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可還有像我這樣的星?NASA系外行星勘測任務為地球之問...

2020-12-18 中國搜索

藝術概念圖:TESS衛星在觀察一顆被多個行星圍繞著的矮恆星。圖片來源:NASA官網

宇宙浩渺,充斥億萬顆星辰。作為人類棲居的星球,地球或許是這億萬中最獨特的一顆,但它是唯一的嗎?茫茫宇宙,可還有像我這樣的星?這是地球之問,更隱含著人類的期冀:在億萬星辰中找到另一個地球,探尋生命的初始與未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長期致力於對系外行星的搜尋勘測,從9年前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到今天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再到兩年後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巨額金錢與技術的投入,皆是為了給地球之問找一個答案。

開路的克卜勒將功成身退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NASA首個用於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探測器,其於2009年3月6日發射,至今已默默飛行了9年。它使用凌日法,通過目標恆星視覺亮度的變化判定其是否有行星存在。2013年5月,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生了嚴重的機械故障,一個反應輪出現問題,使其無法穩定地保持原來的視野。無奈之下,NASA對克卜勒任務進行了調整,將後續任務命名K2任務(意為克卜勒第二階段任務),從2014年5月開始每3個月調整一次探測器視野,瞄向新的空域繼續進行科學觀測。

在9年時間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NASA數據顯示,在克卜勒任務階段,科學家確認了2343顆系外行星,其中體積不超過兩個地球大小的宜居帶行星有30個;而在K2任務階段,科學家也確認了309顆系外行星。

隨著時間流逝,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燃料行將耗盡,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自己的使命。

接棒的TESS欲大顯身手

作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TESS同樣使用凌日法進行勘測,但其勘測目標恆星的亮度要比克卜勒任務目標恆星高30倍到100倍,所覆蓋空域則至少是克卜勒任務的350倍。

NASA為TESS設計了一個此前從未使用過的高地球軌道(HEO),這個軌道的熱穩定性更好,TESS所遭受的輻射也更小。依靠4個寬視場CCD相機,TESS擁有了一個24°×96°的開闊視場。任務期間,TESS將對26個24°×96°的空域(南、北半球各13個)逐一進行至少27天的勘測,最終在兩年時間裡完成對整個天空85%空域的勘測。

按計劃,TESS將在第一年勘測北半天球,第二年勘測南半天球。NASA會從距離地球30光年到300光年之間的大約20萬顆恆星中選取15000顆作為重點勘測目標。科學家們預計,他們會藉助TESS發現大約2萬顆新的系外行星,估計其中至少有50顆行星的體積與地球相似,而不超過兩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將達到500顆。

蓄勢的韋伯或給出答案

作為系外行星「獵手」,TESS能在茫茫星海中找到系外行星,並幫助科學家確定這些行星的最基本情況,如大小、軌道,但這些系外行星的質量、大氣成分、光譜特徵等具體情況如何,它們中有沒有像地球一樣的星,則需要科學家們藉助大型望遠鏡進行後續的跟蹤研究才會找到答案。而計劃於2020年發射的JWST,將是科學家進行後續研究的最有力工具。

JWST被稱作下一代天文望遠鏡,由NASA、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聯合研發,最初計劃於2014年升空,但發射日期一再被推遲。儘管如此,全世界科學家仍對其寄予厚望,將其視作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天文觀測臺。6.5米口徑的主反射鏡為JWST提供了強大的觀測能力,將為科學家研究宇宙奧秘提供精確的觀測數據。在TESS為科學家列出的系外行星列表中,有無像地球這樣的星?相信科學家們藉助JWST,會給出最終答案。(科技日報華盛頓4月18日電)

