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得罪真小人,莫要得罪偽君子

2020-12-21 阿亞說情感

人性是多樣的,上帝不僅僅賦予人類善良,還賦予邪惡。只是有的人把「惡」放在表面上,有的人卻把 「惡」放在心裡。

有時候,我們會遇見一些人,一旦你得罪了他們就會被他們一直記恨在心上,後來只要遇到在一起辦事,他們都會給你擺臉色,恨不得告訴全世界的人,他們很討厭你。

像這種小肚雞腸、睚眥必報的人,他們心胸狹窄,容易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記恨上你,只要記恨上你就一定會找機會報復你。

這樣的人雖然睚眥必報,但他們至少很真誠地告訴你,他們確實不喜歡你,而你也沒必要倒貼上去討好他們。

我們還會遇見另一種人,他們對你和顏悅色,處處幫你,事事關心你,但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他們習慣了對所有人示好,只要帶上面具就能左右逢源。

當你不小心得罪他們的時候,他們表面很無所謂,也笑著告訴你沒關係,可實際上,他們早在心中默默記下了這一筆仇,一旦逮到機會就會狠狠的報復你。

即使他們報復了你,也不會露出原本的面目,還是會安慰你,做好一個朋友的本分。你甚至無法想像,也不會去懷疑,一直在你面前安慰你的人竟是那個傷害你的罪魁禍首。

這樣的人虛偽、假仁假義、利益薰心,讓人無法辨識他們的真面目。

偽君子是真小人迫於道德壓力下,不得不在自己丑惡的靈魂外面裹著一層道德的外衣。真小人,他們的壞都表現在明面上,敢與你當面拍板叫囂,而偽君子則是隱藏在暗處與你作對。

在利益面前,真小人他們會明確告訴你,這次的利益他們勢在必得,雖然他們可能會用一些「小人」的手段;偽君子則會在表面上盡力給你爭取利益,卻在背地裡搞小動作讓你防不勝防,在你準備成功的那一刻給你致命一擊。

