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興仁村:蠶寶寶吐絲生產忙

2021-01-15 騰訊網

興仁村桑苗鬱鬱蔥蔥。

位於桂西北的巴馬瑤族自治縣興仁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決勝脫貧攻堅重點地區。文化和旅遊部財務司來此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李翔,已經在這裡戰鬥近兩年。

10月10日,參加「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縣主題宣傳行動」巴馬行採訪活動的本端融媒體記者來到興仁村,在採訪中發現精準扶貧、定點幫扶給興仁村帶來的喜人發展變遷,基層繁重而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歷練著這位文旅幹部,文旅力量使山鄉面貌發生了深刻改變。

李翔向參加「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縣主題宣傳行動」巴馬行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介紹脫貧攻堅成效。

興仁村有戶籍人口871戶、3186人,曾有貧困戶316戶、1303人。歷經幾年的脫貧攻堅和持續幫扶,全村已脫貧308戶、1278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8%,超額完成2019年脫貧摘帽任務(原計劃7戶30人),實現了11戶45人脫貧。

好成績背後是好角度、好方法和好謀劃。

「一條小蟲大產業興村富民生態美」,進村不久,連片綠油油的桑田中,這條標語十分醒目。村中規模最大、基礎最好的桑蠶產業,已帶動68戶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由特色產業切入,興仁村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模式推動產業扶貧,探索出「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消費扶貧+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形成種桑養蠶、柑桔紅心柚子、食用菌、山羊、土雞、香豬特色養殖等富民鏈條,拓寬了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一系列脫貧攻堅成果得益於文化和旅遊部的大力支持,部內司局和直屬單位和當地文旅部門在文化扶貧、旅遊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等方面積極行動、群策群力。一筆筆實實在在的訂單,一次次高品質文化大餐的配送,一項項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的穩步推進,正助力鄉村脫貧致富,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10月10日,在依託溶洞建立的興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專家對村民進行桑蠶產業發展培訓。盧 旭 攝

在興仁村種桑養蠶產業扶貧示範基地,蠶寶寶吐絲生產忙,牆面的18幅農民畫作品,生動形象地描繪著這方水土的喜人變化。

寶寶吐絲「生產」忙。盧 旭 攝

興仁村村民韋建蒙現在已經是養蠶專業戶,不僅自己實現脫貧,還帶動幾十戶貧困鄉親共同致富。蠶房投入3年內可基本回本。盧 旭 攝

興仁村村民在「小蠶共育室」作業。盧 旭 攝

種桑養蠶之樂、秀美的田園風光、原汁原味的農家飯等,都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體驗,也講述著一個偏遠山村的奮鬥故事:堅定不移地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村集體經濟為龍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抓住時機開發民俗、民族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生機勃勃的圖景,是現實,更是向著美好進發的鏗鏘步伐。

