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8月26日10時訊(記者 李俊倫)景觀作為產品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僅為業主帶來極致的感官享受,也為產品格調起到極大提高的作用。
在重慶陽光100喜馬拉雅禪意的「枯山水」園林裡,除了有黑松這樣的古雅生靈,還存在著石組與白砂的交融演繹。單獨乍看,它們宛如死寂,但在層層變化的空間中,石在動,砂在流。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心靈上的洗滌。
尋石如探金,雕石如琢玉
在「枯山水」中,石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象徵著島、象徵著橋、象徵著須彌山,所以它的重要性決定著它不可能是普通的石頭。
「枯山水」中理想的石材應是灰色系、素色、紋理自然,不太圓潤也沒有銳角的。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卻讓喜馬拉雅的設計部、工程部和施工單位跑遍了周邊所有的石材廠。
經過近一個月的煞費苦心,喜馬拉雅的工作人員最終在陝西西鄉找到了石組的原石,但這對他們來說還只是個開始。
由於石材還是開採的花崗石原石狀態,除技術精湛的石匠師傅進行細心雕琢打磨外,日本設計師大川善成還親臨現場指導石組的打造,與相關工作人員一起為此費心費力,讓每一處石組變成不可多得的美景,只為呈現「枯山水」之精髓。
砂非水 勝似水
所謂的美景,總是有「山」必有「水」。「枯山水」作為不使用水的造園方式,像喜馬拉雅這樣大規模的正宗「枯山水」庭園,在中國應該也屈指可數。重慶的山勢變化豐富,高地落差之間有助於加強庭園的空間立體感,尤其是砂從秘境「山」中流出的蜿蜒連綿,砂的流動比水更有形,達到不用水而表現水的新境界。
喜馬拉雅「枯山水」中的採用的砂的是最能象徵水的白砂,純淨、自然,製造的砂紋既是水紋的抽象表達方式,也是禪僧修行的一環。因此,「枯山水」庭園與世界其他庭園相比,特點在於通過極度抽象的方式表現禪意,是人心上的風景。
就這樣,一石、一砂,經過千錘百鍊在喜馬拉雅「枯山水」裡,以禪意詮釋出「水」從「山」中匯入大海,流入人心,仿若在人生經歷繁華之後,得到心靈上的治癒與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