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蘇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勾畫現代化目標」的囑託,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落實省委對蘇州提出的「兩個標杆」要求,按照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部署,自覺以新思想來統一思想、解放思想,用新發展理念來推動轉型、引領發展,做到思想再解放、開放再出發、目標再攀高,在探索現代化新徵程上奮力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突破守成思想、固化思維,開拓現代化建設「新空間」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以解放思想為先聲;踏上新徵程,仍然需要打響解放思想「當頭炮」。
堅持在解放思想中對標找差。注重把握新發展理念的全面性和整體性,把解放思想與補短板強弱項緊密結合,集中精力解決蘇州在領先、爭先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通過開展對標找差,全市黨員幹部進一步形成共識,發展決不能吃老本、靠慣性,必須有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
堅持在解放思想中打破瓶頸。面對發展「硬約束」,要用「無限蘇州」的理念、「精細活」的舉措提增經濟密度,用「新思維」拓展發展空間。身處中美經貿鬥爭主戰場,堅定咬住高質量發展目標,倒逼改革開放、倒逼自主創新,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在解放思想中重振士氣。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解放思想成效的首要尺度。始終保持「只加油、不加水」的發展狀態「爭第一」「創唯一」,決不追求「數字政績」。再創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真正讓想幹事的人「跑起來」,讓想觀望的人「坐不住」,讓不作為的人「躺不下」。
樹立極限目標,爭當現代化建設「探路者」
全省部署現代化建設試點,6個試點地區蘇州佔了兩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們圍繞回答好「全面小康之後的路怎麼走」,在謀劃突破路徑、找準賦能切口等方面,切實加強研究性、探索性、開創性工作。我們深刻認識到,對外開放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對蘇州來講,更應創造性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要求,開放再出發,鑄就新輝煌。
2019年,我們收穫一張張令人振奮的「成績單」:新增上市企業21家,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僅次於北京、上海;高企認定創下新認定數、有效數、淨增數「三個全省第一」;深時數字地球、超算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相繼落戶。成績面前我們追求更高目標:2020年GDP確保突破兩萬億元,進出口保持3000億美元,三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00億美元。
堅持開放賦能,在現代化建設中實現「五大提升」
把蘇州放到更高的坐標系上去審視、去定位,用開放的視野、開放的思維、開放的舉措為現代化建設各項工作全面賦能、系統升級。
一是以開放推動科創策源功能大提升。大力發展「開放型創新經濟」,對標粵港澳大灣區、上海臨港片區,通過制度創新設計,讓人才實際收入與貢獻度匹配、與國際接軌,讓更多創新要素和有潛質的創新型企業到蘇州落戶。2020年新增高企不少於2000家,三年內引進高端緊缺人才1萬名、布局海外離岸創新中心50家,大力度引進諾獎實驗室、重大研發機構、多學科交叉創新平臺,讓一流創新企業在蘇州集聚發展,國際高端人才到蘇州集聚創新,多元創新要素在蘇州集聚融合,打造一座「創造知識、引領產業」的希望之城。
二是以開放推動產業引領功能大提升。堅定積極進取型的轉型路徑,在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的「華山一條路」上,敢於亮劍,勇於領跑。聚焦高端裝備製造、光通信等10個大產業,瞄準千億元目標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以我市生物醫藥產業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契機,舉全市之力打造「中國生物醫藥看蘇州」的鮮明品牌和全球性的產業地標,讓蘇州的優勢先導產業始終領跑全國、努力引領全球。
三是以開放推動資源配置功能大提升。進一步創新招商手段,完善招商載體,推出融產業用地、平臺載體、合作機會等為一體的電子信息互動系統,向全球投資者提供透明便捷的招商資訊,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帶動潛力足的大項目,2020年工業投資力爭超1500億元。把自貿片區作為先行先試的新戰場、主陣地,在各板塊建設聯動創新區,以「一片紅」帶動「全域紅」,以「一家熱」引爆「全城熱」,構築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改革開放高地。
四是以開放推動要素虹吸功能大提升。對照世界銀行、世貿組織、自貿協定等明確的國際化標準和規則,推出蘇州營商環境新品牌,讓政府的服務像汽車4S店一樣透明舒適、標準可靠。深化「放管服」改革,永遠讓審批效率更高一點,辦事流程更簡一點,政策措施更優一點,支持力度更大一點,以服務的「一心一意」換取資本的「心有靈犀」、人才的心心相印,打造投資中國、創新創業首選地。
五是以開放推動樞紐門戶功能大提升。牢牢把握國家戰略多重疊加的重大機遇,全力做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C位該做的事,努力用協同增強效應與上海共同做強一體化內核。蘇州服務的人口已超1550萬人,我們將按照「現代國際大都市、美麗幸福新天堂」的發展願景,積極構建現代綜合交通新格局,加快公共服務國際化,提升文化傳播影響力,打造連接全球的開放樞紐門戶,讓蘇州聲音傳遍全球,讓全球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蘇實踐的傳奇!□
作者:藍紹敏 中共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