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英說清楚了中國的8個原則問題

2020-12-11 人民網國際

到今天,習近平訪英日程已過大半。出訪前接受路透社採訪、抵達後在歡迎晚宴上致辭、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在中英工商峰會上致辭、在倫敦金融城演講……在習主席密密麻麻的日程裡,講話、會談、致辭成了重頭戲。

雖然講話是面向英國人,但習主席的聽眾卻是全世界。中國經濟還行不行?中國將怎樣應對南海局勢?關於中國的八個原則問題,習近平這次在英國人面前都說清了。

中國經濟未來還行不行

6.9%!10月19日,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一發布,立即引來外媒關注和熱議。美媒報導稱,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首次低於7%。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擔憂開始加劇。

6.9%很低嗎?不能這麼看,習近平在中英工商峰會上強調,6.9%是「在世界經濟發展困難增多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績,中國「繼續在引領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經濟確實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但這是中國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之後必然要經歷的正常調整。對當前中國經濟不必悲觀,習近平指出,「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之內」。

中國經濟未來走向如何?這習近平在出訪前接受外媒採訪時說得很清楚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國強大後會不會變「世界警察」

大國崛起必然引發戰爭,國家強大必然希望稱霸,這是不少西方國家看待中國崛起時的最大擔憂。在他們看來,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壯大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強勢,一定會挑戰甚至重塑國際規則,最終稱霸全球化身世界警察。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動搖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意志。」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的演講中明確回應了西方的擔憂。

誰說大國崛起必然引發戰爭?習近平表示,中國的發展不會犧牲別國利益,只會增進共同利益。中國將同各國一道,逢山開路、遇河架橋。

在出訪前接受外媒採訪時,習近平說得更直白: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努力,不是想成為所謂的「世界警察」,更不是要取代誰。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中國在南海是會妥協還是會強硬擴張

近來南海頗不平靜,一些國家在南海蠢蠢欲動。在日益複雜的南海局勢中,各方最為關注的就是中國的態度。國人擔心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會採取溫和妥協的態度,甚至怕保不住南海諸島的領土;外國擔憂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太過強硬,甚至採取武力擴張的政策。

中國將怎樣應對南海局勢?習近平先把底線亮了出來: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國的主權和相關權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言下之意,南海問題事關領土主權,中國決不會妥協退讓。

對於外界對中國強硬擴張的質疑和擔憂,習近平表示,對本國領土範圍外的土地提出主權要求,那是擴張主義。中國從未那麼做過,不應當受到懷疑和指責。

南海問題怎麼解決?習近平也給出了中國方案:通過機制對話管控爭議,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積極探索通過合作和共同開發實現互利共贏。

今後海外還會不會成腐敗分子「避風港」

十八大以來,中國反腐力度不斷加碼,除了「打虎」「拍蠅」,還開展了極具震懾力的「獵狐」行動,給犯罪分子以強有力打擊。但是,在高壓之下,仍有一些腐敗分子逍遙海外。還能不能追回來?未來貪官還能不能「貪飽就跑,一跑就了」?

訪英之前接受外媒採訪,在談及反腐敗國際合作相關問題時,習近平說,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應成為腐敗分子和腐敗資金的「避風港」,不應成為他們的「避罪天堂」。

各國法律不同怎麼辦?如何共同解決腐敗這個問題?習近平也提出了建議:由於各國在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通過國際合作打擊腐敗犯罪需要解決一些法律技術性問題。「這需要有關各方共同探討解決方案,特別是要加強反腐敗機構和執法機構在個案調查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相信只要有打擊腐敗的政治意願,反腐敗國際合作一定能夠取得更多成果。」

中國為何要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問題一直是各方熱議的焦點問題,習近平對此是如何論述的呢?

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的演講對這一問題有兩點闡述: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的選擇。在經歷君主立憲制、議會制、總統制等的失敗嘗試後,中國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而後,又經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發展中不斷變革,最終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二,國家選擇什麼樣的道路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習近平引用了一句古語,「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只有能夠持續造福人民的發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看看中國改革開放37年來的成果:中國經濟年均增速近10%,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6億多人口擺脫貧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7000美元。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這還不能說明「中國人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嗎?

