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澤東讚譽「善七律」的詩人元帥葉劍英

2020-11-23 上遊新聞

葉劍英不僅是一位叱吒風雲大智大勇的著名元帥,而且還是一位聞名遐邇極有造詣的儒將,可謂文武雙全,韜略與才氣都勝人一籌。在黨內軍內的高層領導中,毛澤東很稱讚葉劍英的文採,尤其說他「善七律」。從少年時代起,葉劍英便如痴如醉地鑽研名人詩詞,積下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再加上走出國門開拓眼界,更激發了救國愛國情懷。元帥與詩人雙重桂冠集於一身,其中的意趣詩情相映生輝,別有一番精緻的人生品味。

借詩寓志:風華正茂指點江山

早在學生時代,葉劍英就以詩為劍,同舊勢力進行鬥爭。1915年,葉劍英在中學讀書時就曾題下了氣度非凡的著名詩章《油巖題壁》:

放眼高歌氣吐虹,

也曾拔劍角群雄。

我來無限興亡感,

慰祝蒼生樂大同。

油巖,是廣東梅州名勝古蹟之一,位於梅縣東山中學附近約兩公裡之地。1915年,18歲的葉劍英就讀於梅縣東山中學,在畢業前夕約伴同遊油巖。當時辛亥革命未久,袁世凱陰謀稱帝,局勢混亂,全國討袁聲勢浩大,革命浪潮洶湧,愛國志士無不欲以身報國。葉劍英登上油巖,眼看祖國壯麗山河有感而發,乃欣然題詩留於油巖壁上,這就是著名的《油巖題壁》詩。全詩語氣雄偉,句句相聯,內涵高遠,步步展現作者愛國、救國之摯誠。中學畢業的時候,擔任學生會會長的葉劍英在東山中學發起舉辦學生成績展覽,遭到校長葉菊年的無理反對與責難。於是,葉劍英憤慨不平之下,寫下了「大好園林堪種菊,風流花卉獨稱王」的諷刺詩句,憤然離校以示抗議。後來,校長要他檢查反省才準發畢業證書,葉劍英回信拒絕說:「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無文憑。」

1917年,葉劍英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學校,他常與學友切磋詩文。其後,昆明出版《劍餘詩集》,收入葉劍英寫的古詩10餘首,其中有許多清新俊逸、讀之耳目一新的絕佳詩句。譬如《夜宴》一詩,娓娓道來,清麗之風迎面撲來,令人心曠神怡:

興爽春衣沾露顯,

情高秋思落詩魂。

更憐良夜嫌更促,

把劍長歌所有軒。

◆1924年葉劍英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兼教官。

在北伐革命中,葉劍英參與籌辦黃埔軍校,並參加了統一廣東根據地的戰爭。1925年4月,發生了香洲兵變。葉劍英果斷處置了叛亂分子,寫出了動人心魄的詞章《滿江紅·香洲烈士》。他滿懷深摯的情感抒發道:

鎮海獅山,

突兀處、英雄埋骨。

曾記得,

談兵虎帳,

三春眉月。

夜半槍聲連角起,

繁英飄盡風流歇。

到而今、墮淚忍成碑,肝腸裂。

革命史,

人湮沒;

革命黨,

當流血。

看攙槍滿地,

剪除軍閥!

革命功成階級滅,

犧牲堂上悲白髮。

更方期孤育老能養,

酬忠烈。

1927年,葉劍英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人生旅程的光榮轉折。

從此以後,在葉劍英的詩章中,更有「血染東南半壁紅」的雨血腥風的蘇區鬥爭,也有「夜渡雩都濺濺鳴」的紅軍艱難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還有「穿溝破壘標奇蹟」的抗日戰爭烽煙瀰漫,直至豪情萬丈的「吾放眼到平西」的人民解放戰爭……

詩詞唱和:真摯友情傾訴衷腸

葉劍英與毛澤東、朱德、董必武、陳毅、李富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既是親密戰友,又是互相唱和的詩友。

