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遇冷新政將出促銷費「春風」攪動家電市場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消息一出,家電行業激起陣陣漣漪。

「全面升級,智能化產品增多了。」12日晚間,在一家蘇寧易購門店選購小家電的濟南市民胡女士感嘆。如她所言,家電產品已經換代,除了常見的「返券」「直降」等活動,還有線下賣場重啟「以舊換新」活動,迎接新一輪消費升級機遇。

「行業遇冷,市場需要重新提振,行業和企業都期待政策『春風』。」13日下午,山東省家電行業協會會長田佔軍對此表示。

促銷密集產品升級

12日晚間,位於濟南魯能領秀城貴和商城的蘇寧易購店,「好年貨·來蘇寧,放心過好年」的巨幅海報立在門店入口處,但進場的顧客卻了了可數,這與商城內排起長隊侯餐的美食店相比,著實顯得冷清。據悉,在我國全渠道家電銷售行列中,蘇寧易購以佔比超20%的份額領先,家電行業的不景氣由此可見一斑。

該店面品牌經理楊梅熱情地對進店客人推介正在進行的促銷活動,「還可以以舊換新,家電類可抵現百元以上,最高可抵現500元。」她說,對舊家電,蘇寧易購還提供上門回收服務。

據悉,迎新春銷售旺季,蘇寧易購各門店自本月18日起將開啟特別活動,為期3天。活動期間,客戶預存就送新年千元紅包券,購物滿千元再返百,套購滿額最高可送價值3999元的智能晾衣機。當天晚間,海信、美的等不少家電品牌的多款產品已經進入「預售」模式。例如海信冰箱,一款原價8999元的變頻首發新品,預售價僅需6099元,還另有贈品及返券。

除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營類的大家電大力促銷之外,破壁機、電飯鍋等小家電也不例外。比如,1800W的美的智頻破壁料理機,推薦價為2999元,與舊款同價,另有贈品。「原來是1600W,頂蓋是手動開啟,新品研磨更細膩,頂蓋還是智能一鍵開啟的。」美的小家電區一名當值導購介紹,智能高端產品更好賣。她指著一款原價為3999元的鈦金釜內膽智能煲說,新品到來不足一個月,就已經銷售了兩臺。據悉,售價剛過千元的中端產品,其一個月的銷量不過10多臺。

顯然,高端智能化的新品更有市場,楊梅對此深有同感。從業多年,她目睹了產品的更新換代,「電視從節目到娛樂,再到支持語音互動,近來又出現了雷射電視,讓消費者多了一種選擇。」她感嘆。

在店內,海信4K雷射電視的宣傳海報非常醒目——首發專享價29999元,前千名用戶加贈1299元大禮包。楊梅介紹,她已售出2臺,這讓她對「電視不好賣」有了新認識,這正是家電產品升級的縮影。一份電視行業消費和預測報告顯示,今年雷射等高端電視產品市場需求將翻倍增長,達到100萬臺。

與此同時,在傳統大家電市場,美的、格力、海爾等品牌佔主流的格局開始出現變化,科技界「玩家」跑步進場。12日晚間,位於領秀城貴和商城一樓的「小米之家」實體店,有多名消費者對電飯煲等新品表現出興趣。「洗衣機開售當天據說幾分鐘就賣光。」有消費者如是感嘆新品的認可度。

行業增勢整體放緩

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等大家電行業來說,全年呈「前高后低」態勢,增速明顯放緩。

中怡康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冰箱零售量為2956萬臺,同比下滑5.9%;預計今年冰箱零售量為3242萬臺,同比下滑1.6%。

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三季度報告》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家電市場整體規模為1821億元,同比下降5.6%。其中,黑白電、廚衛等大家電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空調市場零售額同比下跌8.7%,冰洗合計下跌2.2。%,廚衛電器同比下跌4.9%;彩電同比下跌最為嚴重,達到了18.3%。

田佔軍對此表示,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家電行情就已明顯偏淡,尤其是2017年到2018年,市場處於高度飽和狀態,產品以更新換代和技術迭代為主。地產行業調控之下,處於「第一梯隊」的山東家電業整體承壓,「去年上半年增幅還保持在10%左右,下半年僅為3%—4%,全年平均增速僅維持在5%—6%。」田佔軍說。

企業盼減負消費者盼降價

田佔軍分析,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等三輪政策的扶持與鼓勵之下,家電行業自2008年開始穩步上漲,2010年實現了30%-40%的高速增長,企業在政策紅利之下,呈現「萬馬齊奔」之勢。但隨著政策的逐步「退出」,自2014年-2015年,行業出現「拐點」,家電企業逐漸擺脫「價格戰」,步入了針對需求側的轉型期,埋頭拼技術、質量和工藝。

一個現狀是,從行業內部結構看,家電仍然以內銷為主、外銷為輔,當消費者已經實現了家電的「從無到有」,此時,如何釋放他們 「從有到優」的消費需求?

