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中講到,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是多長時間

2020-12-04 我聞佛心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經》中講到,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是多長時間,今天末學就和大家分享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

經文: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劫是古印度人計算時間的單位,我們現在講大世紀大時代。這個時代大的不可想像,經上為我舉例說明這個「劫」無法用年月日時來計算的大時代。如何用數字算的話經上也有一種算法,譬如人的壽命從八萬四千歲,過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壽十歲,這麼長的時間叫一個減劫。再由人壽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一直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叫一個增劫,一增一減這就算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成、住、壞、空就算一個大劫,這樣的算法也是大概而言。因為經上為我們講這個時劫的「劫」無法用年月日把他具體算出來,所以經上才用很多比喻說出來,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說的是大劫,所以無法用具體的數目字算出來。

阿彌陀佛成佛到今天十個大劫,按照剛才的算法這個時間很久了,但是從彌陀經中我們看到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的,從阿彌陀佛的壽量來講這個十劫只是剛剛開始而已,也就是阿彌陀佛成佛才剛剛開始,我們正好遇到了這樣的時候,現在念佛到了極樂世界將來都是元老級別的人物了,因為阿彌陀佛剛開國我們就去了。

在這短短的十劫之內阿彌陀佛度化多少眾生呢?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極樂世界的人民分為三大類上面的菩薩,中間的聲聞,下面的天人。阿彌陀佛成佛才十劫度的眾生非是算數之所能知,可見的極樂世界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去,這一段經文就是要告訴我們這樣的事情,如果極樂世界真的很難去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的眾生往生,這也說明阿彌陀佛教學的善巧,在短短的十劫之內成就這麼多好學生。

諸菩薩眾,亦復如是。這給我們把極樂世界的人民做了簡單的介紹,聲聞菩薩無量無邊,天人眾也是無量無邊。經文說到這裡,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做了一個完整的介紹。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阿彌陀佛成佛10劫,為何遠超諸佛稱為佛中之王,這是有很大原因的
    夢參老和尚開示:開悟之人只相當於成就了第一個大劫,之後要修利益眾生的事業,這個成佛只能說是明心見性而已。就是「理需頓悟,事須漸修」。所以禪宗的開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佛。《法華經》有一段很驚人、很難以想像的譬喻,來間接顯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的長久,這就是「五百塵點劫」。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成佛,是五百塵點劫以來已經成佛了。那麼,五百塵點劫到底有多長呢?
  •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於今十劫。】在本經的前半部分,就是發起序中說:「彼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是說明阿彌陀佛正住世。 「於今十劫」這句經文是介紹阿彌陀佛已成佛的劫數,這兩段經文是互相照應的。什麼叫成佛呢?因行果滿,得證菩提,這就叫做成佛。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206集
    (己)今初,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前面,我們探討了阿彌陀佛聖號的意思,阿彌陀佛聖號就是每個眾生的自性德能。這裡,我們再看阿彌陀佛的成佛時間與極樂世界成就的時間,釋迦如來說【於今十劫】這裡的劫,指的是大劫。具體是多長時間呢?我們算一算就知道了。由人壽最長8萬歲算起,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壽命十歲為止;然後再從十歲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 增加到八萬歲,這一增一減就叫一個小劫。
  • 彌陀經:極樂眾生無生死苦,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7)
    為了實現永恆長生,眾生妄心中折騰出了很多法子。但妄心本是生滅的,折騰出的法子又如何能超越生滅呢?那麼,極樂眾生為何無生死苦,壽命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呢?繼續邊讀邊聊《佛說阿彌陀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207集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我們繼續探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的時間,在漫漫長劫當中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這是極樂世界剛剛開始,極樂世界將存在多少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我們在阿彌陀佛贊唱中,將阿彌陀佛贊為千百億化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化身到處都有。在極樂世界成佛十劫,並沒有影響佛在其他地方度化眾生。佛身遍一切處,法身,報身,應化身,眾生需要佛現什麼身份,佛就示現什麼身份。
  •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已經有十劫,現正說法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之29(蕅益大師著)【經文】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蕅益大師要解】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
  • 大安法師講解《蕅益大師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十一)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的論題。「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在五重玄義裡面會談到。現在我們來看看「要解」的意思是什麼。「要」就是精要的意思、緊要的意思。蕅益大師在這部要解當中——它的緊要之處,提出了三點:第一是心要;第二是境要——境界要;第三是法門要。
  • 朝暮課誦:佛說阿彌陀經 十念心不亂可歸淨土
    編者按:《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顯了一個方便解脫的法門。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至一心不亂,意不顛倒,臨命終時,則可往生西方淨土。漢傳佛教形成的以持阿彌陀佛名號,誦《佛說阿彌陀經》等淨土經典為主要修持方法的淨土法門,一直擁有著廣大信眾基礎。《佛說阿彌陀經》更成為漢傳寺院晚課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本煥長老示寂之際,讓我們一起誦讀《佛說阿彌陀經》,祈願:本煥長老,早成佛果,乘願再來,普度眾生。
  • 《佛說阿彌陀經》精美圖解
    〖 釋義 〗  舍利弗,我再告訴你,極樂國裡有七寶池(1),池裡充滿了八功德水(2);池底滿鋪著金沙。池四邊的階道都是用金銀、琉璃、玻璃砌合而成。上面還有樓閣,也都是金流銀楣,玉階瓊壁,更有琉璃硨磲,赤珠瑪瑙,裝飾著寶殿瑤宮,真有說不出的莊嚴華麗。
  • 如何把阿彌陀經和行願品的頌子配起來?
    《佛說阿彌陀經》第三講(3-10) 2017年9月1日(農曆七月十一)上宗下宙上師講於上虞多寶講寺「盡未來劫無疲厭」,希望我能一直做這樣的事情!去親近善知識,多麼殊勝!
  • 《阿彌陀經》3丨念佛有哪些功效?「晚課」
    我們現在開始是《佛說阿彌陀經》的第二講。在前一講中我們用了一個比較短的時間給大家講了一個前奏吧,對於阿彌陀經,幾個淨土所依經典,然後它注釋的幾個包括它翻譯的版本等等這些做為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再一個就是說學淨土馬虎不得,不要看說這麼的易行之法,又是極難信之法,那麼在這個上面一定要清清楚楚的入心,不能馬虎。
  • 佛教中一個大劫的不同說法
    世界的產生、存在、毀壞和最後滅盡,是一個很漫長但又周而復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不同時間周期稱為「劫」(kappa)。一、佛教中一個世界從產生到完全毀滅的時間,即一個大劫一個輪圍界(世界)即太陽運行、光亮所能照及的範圍,相當於現代天文學的一個太陽系。
  • 師父說:修習淨土生起信心,是過去無數劫才修來的!不要小瞧自己
    就舉例我們皈依,《四十二章經》裡面講過,說我們供養,說供養一惡人,不知道供養多少惡人,不如供養一個善者;供養多少善者,不如供養一個修行者,供養不知道多少個修行者,不如供養一個,就是羅漢不如闢支佛,闢支佛不如菩薩,菩薩不如佛。最後說,供養所有的還不如一個無修無證,就是徹底證空性的這樣的,這也是一個修行的次第。
  • 【音頻+要點】《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6講(宣講於2020年結夏安居)
    (己)今初,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