1941年9月,葉劍英寫了《寄續範亭司令並呈懷安諸老(二首)》,表達了對革命同志的尊敬、讚賞和互勉之情。

孫陵碧血長青苔,

阿鬥昏庸事可哀。

剩有殘軀效李牧,

雁門關外殺敵回。

投身革命將何事,

老者安之少者懷。

君獨傷時導工部,

小戎離黍託詼諧。

葉劍英這首詩中提及的續範亭,1893年生,山西崞縣(今原平)人。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5年因不滿國民黨政府的投降政策,在南京中山陵自殺未果,遇救後,繼續奔走各地,呼籲抗日。1939年後,曾在抗日根據地任晉綏軍區副司令員。1947年9月12日病逝於山西臨縣。中共中央追認他為正式黨員。

◆1941年2月,葉劍英從重慶回到延安擔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謀長,兼十八集團軍參謀長。

懷安諸老,是指1941年9月5日在延安成立懷安詩社一事。諸老指參加詩社的朱德、董必武、林伯渠、謝覺哉、徐特立、吳玉章等革命前輩和延安的社會賢達等老人。

戰火烽飛的非常歲月中,葉劍英還寫有一首《和朱德同志詩》,欣然唱和:

將軍莫唱大刀頭,

淪陷山河寸寸收。

勒馬太行煙霧外,

伊誰與我賦同仇。

1957年夏,葉劍英心懷崇敬和喜悅之情,為吳玉章慶賀壽辰笑吟一首《壽吳玉章同志》詩:

八十吳翁心尚孩,

華筵祝壽我銜杯。

算公多少勞動日,

不少七千二百四。

葉劍英這首詩中的主人翁吳玉章(1878—1966),四川榮縣人。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

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詩人、一代偉人毛澤東,生前就十分欣賞葉劍英的詩詞。1965年,他在給陳毅的信中寫道:「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要向他們請教。」

毛澤東72歲壽辰之際,毛岸青和邵華前去看望父親,毛澤東當即一字不差地親筆背錄書寫了葉劍英寫的《遠望》詩,送給兒子與兒媳,表示了對該詩的高度讚賞。

憂患元元憶逝翁,

紅旗縹緲沒遙空。

昏鴉三匝迷枯樹,

回雁兼程溯舊蹤。

赤道雕弓能射虎,

椰林匕首敢屠龍。

景升父子皆豚犬,

旋轉還憑革命功。

這首詩是1965年秋,黨中央在大連棒棰島召開會議期間,葉劍英有所感而吟成的。

◆1965年葉劍英在大連同海軍某部文工團員一起演奏。

聶榮臻在《葉劍英詩詞選集》序中,也由衷地稱葉劍英是「當代中國詩壇泰鬥之一」。

葉劍英的深邃的藝術造詣和了不起的詩詞成就,首先來源於他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同時也是他幾十年來勤學敏思、口吟筆耕、孜孜不倦地活到老學到老的結果。他一生都能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他的古典文學素養很高,舊體詩詞的功底十分深厚。幾十年來,他口不停吟,手不釋卷,從中國古典詩詞中不斷汲取源源不盡的豐富營養,直到晚年他對許多名篇佳句還能倒背如流。

1975年5月,毛澤東與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員談話時,談到「長沙水」、「武昌魚」和「孫權搬家南京」的典故,突然要葉劍英給大家背誦辛棄疾的《南鄉子》。葉劍英毫不遲疑,當場流利地全文背出:「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在場的領導同志無不對他嘆服。毛澤東也非常滿意地微笑頷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葉劍英和陳毅同為文武兼備的「儒將」,兩人都擅長寫詩。葉劍英寫給陳毅的數首詩均寓意深刻,格調高昂,反映了兩位元帥之間的親密交往和深厚情誼。

建國頭幾年,葉劍英在華南和中南主持工作,陳毅在上海、華東主持工作,均是肩負重任、為政一方的地方大員。1954年,葉劍英離開華南和中南的領導崗位,調入中央,開始投身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事業。陳毅也於這一年從上海、華東調入中央,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協助周恩來主持外交工作。這年12月,在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他們相聚在一起。陳毅以鯊魚皮包贈葉劍英,葉劍英即席戲作詩一首:

故人贈我以皮包,

何以報之芒果好。

芒果迢迢在遠方,

何以致之將鐵鳥。

1966年「文革」開始後,葉劍英和陳毅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大。10月,在林彪、江青一夥煽動下,全國掀起了「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浪潮,各省市、中央各部委的主要負責人都受到了衝擊。11月8日,軍隊院校某些「造反派」頭頭,又糾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衝擊國防部。11月13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了軍隊院校和文體單位來京人員的10萬人大會。葉劍英和陳毅在會上針對學生衝中南海、國防部的舉動,提出嚴厲的批評,旗幟鮮明地反對逐步升級、無限上綱、口號越「左」越好的做法。11月29日,葉劍英和陳毅又出席了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的軍隊院校師生大會。葉劍英在講話中,針對一些錯誤行為提出了嚴肅批評。他說:「把國防部當成敵人的堡壘來衝,把解放軍戰士當成敵人來打,還有哪一種錯誤比這更錯誤的啊!」陳毅在會上說:「不要把工作有錯誤、缺點的也當成黑幫,當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去鬥,要區別對待,不要把路線鬥爭擴大化、簡單化。」林彪、江青一夥,對葉劍英和陳毅的上述兩次講話十分惱怒。葉劍英針對林彪、江青等人挑動某些群眾組織批判他和陳毅的兩次講話這件事,特意贈陳毅《虞美人》詞一首:

串連炮打何時了,

官罷知多少?

赫赫沙場舊威風,

頂住青年小將幾回衝!

嚴關過盡艱難在,

思想幡然改。

全心全意一為公,

共產宏圖大道正朝東。

這首詞是投向林彪、江青一夥的匕首,是獻給陳毅的友誼花環。陳毅默讀著,被這首大膽針砭時弊、坦蕩直抒胸懷的詞章打動了。他提筆在葉劍英詞旁邊批了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絕妙好詞!」

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和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林彪、江青一夥又多次對所謂「二月逆流」橫加罪名。1969年10月,他們以戰備為名,把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趕出北京。葉劍英輾轉於長沙、嶽陽、湘潭、廣州等地,陳毅和張茜一起去了石家莊。

從1970年7月開始,陳毅在石家莊經常感到腹部隱痛並伴有腹瀉。但直到1970年10月下旬,他才回到北京住進301醫院。但在「醫療為政治服務」的背景下,陳毅住院56天,竟無一次會診。1971年1月16日,陳毅做切除闌尾手術,才發現患的是腸癌,並已有局部轉移。

在陳毅生命最後的日子裡,葉劍英幾乎每天都來探望。他看著陳毅十分虛弱的身體,不忍讓陳毅勞神,經常只在病房裡稍坐一會兒便告辭出來。然而,走出病房又不願馬上離去,他雙手背在身後,垂頭無語、步履沉重地長久徘徊在陳毅病房門口。這沉重的腳步,凝結了老戰友多少真摯的友情和惦念啊!

◆葉劍英與陳毅。

1971年12月19日,葉劍英滿懷深情地寫下《慰陳毅同志》詩一首。詩前有「毅公臥病,詩以慰之」八字。詩曰:

君子坦蕩蕩,於人曰浩然。

贛南危不屈,福建錯能悛。

斯人有斯疾,聞道可聞禪。

信回天有力,前路共巨艱。

使陳毅在彌留之際感到寬慰的是,葉劍英帶來了毛澤東為「二月逆流」平反的話。

那天,陳毅問出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句話:「葉帥來了沒有?」葉劍英聞訊趕到病房,望著生命垂危的老戰友,淚流滿面,講不出話來。他顫抖著雙手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上面抄著毛澤東為「二月逆流」平反的一段話。

毛澤東說:「現在再也不要講二月逆流了。當時是『五·一六』,王關戚,還有陳伯達,打擊一大片,包括你(指周恩來)在內。當時那個情況,有些同志要講一些話,是應該的,是公開講的。在黨的會議上為什麼不可以講?有些事情看來過了幾年就清楚了。」

