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書,讀懂當下最火的「小眾經濟」

2020-12-13 Thinker韓

KK說:「非主流才是未來。」

新零售時代,阿里、騰訊兩大巨頭比拼多產業布局,讓本就緊繃的商業節奏更顯得暗潮洶湧。在這個消費品供應嚴重過剩的時代,商業究竟應該如何突圍?

當行業大佬緊握科技脈搏,鑽研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的時候,中小企業面對被市場日益擠壓的微薄利潤空間,又將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如何調整戰略定位,才能避免在不久的未來被巨頭吞噬?!

或許,巨大的危機也同樣伴隨巨大的機會。

當消費者面臨的選擇無邊無際,消費需求從原來的「功能型消費」逐漸上升為「價值型消費」,商業的「去中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長尾市場被移動網際網路再次放大,小眾經濟迅速崛起,中小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已經來臨。

究竟什麼是「小眾經濟」?為什麼商業的未來是小眾市場?推薦7本有關「小眾經濟」的書,讓你得以窺見「小眾經濟」的整體崛起之路。

關鍵詞:利基、細分、藍海、長尾、小眾。

書單:1、傑克·特勞特《定位》2、W.錢·金《藍海戰略》3、巴裡·施瓦茨《選擇的悖論:用心理學解讀人的經濟行為》4、克裡斯·安德森《長尾理論:為什麼商業的未來是小眾市場》5、詹姆斯.哈金《小眾行為學:為什麼主流的不再受市場喜愛》(張家衛譯)6、張家衛《小眾崛起》7、焦湧《小眾時代》

1、傑克·特勞特《定位》

《定位》之所以能夠成為近幾十年的熱點、經典,是基於商業競爭從原來的生產端、渠道端轉移到了消費端這個大背景之下,《定位》提出,企業戰略競爭的本質是「佔領目標客戶的心智」。這恰恰也是小眾經濟的戰略前提。可以說,小眾經濟也是關於如何通過在消費者心智中定位的一種競爭策略。

2、W.錢·金《藍海戰略》

營銷基礎讀物,藍海是相對競爭激烈的紅海的定義,要求突破傳統的直面競爭,轉而尋找其他新的機遇。或許現在很多人認為藍海戰略「失效」了,我只能說是他沒有真正把這本書讀懂,如果單純以產品類別來劃分,或許整個市場確實是一片紅海,但如果從消費者的需求來探索呢?消費者的需求是否已經完全被滿足?是否能夠挖掘新的需求甚至創造新的需求?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管理》第一章有介紹創造需求的案例:sony隨身聽,在發明隨身聽之前,這種需求是不明顯的,消費者並沒有明確的說明自己想要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聽音樂設備,而sony通過發明隨身聽創造出可移動的聲音,並使人們普遍接受。挖掘客戶潛在需求和創造新的需求是營銷的一個重要部分。

3、巴裡·施瓦茨《選擇的悖論:用心理學解讀人的經濟行為》

巴裡·施瓦茨是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之後又一位將來自心理學的洞察力應用在經濟學和決策學中的心理學家,三次登上TED大會的演講臺,他的成就受到津巴多、塞利格曼、卡尼曼等人的盛讚。 《選擇的悖論 用心理學解讀人的經濟行為》是施瓦茨很有名的作品,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闡述了「為什麼選擇越多,人們越不幸福」這一普遍而令人困惑的現象。

4、克裡斯·安德森《長尾理論:為什麼商業的未來是小眾市場》

商業暢銷書《免費》的作者克裡斯·安德森的另一部顛覆性商業著作。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正處在PC時代,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長尾」現象更加凸顯,網際網路打破了我們熟知的商業的「二八法則」,主流媒體、大眾廣告的營銷力日漸式微。大規模同質化的生產經營,讓諸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深陷價格戰泥潭;同時,伴隨而來的是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凸顯,市場需要深度細分。

5、詹姆斯.哈金《小眾行為學:為什麼主流的不再受市場喜愛》(張家衛譯)

社會趨勢觀察家詹姆斯·哈金,以他一貫擅長的專欄散文評述風格,透過一個又一個當代商業、文化、媒體和生活等領域的個案研究指出:當中間市場陷落,社群經濟來臨,小眾的崛起將成就新的商業夢想。

6、張家衛《小眾崛起》

此書中有大量《長尾理論》和《小眾行為學》的痕跡,以「小眾」為聚焦核心點,以「小眾引領大眾」為不可阻擋之勢,通過對眼下各種商業現象的研究與分析,讓我們發現藏於小眾行為背後的商業模式與創業無限生機。

7、焦湧《小眾時代》

在移動網際網路背景下,人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多元化 大眾化已經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 而且也成為了一些品牌發展的阻礙。小眾化需求已成為時代趨勢。從大批量生產到個性化定製,小眾化正在成為人們新的消費觀念,品牌「小」時代正在來臨。

