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張學友譚詠麟黃家駒誰地位最高?網友的一句話滿分

2021-01-10 天蘭清新範

譚詠麟在很多80後的心裡,是挺重要的。應該都聽過他的《講不出再見》和《朋友》,而且譚詠麟剛開始是翻唱英文歌曲出道的,而且早期還是溫拿樂隊的。譚詠麟在粵語歌壇中,還是出過自己很多份力氣,也提攜了很多後輩。對粵語流行音樂也起到了推廣作用,也是大家很喜歡的香港歌手之一。

被稱為歌神的張學友,比譚詠麟晚出道,當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獎,才有了後面的他。而且張學友一直致力於在音樂,他是流行音樂領域的巨星和先行者。而且之前有句話說:「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音樂在迴蕩,而且有人說張學友的巔峰時期,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很大的時期。

黃家駒是樂隊beyond的團魂,也是整個紐帶。而且黃家駒把四位成員的音樂做到了同意,他一生寫過很多首作品。曲風大概可以分為:勵志、beyond式怨曲、和平與愛、家國情思等。只是很可惜的是黃家駒,在世的時候沒有被大家發現,他是一位優秀的音樂才子。不過他創作的《海闊天空》、《真的愛你》等歌曲傳唱至今。

許冠傑的實力和地位,而且當時他還往影視發展,他在《笑傲江湖》電影中主演的令狐衝,讓多少人難忘啊,他演唱的《滄海一聲笑》已經成為經典了。在1992年的時候宣布退出歌壇,那一年他才44歲。當時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隨後許冠傑舉辦了《許冠傑光榮引退》的群星演唱會,很小的場地,卻來了:張國榮、四大天王、梅豔芳、林憶蓮、李克勤、徐克等人,這個盛況現在都沒人能比擬,網友一致認為都不可能超過粵語歌壇中的鼻祖許冠傑。