聽到這裡,陳毅黯淡的雙眼眨動了一下,他聽到了他想聽到的話,儘管來得太晚。

1972年1月6日深夜11時55分,陳毅永遠停止了呼吸和心跳。

葉劍英多次去向陳毅遺體告別,每次都痛哭失聲,淚如雨下。痛徹的思念,滿腔的義憤,他構思了一首五言絕句《悼陳毅同志》:

鬼域含沙射,元良息仔肩。

兒曹當鶴立,接力競無前。

1976年,在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去世後,葉劍英一身系天下之安危,在粉碎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陰謀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偉大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兒曹當鶴立,接力競無前。」葉劍英是按照他在《悼陳毅同志》詩中所表達的志向去書寫歷史的。「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粉碎「四人幫」的勝利喜訊,是葉劍英對九泉之下的老戰友陳毅的最好紀念。

直抒胸臆:盛讚祖國全新面貌

新中國成立之後,葉劍英的大量詩作描繪了新生的東方大國日新月異、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他以絢麗的彩筆,盡情地歌贊祖國層出不窮、欣欣向榮的建設新面貌:大慶油田、長江大橋、海南膠園、十三陵水庫等等,著意刻畫出「欣逢盛世超堯舜」、「萬眾揮鋤鐫大地」的勞動人民朝氣蓬勃、幹勁沖天的美好形象。

葉劍英對於人民解放軍的建設也傾注了極大的心血。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於海軍領導關係的決定》,此《決定》的出臺是我國建軍史上一個深具歷史意義的標誌,它明確規定實行各大軍區和軍委海軍司令部的雙重領導體制。葉劍英為此還寫出一篇妙趣橫生、寓意深遠的詩詞加以抒懷:

母雞孵鴨蛋,母子亦相親。

一日凌波去,滄波無限情。

葉劍英的許多詩詞還表現了他對科學的關注。1962年,他揮筆寫出了《攻關》這首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以後更有「神州九億爭飛躍,衛星電逝吳剛愕」這樣令人拍案叫絕的詩句。

葉劍英還熱情謳歌「持槍南島最南方,苦練勤操固國防」的女民兵,經常惦著「一篇持久重新讀,眼底吳鉤看不休」,要人們始終牢記保衛祖國的重任。

在那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葉劍英同樣身遭厄運,困惑、磨難、為國擔憂而心急如焚、痛恨禍國殃民的反黨集團,為此,他將自己的一腔情感幾多憂憤訴諸詩中。期間,葉劍英在一幅畫著竹子的扇面上題了一首耐人尋味的詩章:

彩筆凌去畫溢思,

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

經得艱難考驗時。

葉劍英的詩詞主要反映時代的重大主題,但也不乏充滿生活氣息的詼諧之作。《調笑令·會場素描》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首,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捧腹:

頭重,頭重,四個小時聽眾。

腰斜眼倦腸飢,左手頻看計時。

時計,時計,有點猿心馬意。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這是葉劍英晚年於1977年5月14日抒懷的名句,全詩《八十書懷》如下:

八十毋勞論廢興,

長徵接力有來人。

導師創業垂千古,

儕輩跟隨愧望塵。

億萬愚公齊破立,

五洲權霸共沉淪。

老夫喜作黃昏頌,

滿目青山夕照明。

總之,葉劍英一生戎馬,戰南徵北,倥傯間吟詩作賦,言志抒情,詩詞多豪邁之氣,卻也不乏婉麗之筆。葉劍英一生共作詩詞170餘首,都以獨特的音調唱出了獨特的時代色彩,唱響了中華民族精神,同時也唱出了葉劍英自己不同凡響的一生。葉劍英用眾多的詩篇記錄了自己一生獻身國家的身影和足跡,展現了如畫般瑰麗、如詩樣濃鬱的人生,也用眾多的詩篇記錄了中國革命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是壯闊的詩史,也是壯麗的史詩,讀他的詩詞也是讀中華民族的歷史。葉劍英把詩詞的社會功能發揮到極致,對中華民族是一種解讀,對傳統文化是一種倡揚和豐富。葉劍英的詩詞造詣與成就,已經毫無疑問地奠定了他傑出詩人的地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葉劍英元帥的詩人情懷
    葉劍英元帥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位被毛澤東譽為「善七律」的傑出詩人。他常於軍國政務之餘,「餘事作詩人」。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用詩作抒發救國壯志,追憶革命風雲,緬懷革命先烈,讚美大好河山,謳歌社會主義。
  • 葉劍英元帥罕見生活照(附葉帥著名詩章),你看過麼?
    葉劍英元帥(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葉劍英(原名葉宜偉),男,漢族,廣東省梅縣人。
  • 葉劍英元帥詩詞節選
    這是毛主席對葉劍英元帥的評價,從此可看出葉劍英元帥性格謹慎,在大是大非面前看得清並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樣的是,和毛主席一樣,葉帥也喜歡詩詞,他的詩詞也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評價。毛主席稱葉劍英的詩「酣醇勁爽、形象親切、律對精嚴」;在給陳毅的談詩信中,毛澤東稱「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可向他們請教」。本文節選葉帥的一些詩詞,供大家欣賞學習。
  • 「愙齋書法」你沒見過的葉劍英父子書法
    葉選平,葉劍英元帥的長子以下為葉劍英元帥的書法同時,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在軍國政務之餘,戎馬徵程之中,寫下了大量的詩詞。毛澤東曾說「劍英善七律」,讓陳毅向葉劍英學詩。還曾給予他很高的評價,說他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周總理也引用「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來讚譽他。
  • 毛澤東與葉劍英的永恆情誼
    原標題:毛澤東與葉劍英的永恆情誼   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生120周年,我們輯錄了毛澤東與葉劍英一生交往中,互相關心、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幾個故事,以饗讀者。  毛澤東與葉劍英有著密切的交往,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充分信任。毛澤東與葉劍英,既是戰友,又是詩友,使他們相知更深。
  • 逸聞|葉劍英元帥與六名妻子、三個紅顏的感情經歷
    說起葉帥,毛澤東對葉劍英的兩句評價可能太有名了:「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朋友們或許以為葉劍英如此嚴肅謹慎,恐怕在情緣方面只有一位夫人甚至一位也沒有吧?那可是大錯特錯!十大元帥平均婚戀4.9次,全仗著咱葉帥這個「最高分」呢。別忘了,葉帥可是十大元帥裡最酷的帥哥啊。用葉帥家鄉的廣東話講,「衰鍋」系一定離不開「黴鋁」的啦。
  • 中國十大元帥書法欣賞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元帥軍銜及授予勳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發命令狀,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
  • 葉劍英元帥10精品書法作品欣賞,筆力堅挺,網友:字如其人也
    這是對葉劍英元帥評價,在葉帥的書法裡也能夠看到謹慎的一面,葉帥的字渾圓遒勁,柔中帶剛;自然流暢,不落俗套;學古不泥,融古化今,開創一代宗師。凡夫俗子,功力淺薄者無法會其奧妙;胸襟狹窄,舉止拘謹者無法令其豁達。葉帥出來書法出色之外,詩詞也是極為拿手的,記得葉帥有一首《七律•遠望》的詩:憂患元元憶逝翁,紅旗飄渺沒遙空。昏鴉三匝迷枯樹,回雁兼程溯舊蹤。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
  • 毛澤東主席對十大元帥的獨到點評:聶榮臻是個厚道人
    首次授銜的標準和條件非常嚴格,按照《軍官服役條例》規定,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最終,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這十位元帥各自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特點非常鮮明。在長期並肩協作的過程中,毛澤東曾對他們有過詳略不一、獨到生動的點評。
