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首個區級家庭建設示範基地揭牌 兩岸青少年誦讀祖訓傳承家風

2020-12-13 閩南網

­  兩岸青少年誦讀黃氏祖訓。(本報記者王協雲攝)

­  「敦孝悌,睦宗族,和鄉鄰,明禮讓……」上周六,來自金門高中的高一學生黃浩然和小他一歲的妹妹黃懷瑢做了件有意義的事:回到黃氏大宗祠祭祖堂——廈門江夏堂裡,大聲朗誦並用毛筆書寫「江夏堂黃氏祖訓」。黃浩然說:「祖先通過家訓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今天我們朗誦並書寫下來,一定會遵從家訓,以後做得更好。」

­  這對來自金門的兄妹參加的是一年一度的「2016年海峽兩岸江夏文化交流活動」。今年的交流活動,除了兩岸書法名家作品展及世黃總商會經濟論壇外,還特別為來自廈門、金門的青少年舉行了一場書法邀請賽,兩岸青少年在金門黃氏宗親會會長領誦下,誦讀黃氏祖訓。

­  在10日的活動中,江夏堂還被思明區授予家庭建設示範基地,為全市首個區級家庭建設示範基地。位於錢爐灰埕2號文安小學內的江夏堂是黃氏大宗祠的祭祖堂。黃氏家族以德立世,流傳下諸多傳世家訓。在《黃氏族訓二十四要》裡,有「要持名節、要顧廉恥;要慎舉動、要謹言語」的警句。百年來其後人不斷將家風家訓發揚光大,不僅族內受益良多、名人輩出,對社會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  廈門江夏堂黃氏宗親會會長黃偉煌介紹,此次兩岸名家書法展示和兩岸青少年書法邀請賽,均以黃氏的祖訓、家規、家風為主要內容,「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進一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使優良的家訓、家規、家風深入到千家萬戶。」

­  「祖訓就像校規一樣,要所有的後人去遵循,讓家族擁有正能量,朝著正向發展。」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榮譽理事長黃奕展表示,此次弘揚家風、祖訓的嘗試,可以更好地教育青年一代。

