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善良,也要教孩子別被「道德綁架」!

2020-12-06 喵姐早教說

周末去商場,碰到這樣一件事:

一位媽媽帶著三四歲左右的寶寶,拎著一個塑膠袋從超市裡走出來,可能袋子裡有尖銳的物品把購物袋扎破了,東西撒落了一地,我剛好走到她的旁邊,就順手幫她撿起來一些東西。

這位媽媽讓孩子對我說:「謝謝阿姨」,我笑著回應孩子說:「不客氣。」

這位媽媽又指著剛剛走過去的兩個人說:「寶寶,你看那兩人就特別不善良,路過都不幫我們撿一下東西,太過分了!如果我看到別人東西撒落一地,一定會去幫忙的。寶寶你也要記住,出門在外,能幫助別人就幫一把,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樣當你遇到困難時,別人也會幫助你。」

我看著那兩個路人的背影,有點凌亂,這位媽媽是在教孩子善良麼?我怎麼聽出是教孩子如何用善良的道德去綁架別人。

你遇到困難,別人必須得幫助你,否則別人就不是個好人;你是弱者,別人必須讓著你,否則別人就是沒有同情心;你窮,別人就得把財富分給你,否則別人就是為富不仁。

為什麼?因為做人要「善良」。

如果善良是如此定義,那我寧願做一個「不善良」的人,因為這種「善良」太讓人窒息。

在熱播劇《二十而已》中,姜小果借給了同學王薇三百塊錢,因為小果換手機錢不夠,就去找王薇要,王薇答應小果拿到助學獎學金就還。可是助學獎學金到了,王薇去買了新衣服和鞋子,就是不肯還小果錢,理由是自己找工作要面試必須得有得體的衣服,不僅不還錢,還要求小果讓著她,就連旁邊的同學都讓小果善良點。

其實姜小果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好,平時自己的生活特別節儉,她能拿出300塊錢去幫助同學,足以證明了她的善良,可這種善良卻被賣慘的同學綁架了。

不過姜小果的霸氣回懟,我也服氣的。姜小果說:「你示弱你就有理了,我是有能力支持你三百塊錢,但不代表我有義務啊。」

確實如此,我是很善良,也可以對你善良,但不代表我有義務必須對你作出你認為善良的事,比如借錢不還。

其實現實中,這種農夫與蛇的故事非常多。

我上高三的時候,宿舍裡來了一位轉學生,看起來家境不錯,又被爸媽嬌生慣養,每天跟個公主似的。宿舍總共六個人,我們輪流排值日,打掃衛生。每次到這位轉學生時,她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不值日,我們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總覺得都是同學,可以包容點,誰有時間就替她值日。

到了高三下學期,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大家學習都緊張起來,誰也沒有功夫幫她了,就和她商量必須要值日了,沒想到她竟然和班裡的同學們說我們宿舍五個人合夥欺負她一個,聲稱她成績不好,每天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還覺得不夠用,宿舍裡那些成績好的同學都不願意幫她一下。

想想我們五個幫她做了近一年的值日,那種感覺就像被人塞了一嘴雞毛,吐都吐不乾淨。

道德的標準,不應該是自己約束自己的嗎?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現在細細想來還是很對的。

善良的定義是:心地純潔,純真溫厚,沒有惡意。

善良是一顆美好的內心,更是一項需要從小練習的技術。

我們要教會孩子善良,但是也要教他不要用善良去綁架別人,更要教會他如何防止別人用善良綁架自己。

善良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是對自我保護的界限,也是不能傷害別人的界限。

前兩年東京留學生江歌被殺案讓我們很難過,逝者是位很善良很單純的女孩子,而所謂的好朋友把她的善良當成了一個擋箭牌,以至於她被喪心病狂的人殺害。

我聽過對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最好的回答是:善良像鴿子,靈巧像蛇。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善良一定要配合上聰明智慧。

我們教孩子善良,一定要有彈性,要有底線,否則無彈性的善良會被人利用,就是所謂的「吃虧」。無底線的善良會讓人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甚至是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

靈巧的意思是要彈性地處理問題,懂得分辨一件事情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傷害,而不是根據一個規矩、一條原則、一個道理,去做讓我們不高興、甚至有可能傷害自己的事情。

有了靈巧,懂得分辨,就能在收穫快樂的前提下,一直做善良的事。

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做真正善良的事情時,我們應該是快樂的。

這份快樂就是對善良最大的回報,不應該再去祈求別的回報。否則的話,它可能不叫善良,而是軟弱、討好、遷就、忍受,或者「綁架」。

當然這話不能倒推,不能說我們只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更不能違背社會道德倫理,去做讓自己快樂而傷害別人的事。

所以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當決定做一件善良的事情之前,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 這件事會不會帶來危險?