相關焦點

  • 從小眾文化到破億的大生意,漢服經濟正「破圈」增長
    漢服的「破圈」,在引領文化審美的同時,打開了新消費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將仍保持較高熱度和增長空間。近日,知名漢服品牌「十三餘」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著名天使投資人王剛的覺資本領投。漢服品牌商家獲得資本的加碼,讓人們意識到原本的「小眾亞文化」正逐漸演變成擁有千萬消費者的「大生意」。
  • 三位特殊身份作者的三本書,助你讀懂美國當下真實狀況
    很多專家分析,其根本原因在於疫情加劇了失業、經濟發展不均衡等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由來已久,有其歷史成因。三位特殊身份作者所著的三本書,有助你讀懂美國當下真實狀況。「從《鄉下人的悲歌》中,讀懂美國底層的絕望」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成功的第二天,《鄉下人的悲歌》突然衝上美國亞馬遜銷售總榜第一名。
  • 這個「色情小主播」又火了
    原標題:這個「色情小主播」又火了 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讀過書了? 據有關媒體報導,2017年中國人的年均讀書為0.7本。 面對這樣的數據,我想很多人都已經見怪不怪。 畢竟越來越不喜歡看書,越來越沒有時間看書,光買書不看書已經成了我們的閱讀常態。
  • 寄一本書給那條「魚」
    比起「燒錢」擴張用戶的初創公司,他發現貓助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晰,注重維護核心用戶。「我們把它定義為交易型社區,而不是一個二手電商平臺。」趙陽認為無論是知乎、豆瓣、天涯還是小紅書等比較成功的社區,最初都積累了一部分最典型、最具有鮮明特點的「社交資本比較強的一波用戶」。「你能夠讓10萬人每個月或者每周買,價值遠遠高於1000萬人在你這兒一年買兩次。」趙陽說。
  • 小眾時髦癮 | 一份關乎「風格」的私藏書單
    ,在 Camelia山茶花 的辦公室被大家輪流看了一圈~ 光是從《百萬粉絲養成術》的誘人書名,就能看出這幾乎是一本分享如何打造一個「百萬+」Ins 大號的運營秘籍。Ins:howtobeparisian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時刻都要保持著魅力:周日早晨在麵包店排隊的時候,半夜去買香檳的時候,甚至到學校接孩子的時候……」。
  • 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宋清輝新作出版
    《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封面。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周圍圍)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新著作《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已於2015年7月份正式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該書中,宋清輝把複雜的跟經濟學現象有關的深奧的經濟理論轉變為社會運行、個人生活中簡單易懂的道理,讓經濟學通俗化、大眾化、娛樂化。
  • 《當下的力量》| 讀懂這本書的人都開悟了
    這是我讀過最爽的一本書,全篇沒有一句廢話,甚至想背誦全文。《當下的力量》被形容為「靈性開悟的指引之書」。作者埃克哈特•託利的理念不依託於任何宗教,卻把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等傳統信仰的的本質包含其中。
  • 豆瓣9.7,比「羅輯思維」高級100倍
    然後緩緩跟你講這本書主要情節是啥,作者犯了啥毛病要寫這本書,以及這本書為何會成為你曾經上學時一定要背的東西?這本書是分析「美國夢」最好的一本文學經典,與之關照的,卻是我們中國人正在經歷的大現實。不信你看,下面一段話你猜是在描述哪個時代?
  • 「一人食」火了,單身也很快樂
    ▲ 圖片來自:《昨日的美食》不過事實上,「一人食」可不是近日才火起來。國內的「一人食」餐廳也越來越多了,它們的火熱,都在於抓住了人們需求的痛點——在私密小空間吃一頓物美價廉的高品質美食。成都就有很多日式的「一人食」餐廳,抖音上較火的「壹食一」,開業第一年就在全國發展到了 300 家店面,主打的一人食燜鍋飯,既具有性價比高、營養均衡的優勢,快速出餐也很適合當下節奏。
  • 從小眾文化到破億的大生意,漢服經濟正「破圈」增長