相關焦點

  • NASA新型外星搜尋望遠鏡發現最小系外行星!大小介於地球火星之間
    NASA新型外星搜尋望遠鏡發現最小系外行星!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新的外行星搜尋望遠鏡發現了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行星:一個大小介於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行星。這顆行星被稱為「L 98-59b」,因為它位於鄰近的恆星系統「L 98-59」中,該恆星系統位於南方飛魚座,距離我們的太陽系35光年。
  • 盤點:五大最像地球的神秘系外行星
    盤點:五大最像地球的神秘系外行星研究顯示,其中至少3顆巖石行星表面可能有液態海洋,據悉,天文學家使用凌日法發現這7顆系外行星,該方法證實該行星系統至少6顆內部行星的體積和溫度與地球接近。比鄰星b距離地球4.2光年科學家發現鄰近地球的比鄰星存在一顆神秘宜居行星,比鄰星僅距離地球4.2光年,比鄰星b距離地球非常近,便於科學家進行精確分析。比鄰星有時接近地球,有時遠離地球,科學家分析了當它朝向和遠離地球時的恆星信號頻率,從而揭曉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3倍。
  • 宇宙中有個「鬼」世界,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
    太空有許多區域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宇宙對我們來說神秘又陌生!而且那些系外行星有些行為極為詭異又神秘,每次發現一個新的系外行星,科學家們都非常興奮!通過科學家們對系外行星的不斷研究,人類會更了解地球及宇宙,你別看這些系外行星一個個神秘迷人,它們其實是非常恐怖的,碰到就逃不了了!
  • 電離層中的帶電氧可能為系外行星提供生物標誌物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1992年1月9日天文學家宣布了一項重大發現:兩顆行星圍繞著一顆距太陽2300光年的脈衝星運行。這兩顆行星後來被命名為Poltergeist和Draugr,是第一個被證實的「系外行星」——太陽系外的行星,圍繞著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行。
  • 茫茫宇宙,你的生命也許來源於這4樣元素
    因此,一門專門致力於研究以及尋找其中可能像地球一樣存在並維持生命的系外行星的新興學科應運而生。那麼,想要維持生命,我們需要一些什麼基本元素呢?Inverse雜誌與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對話,以便探明在他們看來,宇宙中其他地方構成宜居條件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宇宙中究竟有多少行星?
  • NASA新突破!宇宙中首次發現全新「超級地球」
    近日,NASA公布出了一條最新的信息,NASA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行星GJ 357d,屬於宜居區。科學家們稱其為:超級地球。1、NASA突發喜訊7月31日,在NASA的官網上,突發了一條新聞,隸屬於NASA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有了新發現!
  • NASA發射新探測器尋找「另一個地球」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定於當地時間16日晚發射一顆探測衛星,尋找太陽系外行星,期望發現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個地球」。這顆衛星名為「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按英文縮寫簡稱「苔絲」(TESS),定於16日18時32分(北京時間17日6時32分)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號火箭搭載,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苔絲」高1.5米,太陽翼、即太陽能帆板收起時直徑大約1.3米,重363千克,比大多數太空探測衛星小巧。
  • NASA「苔絲」望遠鏡新發現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種方法利用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一顆恆星的引力不僅能夠影響其軌道上的行星,而且行星引力也反過來也會影響到恆星。PFS使天文學家能夠探測到行星引力在恆星軌道上引起的微小變化。「PFS是南半球能夠進行這類測量的少數儀器之一,」特斯克補充說。「因此,這將是進一步描述』苔絲』發現行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 天文學家探測到來自系外行星的無線電輻射信號,距地球約51光年
    Turner說:「我們提供了在無線電領域發現系外行星的第一個線索。」「信號來自Tau Bootes系統,該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我們的理由是地球本身的排放。從無線電信號的強度和極化以及地球磁場來看,這與理論預測是一致的。」其中一位合著者是Turner的博士後導師Ray Jayawardhana,藝術與科學學院Harold Tanner院長,天文學教授。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原標題: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