中國為何總說自己是發展中國家

中國在變,世界對中國的看法也在變。在很多外國人眼裡,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在可是有錢的國家,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不少中國人「買買買」的身影。

不過,我們自豪的同時也應該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雖大,但中國的人口更多,很多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訪英期間,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演講時也再次強調了這個問題。習近平表示,「按照中國的標準,中國還有7000萬人沒有脫貧。按照聯合國標準,中國還有2億左右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如此一算,中國與發達國家確實還存在不小差距。

中國一再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是不是想要逃避國際責任呢?當然不是,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該承擔的責任一項不落,援助、維和都有中國的身影。再看經濟,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接近30%。習近平也表示,「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規模將超過5000億美元,還將有超過5億人次出境參觀訪問、旅遊購物。」這對世界經濟發展無疑是重大利好。

中國開放的大門會不會關上

從1978年算起,中國的改革開放已持續了30多年,未來是否會繼續擴大開放?這是國外許多人關注的問題。

其實,不必擔心。習近平已經多次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而且「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

這次訪英,在中英工商峰會上,習近平也說了,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持續繁榮的重要動力,也是中國同世界各國實現合作共贏的根本之道。「中國將繼續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寓中國發展於世界繁榮發展之中」,開放地歡迎世界,開放地融入世界。中國倡導建立的亞投行大門一直向美國敞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帶一路」會不會搞成中國的「私家小路」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已進入實施階段。商務部日前透露,前三季度,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達到120.3億美元,同比增長66.2%。

雖然今年年初「一帶一路」就已獲得沿線50多個國家響應參與,但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還有對「一帶一路」的質疑聲。他們認為,「一帶一路」最終會搞成中國的「私貨」。

