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首都羅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尚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與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與礦產為主,也有煉油工業,主要分部於卡賓達的濱海地帶。食品加工、造紙、水泥及紡織等工業也比較成熟。安哥拉國力因石油生產而快速成長。
該國地大物博,國土富饒,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沿岸共蘊藏了80億桶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安哥拉的經濟潛力非常高,它很有潛力成為將來非洲最富裕的一個國家。
作為葡萄牙曾經的屬地,其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中世紀時期,安哥拉分屬剛果、恩東戈、馬塔姆巴和隆達四個王國。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隊首次抵達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東戈王國,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在1884年至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佔領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將安改為「海外省」,派總督進行統治。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先後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運」開始進行武裝鬥爭。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個組織同葡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
11月11日,「安人運」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阿戈斯蒂紐·內圖任總統。1975年獨立後仍長期處於內戰狀態。1976年「安人運」擊潰「安解陣」部隊,並將「安盟」部隊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將國名改為安哥拉共和國。2002年4月,安哥拉政府與反政府武裝安盟最終籤署停火協議,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