­  思明區紀委負責人表示,以打造家庭建設示範基地的形式傳承廉潔家風,是思明區廉政文化建設的新探索。今後將持續深入開展以「樹清廉家風、立崇廉家規」為主題的好家風建設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家風、好家規,以好家風促進好民風,營造風清氣正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洞山基金會青少年國學經典誦讀推廣示範基地揭牌成立
    近日,洞山基金會攜手見山文化在宜豐新昌五小、同安中心小學、黨田小學3所學校舉行青少年國學經典誦讀示範基地揭牌儀式,並在現場開展了國學經典誦讀、教材捐贈、學生誦讀展示等活動。
  • 臥龍區舉行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儀式
    8月22日上午,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臥龍區青少年宮舉行。南陽市曲藝家協會主席文華,臥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鍵共同為「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的成立,標誌著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工作從此走向規範化、
  • 廣東佛山打造家教家風實踐基地 大力推動家庭文明建設
    11月18日,2019年「佛山融愛」家教家風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分別在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廣府家訓館、高明區荷城街道阮埇村阮北祠堂、三水區樂平鎮華土布村松桂書舍舉行。這是佛山市首批揭牌的「佛山融愛」家教家風實踐基地。
  • 宜學臥龍|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今日揭牌
    8月22日上午,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臥龍區青少年宮舉行,這標誌著該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工作從此走向規範化、系統化和長遠化,必將對南陽曲藝的傳承和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張中華宣讀了成立文件;南陽市曲藝家協會主席文華、臥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鍵共同為「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
  • 傳承優良好家風 四川成都市郫都區發布家庭文明建設公約
    ,推動郫都區家庭建設創新發展,在全區廣泛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良好氛圍,近日,四川成都市郫都區紀委監委機關、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區婦聯聯合舉辦的「傳承優良好家風 感恩奮進新時代」郫都區最美家庭表揚暨家庭教育示範基地展示活動,在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舉行。
  • 保亭檳榔谷「兩岸交流基地示範項目」隆重揭牌
    揭牌儀式圓滿結束人民網海南視窗5月31日訊 (通訊員 馬戎、雷強)5月30日上午,「兩岸交流基地示範項目」揭牌儀式在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隆重舉行。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臺灣兩岸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協會執行長郭美珍、保亭縣縣長彭家典、檳榔谷景區董事長程天富攜手為檳榔谷景區揭牌。揭牌儀式上,來自省臺辦、國家社科院、保亭縣的相關領導、臺灣少數民族代表以及檳榔谷景區董事長分別發表講話,對此次兩岸交流基地示範項目落戶檳榔谷的意義給予高度肯定。
  • 孔子七十五代孫講述祖訓家風
    ,為奉賢市民送上孔氏祖訓家風教育。  作為孔氏後人,孔祥林不僅介紹了先祖偉大教育家孔子的主要思想,還向奉賢市民們介紹了孔氏家族祖訓家風代代延續發展的脈絡,送上孔氏祖訓家風教育。而這正與當前奉賢區「好家訓好家風」培育工作緊密相關,獲得了奉賢市民的強烈共鳴。  從2006年開始,奉賢區就積極探索培育「好家訓好家風」工作。
  • 培育和諧家風,順德有了家教家風實踐基地
    今日(11月19日)上午,佛山市家教家風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樂從鎮舉行。樂從鎮水藤村紅基石黨群服務中心成為佛山首批5個家教家風實踐基地之一。佛山市婦聯主席曾穎、區婦聯主席麥綺慧參加了掛牌儀式。  今年,順德區婦聯進一步深化家庭文明建設,在基層培育和諧家風,舉辦了33場「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之巾幗心向黨禮讚新中國」社區行活動,歷年「最美家庭」上臺宣講最美家庭故事,或播放「最美家庭」事跡視頻,進一步弘揚新時代優良家風。在基層新建親子閱讀繪本館21個,並開展線下親子活動40場,進一步深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 家庭教育主題月回顧丨傳承優良家風家訓,建設幸福和諧家庭...
    家庭教育主題月回顧丨傳承優良家風家訓,建設幸福和諧家庭......· 優良傳承建設幸福和諧家庭WE ARE FAMILY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家庭文明建設,路橋區婦聯組織各鎮街道婦聯開展契合家庭需求、接地氣、貼民心的家庭文明創建活動,吸引動員更多家庭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宣傳、親子實踐、和合家庭文化活動,培樹家國情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 湖南省舜帝陵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寧遠縣揭牌
    紅網寧遠縣分站11月11日訊(通訊員 何勇輝 黃昱文)11月10日上午,湖南省舜帝陵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寧遠縣舜帝陵舉行。省臺辦副主任傅雷、永州市臺辦主任周生來以及劉衛華、劉軍君、唐浩、歐橋貴等寧遠縣領導出席揭牌儀式,市臺協、福建商會、臺商代表以及周邊縣區臺辦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