  • 元帥們的書法欣賞
    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元帥軍銜及授予勳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發命令狀,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
  • 4月28日 葉劍英出生 葉劍英與6位妻子3個紅顏的感情經歷
    葉劍英文革前肩上的擔子比較輕,文革開始後,得到毛澤東的一再提拔,進入政治局常委,位高權重,敢於跟江青拍桌子,把手都拍傷了。林彪出事、恩來病重、小平翻車後,葉帥更是獨挑大梁,但又妙在不動聲色也。最後當到軍委實權副主席,坐鎮中南海,一舉擒拿王張江姚等4位顧命大臣,萬國為之震顫。
  • 紀念葉劍英元帥誕辰115周年:將軍決勝豈止在沙場
    今年是葉劍英元帥誕辰115周年。我還清晰地記得他80歲那年寫的一首七律:「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豪情滿懷的詩句今天讀來仍令人動容。仔細一算,老人家離開我們已26年!
  • 葉劍英元帥10精品書法作品欣賞,筆力堅挺,網友:字如其人也
    這是對葉劍英元帥評價,在葉帥的書法裡也能夠看到謹慎的一面,葉帥的字渾圓遒勁,柔中帶剛;自然流暢,不落俗套;學古不泥,融古化今,開創一代宗師。凡夫俗子,功力淺薄者無法會其奧妙;胸襟狹窄,舉止拘謹者無法令其豁達。葉帥出來書法出色之外,詩詞也是極為拿手的,記得葉帥有一首《七律•遠望》的詩:憂患元元憶逝翁,紅旗飄渺沒遙空。昏鴉三匝迷枯樹,回雁兼程溯舊蹤。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
  • 廣東梅縣:葉劍英故居,「藏龍臥虎」風水寶地,走出開國元帥
    葉劍英故居,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雁上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劍英為廣東省唯一一位開國元帥.故居和紀念園都非常值得探訪.圖為葉劍英紀念館.【羅定四眼哥遊廣東】葉劍英故居-葉劍英元帥雕像.葉劍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之一。
  • 共和國十大元帥書法真跡,難得一見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元帥軍銜及授予勳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發命令狀,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他們個個驍勇善戰,曾在戰場上橫刀立馬,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汗馬功勞。
  • 盤點毛澤東點評十大元帥 劉伯承:「一條龍下凡」
    首次授銜的標準和條件非常嚴格,按照《軍官服役條例》規定,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最終,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這十位元帥各自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特點非常鮮明。在長期並肩協作的過程中,毛澤東曾對他們有過詳略不一、獨到生動的點評。
  • 十大元帥墓地今何在?元帥們去世後都葬在了哪裡?蒼松翠柏掩忠魂
    中國十大元帥墓在哪?十大元帥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十位軍事家。在軍內甚至黨內都極有崇高聲望,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下面本文盤點了中國十大元帥墓,十大元帥去世後都葬在了哪裡?中國十大元帥墓 :1、朱德墓 朱德(1886年-1976),原名朱代珍,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元帥的墓室位於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內。1976年7月6日,朱德元帥逝世火化後,骨灰放入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一室,供人祭拜。
  • 葉劍英元帥書法欣賞
    葉劍英元帥葉劍英書法葉劍英書法葉劍英書法葉劍英書法葉劍英書法
  • 葉劍英故居:英雄家國志 陰那梅水濱
    ,此山形似一條伏臥休憩的巨虎,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就坐落在這座虎形山下。   客鄉人文奠國學功底   作為元帥,葉劍英為世人稱道的不僅是他的文治武功,還有他儒雅的談吐、深厚的國學修養和上百篇足以傳世的格律詩。毛澤東晚年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引用了辛棄疾的詩詞,剛開了個頭就突然停下來,讓葉劍英接著說。葉劍英站起來把全篇流利地背誦完畢,毛澤東非常高興,指著葉帥對眾人說:「此人有些文化。」
  • 喬延年自跋《七律》十大元帥長卷欣賞
    喬延年:詩人書畫家。《喬延年十大元帥長卷》喬延年畫並自跋《七律》朱德元帥馬上生涯走半生,金甌一統總司兵。彭德懷元帥失讀琴譜奏和音,好曲怡情不厭聞。葉劍英元帥十大元戎最亮星,卓竹不肄草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