「新一輪鼓勵消費政策很有必要,主要看力度和著力點。」田佔軍認為,根據家電產品的使用周期分析,8-12年為一輪「淘汰」周期,2008年「家電下鄉」政策帶動下的家電,到了今年恰逢大面積更換周期。此時,若政策加碼,無疑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進程,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產品體驗。

從節能減排角度來看,使用6-7年的家電,耗能率提高20%—30%,使用10年的,耗能率則能提高40%。「今年就是家電綠色環保的關鍵節點。」田佔軍表示,行業期待政策能加大對節能、綠色產品的傾斜力度。他舉例,一級變頻空調的價格比二級貴出千元,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時會細算「利用率」帳,而冰箱這一類家電,能耗成本很難通過降低使用率降低。

採訪中經濟導報記者獲悉,行業普遍認為,北京市一直在執行的「節能補貼」政策,為各地推出「新政」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有行業分析認為,「減稅降費」有望拉動家電類消費增加100億元以上。田佔軍對此表示,最終要看企業是否真正把這部分降下來的成本用在產品和技術的更新迭代之上,消費者尤其關心中高端品類的價格是否能真正降下來。

就山東來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900億元,全國佔比不足20%, 相比安徽等近年來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的內陸省份,對家電產業的扶持力度和招商引資力度還有待加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大家電,個別新興品類小家電則保持了較好的增幅。

對此,田佔軍給出家電業的發展方向——規模企業可加大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技術方面的研發創新力度,瞄準國際市場,通過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或生產機構,擴大海外市場份額;中小企業則應朝「專精特新」用力,培育新增長點,走差異化路線。

(文章來源:經濟導報)

