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說劉備是偽君子,而曹操是梟雄?

2020-12-10 中國五千年歷史1

確實,當代社會有很多人都更加喜歡曹操而討厭劉備。其實不止是劉備和曹操,現代人非常熱衷於喜歡替史書上那些名聲不好的人洗白和黑化那些史書上名聲不錯的人。比如說替隋煬帝洗白的,黑化唐太宗的,這樣的現象太多了

劉備沒有曹操的霸氣和才氣:曹操的霸氣在三國人物中是出了名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我們甚至可以從他是詩句中感受到這種霸氣。曹操的才氣也是相當出眾的。他推廣屯田制,解決了軍糧問題。他不光會用人,自己也是有勇有謀。文學修養也頗高,是建安七子之一。

而劉備呢,聽到曹操說他是英雄的時候驚嚇至筷子落地,很難看出他身上有英雄的霸氣,只能說他有英雄之謀略。他的才氣表現得最突出的是識人,能把諸葛亮,龐統,法正等謀士招至麾下(當然諸葛亮,龐統在三國演義裡被妖魔化了,其實曹操手下的五大謀事均不在此二人之下),他自己的勇敢謀略並沒有曹操那麼突出。文學才氣就更談不上了。

以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軍事家、大政治家、大文學家形象閃亮登場,原來這個被人們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名言入腦入心的真小人,還有如此輝煌壯麗的一面。劉備呢,並不是傳統印象裡的聖君賢主,而是一個假仁假義利慾薰心的真正偽君子。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劉備是偽君子,假仁假義?
    那麼就是這個白手起家最後成為一代君王的劉備為何被那麼多人說成是偽君子,假仁假義呢?請大家往下看。飯桌上劉備覺得這次吃到的肉和以前吃到的肉都不一樣就特意問了一句,當得知吃的肉正是獵人的妻子,劉備也沒有責備獵人反而感動的哭了,後來劉備還給了這個獵人很多的黃金。有很多網友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明擺著奪取漢家天下,但劉備也是借皇叔之名,嘴上說匡扶漢室,實際和曹操一樣。當遠在千裡之外的漢獻帝劉協得知劉備稱帝的那一刻,臉上雖然笑了,但是心裡卻哭了。
  • 「人心操控者」劉備,到底是真仁義還是偽君子?周瑜一語道破
    你喜歡和真小人"暗鬥",還是和偽君子"明爭"呢?想必很多朋友都會選擇前者,畢竟真小人好似眼前的猛虎餓狼,會發出"危險警告";而"偽君子"則是腳下的各種陷阱機關,隨時可能會落入其中。人們都說亂世出奸詐小人,盛世出仁義君子。尤其是東漢末年的三足鼎立,曹操被冠以"奸雄"的稱號,而劉備卻被稱為"仁義皇叔"。然而後世對劉備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真仁義,也有人稱其為偽君子。劉備到底是何種人呢?
  • 劉備是三國的霸主之一,為什麼稱他為「梟雄」?
    在《三國演義》中,梟雄和曹操分別代表劉備和曹操。那麼,為什麼劉備是梟雄的形象呢?「梟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因此,與其說劉備是一個信任孤兒,不如說是一種有預謀的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而是一種權謀的陰謀。其實劉備叫他梟雄,有許多事情要證明。他一生都在英雄的道路上戰鬥、戰鬥。
  • 都說劉備是偽君子,偽了一輩子就成了君子!不是一般人做的到
    都說劉備是偽君子,偽了一輩子就成了君子!不是一般人做的到。。一個人可以偽裝一時,但裝不了一輩子,你說一個臨死的時候告誡兒子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人,會是個偽君子嗎?古人做事無巨細,寂寞豪華皆有意。
  • 很多人討厭劉備卻喜歡曹操,或許是曹操性格更符合當代社會節奏
    劉備和曹操是三國時期蜀國和魏國的領袖。他們既是朋友又是敵人。劉備說曹操的野心在動蕩時期是一個背信棄義的英雄。曹操還說劉備和他是世界上唯一的英雄。他們愛著彼此,恨著彼此,但是很多人喜歡曹,恨著劉。這是為什麼?曹操是直接,劉備的偽君子,也許這也是許多人討厭劉備喜歡曹操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認為劉備太虛偽了,曹操很直接。我認為劉備優柔寡斷,愛哭。曹操果斷進取。