得罪了真小人,就像是明確自己在哪裡出現了錯誤,以後你就得多注意哪些地方。若是得罪了偽君子,就像是給自己埋下了一顆炸彈,你不知道埋在哪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引爆,你根本沒辦法去防止,只能被動地去應付。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那麼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漫談品析俗語文化》第13回 俗語文化是我們寶貴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是我們的先輩們一代一代用智慧累積沉澱總結出來的寶貴財富,其中蘊含著很多的智慧和學問,小時候,一直聽家長說:「做人要有眼力,寧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那麼何為君子,何為小人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 為什麼說寧願得罪君子一百,不去得罪小人一個?
    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為什麼我們寧可得罪一百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小人呢?因為君子光明磊落,不計前嫌,表裡一致。
  • 人生感悟:不怕真小人,只怕偽君子
    在生活中,你不怕得罪一個明著的小人,最怕的是那種當面笑嘻嘻,背後卻使壞的那種二面三刀的人,他會使你防不勝防,被他賣了你還幫他數錢。02在歷史上,有很多那些懂得偽裝,而居心不良的人。三國時的司馬懿,《晉書》上有記載:「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
  • 武林江湖也有真小人偽君子?格鬥狂人:如此鳳凰衛視節目難再見了
    原來,這是徐曉冬轉發了一個名為《竇文濤談徐曉冬,觀眾視角的徐曉冬和王戰海:真小人和偽君子》後,所發出的一句感慨與評論。「因為你們是平臺嘛,不好說這話,可我作為純粹的一個觀眾,我想說點得罪人的話,這兩位給我的感覺,想打兩個標籤:一個是真小人,一個是偽君子!」「真小人,非常明確,就是徐曉冬;王戰海呢,我其實跟很多網友的看法是一致的,就是滿嘴都在開『太極炮』——他這太極最厲害的,就是在嘴上;實際上,如果打太極最後都在嘴上了,咱們三位也行啊!
  • 《綻放吧,百合》:寧可得罪一千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吳盼
    寧可得罪一千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吳盼。吳盼這個人物形象塑造的還是很成功的,能把觀眾氣得發瘋,讓觀眾看見吳盼出場心裡就恨不得她早點死,這就說明這個人物已經演繹的很成功了。真是寧可得罪一千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小人啊。有人說百合之所以過得這麼悲慘,都是自己作的。如果不是當初百合和程建明偷嘗禁果,她也不會未婚先孕,她是有機會回北京讀大學的。在不聽勸阻生下孩子以後,如果在董家村找戶好人家收養,百合也可以返回北京生活。
  • 有人說寧做真小人左冷禪也不做偽君子嶽不群,那得罪了小人咋整?
    笑傲江湖中,左冷禪為了達到統一武林目的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可說是真小人中的戰鬥機,而偽君子達到嶽不群這樣高度也可說是獨步天下了,有人說沒選擇情況下,還是做左冷禪比較爽,活得舒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真小人的地位和偽君子地位都不值得羨慕,否則怎麼會有令狐衝的粉絲,這也是人性的自由選擇,是沒有掉進邏輯陷阱的正常反應,沒二選其一都是正常人,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有些人掉進了非此即彼的選擇中,選擇嶽不群的人生,會忍受嗎,會揮刀自宮成就人生輝煌嗎?揭露嶽不群的人生讓我們驚覺痛苦來自於我們的選擇性失明,大惑不解之下還能有多少正常人性?除此之外就得做真小人嗎?
  •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俗語中蘊含著老祖宗留下的巨大智慧
    從小就被家中長輩教導「寧跟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說句話」「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小人在現實生活中究竟多可怕,一個小小的細節可能就會導致,千裡江堤毀於蟻穴。也可能分分鐘命喪黃泉。小人分小作為之人和小心眼之人,小作為之人可交,小心眼之人不可交,一個小心眼的小作為之人可能分分鐘改變歷史走向,今天就分享一個有關於小作為小心眼之人和大作為小心眼之人所改變的歷史命運。二年,春,鄭公子歸生受命於楚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二月壬子,戰於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 有一種人是人際關係的「災星」,他們比小人難防,比奸人狠辣
    前者是小人,後者則是奸人。小人見利忘義,至少言行舉止難蓋小人之心,容易察覺。奸人為人奸詐,可算計之事多已讓人知曉。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他們是怎樣的人,早晚會知道。但是,在他們身上卻衍生出一種手段更為高明,城府更加深的「災星」。他們是人際關係的隱藏殺手,讓人躲無可躲,這種人就是與真小人相反的——偽君子。
  • 厚黑學:為什麼說「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又如何做到?
