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來了 微商改用英文賣貨?

2020-12-13 央廣網

2013年,根據全國人大十二屆常委會立法規劃,財經委牽頭國務院12個部門組成了起草組。

根據立法法,我們國家的法律一般都是經過三審,但是電子商務法是四審。從提出到2018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一共用三年起草,兩年兩屆常委會四次會議審議。原因在於電子商務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很複雜,涉及面廣,規模大,又是新生事物,因此制定過程中比較慎重。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在這部法律中,對包括個人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行為給予了規範。

代購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一些代購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一些自營電商平臺則認為《電商法》對自己是利好消息。

《電商法》還對商家刪差評刷好評、捆綁搭售、大數據殺熟、押金退還等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做出了規定。不過,專家表示該法規是電商領域的基本法,其中仍有一些細節需要進一步解釋說明。

影響1:代購也需登記和納稅

在新《電商法》中規定,包括「代購」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且依法納稅。具體規定為: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代購小劉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自己長期在海外生活,暫時還不知道如何操作,打算暫時「觀望」一下。小劉是一名義大利留學生,她在學習之餘通過「代購」為自己賺取生活費,每月收入穩定在萬元左右,靠的就是一些奢侈品國內外的定價差及稅率優惠。

有人發現,為了躲避監管,一些代購甚至用英文在朋友圈發送商品信息。「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可是用英文寫就可以不受監管了?」有網友質疑。

事實上,個人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除了代購還有許多,包括「帶貨」主播、朋友圈微商、抖音賣貨,以及在淘寶、微店、小程序等平臺開設小店的個人賣家等等。中消協表示,微商是近年來新興的網絡交易模式,但進入門檻低,無實體店、無營業執照,出現消費糾紛後消費者維權困難。《電商法》明確利用微信朋友圈、網絡直播等方式從事商品、服務經營活動的也是電子商務經營者,有利於加強對相關領域的監管,更好解決此類消費糾紛。

影響2:刪差評刷好評面臨罰款

在電商購物,「商品評價」是許多買家非常看重的一點。「一般我會看『買家秀』和追加評論,如果評論好的話就毫不猶豫下手了;但商家說得再好,要是有差評,我也不會買。」經常網購的孫女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

以往為了一個「好評」,賣家會大費周章,比如「超過50字評論加3張圖好評加店主好友可以立即返現2元,追加評論後再返3元紅包」。而為了刪除一個「差評」,有的店家會打「奪命連環電話」,威脅買家修改中差評,有平臺還可以刪除、隱匿中差評,有時消費者為了避免麻煩往往無法給出客觀評價。

新《電商法》出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臺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評價;同時法律還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公示信用評價規則,為消費者提供對平臺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的途徑,否則可能被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影響3:捆綁搭售必須明示

捆綁搭售是一些OTA電商機構的「套路」,比如在購買飛機票時,默認被捆綁各類保險、接送機券、酒店優惠券、門票紅包等。

有消費者表示此前在購票時經常被「搭售」:「本來是衝著特價票去的,結果一個不留意就被默認勾選了一堆附加選項,平臺解釋是跟特價票捆綁的,不能單獨購買特價票,真是吃了啞巴虧。」

今後,這種搭售也要被禁止了。「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

《電商法》規定,違反者將被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影響4:「大數據殺熟」被禁止

去年被關注的「大數據殺熟」也在《電商法》中被提及,「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電商網站根據大數據實行「個性化推薦」時,不能僅展示推薦的商品,也要將其他商品選項共同推薦給消費者,讓買家平等選擇。這就避免了一些電商或提供電商服務的平臺利用「個性化推薦」當藉口,為一些對價格不敏感的人群推薦價格較高的商品,而將同類型的低價商品進行屏蔽。

影響5:押金退還不及時也不行

在《電商法》中也對押金事宜做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的,應當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如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的,應當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影響6:B2C平臺優勢顯現