  • 都說劉備是偽君子,你見過賣了一輩子人設的偽君子嗎?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是那段三國歷史了,如今的人們仍然對那段歷史爭論不休,很多人都認為曹操是個奸雄,真小人,而劉備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他虛偽,為了達到目的,常以仁義自居,為了表現出自己愛將惜才的一面,連兒子都可以不要,滿口的仁義道德,只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野心罷了。
  • 三國時期的英雄,曹操很奸詐,劉備是偽君子,孫權就光明磊落嗎?
    其實現在的小夥伴們應該非常的清楚,在三國時期大家都非常清楚,曹操這個為人他比較奸詐,所以在三國的時候很多的人都把他稱作為曹賊,但是實際上不僅只是曹操,他這個人非常的奸詐,就連劉備這個人他也是披著仁義,這個外衣是一個偽君子。
  • 世人皆知曹操為梟雄,但劉備卻早被稱為梟雄!
    所謂「梟雄」,意思是「驍悍雄傑的人物"。劉備出身於早已敗落的遠支皇族,家境清寒,既沒有曹操、袁紹那樣顯赫的家庭背景(曹操作為「贅閹遺醜」,雖然家庭名聲不及袁紹光彩,但其父曹嵩官至太尉,既有權勢,又家資巨富,曹操也因此很早便進人仕途),也沒有孫權那樣繼承父兄的大片地盤,幾乎是白手起家。
  • 說劉備是偽君子的人,不過是嫉妒他從屌絲到皇帝罷了
    劉備喜歡哭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因而也有很多人認為劉備是偽君子。但也有人說劉備是真英雄,到底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從《三國志》中,可以看出來。劉備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因為數有戰功,領平原相。郡民劉平素來看不起劉備,不甘心為他下屬,就派刺客刺殺他。但「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 梟雄曹操為什麼收服不了劉備手下人才?六大原因讓他只能望洋興嘆
    梟雄曹操為什麼收服不了劉備手下人才?六大原因讓他只能望洋興嘆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層出現過很多次亂世,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了,其間誕生出了很多英雄豪傑,比如「一代梟雄」曹操和劉備劉皇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為何《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稱為奸雄,劉備被稱為梟雄?
    我們看《三國演義》,都知道人們稱曹操為奸雄,劉備為梟雄。但是這兩位為啥有了這麼個名號,卻是沒人能說明白,今天我給絮叨絮叨。為啥曹操是奸雄?曹操名叫曹阿瞞,名字中就有個瞞字,生性奸詐狡猾,鬼點子特別多。許攸半夜投奔曹操,曹操鞋都沒穿趕緊出來迎接。許攸問,你還有多少軍糧。曹操說,多呢,夠吃一年。許攸說,你撒謊。曹操說,半年。許攸說,你還不說實話。曹操說,那我跟你兜個底,你可不要外傳,一個月。許攸說,人們都說曹瞞奸詐,果然不假,你只剩不到三天了。曹操養了很多聲妓,有一個唱得特別好,但是很高冷,對曹操也不假以辭色。
  • 如果說這曹操是真小人的話,這劉備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
    從桃園三結義開端關羽就隨著劉備一路打天下了,讀過三國演義的都曉得,關羽的輝煌業績,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白馬坡下顏良,曾挽勸劉備殺了曹操,然則劉備認為曹操是匡扶漢室的主力就沒有動手。可見關羽在很早的時間就發現了曹操的野心,惋惜受制於劉備,否則三國就沒有曹操了。起初劉備讓他鎮守荊州,他在荊州長達十年之久,曹操都曾由於有他的存在想要遷都,他的嚮導能力也不是蓋的啊。
  • 劉備並不是大家所說的偽君子
