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五一確定連休五天後,本應是多年來首次,人們卻因為疫情而惴惴不安。既想著利用這次長假出去春遊散散心,順便刺激一下消費,又想著這齣去還是存在風險,每年假期的人頭攢動想想都害怕。
這不昨日國務院召開發布會解答了這個疑問,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指出:「五一出行,前往無疫情報告地區較為安全,對於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高危人群不建議出行旅遊」。鄰近五一,此事一出立馬引起熱議,你一定也很好奇為什麼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被歸類為高危人群,而且不建議出行旅遊呢?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什麼是高危人群?
2.為什麼這三類人群高危?
3.為什麼不建議出遊?
4.我們出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什麼是高危人群
我們首先來看看高危人群的定義
高危人群是指社會上的一些具有某種危險性高的特徵(多指疾病)的人群組合,而這種疾病不僅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比如癌症的高危人群、愛滋病的高危人群、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等,在這裡則是說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
是那些很容易感染病毒,並因個人體質而容易導致嚴重疾病後果的人群。
為什麼這三類人群高危?
從疫情開始經過官方統計與科學研究,認為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人群普遍易感,而在普遍易感的基礎上這三類人群被證實感染比例相對更多,疾病進展更為嚴重。
那麼為什麼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會容易中招而且被傷得最重呢?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免疫力與疾病後果來解釋。
這三類人群普遍免疫力低,對於病毒的抵抗能力較差,病毒也是一個「欺軟怕硬」的主,所以在茫茫人海中,這三類人群因為不能很好地將病毒「拒之門外」而容易感染。
雖然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努力研究疫苗與藥物,但因為病毒結構變異性強,至今我們對於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沒有特效藥。這時候疾病的恢復情況很大程度上都要靠自己,治療與護理只是起著輔助作用,而這三類人群,老年人新陳代謝緩慢、慢性病患者本身存在基礎疾病、孕婦體質差而且還要兼顧胎兒的生命健康。
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研究表明這類人群一旦感染容易導致原來的疾病控制不良,進展迅速。
為什麼不建議出遊?
出行旅遊勢必要前往戶外,乘坐各種交通工具,舟車勞頓,不說這次疫情,單是往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也容易在外出現各種安全隱患。
而且這次國內雖然疫情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但是仍有兩大難題:境外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只要全球還有一個病例,這次疫情就還未勝利。免疫力較低的三類人群容易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麻煩,所以不建議在這次旅遊高峰出行。
我們出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疫情防護已經被講了千萬遍,那麼如果你真的想趕上春天的腳步,出遊散心,一定要充分防護準備,避開「熱門」「高峰」「密閉」。
我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為你概括如下:
衣:戴好有效口罩,勤換衣服,注意消毒。
食:減少飲食次數,儘量自帶,保持距離。
住:選擇正規住宿,少用公共,注意清潔。
行:妥善保存票據,減少接觸,保持警惕。
所以看完本文,你知道為什麼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不建議五一出遊了嗎?
來日方長,待疫情進一步好轉,我們再相約出遊,「年年歲歲花相似」,四季皆有好風光,生活的美好不會被錯過,前提是我們要先保重身體,留住健康。
對於那些旅遊出行的朋友,享受美好假期時也一定要注意安全防護哦。
提前祝大家節日愉快!
參考文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可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