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很美的兩首詩,詞美人美聲音美,寫盡生活的美,百讀不厭

2020-12-13 如此品讀

#王昌齡#生活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美的發現。美無處不在,只是發現美需要守候一種心境,平靜而怡然,恬淡而悠然。一個落魄者的內心是悽涼的,美便擦肩而過,一個憂鬱者的內心是感傷的,美決不輕易停留。一個豁達心胸的人的內心是寬廣的,接納的心態永遠年輕。他的世界就是美麗的新世界。

王昌齡曾經有一段悽惶的人生歲月,那是他被貶龍標的時候,當時李白送他,曾留下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王昌齡的內心當時是落寞的,是傷感的,也是憂鬱的,便他的心理調適能力很強,在很短的時間內,他便放下了那種種不上進的心思,轉而關注到身邊最美麗的風景。

我們一提起王昌齡總是會提到他的邊塞詩,那意境高古蒼涼,簡直就是獨一無二,詩句驚人,被人稱為「七絕聖手」。王昌齡也曾寫過一些詩,畫面唯美,生動青春,是對美麗的記錄,是對生活的歌詠。王昌齡很美的兩首詩,詞美人美聲音美,寫盡生活的美,百讀不厭。

採蓮曲(一)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

生活是美的,江南可採蓮,採蓮的那生動的畫面,早就被人用詩的形式記錄過,王昌齡那天心情不錯,隻身穿過小徑,看採蓮女子蕩舟採蓮,不覺痴怔了。

那是青春的吸引力。

只見那些採蓮女子,個個身材高佻,美麗動人,竟是吳中國色,越女還魂,也像是楚國妃嬪。她們採蓮的動作輕快,時而香風乍起,輕撩額發,時而競相划動採蓮船,濺起的水花在笑聲中落在她們的裙衣褶皺中。

真美!這才是生活,可以放下營營苟苟,可以放下煩惱痛苦,以心為鏡,自在湖中,賞清風明月,聽水漲舟行。

這些女子們來的時候,是那些顫顫紅蓮把她們迎進河口,她們走時明月送她們返回江邊。一天的行程一天的人生,竟是一生。把日子過成詩,詩就具有了靈性,把詩寫給生活,生活也會動容。採蓮女子的那種質樸的美麗形象,已印在了王昌齡的心中。

採蓮曲(二)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王昌齡在採蓮曲的創作中,是全身心投入的,是靜觀的,是不假雕飾的,詩如白蓮,讓人百讀不厭。第一首詩中,他寫了一個過程,在這首採蓮曲中,詩人採用了鏡頭似的寫法,定位定點,細節生動而傳神。

那荷葉和採蓮女子的羅裙是同一種色彩,亦是澄碧,亦是淡雅,亦是芬芳的。那出水芙蓉向著採蓮女子開放著,是歡喜的,也是歡迎的,是溫和的,也是柔媚的。人在花中遊走,就像在畫中一樣。

如果第一個女子的恬靜美讓我們看到的是畫面的古典美,端莊秀雅,那麼後來的女孩子們卻有了一些生活的煙火味道,她們互相推搡著,互相調笑著,一個「亂」字,那場面是失控的,已經有了一種活力四射的青春味道。

亂入池中,不再講究淑女情懷了,只是盡歡承悅。互不相見,竟有歌聲傳來,大家都隱沒在那蓮池深處。

看著如此畫面,王昌齡再也不去想那仕途煩悶,人生苦惱,只是欣賞著,月華流水,清風徐徐,那採蓮女的身影在心中久拂不去,那青春的歌喉,亦是無法忘記。有此美相隨,人生足矣。

