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她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是趙本山小品中的夢中情人,是集星光璀璨為一身的美女主持。
時光荏苒,年華老去後,她卻依舊才思敏捷、優雅如初,先後主持了多檔綜藝節目。
她就是大眾熟知的主持人:倪萍。
2020年初,61歲的倪萍為了拯救實體書店,進行了一場公益直播。
在現場,有個實體書店的小夥子迷茫地問倪萍:「如果我的書店倒閉了,怎麼辦?」
倪萍安慰小夥子說:「孩子,不要怕,你還活著!只要活著就可以從頭再來!你看看那些成功的企業家,哪一個不是倒下無數次才走向輝煌。」
直播結束後,很多人吐槽說,倪萍的這個回復太雞湯了,一點都不實際。但其實,如果你了解倪萍的成長經歷,了解她的職場奮鬥史,便不會覺得這個回答雞湯了。
在我看來,她反而是為數不多「活得通透明白,又不失朝氣和赤誠」的人。
一、父母離異,倪萍跟隨姥姥長大,提早懂得了人生不易
倪萍是山東威海人,打從她記事兒起,父母的關係就很差,動不動就會吵架。十歲時,父母的婚姻終於走到盡頭,她便跟著母親回到了姥姥家居住。
看著身邊的小朋友們有父母愛護,小小的倪萍總免不了有些心酸,姥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總會在生活中交給她一些人生道理。
時至今日,倪萍還記得她受到周圍小朋友欺負時,姥姥對她說:「每當有困苦時,一定要咬牙挺著,一直堅持到天亮時分!」
這句話一直激勵著倪萍,以全市第一的成績考上了山東藝術學院,一直保持著名列前茅的好成績。
大學時,她就拍攝了電影《山菊花》《女兵》《他們並不陌生》的拍攝。
那時候的拍攝條件很苦,有些女演員背地裡都會偷偷哭泣,但倪萍始終記著姥姥的話,一直咬牙堅持。
畢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山東話劇院工作,第二年就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
1987年,倪萍回老家過年,在長途汽車上遇到了青島聯歡晚會的導演劉瑞琴,兩人暢聊了一路。
隨後,劉瑞琴便邀請倪萍主持了1987年的青島春節聯歡晚會。
雖然只匆匆排練了幾天,但倪萍卻用流暢自如、生動真實的主持風格,打動了導演和觀眾的心。
其實,在私底下,倪萍對著鏡子早就自己排練了上百遍,因為她知道:人生每一次的機遇,都可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改變。
果真,聯歡晚會結束後,劉瑞琴發現了倪萍的主持天賦,又邀請她主持了大型系列片《人與人》。
倪萍曾說:「我覺得真正成熟的人是有自己的想法,遇到機會時願意做出適當的改變,並在眾說紛紜中堅持自己的選擇。」
倪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話劇演員轉型成主持人,原本是兩個不搭噶的工作,倪萍卻一點都不怕,馬上就做出了選擇。
二、倪萍初入央視,職場菜鳥被打壓,依舊咬牙堅持
倪萍主持完《人與人》之後,受到多方人士的讚揚,央視看到這個節目後,也對倪萍很賞識。
當時,央視非常缺少優秀的女主持,一直在各地方電視臺找女主持人,便動了將倪萍調到央視的想法。
不久後,央視工作人員親自前往青島,在與倪萍接洽了幾次後,她正式被調入央視。
原本,倪萍擁有穩定的工作,只要踏實本分的幹下去,以後一定也可以出頭。如果去央視,作為職場菜鳥,非專業主持人倪萍的前路肯定充滿荊棘。
可倪萍卻想再次擴展一下自己的視野,便義無反顧放棄了話劇演員的工作,一頭扎進了央視,生根發芽,並長成了參天大樹。
前陣子,倪萍在自己的訪談節目《吧拉呱》中爆料:
她剛進入央視時,並沒有很好的機會,直到有一次導演問她「要不要主持其他主持人不要的內容」,倪萍欣喜的答應下來,開心的去和原主持人要臺本,結果對方卻將臺本扔在腳下,讓她去撿。
在面臨「爭一口氣」和「卑微撿起臺本」這兩個選擇上,她咬牙選擇了後者,因為她明白,只有忍下這口氣,咬牙堅持住,才能有以後奮起的機會。
果不其然,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倪萍就因為工作認真出色,而成了《綜藝大觀》的主持人。
倪萍曾說:「真正成熟的人,能看見更大的世界,能真正地理解世間的複雜,他們知道生活的真相和人性的本質後,卻依舊保持朝氣和赤誠。」
而倪萍在央視,恰恰一直秉承著這個原則,即使看到最險惡的人心,也一直保持最初的赤誠,從《綜藝大觀》出發,一路走到了春晚的舞臺上。
1991年,倪萍穿著一身黃色小禮服,帶著明媚的笑容,搭檔主持人趙忠祥,照亮了全國人民的心。
此後多年,她連續13年登上春晚舞臺,成了最端莊秀美、大風得體的主持人。
在歲月的洪流中,在命運的罅隙裡,這個被姥姥養大的女子,帶著一顆玲瓏剔透的心,長成了一顆參天大樹。
三、事業蓬勃發展,兒子卻身患重病,倪萍再次面臨人生選擇
除了做主持人,倪萍在閒暇之餘,還多次參與電影的拍攝,憑藉《美麗的大腳》,倪萍還拿到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
這樣一個多才多藝、優雅端莊的女子,卻在生活中受盡了磨難。
2004年,倪萍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卻突然辭去了央視主持人職務,轉入了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觀眾得知倪萍不再主持節目,紛紛寫信到電視臺,詢問倪萍的近況。
原來,倪萍之所以轉型做演員,是為了兒子虎子。
1999年,倪萍和攝影師王文瀾結婚,隨後以39歲高齡生下了兒子虎子。
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虎子在4個月時,被查出有先天性眼疾,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失明。
那時的倪萍,每天輾轉反側,又要忙工作,又要照顧孩子,還得四處求醫,精神幾近崩潰。
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她又做出了改變她人生軌跡的決定:辭掉央視主持的工作,去做自由的電影演員,既能照顧孩子,還能賺錢養家,是她目前最好的選擇。
此時的倪萍,沒有拖拉,沒有猶豫,義無反顧做了最終選擇,成了一位自由的電影演員。
倪萍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一蹶不振,而是看懂了自己當下的處境,實時做出了最佳改變,做到了人生和事業的雙贏。
若論通透明白,估計沒有人能比得上倪萍。
轉型之後,倪萍主演了《陽光天井》《浪漫的事》《兩個人的芭蕾》《雪花那個飄》等電影,還拿到了多個最佳女演員獎。
倪萍的兒子虎子,在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治療之後,終於沒有了失明的風險,倪萍才終於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為自己,也是為兒子。
羅曼羅蘭說:「這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從話劇演員成全國知名主持,再轉型成電影演員,倪萍在每一步轉型的路上都充滿波折,但一步步走下來,她確實是難得的活得通透明白的人。
面對改變命運的際遇,她毫不猶豫做出選擇;事業最紅火時,她又為了兒子轉型;即使年華老去,她也沒有去整容、執著美貌;而是依舊保持優雅,開心積極地面對生活。
倪萍真正理解人世間的複雜,也知道生活的真相,但卻依舊帶著難得的朝氣和赤誠,足以能引導年輕人奮勇前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