  • 東麗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暨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示範基地授牌儀式舉行
    來源:東麗區融媒體中心 翟鑫彬 韓麗  編輯:黃敬 日期:2020-09-15  日前,東麗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暨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東麗區文化旅遊體育局舉行
  • 長安區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12月20日,長安區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行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暨研修班開班儀式,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隊伍建設。長安區歷史悠久、非遺項目繁多。近年來,長安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建立非遺項目及非遺傳承人名錄系統,設置長安非遺綜合展廳,成立非遺鄉集,探索非遺品牌建設,全面推進非遺保護工作。目前,長安區有30多個非遺項目和60多名非遺傳承人,其中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才2人、省級非遺傳承人才6人、市級非遺傳承人才5人、區級非遺傳承人才30餘人。
  • 四川省南派藏醫藥傳承與創新產業化示範基地揭牌
    活動現場 (攝影:梁磊)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29日訊(記者 陳淋)8月28日,由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德格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南派藏醫藥傳承與創新產業化示範基地揭牌儀式順利舉行。自2012年起,成都高新區先後選拔各條戰線援藏幹部人才四批共686人赴德格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投入援藏資金達6億元,實施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援藏項目127個。今年2月,德格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成功脫貧「摘帽」。
  • 誦讀國學經典 傳承傳統美德
    如市第二十七小學日前舉行的「傳承國粹經典,詩詞浸潤校園」為主題的四年級聯合中隊主題隊會。操場上,學生走進詩情畫意之中,吟唱詩歌、揮灑筆墨、舞動衣襟,用飽滿的熱情彰顯氣質學子的姿態,用奔放的激情詮釋詩詞歌賦的精粹。配樂詩朗誦、舞蹈配書法、經典誦讀歌舞表演……一個個耳目一新的節目輪番上演,讓人享受著國學經典帶來的歡樂。 一些學校則利用舉辦古詩詞大會的方式傳承中華詩詞經典。
  • 「好家風」浸潤古城萬千家庭——西安市「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
    即:一個啟動儀式、三項作品徵集評選、五個專項活動(「好家風進萬家」寫春聯送春聯活動、「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誦讀活動,「廉潔西安大講堂」活動,「寫家訓、抄家書」書法展活動、「崇廉尚德好家庭」評選及宣傳活動),N是指各單位、各部門結合實際開展的創新性活動。「『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系列活動內容接地氣、範圍覆蓋廣、形式手段多,我要為這項活動點讚!」
  • 立榜樣樹標杆 廣東肇慶啟動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
    傳美德揚家風,文明德善澤潤萬家。12月9日,由肇慶市婦聯、肇慶市文明辦舉辦的「2020年肇慶市先進家庭頒獎暨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肇慶高要家訓廉政基地舉行。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花都揭牌
    日前,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暨2020年兩岸青年藝術創作展開幕儀式,在花都區大新文創園區舉行。近年來,花都區大力扶持大新美術館和石頭記礦物園,聯袂創建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助力花臺兩地經濟、文化、教育各領域交流合作,民間人員往來逐年增多,交流層次不斷提高。大新美術館每年不間斷地舉辦兩岸青年文化藝術交流展,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 立榜樣樹標杆 肇慶啟動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
    傳美德揚家風,文明德善澤潤萬家。12月9日,由肇慶市婦聯、肇慶市文明辦舉辦的「2020年肇慶市先進家庭頒獎暨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肇慶高要家訓廉政基地舉行。活動期間,省「五好家庭」代表陳康麗分享了「潛移默化、科學教子」的經驗,市「最美家庭」代表張小蘭分享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家庭故事。隨後,參加活動的領導共同啟動了「肇慶市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並為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揭牌,還參觀了廣東省首批家風家教實踐基地。為廣東省、肇慶市家庭文明建設示範點頒發了證書和牌匾。
  • 福州市大力傳承良好家風 助推黨風廉政建設
    近年來,福州市將家風家訓融入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之中,以基地建設、精品工程、文化活動為抓手,深入挖掘、傳承弘揚具有本土特色的家風家訓,推動全社會形成廉潔自律、修身齊家、崇德重禮的良好風尚。  以基地建設為基礎,廣泛培育優秀傳統家風家訓的宣傳陣地。
  • 永州江永:上甘棠村「家學講堂」傳承家風家訓
    周九盛從教37年,從教師崗位退休後回到村裡潛心研究孝德文化,免費向遊客宣講古村的優秀家風家訓和道德文化,從月陂亭摩崖石刻文天祥「忠孝廉節」到壽萱亭「皇誥贈」石碑,從「石落出官」的步瀛橋到儒家倫理「慈悲佛母他字歌」等,通過聽一個故事、誦一段經典、談一份感悟,讓遊客了解上甘棠的文化底蘊與道德傳承。江永上甘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