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馬爾馬拉海底隧道通車 4分鐘橫跨歐亞大陸

2020-12-14 中國網

連接歐亞大陸的馬爾馬拉海底隧道,於當地時間29日,土耳其共和國成立90周年之際正式通車。

馬爾馬拉海底地鐵隧道通車儀式,在位於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亞洲區的於斯庫達爾地鐵站的廣場前舉行。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總理埃爾多安、大國民議會議長傑米爾·奇切克、索馬利亞總統哈桑·謝赫·馬哈茂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羅馬尼亞總理維克多·彭塔等國政要出席了通車儀式。

馬爾馬拉海底隧道工程被譽為是「世紀工程」。早在1860年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當時的蘇丹皇帝就設想打通馬爾馬拉海底隧道。如今153年過去了,土耳其人歷時9年的施工,終於實現了貫通兩大洲的夢想。土耳其總統居爾在通車儀式上對馬爾馬拉海底隧道工程給予了高度評價。

居爾說:「伊斯坦堡在歷史上是三朝古都。如今我們生活在共和國時期,伊斯坦堡依然修建了很多偉大的工程項目。不要認為馬爾馬拉海底隧道只是連接亞歐大陸之間最短的距離,這個隧道同時也將亞歐兩端遙遠的國家連接在了一起。毫無疑問,從大西洋到印度洋坐著列車就可以通過了」

馬爾馬拉海底隧道總長13.6公裡,總投資金額為55億裡拉,約合27億美元。預計每天可運送120萬乘客乘坐地鐵往返於兩大洲,地鐵票價為1.95裡拉,約合1美元,開始運營的前15天對民眾免票。總理埃爾多安在開通典禮上表示,海底隧道的開通大大縮短了亞歐兩端的距離,具有重要的意義。

埃爾多安說:「從今天開始,連接歐亞大陸的路程縮短為4分鐘。單程每小時就會有7萬5千名乘客從一個大洲到另外一個大洲。雙向通車後,我們向周邊擴展了63公裡的郊區線路。伊斯坦堡的軌道交通網也給整個世界帶來了一個很好的範例。乘客登上了從錫瓦斯、安卡拉、孔亞和埃斯基謝希爾駛出的高速鐵路,數小時內就會到達伊斯坦堡,幾分鐘就可以穿過海峽,到達歐洲。」

不久前,居爾總統在訪問中亞時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馬爾馬拉海底隧道開通意味著連接東西的絲綢之路在今天得到了延伸,被譽為是「現代絲綢之路」。埃爾多安表示,馬爾馬拉海底隧道的開通,標誌著北京和倫敦將通過這裡連接起來。