幸福的笑容掛在興仁村村民臉上。盧 旭 攝

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的重要指示,鼓舞著興仁村幹部群眾。 王連文 攝

責編:王連文

相關焦點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蠶寶寶吐絲石羊人吸金
    桑園滿坡幸福來,蠶寶寶吐絲結繭織出致富路。大姚縣蠶桑產業統計面積86000畝,投產面積68772畝。帶動千家萬戶養蠶增收的同時,也給力鄉村振興加快步伐。4月9日,記者來到石羊鎮大中村,驚喜地發現:山坡上、平壩裡,綠油油的桑樹在雨水滋潤後的陽光下特別養眼,甚是喜人。養蠶給大中村村民帶來了機遇,也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實惠。
  • 小雞寶寶考考你 蠶吐絲是為了什麼 螞蟻莊園每日一題
    小雞寶寶考考你 蠶吐絲是為了什麼 螞蟻莊園每日一題時間:2020-06-16 06: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 蠶吐絲是為了什麼 螞蟻莊園每日一題 小雞寶寶考考你,蠶吐絲是為了什麼 排毒自我保護 跟小雞做朋友?6月16日雞課堂答案是什麼?
  • 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
    蠶寶寶也叫桑蠶、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吧!蠶寶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當溫度升高了蠶卵就開始發育,經過7-15天,當蠶卵變得透明並可以看到裡面的輪廓,就表示蠶寶寶快要出來了!(圖:蠶寶寶的卵)
  • 螞蟻莊園2020年6月14日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蠶吐絲是為了什麼?
    螞蟻莊園2020年6月14日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蠶吐絲是為了什麼?時間:2020-06-14 10: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2020年6月14日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蠶吐絲是為了什麼? 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6月14日莊園小課堂的答案是什麼呢?
  • 是排毒自我保護嗎 蠶吐絲是為了變成蠶蛾嗎
    6月16日的問題是蠶吐絲是為了什麼??給出的選項是排毒自我保護、保暖,大家知道應該選擇哪個答案嗎?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20年6月16日莊園小課堂正確答案,快來看看吧。  2020年螞蟻莊園6月16日莊園小課堂問題  蠶吐絲是為了什麼?
  • 奇怪蠶寶寶不吐絲即化蛹
    晨報訊(記者陳奇雄)成熟的蠶寶寶不吐絲結繭,直接變成蛹,這是怎麼回事?昨日,洪山一女孩稱她養了一條這樣的怪蠶,並問該蛹能否化為蛾。女孩說,自己已向包括父母在內的數十人覓求答案,但無果。  女孩姓郭,家住魯巷雙塘小區,是魯巷小學六年級學生。上月,她養了10多條桑蠶,用桑葉餵養它們。前幾天,這些蠶寶寶進入結繭期。
  • 小詩四《蠶為什麼要吐絲》
    《蠶為什麼要吐絲》 蠶為什麼要吐絲當它吃著桑葉那樣富足本可以悠然為什麼要吐絲又為什麼要作繭自縛難道它有理想要成一隻飛蛾嗎不,我猜它只是戀愛了因為戀愛的人總是想要表白卻又總是被話語纏繞住窒悶,窒悶於是才生出翅膀
  • 神舟十一號蠶寶寶品種1989年「生於」江科大
    原標題:神舟蠶寶寶1989年「生於」江科大   昨天,記者從江科大蠶研所獲悉,神舟十一號帶上天的蠶寶寶品種是由我市江蘇科技大學蠶業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老一代科學家章佩禎研究員1989年育成的。
  •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蠶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北部,主食為桑葉,也可用鵝菜補充。那世界上吐絲比較有價值的10種蠶都有哪些呢?虎蠶又稱虎斑蠶,斑馬蠶,老虎蠶虎蠶是寡食性昆蟲,幼蟲期喜食桑科植物,尤其是桑樹葉。一般為一化性,即1年僅孵化一次。經過約23-28天的人工飼養後,幼蟲結繭化蛹,再經過9-15後成蟲羽化破繭而出,成蟲(蠶蛾)交尾產卵後死去。所產之卵經過夏,秋,冬三季,於次年春季孵化。一個世代從蠶卵孵化起到死亡約為40天。
  • 黃平縣重興村:勤「繭」致富 蠶寶寶變身「銀元寶」