    而且他們都對劉備很客氣,投靠曹操卻青梅煮酒論劉備英雄,暫住曹操處時小心翼翼的假裝種十菜地,其實曹操早就察覺,還有一件關於劉備的人品的事情,劉備的仁德從呂布身上體現的恰到好處,而證明劉備不是偽君子,呂布是三姓家奴(認兩個乾爹<丁原義子、董卓是義父>)見利忘義之人。
  • 大家都說劉備是偽君子,如果他統一全國,他會殺死諸葛亮等人嗎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類型|歷史文化文章字數|975字,閱讀約2分鐘劉備是三國著名的仁政君主,也是著名的「虛偽」。一代梟雄曹操不止一次說過,劉備是一個偽君子,有偽有義。與曹操「寧我負天下,不教天下負我」的現實小人行為相比,劉備發跡後的種種作為,更值得深思。我們都知道,劉邦在得了天下之後,殺死了與他並肩作戰的韓信等人。那麼,如果劉備最終統一了天下,他會除掉諸葛亮等人嗎?。答案是否定的。第一,我們不要忘記劉備姓劉。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喜歡曹操,討厭劉備,答案其實很簡單
    大家好,我是明鏡子,今天依然給大家講講三國,現在呢?越來越流行給反派翻案了。自從易中天在百家講堂上品了三國以後,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曹操了,用現在的話來說,曹操圈粉無數,當然也有不少人是因為易中天才喜歡上三國的。
  • 三國演義:劉備到底是偽君子還是真英雄?只有成年人才看得懂
    劉備做了一些仁義的事,大家就都稱讚他是君子,後來他做了一點有爭議的事,就有人說他是偽君子了,他自稱過是君子了嗎?劉備是否真假仁義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之所以產生分歧,在我看來不同的角度導致的。說他偽君子未免太過了,他雖然虛偽卻並非君子也,算是一個梟雄,意思就是土匪一個,離開了這兩個。土匪講義,然後他自稱王族後人作為帝王后裔他對民講仁,仁義是他起家的根本離開仁義他什麼本錢都沒有了。掌權得勢以後他的匪氣隨之暴露出來,不比曹操狠?說實話無論是劉備還是曹操孫權贏了以後都可安天下,對民來說都是好事。所以說人是會變的。
  • 史話三國:曹操是奸雄,劉備是梟雄,孫權是英雄,呂布算什麼?
    還有一種說法,說曹操是英雄,是當時天下最大的英雄。此話出自漢末大名士,位列「八俊」之首的李膺的兒子李瓚。依照此條標準來看,曹操和孫權都是當真無愧的英雄。 孫權還應該是個少年英雄,繼承江東基業的時候才不過19歲,15歲時就已經當上了陽羨縣長。
  • 曹操盜墓籌軍餉乃真小人,劉備籌軍餉的方式更齷齪,堪稱偽君子
    而三國時期的各路諸侯為了籌集軍餉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梟雄曹操,他為了籌軍餉居然想到了盜墓。如此喪德之事居然還不是最可恥的,可恥的是那以仁義著稱的劉備,他為籌集軍餉做的事才真叫齷齪。先說這曹操,曹操在行刺董卓失敗後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志向,他將自己全部家當都賣了,但是那點錢又怎麼夠支撐一支軍隊的開銷?
  • 劉備究竟是不是偽君子?別被小說誤導,劉備其實很真實
    最近這些年,對於劉備的爭論很多。最開始,受小說和影視作品的影響,大家都認為劉備是仁君,凡事都為別人考慮。連諸葛亮都說,劉備「仁德著於四海」,因此覺得劉備可以憑藉人和成就一番霸業。但後來,大家發現在正史當中,劉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相反他還奪佔了劉璋的益州,並從內心認為是理所應當。
  • 劉備,年輕人眼中的偽君子,中年人眼中的仁君
    在很多年輕人眼中,劉備是個偽君子,一切的事跡都想是裝出來的。而曹操才是直爽的真小人。而在很多的中年人眼中,劉備卻是自強不息的代名詞,是一個仁德之君。那麼劉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認為,劉備才是一個毫無偽裝的君子。有很多人以為劉備是個懦弱的人,其實不是,相反,劉備是個很剛烈的人,就拿鞭打督郵來說,在《三國演義》中是張飛打的,在正史中卻是劉備打的(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