相關焦點

  • 香港樂壇地位最高的十位歌手,張學友第四,這三位前三一點不過分
    >beyond樂隊的主唱,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音樂人,黃家駒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音樂理想,曾坦言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而後赴日本發展,beyond的作品對在當時的香港樂壇掀起了很大的風潮,對於後來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 香港樂壇的歌神是誰,譚詠麟最為接近,陳奕迅是歌神的接班人!
    香港樂壇出現過很多被網友稱「歌神」的藝人,其中以許冠傑和張學友為代表人物。雖然這些年陳奕迅也被很多網友稱作是新一代的「歌神」但是如果和許冠傑和張學友相比的話還是要差那麼一點點。許冠傑是香港樂壇最早的一位歌神,他也是推動了香港的流行音樂,許冠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就連張學友看到他也不敢說自己是「歌神」。張學友作為第二代「歌神」的代表,他的作品曾經連續八年都獲得了香港唱片銷量榜的冠軍,而且還多次獲得了樂壇中的金氏世界紀錄,在90年代的時候張學友也是站在了香港樂壇的最巔峰。
  • 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金針獎 有四個人被追頒 黃家駒至今未獲獎
    細數近年來的華語樂壇,雖然各種獎項數不勝數,但真正含金量高的卻只有寥寥幾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之一,也被譽為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金針獎。金針獎(The Golden Needle Award)是由香港電臺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所評選出來的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以表揚個別從事音樂行業者在香港流行音樂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
  • 單論唱功和樂壇地位,劉德華是否已經全面超越譚詠麟
    譚詠麟今年67歲,劉德華56歲,兩人早都過了巔峰,就不要談唱功了吧。真要論起來,全盛時期的校長,唱功吊打劉天王還是十拿九穩的事兒。畢竟整個香港歌壇,老輩兒的男歌手裡頭,能以唱功論的,也就那麼幾位:羅文、林子祥、譚詠麟、張學友。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 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 相比之下,香港流行樂壇儘管也曾湧現出黃霑、顧嘉輝、林夕、黃偉文、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Beyond樂隊、劉德華
  • 香港歌壇十大傑出男歌星排行榜:黃家駒第三,張學友第六
    1984年推出的勁歌Monica唱至街頭巷尾,後來該歌曲還入選香港世紀十大金曲。隨後幾年,進入譚張爭霸時期,這以後幾年哥哥一直專注於影壇,倩女幽魂 阿飛正傳等經典影片數不勝數,並且憑藉阿飛正傳的精彩表演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譚詠麟,譚詠麟可以算作是早期香港流行歌壇的奠基人之一,粵語流行歌曲從無到有,他是置身其中的佼佼者。
  • 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要不然,他在香港歌壇的「校長」名號,豈不白白被喊了30年!
  • 上世紀許冠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無人能及,是有原因的
    1948年9月6日許冠傑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主流歌曲是性英國的爵士歌,其次是老上海灘的國語歌,最底層的是香港本土的粵語歌曲。1967年許冠傑擔任蓮花樂隊主唱,隨後1970年個人單飛發展,1971年發行粵語歌曲「鐵塔凌雲」倍受大家喜愛,從此不受歡迎的香港本土粵語歌曲開始興起,後來被譽為香港樂壇開山鼻祖、廣東歌鼻祖,從這點在香港樂壇無人能及,後來居上的譚詠麟也是其粉絲。同時代的羅文、林子祥…也是不能和許冠傑相比。
  • 這幾位中國樂壇教父級人物,誰敢來排個名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華語音樂的耐聽度和質感,提升了華語作詞人編曲人的地位,開創了華語樂壇的新局面。二十世紀華語樂壇前十年,尤其是03年到08年期間,幾乎沒誰能挑戰周杰倫的地位,周杰倫前是陶喆、張惠妹等人霸榜,周杰倫後許嵩大火,之後流量時代到來,現如今是華晨宇的時代。
  • 他是譚詠麟公認的偶像,香港樂壇的「開山鼻祖」,到底有多傳奇?
    不僅譚詠麟,連哥哥張國榮和四大天王都是他的迷弟。作為香港流行樂壇的開山鼻祖,許冠傑的地位無人能比。連張學友都說,在這個人面前,沒人敢自稱歌神。邀請了一眾樂壇好友為他寫歌。譚詠麟創作了一首《愉快皆因你》完成了兩人之間的首次合作。除此之外,還收錄了一首和張國榮合作而成的經典名曲《沉默是金》。張國榮作曲,許冠傑填詞,成就了樂壇的一段佳話。
  • 香港10個「地位最高」的歌手,2代「歌神」齊上榜,第1名無人不服
    譚詠麟第10位譚詠麟。他是香港樂壇標杆性人物,音樂風格獨樹一幟。代表作《在水中央》和《分分鐘需要你》為人稱道,1994年獲得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並在2016年第38屆十大金曲名人堂獎。張學友第4位張學友。他是香港樂壇第二代「歌神」,「四大天王」之一。憑藉獨特的嗓音和紮實的唱功為人稱頌。1995、1996連續兩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獎。
  • 譚詠麟20大經典歌曲,他是香港流行樂壇殿堂級人物,地位無人撼動
    譚詠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殿堂級人物之一 。早在溫拿樂隊時代他就屢屢創造了白金唱片銷量的成績。1984年一首《愛在深秋》讓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都認識了譚詠麟,他的諸多歌曲備受樂迷的喜愛。第十九首:誰可改變收錄在1984年的《愛的根源 》專輯中,也是香港TVB電視劇《天師執位 》的主題曲。
  • 黃家駒、張國榮、譚詠麟、劉德華、張學友、周杰倫歌迷檢測視頻
    這幾期的視頻包含的歌手有:黃家駒(beyond)、張國榮、譚詠麟、劉德華、張學友、周杰倫。 最近許許多多的朋友都說自己是beyond的樂迷,是黃家駒的樂迷,是張國榮、譚詠麟、劉德華、張學友、周杰倫的歌迷。
  • 黃家駒在樂壇是什麼地位?
    如今的黃家駒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傳奇,至今他的作品傳唱度仍是相當的高,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奇蹟。但是客觀來看,我們梳理一下黃家駒的人生軌跡和Beyond的發展歷程,你就會發現其實黃家駒在樂壇的地位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高。
  • 香港樂壇十大歌手排行榜,第一名當之無愧
    排名第一的許冠傑,無疑是香港流行音樂的鼻祖和粵語歌曲的鼻祖。也許90後和00後對許冠傑並不是很熟悉,但他的很多歌都非常受歡迎,至今傳唱度還很高,如《浪子心聲》很多歌手都翻唱過。他和李小龍居然還是非常好的朋友。
  • 許冠傑、譚詠麟合體開唱,演唱《光輝歲月》致敬黃家駒淚動全場
    這主角來頭可不小,來自香港樂壇的兩尊大神,一個是「歌神」許冠傑,一個是「校長」譚詠麟。兩個人年齡加起來140歲了,本以為要預備氧氣機伺候的,沒想到他們一點也不服老,硬是把整個體育場搞得熱火朝天。全場聽下來,歌迷大呼過癮,值回票價。許冠傑與譚詠麟在歌壇的地位,應該不用多說,對於70後、80後來說,那都是滿滿的回憶。
  • 以黃家駒的影響力,當時他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高嗎?
    黃家駒已經遠離我們了,但是他的歌曲卻一年比一年紅,在很多大型音樂類節目上,每當有人翻唱家駒的歌時,必然又會讓這首歌再次在街頭巷尾響徹一段時間。比如鄧紫棋翻唱黃家駒的《喜歡你》,又才造成了一次全民K歌熱。
  • 盤點粵語歌壇五大頂級歌手,前三位去世,譚詠麟只能排第四!
    雖說樂壇更新換代非常快,但是不得不說,這五位歌手依舊是一代傳奇。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粵語歌壇五大頂級歌手。第一位,一代傳奇張國榮。這個名字影響過很多人,雖然哥哥張國榮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不得不說張國榮依舊在影響著一代人。
  • 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張國榮順理成章獲得,下一屆得主是誰?
    金針獎獎盃金針獎,是由香港電臺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所評選的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獎項。該獎項的設立,旨在表揚那些在香港樂壇取得過傲人成就和突出貢獻的人。作為樂壇最高榮譽,這是很多音樂人畢生追逐的目標。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幾個獲獎的音樂人,不得不說,每一個都是當之無愧。
  • 1997年,張學友被20位美女包圍親吻,香港樂壇走向衰落
    其得獎結果往往會成全場最注視的焦點,被視為誰是香港樂壇的天王和天后。 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是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