  • NASA 斯皮策望遠鏡服役 16 餘年後完成使命,最後一張星...
    加州星云:最好的致敬實際上,宇宙中除了行星、彗星以外的幾乎所有延展型天體都屬於星雲(Nebula),由氣體和塵埃組成。根據發光性質,星雲可劃分為發光氣體雲、發射星雲、反射星雲及暗星雲。實際上,向太空發射紅外觀測望遠鏡,對進一步了解銀河系核心、恆星演化、系外行星等意義非凡。一方面,不少天體(如暗星雲、星際塵埃、褐矮星、紅移星系)不能發出可見光、只能發出紅外線光譜,只能靠紅外天文觀測;另一方面,由於星際塵埃、氣體等對可見光的阻擋,地球上無法直接觀測到銀河系中心區域。
  • NASA最新復古款太空旅遊海報已出,非常酷非常遠
    該創作主題實際是關於仍在進行的NASA旅行者計劃:旅行者2號和旅行者1號分別於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發射升空,目前仍在執行任務。旅行者1號搭載著記錄人類文明信息的金唱片,已經飛離太陽系向著銀河系中心進發,探索地外文明和未知宇宙。
  •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其來源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利用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研究人員發現,大約距太陽系51光年遠的系外行星系統——牧夫座τ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顯示出一個重要的射電信號。這是了解該行星磁場的一個獨特的、潛在的窗口。「這是我們提出的無線電領域探測系外行星的首批線索之一。」研究團隊領導者之一、康奈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傑克·D·特納說。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如何探測數千光年以外的系外行星?
    其實當創生之柱被摧毀時這些光子已經在奔向我們地球的道路上努力奔跑了一千年。 這樣的原理也可以應用於探測像HIP 116454b這樣的系外行星。通過觀測行星從恆星面前經過時引起的光線變化,我們發現了很多系外行星。光線在180年前離開了HIP 1164654的運行軌道,直到現在最終到達了我們的照相機傳感器。這些光子不管我們是不是想要捕獲它們進行成像,徑直奔向了我們。
  • 太空望遠鏡的未來:NASA在2030年代的四個旗艦級概念任務!
    和哈勃望遠鏡一樣,這臺儀器也可以用紫外、紅外和可見光波段來觀察宇宙。然而,LUVOIR的鏡子直徑約為50英尺(15米),其寬度是哈勃望遠鏡的6倍之多。這意味著LUVOIR能看到的宇宙解析度是哈勃的六倍。LUVOIR的集光能力同時也是老式望遠鏡的40倍,所以它可以看到更微弱、更小、距離更遠的物體。NASA為LUVOIR的設計提出了兩種不同的選擇。
  • 任重而道遠——尋找宇宙中第二個家園,何時才有最終成果?
    有人說就像地球一樣,它是一顆巖石行星。但是,實際上要確定一個系外行星是否真的適合人類居住,需要弄清楚這個行星上的環境是怎樣的、有哪些生命體存在。 其中包括LUVOIR(大型紫外光學紅外探測器)和HabEx(宜居系外行星成像任務)。
  • 科學家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水 它會是第二個地球嗎?
    科學家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水 它會是第二個地球嗎?在目前所發現的超過4000個系外行星中,這是第一個已知有巖石表面以及大氣含水的行星。大部分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是氣態巨行星,由巖石構成的行星很少,而且現有資料顯示都沒有大氣層。即使有大氣層,大多數與地球類似的行星不是距離他們的恆星太遠,無法有液態水存在,就是距離恆星太近,所有水分都被蒸發了。
  • NASA發現地球「近親」 可能有大氣層和流動水
    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 比地球大概大60%,距離地球1400光年,位於天鵝座。因為比地球大概大60%,所以克卜勒-452b 應該會歸入『超級地球』這一類的系外行星,因為位於宜居帶,位置適中,因此允許液態水在它的表面存在。
  • 距離地球僅4光年,傾角與地球相似
    目前,隨著深空觀測的發展,人類已經找到並確認了4093顆的系外行星(目前還有4727顆系外行星候選者)。隨著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被發現,人類對這些系外行星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同時也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些系外行星是否真的會有生命的存在。
  • NASA的TESS衛星執行的是什麼任務?尋找外星生命?還是?
    尋找系外行星!TESS衛星將利用凌日法來觀測遙遠明亮恆星附近的行星,因為恆星的亮度是非常亮的,所以只有藉助凌日法的亮度微小變化來探知恆星附近的行星。也可以說是間接的尋找系外生命,本文將為您簡單介紹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