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洛克菲勒,美國實業家、超級資本家。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美孚石油公司)。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歷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生於一個平民家庭,他在14歲那年,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長大後要成為億萬富翁,二是活到百歲。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歲。他的第二個目標可以說大致實現了。而他的財富則遠遠超出了第一個目標。
據估算,洛克菲勒的個人財富不少於14億美元,他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十億級的富翁。美國當年的GDP為920億美元,就個人財富所佔GDP比重而言,美國至今沒有人超過洛克菲勒。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甚至把洛克菲勒作為自己唯一的崇拜對象:「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當然,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把事業和個人成長的價值觀,通過家訓的形式傳承給後代。
歷經100多年,洛克菲勒家族已綿延六代,依然是當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仍未出現頹廢與沒落的跡象。
因為洛克菲勒知道,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習性。
這些家訓都總結在了洛克菲勒寫給兒孫的38封信中,其中第11封信講到了成功開始的秘訣——貪心!
從月薪20美元的會計到美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貪心是成功的開始
在第十一封信裡,洛克菲勒告知兒子:貪心大有必要,讓每一個念頭都服從於利益動機。我是我生命的重心,我決定什麼適合我。命運要由自己去開創,真心希望的東西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得到。
要適當的給你的貪心留一個位置。
沒有不貪心的人。如果你有一顆橄欖,你就會想擁有一整棵橄欖樹。我見過不會吃牛排的人,卻沒見過一個不貪心的人,尤其是在商界,功利、拜金的背後只印著一個詞語——貪心。
我相信,在未來不貪心的人將是地球上稀有者。誰會停止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佔有呢?
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一顆活潑、敏銳、強有力的貪心。但你必須熱愛它,告訴自己我要貪心,我要的更多,這樣它才會助你成功
很多工人都曾問我同一個問題:「洛克菲勒先生,是什麼支持你走上了財富之顛?」我不能表露真實心聲,因為貪心為人們所不齒。然而,事實是支撐我成為一代巨富的支架,就是我喚起了我的貪心,更膨脹了我的貪心。
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解禁貪心,因為我追求成功。貪心之下實現的成功並非罪惡,成功是一種高尚的追求,如果能以高尚的行為去獲得成功,對人類的貢獻會遠比貧困時所能做的更多,我做到了!
說得太好了,在一番驚詫後,我只能深深贊同。縱觀自己的種種經歷,有多少次是因為不夠貪心,滿足於小小的成功後就止步不前,以至於錯失了很多次的機會。
又有多少次因為不夠貪心,給自己定了很小很小的目標,輕鬆達成後就知足常樂了。並美其名曰我們不貪心,我們腳踏實地,我們願意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於是我們就這樣躺在了平庸的泥潭裡,日日年年。
很喜歡「貪心」這個詞,野心、抱負、志向都太冠冕堂皇以致於難以貼近生活,似乎那只是時代偉人們才配擁有的。
而「貪心」是這麼俗,這麼接地氣,這麼通吃,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皆宜。財富、權利、地位、愛情、生命包括自由,世人所追求的種種,哪一個能離開一個「貪」字呢?
說到底,貪只是一個欲望,吸引著我們為之努力付出。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沒有用正當的途徑滿足我們的「貪慾」,或者沒有足夠的貪,以至於在漫漫追求的途中因為困難放棄了我們的「貪慾」。
這些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從這些信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還可窺見一代巨富創造財富的謀略與秘密。
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收錄了1897年-1936年期間寫給兒子的38封信,書信中不僅提到了經商之責,還多次提到為人處世的道理原則,長者對子女的教育方法等等。
這本書一度被稱為"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
洛克菲勒這些信件的價值,正如艾倫格林斯潘所說:"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
王健林買來當作20歲生日禮物送給了王思聰;
李嘉誠常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
比爾·蓋茨更是多次的推薦
孩子讀此書可以更好地學習為人處世的智慧,幫助他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立足;大人們學習此書,不僅學習到為人處世的智慧,還能學習到一些經商的道理,讓你在職場中步步登高!
恰逢出版社活動,這本經典僅需36元就可以買到38封珍貴的家書,一封只要9毛錢,無論你是投資自己,還是教育孩子,這本家書都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