初版根據《新說西遊記》把唐僧出身故事「補了出來,作為第九回,並將世德堂本的第九回到第十二回四回文字,並做三回,分回和回目,均改從《西遊真詮》各本的第十到第十二回。」再版時恢復了世德堂本原貌,把這段故事附錄書內第八回和第九回之間,第三版時同樣做了這種處理,人民文學出版社這個做法值得稱讚,也多被其它出版社整理世本時效仿和沿用。但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所選用的底本為新說本,何博士認為有更好的選擇,證道本與世本的牴牾要小於新說本與世本,這個我們也放到下文探討。
總結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在知識匱乏的年代,為了滿足普通大眾的閱讀需求和專家學者的研究需要,率先整理出版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隨著研究的深入和《西遊記》新版本的逐步發現,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整理本在文字校勘和注釋上的疏漏和訛誤也日益暴露出來,作為幾十年來最通行和最受歡迎的版本,其影響性不容小覷,何博士下文將試著作一些個人探討,也希望將來能有更佳的整理本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