    為什麼說「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又如何做到?關於這個問題,厚黑學指出,得罪君子,固然有些欺君子之嫌,但君子大度,不會想著去報復你,很可能是一笑了之,甚至還有與你和好的可能。而得罪了小人,便會遭受小人的無恥的陰謀和報復,從而給自己製造極大的麻煩,甚至惹來災禍。
  • 真小人與偽君子
    而真小人就是小人,表面和內在都是小人。真小人是靈魂醜惡的傢伙在道德輿論即將損毀、崩塌時的瘋狂叫囂,呼籲大家和他一樣尊奉自私、殘忍和不擇手段,以便給道德輿論致命的最後一擊。小人們用他們的骯髒,擺開了一個比世界上任何真正的戰場都令人恐怖的混亂方陣,使再勇猛的鬥士只能退避三舍。
  • 偽君子與真小人
    這讓我想起,生活中偽君子和真小人的問題,所謂偽君子雖然行為上不道德但是宣揚的價值觀都是正確的,而真小人是行為上不道德,言語上也同樣恬不知恥,一副反正我就這樣的態度。到底是堂而皇之在公眾面前表達扭曲的價值觀做壞事,還是選擇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宣導大道理背地裡搗鬼?偽君子和真小人,到底誰更可怕?
  • 《激蕩》:顧亦雄是真小人,但龐恩嶽才是偽君子,從三點可見
    《激蕩》:顧亦雄是真小人,但龐恩嶽才是偽君子,從三點可見 文/娛樂聊劇 下面就來談一下顧亦雄和龐恩嶽這兩個人物,對兩個人總體定義:顧亦雄是真小人,龐恩嶽是偽君子。
  • 微小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現代版希臘神話)
    也不知是誰嘴賤,偏偏把此事告訴了厄裡斯,她不禁惱羞成怒:「俗話說,『寧落一圈,不落一人』,既如此,別怪姑奶奶我要你們好看!」點評:這就是那場死傷無數的戰爭的首因!「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此話一點兒不假!
  • 寧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要得罪一個小人
    要做到這樣要領就是恭行親察,聰明文思。鬼谷錦囊:俗話說寧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要得罪一個小人,奸險小人在上司面前誹謗你。在同事面前詆毀你,甚至會在你的家人面前誣陷你。其手段實在令人防不勝防,因此為了讓自己少受傷害甚至避免傷害。
  • 在自己不道德行徑披上一層道德的外衣的人,盤點電視劇中的偽君子
    大家好,有句古話說得好"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寧可得罪真小人,莫可惹惱偽君子"那是因為偽君子相對於真小人,他們總是在自己不道德的行徑上披著一層道德的外衣。表面上大方得體,高尚寬容,事事退讓,忍受著別人所不能忍並時刻保持著風度,但實際上卻是一群虛偽、恬不知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
  • 為什麼不能輕易得罪小人!(深度好文)
    古人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為什麼不能輕易得罪小人!因為小人特別喜歡記仇,你即便是無心的得罪,往往也會招致其有心的報復。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要輕易得罪小人。小人,品性差,氣量小,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損人利己甚而損人不利己;他們要麼造謠生事、挑撥離間,要麼落井下石、恩將仇報。所以,要使其遠離自己,最正確的做法就是不要輕易得罪小人。
  • 明哲保身,不要輕易得罪小人
    你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得罪他們,必要的時候向他們做一些讓步,給他們一些好處,這樣,他們不但不會為難你,而且可能成為你邁向成功的一股力量。當然,此一時彼一時,此時位卑權輕的小人也有可能成長為大人物的一天,那時候,你們的實力也發生了對比,而他報復你的能力也將大大提高。什麼是「小人」?一、他們沒有信仰。
  • 真小人與偽君子!王寶山:酒後失言離開建業,但偷拍和舉報違法嗎
    首先,背後論人長短,在中國人眼中,確實不應該——人們一般建議:要當面直說。但是,當面直說,也同樣並非是中國人做人哲學的信條:因為,不當面得罪人,給人面子,達到中庸和氣,才是國人的一貫人生哲學信條。但天生愛動嘴,是人的自然屬性,於是,酒桌上,就成了男人們閒言碎語的最好去處;當然,女人堆裡更是——我們似乎可以將這種「背後議論他人之短長」的人,叫作「真小人」吧?那麼,像那種將此背後閒言偷拍下來,並舉報的人,就應該叫做「偽君子」了!
  • 「偽君子」與「真小人」,哪個更危險?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小型測驗,將「偽君子和真小人哪個更壞」這個問題提給身邊各色人等,答案五花八門,整理簡化如下:朋友A:真小人確實比偽君子要好點。朋友D:真小人之所以不當偽君子,很多時候是沒能力當——就好像真小人當不了官差衙役、只能當山賊土匪來收買路錢一樣。比起來,偽君子能力更強,更得民心,發展潛力更大,更難以對付!
  • 典型的「偽君子」之言:真小人勝過偽君子
    世上荒誕事很多,其一就是「偽君子」與「真小人」之辨。世人都說,「真小人」勝過「偽君子」,寧交真小人,不交偽君子。可是細一琢磨,此話就是典型的「偽君子」之言。何為真小人?在我理解,「小人」就是「巨嬰」: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雖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而「真小人」的「真」字,貴在透明,旁人一眼便知此人是「小人」。定是因為他在檯面上就不管不顧他人之眼光,以展示自己自私為榮。當然,也有一種人,會在口頭上承認自己是「真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