前騰訊京東戰略分析、電商分析專家李成東對北青報記者表示,此前許多所謂的「代購」實際上是靠賣假貨賺錢的,真代購的利潤比較微薄,而這些造假的「代購」僅僅把假貨帶出國再寄回國內,就能當正品來賣,今後他們的違法成本將大大提升,新《電商法》將對他們產生震懾作用。

難怪一些自營平臺和品牌旗艦店對新法規表示歡迎。「《電商法》實施後,增加的稅收最終會讓私人代購商品的價格上漲,導致其失去價格優勢。同時,在商品的信譽方面,企業顯然更有優勢。雖然如此,但是中國的代購行業不會徹底消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唯品會韓國子公司總經理辛龍山說,相比私人代購,擁有跨境電商的企業在供應鏈、規模和信譽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

京東則表示,京東集團將一如既往堅持依法經營,做貫徹落實《電商法》的典範。前不久,京東集團商事創新部還展示了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電子商標快速辦理以及自然人商家便捷稅務登記三大平臺首創服務。

專家分析

部分細節仍需進一步解釋

不過,《電商法》仍是一部基本法,其中一些細節還待進一步解釋說明。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教師于波認為,《電商法》的一些內容是框架性、原則性規定,有些地方仍需要進一步細化,並且由於電子商務領域的迅速發展,各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也需要不斷出臺相關規定進行完善。

比如,《電商法》第十條規定了電子商務經營者登記的例外,即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不需要進行登記,這裡的「小額零星」如何界定,各地區間界定標準是否應當有差異,都需要進行後續的細化,需出臺實施細則或實施條例、部門規章、司法解釋等。

前阿里研究院、現電子商務法律網CEO阿拉木斯也認為,目前,《電商法》並沒有要求那些沒有工商登記的個人網店在2019年1月1日關店,「是否必須辦理工商登記,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而在關於『零星小額』的主管部門解釋出來之前,任何人都是無法判斷的。」