● 2.這件事會不會讓自己開心?

如果心理感到委屈,或者會有一定的危險,那這件事就不用做了,因為做善良的事情收穫的一定是快樂,如果收穫不到快樂,這個善良是沒有意義的。

這樣,教孩子善良就變成了很容易的一件事,教孩子問自己:快樂嗎?如果不快樂,即使別人講一大堆道理,你都可以拒絕。

這樣就不會被別人以「善良」為藉口來綁架自己了。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具有善良的品質而又開心快樂的人。

相關焦點

  • 別讓你的善良,再被所謂的道德綁架了
    比如:在坐公交的時候,沒有給身邊的老大爺讓座,然後就被指指點點,被罵沒教養在等外賣的時候,因為外賣晚點,打個電話催一下,結果卻換來身邊人的一句,人家也不容易多體諒體諒,在醫院看病的時候,一個婦女抱著個孩子,插隊到你前面,你剛想說話,人家卻回你一句
  • 道德綁架,傷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別再讓它泛濫
    這樣的綁架太為可怕,傷害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有時更傷害自己最親密的人,也助長了社會的不良風氣。別再用所謂的道德綁架社會的愛心。02莫用愛綁架親情不想結婚生子就是大錯嗎?不不不!湖南衛視《我家那閨女》有一期中,爸爸們與觀察團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人到了一定年齡究竟該不該結婚生子?
  • 教會孩子說「NO」:美德不是「道德綁架」,不是別人的護身符
    家長希望孩子擁有這些美德這無可厚非,但是卻忘了告訴孩子所有的善良都是需要鋒芒的!孩子的美德不該被綁架,也決不能成為無恥之人的護身符。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德不被「道德綁架」呢?美德是錦上添花,並不是義務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會無聲地傳達一種訊息:就是美德這種事情是孩子必須要做的,如果不做就是孩子有道德瑕疵,需要被批評!正是因為這種觀念在孩子的腦海中如此根深蒂固,所以孩子在碰到不合理的情況時才會選擇默默忍受。
  • 生活中經常遇到道德綁架,教你如何一句話回懟,太痛快了
    請問:你的壞習慣,憑什麼要我去習慣?可是,你說為了我好,但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抱歉,我的朋友從不這樣對我不好意思,孩子小就能無法無天嗎?別掩蓋你教子無方了搞笑,你說你在開玩笑,你看見我笑了嗎?但是,哪裡是小事了?
  • 蘇霍姆林斯基:難教的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難教的孩子確實存在,走到哪裡也躲不開。千差萬別的原因使得一些孩子在智力、情緒、道德方面出現了異常甚至畸形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我覺得我很幸運,我的孩子並不屬於以上範疇裡難教的孩子,但我知道,並不是每一個母親都能像我一樣幸運。
  •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在某音上看到主人發視頻 是教大家如何給狗狗刷牙的 結果評論區有人抬槓: 「給你爸媽刷過麼?」
  • 「鄭州毒王」一人毀一座城:教孩子善良,是教育的本質
    要知道,在這之前,河南省已經保持12天的0增長,而鄭州市保持19天0增長紀錄,可現在一切歸零。儘管目前不少自媒體故意誇大了事實,稱「毒王」的密切接觸者數量可達4萬之多,準確說應該是24人。廉租房可是為廣大條件不好買不起房的老百姓去預備的,要具備很多條件才能申請。而這個跑到國外一趟揮霍好幾萬的所謂「臨時工」,卻能享有廉租房。這其中自然有很多不能說的秘密。說不好,郭某鵬父母費盡心機給他才搞到的廉租房,這也不是不可能。既然他們家不缺錢,為何還要霸佔公共資源?這是何等利己思想在作怪?
  • 摳門的孩子,大多源於這3類家庭,不想孩子小氣這樣「教」更有效
    再加之孩子在拒絕分享時,家長劈頭蓋臉一頓指責孩子自私小氣甚至強行讓孩子分享。這樣的責備孩子非但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還會責怪家長「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分享」,覺得家長很偏心。比起道德綁架孩子,這樣「教」更有效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小氣不懂得分享時,常常會採用一些錯誤的引導方式:比如直接責備孩子小氣或是直接搶奪孩子的所有物進行分享等,這些錯誤的方式非但沒有效果,反而還會引發一些副作用。
  • 是道德「綁架」毀了孩子?