    在新一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追捧下,漢服經濟迎來井噴時刻。由傳統文化復興潮掀起的「漢服熱」,在社交平臺的多渠道傳播催化下,正推動漢服從小眾審美走向大眾化。原本存在於影視劇或者COS圈的漢服,逐漸打破次元壁,收割更多圈層的Z世代用戶。據《人民日報》報導,2019年漢服市場交易規模已超20億元,並保持著每年近150%的高速增長。
  • 書單:那個焚燒「蛋殼」的少年
    或許半年後談起,只用「年輕人太衝動莽撞、經受不住壓力與變故」敷衍定論。聯想到7月份公交墜湖事件,我們會發現,這些絕望的個體在毀滅自己生命同時,似乎也以一種「壯烈」的方式在社會上引起波瀾。然而他們如此極端的行為,非但沒有引起共情,大多數旁觀者先感同身受的,不是這些造成惡性事件的主角,而是他周邊那些遭受傷害的無辜者。
  • 令這項傳統手工藝「淪為」小眾圈子
    事情是這樣的,Uli 記得不少潮流媒體,包括我們 Steppy,曾經寫過不少關於日本人如何完美地將美式文化「據為己有」的文章,尤其是那本被潮流老司機稱為聖書的《Ametor : How Japan Saved American Style》(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譯名為《原宿牛仔》),道出了日本人將美式文化本土化的歷程。
  • 網際網路最鮮活的「人」都在豆瓣小組
    趣味、小眾、生活,「角落」不只一種模樣究極無聊的遊戲對抗,這只是豆瓣小組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精神角落裡,不只有和其他 app 格格不入的「無聊」,也有更個人化、更趣味性、更出乎意料的內容。圖片來自:紙袋收藏博物館在豆瓣,「沒想到還有這愛好」的類似小組很多。除了紙袋收藏博物館,迷戀植物的人、BDO(巨大沉默舞臺)迷戀患者症候群、我們就是好喜歡散步啊、抬頭,看樹、村莊愛好者、你也在用 iPad 畫畫鴨、全國地鐵愛好者交流聯盟、水果標籤收集者、畫雲小分隊等小組也在吸引著眾多「小眾」的愛好者。
  • 沒有這5本書就沒有《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死忠粉必讀!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自2011年開播,終於在今年迎來最終部曲第八季。對許多劇迷而言,它不只是一部史詩級電視劇,更是8年的青春;和「史塔克家族」的孩子們和「龍後」一起成長,每一個角色的刻畫是那麼的細膩、每一段故事都充滿了情緒,有憎恨、有悲慟,卻也有愛與希望。
  • 晚清經濟的「一體兩面」
    在尋求救國之路的探索中,無數先進、勇敢的求變者們為之奔走,比如曾為醫治經濟弊病開出「藥方」的梁啓超和嚴復。在他看來,梁、嚴二人代表了晚清經濟的「一體兩面」,而他們不同的經濟面向構成了清末社會兩股不同的經濟思潮。嚴復致力於譯介西學著述,他將《天演論》《國富論》等西方經典譯成中文,在清末社會激起廣泛討論,被稱為「嚴復現象」。
  • 騰訊QQ「養火」等級更新,升級「火炎焱燚」好友互動標識
    近日,騰訊QQ更新好友互動標識,繼「暢聊之火」、「聊得火熱」後,在火花系列聊天標識中新增「聊得炎熱」、 「暢聊之焱」、「聊得燚燚」及「聊的燚燚N」等新等級,為時下熱衷「養火」的年輕人「添柴加火」,增添更多社交樂趣。
  • QQ養火等級出現「焱」「燚」生僻字,語文老師班群在線教學
    近日,一則語文老師用QQ養火等級科普生僻字的新聞引起網友熱議。據悉,在某校初一某班群內,同學們討論QQ養火推出的新等級,卻不知其中「焱」和「燚」兩個字如何發音,用三個火、四個火的說法來代指,引來潛水的語文老師在線科普生僻字。
  • 念佛往生|決定念佛得生之益,不待「臨終」,而在「當下」
    怎麼知道何時是「臨終」?曾有家屬來電要求助念,但知當事人病重或昏迷垂危,不知是否「臨終」,是不是「適當」時候前往助念?這個問題很複雜,心中充滿矛盾。有些親屬以為助念是「催命」,令當事人失去求生意志。但人若呼吸一息不來,就是命終,何來「臨終」?「當下」就是「臨終」!生死在呼吸之間,無常迅速不由人,分分秒秒都是「臨終」!眼見精壯青年突然猝卒;又見垂死的人可以突然存活下來。那麼,淨土法門說我們「臨終遇善」,彌陀「臨終來迎」,這是什麼意思呢?
  • 從「朝聖」到「入魔」:保羅.科爾賀的鍊金信仰
    當下在各大書局的暢銷書欄上,你一定會見到它。甚至在報章雜誌上,亦常有「名人」推介這本「好書」:各人的推介重點,不外乎是欣賞本書鼓吹的「有夢想、肯拼搏的奮鬥精神」,這與動畫片《鋼之鍊金述師》的表面主旨如出一轍,真是何等「人同此心」。下文,筆者還要告訴你,就是在基督教圈中,這本《鍊金術士》也一樣得到超乎想像的推崇。
  • 50 後藝術家徐冰的「符號表情」先鋒實驗
    然後花了十年時間,收集、整理、「書寫」出一本叫《地書》的符號書。主人翁是一個黑色人體符號,可以叫他「黑先生」。黑先生是一個朝九晚五上下班的公司白領,他工作的一天,種種情節,都是通過通用符號和表情符號來展現的,整本書沒有出現任何一個文字。這本書對生活在現代網絡世界的人來說,沒有門檻,只要讀懂這些通用符號,就能看得懂《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