埃爾多安說:「馬爾馬拉不僅僅是伊斯坦堡的一個工程,同時是一個人類的大工程。馬爾馬拉是連接伊斯坦堡、伊茲密爾、特拉布宗、安塔利亞、迪亞巴爾克等81個土耳其省市的大工程。東京、北京和倫敦可以通過馬爾馬拉海底隧道相連嗎?今天來說是可以的!馬爾馬拉海底隧道是連接北京、東京和倫敦的所有友好兄弟國家的工程。這是一個和平的工程,是一個團結的工程。」(記者 範珣)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小的海,海底有條路,4分鐘穿越歐亞大陸
    馬爾馬拉海東北端經博斯普魯斯海峽通黑海,西南經達達尼爾海峽通愛琴海——地中海——大西洋,其餘的被土耳其包圍,是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的必經之地,是歐、亞兩洲的天然分界線。圖為地理示意圖。海岸上是加利波利鎮,除了高聳著的白色的宣禮塔之外。每座房屋都有與北歐民居相同的紅色尖頂,帶有小花園。馬爾馬拉海底隧道工程被譽為是「世紀工程」。
  • 土耳其開通世界首條洲際海底隧道 歐洲到亞洲僅4分鐘
    法新深圳特區報訊一條連接歐洲與亞洲的海底鐵路隧道29日在土耳其通車,實現「百年夢想」,有望緩解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的交通壓力。隧道位於海平面下60米當天是土耳其建國90周年國慶日。新開通的馬爾馬雷海底隧道位於伊斯坦堡市,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連通亞洲和歐洲。
  • 視野|土耳其:我也是基建狂魔
    從1945年戰後開始,伊斯坦堡迅速突破了百萬人口大關,以每年4~5%的速度快速增長,慢吞吞的輪渡根本跟不上這座大城市的速度。1973年土耳其建成了第一座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跨海大橋,人稱「歐亞大橋」。不過這座公路橋還是遠不能滿足交通需求。這時,人們想起了百年前的蘇丹夢想:修建橫穿海峽的鐵路隧道,用運力更大的列車來緩解堵塞。
  • 土耳其:我也是基建狂魔|地球知識局
    (博斯普魯斯海峽遊泳比賽)(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renKalinbacak)▼1973年土耳其建成了第一座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跨海大橋,人稱「歐亞大橋」。不過這座公路橋還是遠不能滿足交通需求。
  • 土耳其:我也是基建狂魔-虎嗅網
    ,人稱「歐亞大橋」。隧道建設中(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ursat-bayhan)201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建國90周年大慶,世界第一條跨越歐亞大陸的海底隧道——馬爾馬拉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 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為建臺海通道提供借鑑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 題: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建成將為臺灣海峽海底通道建設提供借鑑記者 鄭良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泉州將建首條海底隧道:4分鐘從晉江直通東海
    原標題:泉州將建首條海底隧道:4分鐘從晉江直通東海   泉州將建首條海底隧道:東海通道   4分鐘從晉江直通東海,項目如何開建、開工時間等課題待定   泉州將建首條海底隧道——東海通道,連接晉江市東部片區與泉州市行政中心東海片區。建成通車後,晉江石獅的臨灣經濟發達區域與泉州市行政中心東海的距離將大大拉近。
  • 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讓人置身維斯特洛大陸,充滿玄幻的色彩
    伊斯坦堡: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我那麼刻薄,都要用震撼來形容。沿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北上直抵黑海,整個城市仿佛讓人置身維斯特洛大陸,充滿玄幻的色彩。Selcuk,4裡拉;庫薩達斯, 6裡拉。以弗所古城有古羅馬的遺風,沒去過羅馬的人兒到此其實羅馬的東西已經看的七七八八了,畢竟都是廢墟嘛~庫薩達斯算是愛琴海邊的意外收穫。
  • 橫跨歐洲與亞洲的古老城市 伊斯坦堡這座城的天際線
    伊斯坦堡這座城市是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貿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伊斯坦堡橫跨歐洲與亞洲,自然少不了文化的交融與碰撞,這正是伊斯坦堡的獨特之處。伊斯坦堡橫跨歐洲與亞洲,自然少不了文化的交融與碰撞,這正是伊斯坦堡的獨特之處。伊斯坦堡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兵家必爭之地。
  • 中韓海底隧道:造價3400億-7000億人民幣
    中韓海底隧道4條備選路線中韓海底隧道是指連通中國和韓國的交通設施,該海底隧道共有4條備選路線,分別是:方案1:韓國仁川至中國威海(341公裡)方案2:韓國華城至威海(373公裡)方案3:韓國平澤至威海(386公裡)方案4:朝鮮甕津至威海(221公裡)以上4條線的中方起點全部是威海,具體來說,
  • 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通車運營 穿海底僅需3分鐘