文/本報記者 溫婧

相關焦點

  • 新《電商法》來了微商改用英文賣貨?這些影響你必須知道
    有人發現,為了躲避監管,一些代購甚至用英文在朋友圈發送商品信息。「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可是用英文寫就可以不受監管了?」有網友質疑。事實上,個人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除了代購還有許多,包括「帶貨」主播、朋友圈微商、抖音賣貨,以及在淘寶、微店、小程序等平臺開設小店的個人賣家等等。
  • 電商法來了,被惡意投訴人圍獵的微商圈子將更高危
    電商法實施進入倒計時,近日多起微商商家「苦不堪言」的遭遇引發關注。家住武漢東湖區的鄭女士不顧家人反對,為了做微商賣膏藥借錢成為代理商。然而,她連續發3個月朋友圈後,非但貨賣不出、錢要不回,她甚至還被「上線」拉黑了。無獨有偶,北京的嚴女士禁不住誘惑花6000元買面膜加入微商後也是賣不出貨,最終懷疑是傳銷而決定洗手不幹。
  • 《電商法》「衝擊」了朋友圈:2000萬微商總有人想打遊擊
    這一法令剛開始實施,其成效尚待時間驗證,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將超出預期,其涉及的不僅是消費者和電商行業的從業者,甚至影響著國內的網際網路市場格局。躁動的代購和微商《電商法》的出臺對代購和微商的影響最大,因為法規已明確要求電商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 新《電商法》實施 有微商用英文發朋友圈賣貨規避監管
    有人發現,為了躲避監管,一些代購甚至用英文在朋友圈發送商品信息。「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可是用英文寫就可以不受監管了?」有網友質疑。事實上,個人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除了代購還有許多,包括「帶貨」主播、朋友圈微商、抖音賣貨,以及在淘寶、微店、小程序等平臺開設小店的個人賣家等等。
  • 微商是什麼?怎樣做微商?微商賣什麼賺錢?
    微商是什麼?怎樣做微商?微商賣什麼賺錢?只有弄清楚了這些內容,廣大微商才可能賺到錢,很多人誤解微商是傳銷,很多以為微商就是朋友圈發發圖就可以賺錢的事,事實並非如此,在當下的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裡,微商是一個行業,現在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這個話題!微商是什麼?
  • 實體店、電商到微商,不是水火不容,但也各有不同
    廣意上的微商是一切基於移動端的社群電商,狹意上的微商指得是朋友圈裡爆力刷屏的賣貨一族,還有一種以微商之名行傳銷之實的詐騙集團。更詳細的內容有興趣可以去翻看艾瑞克以前的文章。我們回說的微商的商品展示渠道。微商的商品展示渠道有兩種,一種是靠發朋友圈,另一種是微店,這是微商和電商形式上的不同。
  • 松友飲:社交電商不應該是改頭換面的微商!
    如今火爆的社交電商相較於傳統電商,商業模式做了許多優化,從選品到供應鏈再到代理的入門門檻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於很多社交電商是微商轉型,在招商運營,激勵體系上,他們仍然套用了微商的一套。硬體優化了,軟體卻沒更上,社交電商可不該只是改頭換面的微商啊!
  • 社交電商為什麼這麼火?!和微商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筆者總結了11個方面,具體區別如下:社交電商與微商區別1:操作模式微商:採用的是傳統的買賣方式,即上級向下級壓貨,每一級進行囤貨並向下一級銷售,是一種重資產的買賣關係;社交電商:平臺承擔商品採購庫存、倉儲、物流、培訓、售後等供應鏈職能,平臺分銷商只需要承擔分享和推薦
  • 新手微商如何靠朋友圈文案0起步賣貨?
    你好,我是小指哥,每周陪你一起練文案漲粉變現今天下午,通過1位朋友和路小凡同學結緣認識,我們互相自我介紹,備註標籤後,她問我「宣布做微商的短文案怎麼寫」。我做微商是2年前的事情了,後來轉型做知識付費領域,但主要做創業者和微商行業的文案營銷培訓和策劃,不敢說有行業江湖地位,也是小有成就,別人都稱我一聲「老師」。當然自詡是名副其實,也有這個自信,配得上老師的稱號,現在把壓箱底的私貨心得分享給你,上面這句話的潛臺詞,我要做微商開始賣貨了,請圈友們關注和捧場。
  • 後電商微商時代,網紅直播帶貨火了,網站還有用嗎?怎麼用?
    1、都在做微運營,網站沒用了!? 2、移動端流量80%以上,還管什麼PC端!? 3、電商已死,現在是微商、直播帶貨時代!? 4、還需不需要有獨立網站!?
