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將建植物園湖底通道 與東湖隧道互通

2020-12-09 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林永俊 實習生李輝

武漢植物園通道路線基本確定!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建設單位省聯投集團獲悉,植物園通道起於現魯磨路上風箏山以北處,下穿東湖隧道後在植物園和湖岸鷹咀之間入湖,止於三環線花城立交,全長約4.34公裡。

根據規劃,植物園通道設計有匝道,實現與已通車的東湖隧道互通,還有望和地鐵併線,目前該方案正在論證中。

4.3公裡通道下穿東湖

省聯投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植物園通道起於現魯磨路上風箏山以北處,自起點沿魯磨路向北延伸,下穿東湖通道及東頭村南側農田後,在武漢植物園和湖岸鷹咀之間入湖,直線斜穿東湖水域,在落雁小路東側出湖後接三環線花城立交,全長約4.34公裡,雙向4車道,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幹路,主線設計車速為50公裡/小時,車行道淨空4.5米。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項目建議書及批覆等前期工作。與此同時,植物園通道有望和地鐵併線,其方案正在進行論證中。

記者了解到,作為又一條下穿東湖的通道,植物園通道在建設時會重點考慮對東湖環境的保護,相關內容會在施工圖設計中設計、並在施工中全面落實。

東湖兩大隧道可實現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園通道與東湖隧道呈十字交叉,形成武漢首條「立交隧道」。同時,這兩條下穿東湖的隧道規劃了匝道,可實現互通。

武漢市城建委相關工作人員透露,此前在建設東湖隧道時,就已考慮植物園通道,因而在施工時在兩條通道相交處下方預埋了一段供植物園通道使用的管道,避免二次開挖。

目前,光谷花山新城的居民前往武昌和光谷,只能經嚴西湖大橋轉入三環線繞行,交通不是很便利。植物園通道完工後,東湖與嚴西湖可實現「牽手」,花山新城與武昌、光谷市民三地實現連通,花山居民經該通道可快速到達武昌、光谷,實現半小時到達武漢三鎮核心區,也會大大加快花山新城與市內資源共享,產業融合。

江城未來將新增7條城市隧道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林永俊實習生李輝)昨日,記者從規劃部門獲悉,武漢正在研究中心城區地下「負高架」工程,向地下要空間,緩解地面交通擁堵,未來有望新增7條城市地下隧道。

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相關專家表示,統計顯示,武漢主城區快速路網基本形成「三環八射」,通車規模為233公裡,已超過國家標準規範的最低值0.4公裡/平方公裡。在快速路網基礎上,為推動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武漢正在研究中心城區地下「負高架」工程,向地下要空間,緩解地面交通擁堵問題。

據初步統計,除了植物園通道外,武漢在建和規劃的城市地下隧道還有6條,分別為黃海路隧道、漢正街雙層隧道、和平大道南延(中山路~張之洞路)工程、兩湖隧道、雅安街—文薈街排水箱涵工程、漢口「橫一」地下隧道工程。目前,這些城市隧道中,除黃海路隧道正在建設中外,其餘都在規劃完善中,均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啟動。

連結

7條城市隧道

1、在建的黃海路隧道,全長3.44公裡,計劃2018年完工通車,屆時武漢中央商務區通過漢江大道、黃海路隧道,實現「天上跑」和「地下穿」,全程無紅綠燈。

2、漢正街雙層隧道,採用上下雙層布置,上層隧道由西向東行駛,在崇仁路西側入地,至民權路西側接地,長約3715米。下層隧道由東向西行駛,在民權路東側入地,至唐家巷東側接地,長約4318米,計劃今年開工。

3、和平大道南延(中山路~張之洞路)工程,採用單洞雙層隧道布置,隧道段長約2338米,完工後武昌古城將增加一條縱向道路,緩解友誼大道、臨江大道、武昌火車站周邊的交通壓力,目前正在規劃中。

4、正在規劃中的兩湖隧道工程,從二環線東湖路和三陽路過江通道接線道路秦園路引出,向南穿越東湖、南湖、華農等水體、山體,線路南端與三環線銜接,有利於緩解水果湖隧道、珞獅北路等二環線擁堵,改善水果湖、東湖、南湖等地區路網瓶頸。

5、雅安街—文薈街排水箱涵工程,其中新建一條下穿武漢理工大學車行通道,長約820米,雙向4車道,連接雅安街和文薈街,計劃今年開工,將緩解雅安街、建安街、恆安路等周邊道路擁堵情況。