    近期,五年級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一事引發廣泛關注,網民也討論激烈,從不同角度發表各自觀點,都想找出孩子墜樓背後的真相。大多數人都認為袁老師在批改繆可馨作文——《大聖三打白骨精》讀後感時,批註「傳遞正能量」5個字是驅使孩子墜樓身亡的主要原因。
  • 說真的,別再隨便教孩子畫畫了
    看完書,意猶未盡,正好書的附頁有作者創作這套繪本的詳細過程,我就給她講,繪本是怎麼創作出來的——你要先想好一個故事,然後把故事畫下來,再配上文字……當時,聽完,她對「創作一本圖畫書」這件事心生嚮往,說她自己也要做一本!
  • 「別再道德綁架了,是你的孩子給別人帶來麻煩,你跪著也得哄好」
    然後,孩子的父親直接用手中的水瓶怒砸男乘客。然後還有人指責這個男乘客」和嬰兒一般見識「,不是漢子。這件事在網上曝光以後,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有些已經是家長網友就說:「沒有孩子的沒有資格評論」、「罵那父親的,都是單身狗。一輩子的loser」。但也有些網友有不同的意見。「我有了小孩我也不會認為全世界欠我的,因為那是我的孩子,不是別人的。
  • 男孩車內活活憋死後續事件:不要用你的弱小來道德綁架別人的善良
    震驚之餘,他趕緊報警,聯繫了孩子的家屬。可隨後家屬的表示,卻刷新了他的三觀。「就是因為你車門沒鎖,才導致孩子進去的,你要負責任。」原本是一起悲痛的新聞,卻因為家屬無理的態度,震怒了全網。像這樣「孩子死哪就訛哪」的家長,近幾年我們真的見得太多了。
  • 活埋母親的兒子太可惡,家長必須學習,如何教孩子做一個善良的人
    因此,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善良的人,而不是一個可惡的人。通過以下一些簡單的步驟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友愛善良。告訴孩子,即使很小的善舉也能順利進行。向孩子說明為什麼要為別人推門,讓他人在交通中走到自己面前,或者在別人舉手時幫助他。告訴孩子,即使對方沒有說謝謝或讚賞自己也要去幫助。
  • 你不曾了解一個人的過去,就別隨便對人道德綁架
    「舉手之勞」是我的謙辭,不是你用來道德綁架的說辭。2你開口求我,我就一定要幫你?在這個夏天大熱的《乘風波浪的姐姐》中,#張雨綺幫李斯丹妮拒絕藍盈瑩#的熱搜引發網友的熱議。姐姐們的第二次公演即將開始,每個團都在抓緊時間練習。
  • 如何拒絕道德綁架
    你被道德綁架過嗎有人昂貴的收藏品被熊孩子不小心弄壞之後被要求別跟孩子一般見識,有人在公交車上被老人強迫讓座還被出言辱罵,有人捐款了一輩子卻在九十三歲時被催款信件道德綁架委屈自殺,道德綁架者最噁心的地方在於他們慷他人之慨,自己站在說話不腰疼。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最好是要提前教孩子認字,但是不要讓孩子厭惡認字因為比認字更重要的是,不要倒了孩子學認字的胃口。不認字的壞處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他在公立幼兒園讀了三年,三年裡學校沒有發一本書,也沒有教認字,大班下學期又因為疫情,學校沒有開學,等到可以上學,學校又建議在家裡,所以下學期也沒上學。在家裡,我也沒有教他認字,主要我太忙,白天要工作,晚上要學習考證。
  • 國人必看的三本書:學論語教孩子,讀易經成格局,閱道德經修境界
    導語:國人必看的三本書:學論語教孩子,讀易經成格局,閱道德經修境界大中華傳承上下五千年, 泱泱大國,文化盛行。先秦諸子百家文化更是流傳至今,包含範圍無所不有。中間有遺失有淘汰,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這些是多麼幸運。
  • 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孩子被欺負,家長別只會教「告老師」
    家長們在此刻感到了疑惑,作為大人家長們不能輕易出手,不教孩子告老師,還能怎麼辦?面對家長們的疑惑,李玫瑾老師在節目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孩子被欺負,家長別只會教「告老師」:李玫瑾老師在孩子受欺負這件事上,分享了4種比「告老師」更管用的好辦法。
  • 家長怒斥老師:動不動就叫家長,你教不好學生,就別來當老師啊!
    甚至有的父母將孩子送到學校,不管不問不理不睬,教育孩子貌似完全成了教師的事,教的好,還說的過去,但要教不好,迎來的便是家長的怨言,甚至部分家長在公共場合讓教師「難堪」。
  • 真的,不要教孩子畫畫!
    剛拿起畫筆,爸爸來了一句: 等等,大海是藍色的,你怎麼拿黃色的筆,別塗錯了; 孩子看看畫筆,看看塗色本,猶猶豫豫後開始塗色。 說過多少次了,在框裡畫,你怎麼又塗到外面來了; 西瓜是圓的,塗的時候要拐個彎; 到底會不會,照著塗都塗不好! 爸爸時不時地「教」孩子,甚至忍不住握起小手,手把手「教學」。 這樣是圓,這樣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