    (原標題: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通車運營,穿越海底僅需3分鐘)12月25日,鐵四院總體設計的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隧道——廈門地鐵2號線通車運營。這也是廈門繼1號線後開通的第2條地鐵線路,標誌著廈門地鐵從單線到雙線,真正進入「換乘時代」。
  • 土耳其第一列對華出口專列啟程前往中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土耳其外交部當地時間12月4日發表聲明表示,土耳其第一列對華出口專列當天從伊斯坦堡啟程前往中國。聲明稱,該專列將穿越馬爾馬拉海底隧道,經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穿越裏海,運行8693公裡,經亞歐大陸和五個國家後最終抵達中國西安。聲明表示,這是繼2019年11月中歐班列首次經土耳其抵達布拉格後,第一次開啟由土耳其開往中國的專列火車。
  • 全球最深沉管隧道:最深點距海平面60米,中國至今還沒打破的紀錄
    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全球最深沉管隧道。它的名字叫做馬爾馬裡隧道。目前位於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實在這條海峽下面修建鐵路隧道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860年了,那時候其實就有人提議要建造一個隧道去穿越這個海峽,讓人們可以更加方便的通行。
  • 世界上「最浪漫」的國家之一,橫跨歐亞大陸,被稱為文明的搖籃
    有著6500年悠久歷史的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被稱為"文明的搖籃",它曾是拜佔庭帝國,奧斯曼帝國的中心,這裡熱情好客的人民,燦爛的文化,迷人的景色和神秘的傳說,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今天我們終於遇見你了一一藍色的土耳其。
  • 行走土耳其最佳線路——橫跨伊斯坦堡,重返特洛伊
    希臘土耳其曾經是小亞細亞半島橫貫歐亞非的帝國,奧斯曼帝國曾經的輝煌對世界文明和歷史進程產生過重大影響。走過西方文化的搖籃——希臘,如果要找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這裡是處處可見。橫跨亞歐,羅馬、拜佔庭、奧斯曼三大帝國文化匯聚於此,為土耳其增添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傳奇色彩。
  • 1分鐘從車陂南到萬勝圍!車陂隧道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
    羊城派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車陂隧道項目橫跨廣州天河區和海珠區,是連通黃埔、天河、海珠、番禺交通動脈的重要結點。整個工程預計2022年年中建成通車,試運營一年。屆時,駕車過珠江,從車陂南到萬勝圍1分鐘左右可達。據介紹,車陂隧道項目2017年12月10日開工建設,總投資24.5億元。
  • 土耳其的崛起與歐亞大陸的未來
    一方面,蘇聯的解體為土耳其提供了在語言同源及文化相近的新國家擴大影響的巨大良機;另一方面,為此需要太多資源,而土耳其當時並不具備;再有就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西方成為最終領導者的思想成為整個政治的主旋律,就是說,要想富有、幸福,就必須融入西方體系。土耳其曾擁有一切先決條件和基礎。
  • [分享]青島市膠州灣海底隧道資料下載
    (2)優勢: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 (3)國內施工技術發展到一定水平。 (4)世界範圍內,尤其是歐州和日本修建了不少海底隧道,可供借鑑。  摘要:膠州灣海底隧道是我國第一批在建海底隧道,在建設及管理上突出體現了新思想、新材料、新技術、新標準,成為我國海底隧道新標杆。
  • 要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他 高喊要建兩岸海底隧道
    圖為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中時)海外網12月7日電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當選人羅智強於11月底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他近日表示,如果當選,第一件事就是要興建兩岸海底隧道,連通兩岸高鐵。臺網友對此一片叫好,表示「早點建隧道,臺灣同胞發大財」。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羅智強11月初在臺北市大安、文山區拿下4萬391票,成為臺北市最高票當選議員。他在一場演講中說,雖然「藍軍」剛在臺灣「九合一」大選中成績亮麗,但國民黨要在2020年勝選,就不該自傲,必須選出「最強棒」。
  • 歇馬隧道通車了!北碚歇馬到蔡家僅需8分鐘
    經過多年的建設,北碚區連接重慶主城的第二條隧道——歇馬隧道,已於4月30日通車。趕緊跟隨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的鏡頭去感受一下新隧道帶來的便捷。隧道內限速80 不能隨意變道「隧道內都是實線,時速不能超過80公裡。」5月6日,從北碚城區開車到渝北的陳衛親身感受了剛剛通車的歇馬隧道,從北碚新城經碚青路到歇馬,左轉進入歇馬隧道延伸線,一路寬敞,雙向六車道的路面上,車輛很少,不久便進入剛剛通車的歇馬隧道,隧道內也是雙向六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