  • 網紅直播帶貨會不會像微商一樣曇花一現然後死不瞑目?
    這個架勢像極了2014年中的微商,被全社會過度關注,成為現象級話題。於是不禁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這個所謂的直播電商,它會不會如微商一樣,曇花一現之後就死不瞑目了呢?」作為持續關注電商、微商、社交電商平臺、社群拼團與網紅直播帶貨這些社交電商領域的資深媒體,社交電商傳媒今天就與大家一起扒一扒「直播電商」是否值得被看好,它會不會重蹈微商的覆轍呢?
  • 快手電商江湖:喊麥、重金刷榜、瘋狂賣貨
    「那天賣了小兩萬單,賺回來了。還增了8萬多粉絲。」銀師傅對全天候科技承認這筆投資很值,至於採取了偷塔的方式,是「耍小聰明」,「我不是土豪,錢不是大風颳來的。」位居榜二的「玩家也是玩」白刷了60多萬後大怒,他在之後的直播中對銀師傅公開約架:「有本事出來幹一場,不賣貨,陪你刷到底。」 約架的視頻很快傳遍快手和微博。
  • 微商直銷瓜果賣全國
    「自從搞起了微商直銷,我的水果根本不愁賣,好多時候還沒結果就被預訂完了。」王飛說。34歲的王飛是全省「十佳新型職業農民」,曾被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依靠微商直銷,他種的瓜果賣到全國,每年純收入超過百萬元。其實,王飛一開始也是拉著水果沿街叫賣。
  • 賣茶人們,該注意一下普洱茶行業的微商軍團了
    ,該注意一下普洱茶行業的微商軍團了。她們講故事,講情懷,祖輩世代種茶,自稱茶的女兒,溫柔善良堅強果決山裡長大外面讀書畢業後毅然回歸故裡,她們有伎倆,捅行業雞肋,他們有套路,摸人性弱點,自有基地,自稱價格屠夫,我茶農直銷賣良心價,不讓中間商賺差價,既然市場魚龍混雜,我給你撥開迷霧看清真相,家住山裡,山好水好,古法手工,阿公阿婆三姑六婆八大姨齊上陣,全程展現,不信你不相信不感動到一塌糊塗。
  • 微商清貨平臺哪家靠譜?匯品萬貨真能幫助微商清貨嗎?
    微商市場有多大,清貨市場就有多大,微商前幾年沒什麼囤貨壓貨,但是隨著 18 年微商市場的頹廢,很多微商人賣車賣房甚至貸款來囤貨,不但沒賺到錢,反而還欠了很多的外債,有些甚至導致家庭矛盾。微商表面看似繁華,實際有 80%的人,都無法正常賣貨,只有少數人做的勉強可以。
  • 現在火爆的「直播帶貨」竟然是「微商」的轉型升級版?
    再看看現在的微信朋友圈,慢慢發現,以前在朋友圈賣貨的微商,已經開始直播賣貨了,就連一些實體的老闆也開始了直播帶貨,現在直播帶貨儼然成了一個風口,各行各業都想趁風來了,把自己吹上天。
  • 別讓直播帶貨回到微商的命運
    因為那時候的網紅都是錐子臉、尖下巴的「網紅臉」形象,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鏡頭前陪聊、發嗲甚至來點性感暴露。但是時過境遷,這一兩年,明顯感覺網紅一詞的社會認可度在提高,因為主播們不再秀顏值了,而是成為產品的代言人,通過直播帶貨賺錢。而且這一賺,還賺出一批億萬富翁、千萬富翁來了。君不見眾多媒體、自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的都是網紅的草根逆襲,尤其會著重強調一下網紅的收入、買了什麼豪車房子之類。
  • 詳解微商代理模式
    很多想入行或者剛入行的新人,搞不清楚微商和社交電商具體有哪些代理模式;社交電商已經成為了主流模式,微商思維已經成為了行業思維,今年越多越多的品牌加入了社交電商的陣營,蒙牛、伊利、娃哈哈、阿里、京東、拼多多、小米、唯品會,你能叫得上號的品牌都已經在社交零售領域耕耘了。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理解社交電商的——說起微商感覺都是壓貨,說起社交電商都是返傭。
  • 2018微商社交電商發展趨勢分析(深度長文)
    所以,未來的商業主流,必定離不開微商、社交電商。對於利用微商、社交電商發展的企業或個人,不用花太多功夫研究微商、社交電商的架構和生態,而是思考如何利用好這些工具為你服務。一、新電商時期全面來臨傳統電商時期流量為王,主要代表是淘寶電商,跟著淘寶規則走就會獲得相應的流量,或者通過購買流量來銷售產品。新電商時期,主要代表是社交電商。以用戶為中心,強調與用戶建立更強的聯繫,最大程度開發客戶終身價值。
  • 微商賣貨遇到了「局中局」!
    現在的朋友圈微商泛濫已經見怪不怪了每天一打開朋友圈總會有那麼幾個做微商的朋友經常曬著收款圖當你做微商卻發現上下家都是騙子那怕不是只剩絕望「你好,朋友,微信互推!」這種場景,在微商圈已經是司空見慣了。近期,一直從事微商的南京市民徐女士就遇到他人求助,幫忙轉發某品牌微商產品的廣告。徐某隨手幫其轉發了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