6、漢口「橫一」地下隧道工程,即連接寶豐路、礄口路和黃浦大街,與解放大道、建設大道平行的一條地下隧道,還在規劃中。

7、植物園通道,起於現魯磨路上風箏山以北處,下穿東湖後接三環線花城立交,全長約4.34公裡,完工後花山新城與武昌、光谷市民三地實現連通。

相關焦點

  • 武漢今天開建!世界最大城市湖底隧道 聯通東湖、南湖
    兩湖隧道是世界規模最大城市湖底隧道,既順接過江交通,又分擔二環線交通壓力,是武昌中心城區的一條南北向骨幹快速通道,由武漢城投集團公司負責建設。武漢兩湖隧道總投資254億元,全長約19公裡,其中盾構總長度達13.3公裡。
  • 武漢植物園隧道已提上議事日程!光谷這個片區將受益!
    大光谷新鮮事獲悉,植物園通道起於現魯磨路上風箏山以北處,下穿東湖隧道後在植物園和湖岸鷹咀之間入湖,止於三環線花城立交,全長約4.34公裡。根據規劃,植物園通道設計有匝道,實現與已通車的東湖隧道互通,還有望和地鐵併線,目前該方案正在論證中。
  • 武漢植物園通道工程來了!
    根據2020年市級城建項目安排,將啟動植物園通道工程(三環線~團山路)工程的全過程(包括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及檢測等相關配套工程)招標工作,現對本項目的招標代理機構進行遴選。1、項目概況植物園通道工程(三環線~團山路)工程是聯繫東湖通道在魯磨路東西兩側的現狀主線出入口,實現兩者相互銜接,長約4760米,紅線寬40-60米。工程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電氣照明工程及景觀綠化工程。
  • 武漢開建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
    廣大武漢市民期盼已久的兩湖隧道工程將於今年6月底開工!通過預測遠期交通量,從漢口、武昌區域前往南湖方向的車流不會那麼大,且過東湖出地面後將提前分流一部分到其他方向,因此東湖段採取8車道,南湖段適當減至6車道。南湖段盾構隧斜剖面圖值得一提的是,南湖段盾構直徑為15.5米,超大直徑國內居首,是國內最長、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
  • 世界規模最大城市湖底隧道 武漢兩湖隧道將於月底開工
    新華社武漢6月24日電(記者廖君)記者24日從建設方武漢城投集團公司獲悉,下穿武漢東湖、南湖的兩湖隧道工程將於今年6月底開工。全長約19公裡的兩湖隧道,其中盾構總長度達13.3公裡。據武漢城投集團公司有關人士介紹,作為小汽車專用道路的兩湖隧道工程,採用「隧-路-隧」總體建設方式,以地下隧道為主。為了提高隧道運營安全性,在卓刀泉北路設置地面段,以此為界,分為東湖段和南湖段。東湖段全長約11公裡,設置雙主線,呈「Y」狀。南湖段主線全長8公裡。
  • 武漢人注意了!全球最大湖底隧道首先從這裡施工
    本號曾在6月24日報導,全球最大規模的湖底隧道——武漢兩湖隧道將於本月底動工,建成後將大幅提升大武昌地區的交通通達能力。全球最大規模湖底隧道即將動工!6月26日,大米嗅地產獲知最新消息,兩湖隧道工程(東湖段)首開段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監理中標候選人已經出爐,武漢譽城千裡建工有限公司為第一中標候選人。
  •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第八篇-東湖植物園
    作者簡介:本公眾號主人,定居武漢的東北人。創辦本公眾號的目的就是自娛自樂,分享生活。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共分為10篇來介紹,分別是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東湖聽濤景區;第三篇-東湖磨山景區;第四篇-東湖落雁景區;第五篇-東湖吹笛景區;第六篇-東湖梅園;第七篇-東湖櫻園;第八篇-東湖植物園;第九篇-東湖白馬景區和第十篇-東湖綠道。
  •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馬旭明調研武漢植物園
    雙方座談8月20日,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馬旭明按武漢市委統一布署,同黨外人士結對子交朋友,專程到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看望武漢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武漢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武漢植物園資產財務處處長程中平
  • 中國「最長」的城市湖底隧道,全長約10.6公裡,投資81億元
    當前我國穿湖隧道主要有武漢東湖隧道、杭州西湖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蘇州獨墅湖隧道、揚州瘦西湖隧道、南京九華山隧道、南昌青山湖隧道、長沙年嘉湖隧道等,其中武漢東湖隧道是中國最長的城市穿湖隧道,全長約10.6公裡,投資81億元。
  • 武漢開建世界最大規模城市湖底隧道工程,全長達19公裡!
