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記事起,我家的門前就有一個獨盤石碾。
在農村,石頭碾子有兩種,一種是由完整的一塊大石頭鑿平的,碾盤和碾扇連在一塊,另一種是碾扇和碾盤是兩體,那是因為石塊太小,只能做出碾面,不能做出碾盤來。
人們就會在碾面的周圍壘起石頭牆,然後用石灰水泥磨出一個碾盤來。這還是條件好一點的,沒有條件的,就用泥土抹一個碾盤,磨米壓面的時候,碾盤上的土經常會浮起來,摻雜到米麵當中。掃的時候要輕一點,這樣才會不掃到泥土。
碾盤的作用,就是在推農作物的時候,碾面上的農作物壓好磨碎以後,掃到碾盤上,一圈兒一圈兒的掃下去,堆在碾盤周圍。
在農村居住時間長,推過碾子的人都能明白我說的這個道理。他們親眼見過碾子,但是對於沒看過碾子的人來說,可能還不能完全理解,畢竟沒見過實物,理解起來有些吃力。
對於石磨,大家很熟悉了,現在城裡還有石磨豆腐呢。對於石頭豬槽,農村人並不陌生,城裡人也許有人沒見過。石頭豬槽,也是由石頭做成的,那是由石匠把一塊石頭,鑿成槽子的形狀,裡面放上豬食,這樣的豬槽非常堅固耐用,而且沒有異味,不管豬用嘴頭拱,還是用腿來踩,都不會把食槽弄壞。
近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沒有人推石碾推石磨了。那些東西,基本閒下來了,農村更少有人散養豬了,豬槽也成了閒置品。沒想到這些在農民眼裡看起來沒用的東西,忽然有一天,有人上門來高價收購,農民覺得很奇怪,他們收這些東西做什麼呢?
問了那些收購石磨豬槽的人,他們笑笑不答,一些農民很納悶兒,這些東西能用來做什麼呢?是用來收藏,還是另有用處呢?
好在農民非常樸實,既然人家不願意說,也不便刨根問底,反正在家也是閒著也沒用了,有人來收購,就很高興的賣給他們了,何況給他價錢還不低。有人除了收購豬槽石磨石碾外,還向農民收購一些舊家具,甚至農民的舊屋梁舊窗戶也收購。
農民對此費解,難道他們把這些東西帶回去展覽嗎?這些東西,也沒多大價值呀。那些小販收購這些東西,到底做什麼用了呢?
一次我和朋友去特色茶館,當時朋友約了一個重要客人,覺得讓我陪著更有面子,我那天剛好沒事,和朋友一起去了那家茶館,走進茶館的時候,發現裡面布置的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的。
最讓我驚訝的是,在那裡我竟然看到了在農村很常見的石磨石碾,當然,這些石磨石碾已被加工修飾過,放在景點旁邊,有花池,還有噴泉,旁邊還有假山。當時我看到有幾位美女,還在那裡推著石磨石碾正在拍照,看到這些,我忽然明白了,原來那些小販去農村收購石磨,石碾,都是這些用處啊。想必收購的豬槽,也是另有用途吧?
我當時向朋友提起這件事,朋友聽我說完哈哈的笑了,因為他經常談生意,天南地北經常跑,人見多識廣,對這些事情非常熟悉。朋友對我說,那些東西被人收去,不僅用於旅遊開發景區,有一些影視城民俗景區,都用得到的。朋友經常和友人談事情,經常要去一些景區,對這些復古風景非常喜愛,那裡的環境優雅寧靜,適合和友人商談大事。朋友還告訴我,那些被收去的石磨石碾豬草,有的還被送去農家樂了。
現在很多城裡人喜歡農村的生活方式,一些農家樂看準這一市場,就把農家樂辦好,既然是農家樂,肯定要有一些農村特色的東西來裝飾。聽朋友這樣說,我陷入了沉思,朋友見我低頭不語,笑著問我,是不是覺得你那家那些石磨石碾賣虧了?
我笑笑搖頭,真的不是,我覺得這些石磨石碾,能重新發揮他們更大的價值,是一件好事,讓一些晚輩們了解一下過去農民的生活方式,了解過去生活的不容易,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另外,能讓石磨石碾石槽等看起來沒用的東西,再次發揮這樣的作用,我真的很高興,不知為什麼,我有一種濃濃的鄉情,看到農村的石磨石碾豬槽,我會倍感親切,我覺得那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
朋友還說,有的小販把從農村收購去的東西留作收藏,弄到一些博物館裡。知道這些情況以後,我真的有些感謝那些小商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