    「快來看呀,蠶寶寶吐絲上簇了,結成的白色蠶繭如鴿子蛋大小,像極了一個個銀元寶......」近日,記者跟隨黔東南州黃平縣重安鎮重興村同步小康第一書記趙學海的腳步走進黃平縣重興正帆蠶業專業合作社,蠶房內數百張方格簇整齊排列,蠶寶寶已上簇結繭,預計再過兩三天後便可採摘蠶繭。
  • 蠶工坊: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說「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詩句,同時也知道蠶寶寶從出生到會吐絲之間(幼蟲階段),除了短暫的休眠蛻皮之外,會一直不斷的吃。寶寶們說蠶寶寶是個吃貨,口味專一的吃貨,那是一點都不假啊。有天,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來問俺「寶寶吃飯渴了要喝飲料、喝果汁、喝湯水、吃水果,那麼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啊?」,這個問題對於有著數十年養蠶經驗的蠶悟達人來說,不是什麼難題。其實蠶寶寶從出生到結繭到產卵,整個過程中都不直接喝水的,家庭侍養玩家大概都如此(當然專業的工廠養殖可能會有所不同)。民間養蠶時有一個講法「桑葉有水汽,蠶寶會拉稀,之後鐵定要歸西」。
  • ...了蠶寶寶,那坡蠶農笑了:「我要用養蠶掙的錢,送孩子讀清華大學」
    「通過養蠶,我去年純收入五、六萬」,那坡縣百合鄉清華村桑蠶項目示範點,蠶農黃建華邊餵蠶邊對記者說。黃建華家種有12畝桑樹,在政府提供的一間蠶房裡養蠶,現在蠶寶寶已經長得很肥大,準備可以上簇吐絲,這已是他今年養的第八批蠶了。靠著養蠶,黃建華脫了貧,一家人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我小孩現在讀清華小學,以後我要用養蠶掙的錢,送他們讀清華大學」 。
  • 蠶的生長過程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
  • 春蠶不應老 晝夜常懷絲——奚仲路小學「生命教育之『蠶寶寶養成記...
    蠶寶寶吃桑葉時,會用胸部的三對足抱著桑葉,然後快速地移動頭部,用兩個大顎切截葉片。小蠶吃食會留下葉脈,大蠶吃食則是所到之處吃個精光。 蠶寶寶吐絲前,可是很能吃的哦,這不,學校每兩天就要採集、下發一次桑葉:
  • 蠶寶寶為什麼會吐出五顏六色的絲
    蠶寶寶為什麼會吐出五顏六色的絲 2018-07-06 10:02:2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蠶寶寶為什麼會吐出五顏六色的絲?
  • 【走進火紅大涼山】寧南養蠶大戶家的蠶寶寶是大胃王 180張蠶最多...
    記者何勤華攝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何勤華)「說了你們不信,如果放開吃,我家養的蠶最多時一天能吃1.8萬斤桑葉。」2月4日,在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走進火紅大涼山」採訪組走進該縣新村鄉碧窩村,養蠶大戶彭順美一句話驚呆了我們。我們記憶中胖乎乎,懶洋洋躺在蠶室裡的可愛蠶寶寶,居然是大胃王!寧南被蠶桑專家譽為「發展蠶桑不可多得的一塊寶地」。
  • 帶你了解一些桑蠶的養殖知識,蠶寶寶們可是非常精貴的,需要呵護
    等桑蠶睡醒,同時將舊皮蛻去,即為小蠶的眠起。這樣餵養三天,睡一天,眠起後再餵三天左右,再睡一天。如此這般,桑蠶會在幼蟲期一共要睡上四次。因此我們習慣稱桑蠶一生要經過四眠五齡才成熟,開始吐絲結繭。意思就是說蟻蠶吃桑葉後稱一齡蠶,第一次年起後成二齡蠶,二齡蠶眠起後成三齡蠶,三齡蠶眠起成四齡蠶,四齡蠶眠起後成五齡蠶。五齡蠶發育到最後逐漸停止進食,這時成為熟蠶。
  • 濰坊高密滅美國白蛾 誤「殺」蠶寶寶
    原標題:滅美國白蛾,誤「殺」蠶寶寶  原本指望著養蠶有個好收入,沒想到還有七八天就可以吐絲結繭的蠶竟然越長越小,有些甚至是身體腐爛,高密市姜莊鎮的蠶農,今年的秋蠶收入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局面,蠶農懷疑蠶可能是吃了帶有滅美國白蛾藥的桑葉導致的。
  • 你有沒有愛上這些蠶寶寶呢?
    並且這裡是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柞蠶生產是其傳統優勢產業。每年四五月份,豫西的蠶農們就開始忙了起來,蠶卵孵化、場地準備、蠶場管理、窩繭、收穫。多朋友對我國的絲綢之路文化比較了解,但是很少人知道豫西方城是絲綢之路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豫西有著悠久的野外養蠶歷史 。隨著我國居民經濟收入的提高,高檔的蠶絲紡織品越來越受市場歡迎,這為當地蠶農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收益,成為了當地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