    武漢開建世界最大規模城市湖底隧道工程,全長達19公裡!今年因為特別的原因,我國好多大型建設工程都被迫停工,疫情恢復以來,我們也是積極進行復工復產,好多大型項目的建設都被提上了日程,並且我們國家的大型建設方面一直都是全世界聞名,近期為了經濟的發展好多城市也是開始自己的項目規劃。
  • 東方夏威夷水城武漢,東湖這裡風景正當時
    要說最能被遊客耳熟能詳,最為知名的湖,莫過於武漢東湖。武漢人對東湖的感情最為深切,以至於對外地朋友拿杭州西湖來對比的行為深深鄙視:「那算麼斯」。東湖首先要說大,其水域面積差不多有西湖六倍,橫亙在兩個主要城區邊,早年間武漢市民就經常笑言東湖拉遠了城市的距離,這個距離已經大到了「你要是有板眼就從湖上遊過去」,絕對是普通人難以完成的任務。但現在東湖隧道早已貫通,驅車從東湖湖底穿過,只需十來分鐘,東湖雖大,卻再也不是市民和遊客們距離的障礙。
  • 我國「最長的城市湖底隧道」,全長約10.6公裡,投資81億元
    目前在我國主要是幾條湖的隧道,隧道分別是武漢東湖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杭州的西湖,蘇州獨島墅湖隧道,揚州瘦西湖隧道、南京九華山隧道,南昌青山湖隧道,長沙年嘉湖的隧道,今天說的是我國「最長的城市湖底隧道」,全長約10.6公裡,投資81億元。
  • 無錫至宜興有一條快速通道正在建設,為何在湖底建隧道?
    無錫與宜興之間的快速通道——宜馬快速通道項目建設2019年底迎來重要節點——穿越竺山湖隧道段主體工程開工!隧道段全長7.81公裡、淨寬41.1米,雙向各布置3個行車道和1個緊急停車帶,採用圍堰明挖法施工。該隧道工程是繼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後,在無錫實施的又一越湖工程。
  • 東湖在武漢的地位發生變化 好地與不好的變化並存 東湖卻不知道
    全武漢人流量最大的景區應該是東湖,自東湖綠道問世以來,武漢人與東湖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再度縮短,在武漢所有高性比價的旅遊景點中,東湖位列首位。東湖是全武漢唯一一個以旅遊定位的功能區,雖然東湖被湯遜湖擠下最大城中湖的寶座,但是根據先入為主的心理效應,武漢絕大部分人對於東湖的熱愛和喜愛明顯高於湯遜湖。
  • 武漢首個亮點區塊亮相,一起來逛世界級東湖綠道!
    武漢首個亮點區塊示範性工程亮相了。12月26日,由武漢地產集團投資建設的東湖綠道二期正式對外開放,建成後將與一期扣環成網。一條百公裡串聯江湖山脈、高校都市、現代郊野的是世界級城市環湖綠鏈徐徐展開,形成城湖相融、山水相依的百公裡綠色畫廊。綠道中散落雕塑、景觀小品、塗鴉、石刻,讓東湖愈發展示出靚麗的生態美、現代美、人文美。
  • 你聞,東湖這組大片有香氣,是荷花哦
    夏日微風中,飄來一陣荷花香武漢的盛夏,已經來了!賞荷,這件武漢人每年都做的風雅之事今夏,顯得尤為珍貴「錯過了梅花,錯過了櫻花,幸好我們還沒有錯過荷花……」湖畔賞荷,東湖是首選「東湖新視角」2020第九屆武漢東湖(國際)攝影大賽啟動徵集以來攝影師鏡頭下的東湖荷花,千姿百態猶如武漢人的性格,出汙泥,尤挺拔又透著城市綠心的氣質,有點傲氣,有點文藝一切都剛剛好的樣子。
  •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第七篇-東湖櫻園
    作者簡介:本公眾號主人,定居武漢的東北人。創辦本公眾號的目的就是自娛自樂,分享生活。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共分為10篇來介紹,分別是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東湖聽濤景區;第三篇-東湖磨山景區;第四篇-東湖落雁景區;第五篇-東湖吹笛景區;第六篇-東湖梅園;第七篇-東湖櫻園;第八篇-東湖植物園;第九篇-東湖白馬景區和第十篇-東湖綠道。
  • 武漢市餐飲街:位於東湖風景區核心,700米路上全是農家樂
    更不用說,武漢市還有一條特色小餐飲一條街,它位於東湖風景區的核心區域,全長不到700米,但街上布滿了各種農家樂餐館、特色餐館等,經營活靈活現,它與武漢植物園的植物園路相鄰。東湖景區核心,吃貨翻出一片天空植物園路的這條農家餐飲一條街位於武昌區魯磨路與團山路交叉口附近,道路的起止點都在植物園外,但沿著植物園路走,也會路過。
  • 湖北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東湖風景區旅遊景點遊記
    東湖風景區有五個景點:聽濤景區、磨山景區、落雁景區、吹笛景區、白馬景區。其中,武漢最著名的景點是聽濤、磨山和落雁。東湖磨山風景區是一個三面環水、六峰環抱的巨大半島,總面積14.37平方公裡,水面2.7平方公裡,景區分為楚文化旅遊區和植物園旅遊區。東湖櫻花園是繼武漢大學櫻花之後又一著名的櫻花園,櫻花園佔地10萬多平方米,它使用日本庭院進行規劃和設計,櫻花品種30多個,園內種植櫻花近1萬株。
  • 湖底隧道是怎樣建成的?
    隧道口,各項交通標識都非常醒目:前方通往的是袍中路與鳳林西路,限速50,非機動車、大貨車等嚴禁駛入,限高4.5米……  當車子進入隧道,感覺裡面的燈光明亮,環境封閉安靜,單向兩車道的標誌也十分清楚。一路暢通,僅二三分鐘時間就到了東湖街道附近的北出口。北出口的路面與南延的袍中路相連接,路面也變成了雙向六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