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出自《古文觀止》中司馬相如的文章《上書諫獵》。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西漢著名辭賦家。所著《子虛賦》、《上林賦》為武帝看重,用為郎,曾出使西南,後為孝文園令。
司馬相如跟從皇上到長楊宮打獵,這時天子正愛好親自射獵,追逐野獸。相如因此上了一個奏疏勸諫皇帝。他從以下幾個方面誠懇勸諫:
逸材之獸之險
即碰到兇猛超群的野獸的危險。物有同類而能力是有不同的,所以力氣大、能舉千鈞的有戰國時秦國的烏獲;跑得快的有春秋時的慶忌;勇敢的有孟賁(戰國時秦國人)、夏育(戰國時齊國人)。以我的愚見,認為人類中確實有這種情況,獸類中也會這樣。現在陛下喜歡登上險阻的地方,射獵猛獸,突然遇到兇猛超群的野獸,驚駭在沒法退避的地方,侵犯隨從車輛的清塵,車子來不及旋轉車轅,人沒有工夫巧妙地應付,即使有烏獲、逢蒙(古代善射者)那樣高超的技能也不得使用,路上的枯木朽株都成為障礙物了。這就好像胡、越一樣的敵人起兵於車輪之下,而羌、夷一樣的敵人緊挨著車後,難道不危險嗎!
人主不意之險
即使是十分安全而無危險的地方,也本來不是天子所應該接近的。掃清了道路而後出行,在路的中間奔馳,還有時會發生馬勒斷、車鉤出的事故。何況跋涉於深草之中,馳騁在邱墳之間,眼前貪圖獵獲野獸的快樂,心中沒有預防發生事故的思想準備,那遭遇禍害也不難啊!輕視天子的極重要的地位,不以皇宮為安樂之地,出遊到有萬分之一危險的道路上當作快樂,臣以為陛下不應當這樣做。
在危險尚未出現之前及早防備
明察的人能預見沒有發生的事情,機智的人能避開危險於危險沒有露形的時候。災禍本來就多藏於隱微之中,而且往往發生在人不留心的時候。所以有句俗話說:「家裡積了千金,不坐在離屋瓦近的堂邊。」這句話說的事情雖小,但可以比喻大的道理。我希望陛下留意審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