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統、武統?國臺辦發言人講話具有兩重含義,國家統一進入倒計時

2020-12-19 秦安戰略

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我也參加了《環球時報》的年會,現場聆聽了各位專家的發言,尤其是贊成邱毅老師的思考。這其中,關鍵是和統與武統的關係問題。

一、國臺辦發言人兩重重要的含義:對和統的不懈努力與對武統的充分準備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包含的兩重含義特別明確。一方面,就是爭取和平統一的不懈努力。之所以不懈努力,發言人說的非常明確,因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統一的方案之所以好,是因為,「這個方針充分地照顧到了臺灣的現實情況,充分地尊重了兩岸的客觀差異,也充分地維護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當然,另一方面,從大陸來說,「堅持和平統一,展現的是民族大義,飽含著我們珍視和平價值、珍惜同胞福祉,對民族負責、對後代負責的深厚感情。」所以,發言人強調,「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

綜上所述,大陸對和平統一的態度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臺灣同胞的最佳選擇,包含大陸同胞的深厚感情,我們將繼續百倍努力。

但同時,對武力統一也是緣由清晰、態度堅決、措施有力。其中,「一公然、兩嚴重」把武力統一的緣由說清楚了,發言人指出,「『臺獨』分裂勢力及其行徑公然挑戰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嚴重地損害了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嚴重危害臺海和平穩定。」

態度則堅決到絕不留下任何空間,發言人指出,「我們絕不為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空間,始終堅持做好應對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活動的充分準備。

在措施上,就是充分準備之後的雷霆打擊,正如發言人所講,如果「臺獨」分裂勢力一意孤行甚至鋌而走險,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地粉碎「臺獨」分裂圖謀,堅決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的判斷:「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以及邱毅老師的四重壓力下「武統開始、和統結束」

發言人講話的兩個要點,和座談嘉賓的觀點也是高度吻合,並得到了較好的補充完善,也充分說明大家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於《環球時報》年報臺海問題座談時,強調了他的觀點,「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早之前,他在《人民政協報》撰文指出,「中國對臺政策如果只是政治談判、民間交流、一味讓利,而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手段,那兩岸統一的目的很難達成」。所以他提出「北平模式」,就是針對兩岸關係應當要「以戰逼和,以武促統」。當時秦安戰略公眾號也進行了分析。

座談時,邱毅老師則在臺灣進行了現場視頻連線,提出了武統與和統並非對立,可以武統開始,和統結束,並提出了加強軍事、經濟、社會、國際四重壓力,並以軍事壓力為關鍵,促成祖國統一的偉業。

三、充分理解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的辯證統一關係,加快國家統一步伐

學習分析國臺辦發言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以及邱毅老師的觀點,感覺到國家統一已是時不我待,加快國家統一步伐已是箭在炫山。為此,應從統一加速的目標出發,充分理解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的辯證統一關係。

其一,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具有相同的目標。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其目標非常明確,事關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說,無論如何,絕對不可能讓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會把兩者對立起來。正如邱毅老師所講,可以「武統開始,和統結束」。

其二,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具有緊迫的時間。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其時間都需要進入倒計時,不管這個時間長短,有了明確的目標,也就有了時間倒計時的終點。如果沒有時間限制,蔡英文當局從教材開始的去臺灣化,將使臺灣後來人被矇騙到無認同感的深淵之中,最終反而是加速武力統一的來臨。

其三,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具有體系的關聯。兩者都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社會方面的體系化博弈,並具有此消彼長的關聯性。政治互動越多和平統一可能性越大,打起來的風險降低;經濟聯繫越緊密,兩岸關係並非越密切,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度不斷上升至今年的48%,高於馬英九時代,但兩岸關係日益緊張;軍事實力越失衡,美軍軍售藉口越多,「臺獨」勢力對美軍的幻想也就越大,和統的困難反而越大;從社會民意來看,大陸民眾已經從之前的希望和平統一,越來越多地支持武力統一。臺灣方面,會隨著「去中國化」一代的長大,支持統一的人越來越少。

為此,「武統開始、和統結束」的方式需要儘快進入倒計時。如果處理的好,就可能和統的份量加大;處理不好,就可能完全是武力統一。但無論如何,中國統一的步伐不容許阻擋,也不可能阻擋!

