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谷微信號:yigoonet
根據蘭州市衛健委官網9月15日的通報,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布魯氏菌抗體陽性者3245人。第二次復檢和健康評估工作全面結束後,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協調、督促蘭州生物藥廠積極開展補償賠償工作,補償賠償工作於10月份分批次開展。
調查組認定,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了過期消毒劑,致使廢氣排放時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被刮向藥廠下風向的蘭州獸研所和附近小區,導致當蘭州獸研所部分人員及當地部分居民和學生接觸後產生抗體陽性。隨後,蘭州生物藥廠多個獸藥產品批准文號被撤銷,8名相關責任人被處理,並表示將積極做好善後處置和補償賠償工作。
什麼是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革蘭氏陰性細菌布魯氏桿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傳染性疾病,在我國屬乙類法定傳染病,危害較大。國內主要傳染源為羊,其次為牛和豬。人通過接觸病畜的流產物、分泌物、排洩物、乳、肉、內臟、皮毛以及被汙染的水、土壤、食物、空氣、塵埃,經體表皮膚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可感染布魯氏桿菌,人群普遍易感。
布病主要損害人、畜的生殖系統和關節,臨床表現包括發熱、多汗、乏力、骨關節和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男性患者可發生睪丸、附睪腫脹等,女性患者可發生乳腺炎等。
事件時間軸
2019年11月28-2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報告有4名學生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
2019年12月2日,蘭大一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病例,均為蘭州獸醫研究所人員,診斷後確定為布病隱性感染。
2019年12月6日,蘭州衛健委官網通報,對蘭州獸研所人員進行了調查,至當日12時,已檢測263人,其中抗體陽性65人(含此前4例)。
2019年12月7日,截至當日中午12點,已對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其後,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布魯氏菌疫苗生產車間停止生產。
2019年12月10日,13名於今年8月曾在蘭州獸醫所工作的哈爾濱學生布病抗體陽性,其中1人確診為布病。
截至12月25日16時,蘭州獸研所學生和職工抗體初篩累計671份,實驗室覆核確認抗體陽性累計181例。
2019年12月26日,甘肅省衛健委員、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蘭州市政府聯合通報,專家組認為,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的一個月內,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生產時段該區域主風向為東南風,蘭州獸研所處在下風向,人體吸入或黏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造成蘭州獸研所發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此次事件是一次意外的偶發事件,是短時間內出現的一次暴露。
同時,通報中表示,周邊居民可資源到醫療機構進行免費諮詢、檢測和治療,人暴露的劑量很低,從此次調查情況分析,不會出現大量抗體人員。
2020年1月13-15日,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生產許可被撤銷,相關批准文號被註銷。
2020年2月4日,蘭州生物藥廠在公司網站上發布《致歉信》,表示將對8名責任人做出嚴肅處理並積極配合做好善後處置和補償賠償工作。
2020年9月14日,《財新》媒體披露,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20年5月-2020年7月,當地抗體檢測後累計發現的感染者已十數倍於此前通報的數據,截至2020年2月底,對附近2萬市民進行的檢測結果顯示,初篩後經省衛健疾控部門組織覆核,確認布菌抗體陽性感染者超過3000人,且其中佔比最多的是藥廠附近被廢氣中含菌氣溶膠感染的居民。
2020年9月15日,蘭州衛健委發布官網通報稱,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
據日前封面新聞的報導,蘭州獸研所所長殷宏表示,「我們知道(學生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的很早,去年11月28日就知道了。」至於為何時隔半年多,當地才公布覆核確認陽性人數,「可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研究所內有200多抗體陽性人員,「職工和學生沒有發病的。」
中牧蘭州生物藥廠是誰
蘭州此前的通報顯示,中牧蘭州生物藥廠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獸用疫苗生產廠之一,也是農業農村部強制免疫動物疫病疫苗定點生產企業,先後進行了9次獸藥GMP驗收(含復驗、改擴建),取得獸藥產品批准文號22個,其中布氏菌病活疫苗2個,分別為S2和A19菌株。2016年以來中牧蘭州生物藥廠生產的布氏菌病活疫苗批籤發全部合格,2019年布氏菌病活疫苗質量抽檢5批次,檢驗合格。
9月16日,中牧蘭州生物藥廠母公司中牧股份發布公告,稱已關閉中牧蘭州生物藥廠的獸用布病疫苗生產車間,停止一切獸用布病疫苗生產活動。截至目前,該生產車間一直處於關閉狀態,未進行生產。
據紅星新聞報導,中牧股份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從它(生產車間)的營業收入佔比來看,對公司整體的影響是非常小的。按照18年的數據情況,它佔的營收比例不到2%,毛利潤還是負的。」目前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已經不能再生產獸用布魯氏菌疫苗了,現在主要生產的是口蹄疫疫苗。
後續的賠償
根據蘭州15日的通報,第二次復檢和健康評估工作全面結束後,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協調、督促蘭州生物藥廠積極開展補償賠償工作,補償賠償工作於10月份分批次開展。
另據紅星新聞報導,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是衛健委在推動這件事情,對不同的人進行健康評估,賠償分批次開展。「我們只負責配合把這一筆資金支付到位」,目前尚無法確定賠償款的數額,如果確定下來會對外公告,「預計10月份開始分批開展。」
感染者現狀
(以下根據《健康時報》報導內容整理)
據報導,目前已感染的患者中有相當大一部分被病痛折磨,出現劇烈的疼痛、冒汗、睏乏、身體腫大等,卻始終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得病、該不該治療,以及未來該怎麼辦。
一位化名李曉的患者表示,自己從去年11月開始出現疼痛、睏乏等症狀,12月底小區發布《自願檢查布魯氏菌》的通知後才知曉布病事件,今年1月病情加重後就診,被確診為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當時我們收到的通知是,有症狀的人可以自願入院治療,檢查和治療費用在1千元以內,可以免費治療。」李曉在住院期間接受了慶大黴素的注射以及口服多西環素兩種治療方式,出院時因轉氨酶嚴重升高而自行停藥,還有感染者因吃藥半年依然渾身疼痛,且由於吃藥出現胃和腹部不適、小便呈紅色,跟李曉一樣停了藥。
附近社區感染布魯氏菌的居民自發建了一個群,目前群裡有400人,每人代表一家,實際感染人數顯然遠大於400。據李曉的了解,他所在的小區幾乎每家都有被感染患者。布病事件發生後不久,就有工作人員每個月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但僅是詢問病情,而沒有其他具體措施。
該如何治療?為何症狀得不到緩解?李曉等人對此情況進行了多次反映,但「一直被推來推去,更沒有人告訴具體要如何治療,短短一年時間大量的人從感染轉成了慢性病。」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布魯菌病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聯合、足量和足夠的療程。一般而言,布病發病後1-3個月為急性期,發現後需儘快治療,並聯合至少兩種抗生素,例如多西環素聯合慶大黴素等,同時藥物劑量和療程需要足夠,不能自行停藥。一般,急性期患者需要完成6周的療程,若治療及時、得當,多數預後良好。但若病程超過6個月,轉為慢性感染,患者出現持續性的精神不振、全身無力、關節肌肉疼痛,或長期處於發燒狀態,嚴重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導致殘疾。慢性感染患者可能需要2-3個6周療程,若伴有脊柱炎、骶髂關節炎、膿腫等,則可能還需手術治療。
今年7月,李曉去做了第四次檢查,但直到依然沒有收到任何結果,打電話詢問結果,對方回復檢查結果已上報相關部門,不對外做任何公布。
文 | 醫谷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