相關焦點

  • 央視聚焦廣東佛山家電業:外貿遇冷轉戰國內市場,創新產品促銷費
    疫情為家電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挑戰,國際物流不暢等因素導致外貿遇冷、客戶退單,消費需求變化等因素,也為企業生產銷售帶來壓力。但另一方面,也更加凸顯出企業面對突發事件的迅速應對、創新思維與加速數位化轉型升級,積極尋求突圍重要性。
  • 舊家電回收新政來了!誰會取代廢品小商販?
    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新政鼓勵家電生產、銷售企業及電商平臺等推出覆蓋城鄉的以舊換新活動 初磊疫情下,沉寂了3個月的家電回收行業迎來一條利好——近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規範有序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 中國節能家電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第二節 節能家電行業    一、我國節能家電市場發展情況分析    二、2020年節能環保家電成行業發展焦點    三、2020年節能家電新政分析    四、節能家電市場銷售態勢分析    五、我國成立首個節能家電推廣聯盟    六、節能家電市場遇冷原因探析  第三節 節能家電區域市場
  • 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預計智能家電行業將...
    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預計智能家電行業將實現快速發展  2020-11-16 15:29:55
  • 2019年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2024年市場...
    2019年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突破7000億  2020-01-02 17:11
  • 深度:家電併購黃金時代落幕|家電企業|家電行業|家用電器|併購|...
    為何在海外市場密集出招後又逐漸「銷聲匿跡」?過去併購大爆發的黃金時代又給國內家電企業帶來了哪些變革性的影響?智東西復盤過去十年我國家電巨頭的一樁樁重大併購案,最終將目光重新聚焦在當下,通過對近兩年國內家電行業市場的挖掘和觀察,嘗試找尋當年併購大浪潮後的蛛絲馬跡,並探尋我國家電企業當下的行業思考和未來新出口。
  • 家電行業的「黑色幽默」
    老兵、新兵、劫匪的好戲 一個有生命力的行業,能孕育出偉大的企業;一個行業的長久繁榮,離不開卓越企業的捨身投入。彩電行業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獨特貢獻,在於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企業激情投入,從而帶動整個彩電行業的技術升級,讓這塊看似處於邊緣的「地盤」,從未銷聲匿跡,戰火連綿,「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好戲一出又一出。 粗略的看,彩電行業就是一塊大屏的生意,在如今中國家電企業形成三方勢力——老兵、新兵、劫匪。
  • 2020年中國智能家電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在這種背景下,國內智能家電行業標準——《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以下簡稱《通則》)應運而生,從**年**月起**日起正式實施,該通則對智能家電的多項指標都作出了明確界定。《通則》的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智能家電發展方向,規範行業秩序,促使企業真正按照相關技術通則生產出真正的智能家電產品。該通則的實施也為消費者選購智能家電提供最簡單的決策參考。
  • 健康家電「忽如一夜春風來」,霧裡看花孰真孰假?
    文/劉步塵導語:對於當下的中國家電行業來說,沒有比「健康家電」更熱的詞彙了。然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背後,是各色企業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霧裡看花」的你需要一雙慧眼,才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中國白色家電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年白色家電行業基本面有望得到改善,行業增速或將觸底回升。房地產銷量快速持續上升刺激家電需求,加上企業庫存清理接近尾聲。預計**年第**季度開始,白電需求降幅逐季收窄,行業走勢或將呈現前低後高態勢。
  • 殯葬行業招聘遇冷
    殯葬行業招聘遇冷 殯葬行業招聘遇冷月薪3000招不到人本報訊(記者馮勁松 通訊員曾令)昨日,武昌丁字橋納傑人才廣場舉行湖北省自考生專場招聘會,705家企業提供崗位2.4萬個,3萬多求職者進場找工作,雖然殯葬行業薪水較高,但因行業特殊而招聘遇冷。上午11時,招聘現場人頭攢動,武漢百年殯儀服務公司招聘臺前卻少人問津。
  • 行業寒潮時刻,家電市場更要防止李鬼泛濫小鬼坑騙!
    何聲||撰稿家電市場下跌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正在行業中一步步釋放出來。除了當前已經引發全行業警惕的低價格戰,今年以來一線市場上各種損招、陰招,甚至「李鬼冒充李逵」、「坑蒙拐騙商家和消費者」等鬼招伎倆,也在頻頻出現。這並非壞事。
  • 行業遇冷,方太逆勢反增「勢態好」
    在行業整體面臨逆水行舟之時,作為龍頭企業,方太依然穩定前行。行業遇冷,方太逆勢反增「勢態好」過去的一年,行業充滿了不確定性。廚電行業原本放緩的增速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幾乎停擺,第二季度逐步恢復,但依然逃不過大跌局面。受疫情影響,家電業2020年整體下滑,前三季度負增近15%,零售額同比為10年來最低。在這樣的行業局勢下,方太逆勢反增,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 大消費下,家電行業的機會與風口
    這主要是由於2018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影響了家電的新增需求,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對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也增加了家電行業的不確定性,所以行業板塊的盈利表現受到影響。 但我們看到,2019第一季度家電板塊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925.50億元,同比增長了4.38%,可見家電板塊在進入2019年後逐步呈回暖態勢。
  • 新日三大超級事件,攪動市場風雲,樹立行業新標杆!
    作為中國電動車行業「A股主板第一股」,新日一向是創新道路上領頭羊,21年以來給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在剛剛結束的5月份,新日再次以一系列高能大動作攪動市場風雲,積極探索新零售、新營銷、新產品的方向,讓行業見識到領跑品牌的實力和影響力!
  • 美的集團董事長套現超13億,家電行業「下半場」將迎來業績復甦
    近日,家電行業市場「頗不平靜」! 一邊是疫情影響整個家電行業業績表現不及預期,家電行業業績整體下跌;另一方面知名家電企業美的集團董事長減持也讓市場目光聚焦到家電行業。
  • 家電行業紅頂獎揭曉 高端家電不降反增
    我們首先將獲獎家電視作一幅由設計師、工程師和科技進步共同打造的作品,發掘其美學價值;進而與藝術本身強調的創新性進行審美屬性的打通,以美術館級的呈現方式進行陳列,打造出本次殿堂級的家電展陳。」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陶小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陶小年說,紅頂獎自設立以來,把握住行業高端化風向,成為企業展示優品,用戶甄選好品的優秀平臺。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黑色家電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黑色家電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是黑色家電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黑色家電行業研究報告首先介紹了黑色家電的背景情況,包括黑色家電的定義、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黑色家電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最新動態分析等。
  • 家電行業強勁復甦 細分龍頭估值回歸
    來源:財富動力網家電行業三季度以來復甦強勁,板塊營收環比也大幅改善。展望2021年,機構人士認為,家電行業將迎來更好的內外需環境、更清晰的產業格局,並延續三季度以來的復甦態勢。近年來,隨著農村物流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下沉市場正在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如何更好地促進農村家電家具消費,激活廣袤鄉村蟄伏的潛能?劉釗表示,部分農村地區仍存在水電氣等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問題,限制了一些升級類家電的消費,建議進一步完善農村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完善廢舊家電回收鏈條,對家電安全使用年限等內容加強宣傳,引導鼓勵消費者對廢舊家電進行淘汰更換。
  • 家電市場短暫休整,美的特斯拉A.O.史密斯格蘭仕京東集體出圈
    在雙11落幕之後、雙12還未啟動之時,家電市場迎來了短暫的休整期。不過家電產品的質量問題仍然存在,重慶市就有18批次家電抽查不合格。淨水產業和除溼機品類也有新消息,不過前者是市場規模和企業註冊量的雙雙下滑,預示著市場徹底退燒;後者卻由京東牽頭制定的《家用除溼機》團標修訂標準,意在為行業探索更健康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