相關焦點

  • 有專家建議大陸以武統壓力來爭取和平統一,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回答說,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國臺辦回應字字犀利
    國臺辦回應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我講兩點。
  • 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國臺辦回應字字犀利!
    國臺辦回應 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我講兩點。
  • 國臺辦回應「以武促統」: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
    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熱點問題回答記者問。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我講兩點。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大陸主流媒體刊文談「武統」臺灣 國臺辦回應
    3月28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大陸的主流媒體刊發了系列的「武統」文章一事,發言人安峰山作出相關回應。中國日報記者: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與臺灣交往法」,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在這種敏感的形勢下,最近有大陸的主流媒體刊發了系列的「武統」文章,比如臺灣到底怎麼打。就有評論認為,這是不是釋放了大陸方面不排除「武統」的信號,請問您對此有什麼評論?
  • 國臺辦: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 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鄭巧)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北京表示,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當天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在答此問時作上述表示。
  • 有專家稱當前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在下降 國臺辦回應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人民日報記者: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兩點。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 除了和統與武統,兩岸統一還有第三種方案嗎?
    每每說到臺灣問題,大多數觀點都是集中在「和統與武統」上。當下臺獨勢力無非就是在幻想兩件事情:1、不管我怎麼囂張,大陸是不會動武的。2、如果大陸敢動武,美國一定會來援助。祖國統一的方法,無外乎和平方式與非和平方式兩種。
  • 武統or和統,解決臺灣問題的上上策到底是什麼?
    第二,中美經濟實力對比形勢逆轉,中國的市場規模和綜合經濟競爭力超過美國,使得美國在與中國發生嚴重軍事衝突的時候無力對中國開展全面經濟制裁,也無力聯合西方力量在經濟上圍堵中國。也就是說,武統臺灣不會給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不確定性。
  • 解放軍展示巷戰攻防演練,臺媒驚慌,大陸或推出《國家統一法》?
    即將到來的2021年將會是兩岸「和統」和「武統」對決元年。雖然有過度渲染的成分,但是話說回來,隨著蔡當局的越發囂張,大陸方面必定會重錘敲擊。近日,國臺辦微博帳號在國家憲法日當天發布了一張「國家憲法日,一起來看看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宣傳海報。
  • 國臺辦發布會回應大陸是否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等議題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鄭巧)國務院臺辦16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回應了大陸是否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民進黨當局下架大陸抗疫題材兒童繪本等兩岸熱點議題。近日,國臺辦發布了一張「國家憲法日,一起來看看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有記者詢問此舉是否意味著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朱鳳蓮回應指出,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是明確的,我們堅決貫徹執行。我們將採取各種必要措施,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地粉碎任何「臺獨」分裂圖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會不會武統臺灣?國臺辦原副主任最新判斷信息量很大
    以下是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先生,就當前臺海形勢和未來統一之路,為人民政協報讀者獨家撰寫的重量級文章。最近一個時期,由於美國頻繁打「臺灣牌」,不斷售臺先進武器,提升美臺關係的官方性質,使得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氣焰囂張,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 中國發布丨大陸應對臺施加武統壓力爭取和平統一?國臺辦:但凡有和平解決的可能將付出百倍努力
    中國網12月16日訊(記者 吳佳潼)近日有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國臺辦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 美軍機騷擾加劇,島內政客再闖禁區,國臺辦再次劃出清晰紅線
    與此同時,美軍一架CK-600偵察機則從日本衝繩起飛,進入東海後向北飛行,進入了中國黃海海域。另外,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發布的消息稱,在剛剛過去的9月30日,根據監測數據,當天一共有5架美軍飛機在南海上空開展活動。對此,國防部發言人指出:面對美方的挑釁,我們的態度清晰明確:中國決不允許外國勢力打「臺灣牌」,也決不允許容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
  •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民進黨當局呼應蓬佩奧對華講話進行批駁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針對7月24日民進黨當局對外交往部門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3日講話提及臺灣表示「感謝」,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應詢表示,關於美國務卿蓬佩奧的講話,外交部發言人已充分闡述中國政府的立場。對其提及的我國臺灣問題,我需強調的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 國臺辦: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
    2020年12月16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說,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有記者提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
  • 和統可能性有多大?臺教授列出8大障礙,「以武逼和」可能性提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環球時報日前舉辦的年會上,兩岸關係被列為一大討論議題,學者們在討論時,「和統」與「武統」成為爭論的焦點。就兩岸有多大可能性和統的問題,臺教授邱毅在會上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邱毅認為,現今的臺灣存在八個和平統一的障礙。一是法律的障礙。蔡英文已提高兩岸政治協商的門檻,使政治協商成為不可能,不能政治協商,怎麼和平統一?
  • 會不會武統臺灣?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還有第三條道路可選
    以下是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先生,就當前臺海形勢和未來統一之路,為人民政協報讀者獨家撰寫的重量級文章。最近一個時期,由於美國頻繁打「臺灣牌」,不斷售臺先進武器,提升美臺關係的官方性質,使得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氣焰囂張,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 會不會武統臺灣?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還有第三條道路可選
    加上國民黨也在兩岸關係立場上趨近民進黨,讓和平統一前景基本喪失。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但如何實現統一?以下是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先生,就當前臺海形勢和未來統一之路,為人民政協報讀者獨家撰寫的重量級文章。
  • 國臺辦詳細回應「武統」問題傳遞重要信號
    當今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盟在內,都沒有開放美國的「萊豬」與日本的核食進口,但都可以跟美國進入自貿協定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談判。蔡英文當局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在美日面前抬不起頭來,無法享受到平起平坐的談判地位,於是只能靠開放「萊豬」與核食進口,只能靠犧牲臺灣民眾的身體健康,來向美日遞交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