針對這種聲音,習近平在中英工商峰會上回應,「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一帶一路」是多元的,涵蓋各個合作領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習近平這句話給各國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摘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羅思義評習近平訪英:有助英國了解中國人權重大成就
    【羅思義《習近平訪英觀察》第二篇與觀網讀者們見面了。此前據媒體報導,訪英期間,習近平將與英國工黨領袖傑瑞米·科爾賓進行私人會談。作為科爾賓的支持者,以及中國人民的朋友,羅思義頗有擔心,遂提前撰文為會談雙方出謀劃策,中文版授權觀察者網首發。
  • 習近平將訪英 英國期待開啟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英國和中國都希望習近平此次訪英為兩國的互惠互利奠定基礎。在英格蘭北部的重建項目上——包括HS2高速鐵路的總值118億英鎊的合同——英國正在尋求中國的投資。 FT稱,英中兩國的溫馨關係與美中之間的謹慎關係形成對比,標誌著倫敦和華盛頓在外交政策的一個重大問題上分道揚鑣。上月習近平訪美之旅在一定程度上被網絡間諜和南中國海戰略競爭等問題定調。
  • 英華僑華人喜迎習近平訪英 歡迎詞上倫敦巨型屏幕
    倫敦市中心皮卡迪利廣場的電子大屏幕播出旅英華人華僑的歡迎詞「近平,你好!」。(圖片來源:歐洲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德意】英國當地時間10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當天早上9點,倫敦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廣場的巨幅電子屏幕上出現了一行親切的中英文歡迎詞「近平,你好!
  • 習近平主席訪英 白金漢宮國宴菜單曝光
    當年為了慶賀威廉王子第一個兒子喬治降生也用了這款酒。 最後一道Warres vintage port是傳統英國飯後烈酒波特酒。 國宴代表著一個國家最高規格的歡迎儀式。在有著悠久歷史的英國國宴上,吃什麼、怎麼吃,以及每一個流程細節,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白金漢宮的發言人蘿拉•金表示,女王非常關心國事訪問的每一個細節。
  • 前瞻:習主席訪英開啟中英關係新篇章
    早春3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盛情邀訪;金秋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欣然赴約。10月19日-23日,開啟中英關係今年「最重要的日程」。在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中國國家元首10年來的首次國事訪問將書寫兩國關係新的篇章。在落實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共識的開局之年,習主席訪英將為「不惑之年」的中歐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 【盤點】習近平訪英之行的精闢之語
    人民網10月23日電 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先後在英國議會、白金漢宮、倫敦金融城和全英孔子學院等地發表重要演講。 下面盤點一下習近平主席此行演講中的精闢之語。
  • 中國企業登報祝賀習主席訪英 開啟中國品牌「黃金時代」
    英國首相卡梅倫這樣形容:今年是英中關係發展的「黃金年」,習近平主席對英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將開啟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同時,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也指出,中英兩國將在貿易、投資、金融、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而在這一系列合作共識不斷落實的背後,正是中國品牌「黃金時代」的實力支撐。
  • 國際觀察:習近平訪索契的三個「符號意義」
    原標題:國際觀察:習近平訪索契的三個「符號意義」  中新社莫斯科2月6日電 題:習近平訪索契的三個「符號意義」   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   6日,俄羅斯黑海之濱,2014年冬奧會舉辦地索契以藍天白雲迎來了貴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 習大大訪英 外媒怎麼看(雙語)
    習大大訪英期間,國際社會及媒體高度關注、全面報導,多家外媒第一時間對習近平訪英進行跟蹤報導。從英國超規格的王室禮遇,中國領導人首次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到中英籤下總價值400億英鎊的大單,再到習卡泡吧行,外媒又一次被習大大花式刷屏。Wall Street Journal
  • 港報:習近平訪歐凸顯氣質鮮明的「中國style」
    港報:習近平訪歐凸顯氣質鮮明的「中國style」   中新網4月1日電 習近平訪歐之行即將結束。
  • 前瞻:習主席訪英開啟中英關係新篇章|my399.com
    早春3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盛情邀訪;金秋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欣然赴約。10月19日-23日,開啟中英關係今年「最重要的日程」。在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中國國家元首10年來的首次國事訪問將書寫兩國關係新的篇章。在落實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共識的開局之年,習主席訪英將為「不惑之年」的中歐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 習近平訪英 女王白金漢宮設宴展"英國菜的精髓"[圖]
    原標題:習近平訪英 英國皇家最高規儀迎接 10月20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倫敦騎兵檢閱場舉行的隆重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10月20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倫敦騎兵檢閱場舉行的隆重歡迎儀式。
  • 習近平訪英國宴歌單曝光 含007主題曲和中國民歌
    伊莉莎白稱,習近平主席的到來是英中兩國「在這前所未有的一年裡合作和友誼的裡程碑」,而英國已經準備好將和中國的關係帶向一個「更遠大的新高度」。「而最吸引我們的是中國在創造一個新未來上的渴望,我們深深地被中國領導人銳意進取,為中國人民打造新的遠大未來時表現出的能量和熱情而打動。」
  • 三句諺語看習近平2020新年首訪續寫中緬「胞波」情
    在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中,緬甸第一個承認新中國; ——1954年,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係史上的重大創舉; ——1960年,中緬圓滿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緬甸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籤署陸地邊界條約的國家,為國與國之間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 ——2015年,翁山蘇姬出任緬甸國務資政後,把中國作為東協以外的首個出訪國家。
  • 習近平訪英展現中國領導人「親民外交」三特點
    從出席全英孔子學院年會開幕式到體驗酒吧文化,從同民眾互動到參觀曼徹斯特城市足球學院,習近平主席此次訪英之旅,充滿濃濃的人文色彩,是中國領導人公共外交的生動實踐,展現出了以下特點:  訪前接受外媒採訪,奠定「黃金時代」基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接受了路透社採訪,就中英關係、金融合作、中企走出去、反腐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 新年首訪到緬甸,習近平透露這層深意
    1月17日,習近平主席赴鄰邦緬甸開啟2020年的首次出訪,這也是他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四次把新年首訪國選擇在了亞洲。當天,習主席在與緬甸總統溫敏會談時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從周邊做起,堅持睦鄰安鄰富鄰。
  • 捷克議長稱"訪臺"不違反"一中原則" 網友:歡迎來到中國臺灣
    演說會後被問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嚴厲警告,維斯特奇爾秒慫回應,捷克團「訪問」臺灣不違反「一中原則」,希望與大陸有良好平等互利關係。島內網友恍然大悟:「原來捷克議長來到的是中國臺灣!」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維斯特奇爾9月1日到臺立法機構發表演說,面對捷克與臺灣媒體的四度詢問是否將推動捷克和臺灣的關係,維斯特奇爾終沒有正面回答,僅強調「訪問」臺灣並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
  • 習近平「四個堅持」底線清晰、原則堅定
    習近平「四個堅持」底線清晰、原則堅定 2015-03-06 11:00:33去年以來,兩岸關係繼續改善發展,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新情況和問題,加上2015年是藍綠備戰「2016大選」的關鍵年,如何讓兩岸關係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兩會勢頭,極為重要。因此,在政協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臺重要講話中指出的「四個堅持」意義重大!  此講話緊扣兩岸形勢,既有宣導「兩岸一家親」,推動兩岸基層、青少年之間增進交流的真誠善意,也有保持兩岸良好發展勢頭的期待與期望。
  • 捷克議長稱「訪臺」不違反「一中原則」網友:歡迎來到中國臺灣
    演說會後被問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嚴厲警告,維斯特奇爾秒慫回應,捷克團「訪問」臺灣不違反「一中原則」,希望與大陸有良好平等互利關係。島內網友恍然大悟:「原來捷克議長來到的是中國臺灣!」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維斯特奇爾9月1日到臺立法機構發表演說,面對捷克與臺灣媒體的四度詢問是否將推動捷克和臺灣的關係,維斯特奇爾終沒有正面回答,僅強調「訪問」臺灣並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
  • 外報解讀習近平「政治之旅」禮儀之外的實質問題
    外報解讀習近平「政治之旅」禮儀之外的實質問題   中新網2月15日電 美國《僑報》日前刊文說,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是美中關係中的一場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