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新貴妃醉灑》令很多人記住了李玉剛,人們驚嘆於他作為一個男兒身,其女裝扮相卻比女人還女人。
他的偽聲唱腔,說好也未達到極致,但音域很寬,他的男聲沒有太多自己的特點,中規中矩而已。
他的舞蹈看不到很深厚的舞蹈功底,他的戲曲唱腔也一樣的只見戲曲的皮毛而已。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將反串的藝術表現手法做到了極致,他用他對於流行音樂和古典戲曲的獨特理解和詮釋,打造出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藝術表現形式,這種形式是李玉剛所獨有的,它包含著流行音樂、古典戲曲、舞蹈、舞美,燈光等等一系列古典和現代的完美結合,喜歡他的人折服於他的這種方式,討厭他的人將他和偽娘、譁眾取寵之流類化。
那麼究竟該如何評價李玉剛呢?
他是一個純草根奮鬥到今天這番成就的人,他沒有背景,所以他的成名,完全是基於大眾的喜愛和認可,儘管這中間包含著很多傳統戲曲界人士的質疑和不屑,也充斥著流行界權威人士對其唱功的否定,而李玉剛在這一片質疑聲中從國內走向了國際。
說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一份兒,是因為他的表現形式非常獨特,唯李玉剛莫屬,再找不出第二個人能夠複製他的表演,他之前也曾有現今的梅派傳人胡文閣開創了反串表演的形式,但胡文閣在正當紅時轉投於梅葆玖門下潛心學習男旦,而李玉剛則將反串表演變革成為一門大眾廣為喜愛的表演形式,從他出道至今,也未有第二人能成氣候。
而也正因他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限制了他所開創出來的藝術表現形式難以形成其藝術體系,故也無法另立門派,無法進行傳承,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李玉剛的表演形式更像夜空划過的流星,光芒四射,卻只是一時的璀璨,難見其生命力。
他從星光大道走出來,至今創作的作品已有很多,小編不是李玉剛的粉絲,對他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曾經因《新貴妃醉酒》而驚豔於他的女裝扮相,也曾因他《牽絲戲》唱功的明顯不足而質疑過他(據說是因為帶病為粉絲獻唱,狀態不佳)但這不足以成為唱功差強人意的解釋,換氣聲特別大,而且氣息相當不穩。更曾因為《跨界喜劇》上他的搞笑能力而驚嘆…………
從《新貴妃醉酒》開始,在小編的印象中他陸續推出了如:《逐夢令》、《國色天香》、《水墨丹青》、《蓮花》、《鏡花水月》、《四美圖》還有最近的,《剛好遇見你》。
一路走來,李玉剛恰似一隻彩蝶翩翩舞,幾曲鶯歌嫋嫋飛,他的水袖舞起來如風卷花瓣,零落成香,他的身姿綽約,舞步生香,裙裾翻飛,若天女散花。
他創造了視聽盛宴,古典和現代完美結合的美的盛宴。
他的表演美而不俗,媚而不妖,他的颱風端莊大氣,從視覺上來看,他的舞臺或華美、或雅致、或富麗堂皇,或清麗淡雅……,恰如一幅幅國畫,或工筆細描,或率性寫意,每一場表演,都傾心竭力,看得出李玉剛是一個非常認真努力的人。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他的表演形式,往上一點,就是藝術,往下一些,即淪為低俗。
他的表演形式就是處於高雅和低俗的零界點,但李玉剛不多不少,拿捏的剛剛好。
他的粉絲們將他稱為藝術家,筆者私以為現在這樣稱呼為時尚早,他還年輕,還有很多路要走,不要過早的捧殺,以免遭至非議,還是按他自己的說法,稱他為演員更為合適,畢竟現在能真正的稱之為演員的藝人,已然不多。
更有人說,不懂他的人,是因為沒有走進劇院看他的表演,這種說法略顯極端,因為他從出道以來被大眾所接受的載體就是電視和網絡,在他成名後再將觀眾以這樣的藉口剝離出評判席多少有些有失公允,又有多少藝術家是脫離群眾而能稱之為藝術家的呢?而況,又有多少觀眾能花得起進劇院的票才有資格去評判他的呢?
說這樣話的人,是真心喜歡李玉剛的,也是看過他劇院表演被他震撼到的人,但也是有些不理智的李玉剛粉絲。
也老有人將李玉剛和梅蘭芳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小編以為:李玉剛在其所在時代的影響力不輸梅蘭芳,但他對後世的影響根本無法與梅蘭芳相提並論,這個跟他個人的能力倒沒有多大關係,其實他們所表現的藝術形式本就不同,李玉剛只是反串表演,而梅蘭芳是正兒八經的京劇男旦,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表演形式,所以拿來比較本身就是錯誤的,梅有其衣缽體系,而李玉剛難成派系,這就是硬傷。至於二人的實力,還是不比的為好,論流行歌曲,梅蘭芳的時代還未形成,論戲曲功力,李玉剛差了梅蘭芳十萬八千裡,男旦是需要從小練習的,李玉剛則是半路出家,沒有可比性。
而最重要的是,他的舞臺表演角色和現實生活中真實的自己,互不影響互不幹擾,這是最難得的,現實生活中的李玉剛看不到一點娘娘腔的感覺。
各花入各眼即好。
李玉剛身後走出來的是新路,他面前是待斬的荊棘,他移步生香、春風盈袖的表演帶給了觀眾無限的美感,每次我看到他,都會想到幾句古詩: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他的眼波流轉,如春風沉醉,有一種暗香浮動的美,有一種寶馬雕車香滿路的意境。
大俗即大雅,只要是受到大眾喜愛和肯定的藝術表現形式,就是好的。這大概是對李玉剛最中肯的評價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