END

相關焦點

  • 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人人皆知。畢竟這首詩的最後7字「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
  • 10首絕美唐詩,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
    幾萬首唐詩,給中國人留下了最美妙的藝術盛筵。唐詩美在哪?美在李白筆下的思念: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美在王維筆下的秋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美在常建筆下的寺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詩之美,也許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想要了解唐詩之美,不如讀一讀下面這10首絕美唐詩,感受漢語之美。
  •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美詩美文美書,美爆了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美詩美文美書,美爆了《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美詩美文美書,美爆了《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美詩美文美書,美爆了《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美詩美文美書,美爆了《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美詩美文美書,美爆了《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美詩美文美書,美爆了
  • 9首古詩寫盡歲月靜美 讓心靈安靜、歲月生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首古詩寫盡歲月靜美 讓心靈安靜、歲月生香! 讀詩是一種修行。 有些詩,適合很多人圍坐在一起朗讀; 有些詩,適合一個人的時候安靜的讀; 人們常說:人生還應該有詩和遠方,如果遠方太遠,不如就品讀詩書,因為詩裡就有遠方。
  • 盛唐才子王昌齡:從送別詩作,去欣賞他的藝術之美
    說起盛唐才子,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李白、杜甫、高適和岑參等人,因為他們所創作的詩歌無論從數量到題材,都較為龐巨寬泛,而王昌齡較之則顯微遜。 王昌齡一生存詩181首,較起李白杜甫的千篇詩文、高適岑參的百篇佳作來說,這個數量並不是很大,但王昌齡的詩作質量都相當之高。
  • 6首經典古詩詞,寫盡團扇之美,每一首都很驚豔
    當富有古典氣息的團扇遇上古詩詞,總會驚豔時光;以下六首詩皆拉團扇與美人同時出場,哪一首曾讓你心動過?怨歌行漢 · 班婕妤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班婕妤因趙飛燕姐妹而失去帝王之寵,借得團扇抒發自己的情感;團扇如人,遭遇堪憐,也便成了紅顏薄命的象徵;這首詩為團扇開啟了「哀傷」之詠,被後代詩人常引用入作。秋夕唐 · 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宋詩裡的夏天,5首詩寫盡,花香綠濃,蛙鳴鶯啼,美到窒息!
    宋詩裡的夏天,5首詩寫盡,花香綠濃,蛙鳴鶯啼,美到窒息!1、《幽居初夏》宋·陸遊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 八首古詩,寫盡歲月靜美……
    八首古詩,寫盡歲月靜美…… 古籍金句 總有一句詩詞, 寫到你心中的靜美;
  • 王昌齡最經典的送別詩,是所有唐詩選本必選曲目,美成千古絕唱
    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七絕高手當屬王昌齡和李白,雖然李白是唐詩綜合評估能力第一人,但在七絕這一專項領域恐怕不及王昌齡。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尤其是他寫的邊塞詩更是古今一絕。不過今天小解不講他在西北邊塞的感悟,而說他最為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歷朝歷代的唐詩選本無不選載這首詩,千年以來,美得讓人心醉又心碎!
  • 共賞唐詩之美,王昌齡之一片冰心在玉壺
    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詩家夫子」、「七絕聖手」之稱。據考證,這首《芙蓉樓送辛漸》應是王昌齡任江寧詩中提到的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計劃從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而王昌齡應該就是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首詩就是兩人在江邊離別時王昌齡所寫,即是一首送別詩。這首詩反映了詩人遭受打擊的怨憤和孤寂心情。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深厚友情和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光明磊落、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情懷。
  • 唐詩宋詞中的「美」,文學之美,藝術之美,境界之美,格調之美
    同樣地寫出了月夜的幽靜,但是又有蟬鳴,清泉流動的聲音打破了夜的幽靜,一個流字,一個鳴字,把水的動態和蟬的動態烘託出來了,同時也反襯出夜的幽靜。用字極其精煉。想像一下,如果這兩首詩詞用現代語言來描述,會是長長的一段。但是我們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前一句十個字,後一句十二個字,已經把時間、地點、景物,和動態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而且讀起來情景交融,如在眼前。
  • 李白見到採蓮女子,寫下一首很美的詩,開篇兩句便令人心醉
    它的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採蓮女的生活情態和水色風光。縱觀我國古代詩歌史,以《採蓮曲》為題的詩作不在少數。譬如,唐代詩人王昌齡就寫過「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南宋詩人陸遊也曾寫下「採蓮吳妹巧笑倩,小舟點破煙波面」的詩句。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便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採蓮曲》。它是李白漫遊吳越時,一次見到採蓮女子後,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 楊萬裡把生活中的小事寫成詩,一首經典的七絕《小雨》,美得驚豔
    楊萬裡最擅長寫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他的筆下,總是充滿無窮的韻味;另外他一生遊歷極廣,詩中大多都是描寫尋常之物,或者是尋常之景,往往是信手拈為皆成詩,特別是對於雨景的描寫,那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增;前幾天為大家推薦了他的一首七絕《聽雨》,寫得很有特色。
  • 董元奔:意象美·境界美·哲思美——江月為什麼引人入勝
    江月的意象之美包括生活意象的形態各異,藝術意象的形態各異;江月的境界之美包括生活境界的遼闊與深邃,藝術意境的遼闊與深邃;江月的哲思之美則包括形而下的人生之悟和形而上的宇宙之惑。這些物質都散發著一種動態的、崇高的美,這些崇高的美的生活意象作用著人們的感覺器官,自然令人神往。江月統攝著眾多的美的現實生活中的物質,江月與它所統攝的生活意象一起美化了人間,令人神往,令人流連忘返。但是江月的意象之美並不限於此,它還會溜到古典詩詞中去,化成美的、醉人的藝術意象,令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神魂迷離。
  • 原來《詩經》這麼美:五首詩,帶你體會《詩經》中的五種美!
    《關雎》之美,不只美在相思之情的纏綿悱惻,更美在青年男女自由追求心中所愛之時的坦蕩與斐然。總有人覺得《關雎》是首悲傷的詩,覺得它是一首飽含哀苦之詩。所以,在《經典詠流傳》裡,有人說仇海平老師的版本太歡快,有人說金志文版本的與題不合。
  • 李商隱的這首《憶梅》,開頭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美!
    那麼說起唐詩,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盛唐的那些偉大的詩人,例如李白、杜甫、王昌齡、白居易等人,其實到了晚唐,雖然整個大唐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但是在文化上,在詩歌的創作上,還是非常的強盛,同樣的也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
  • 王樹山書法 牡丹花美 貴妃人美 李白的詩更美
    「春風」有雙重含義,一是寫自然環境美,春風是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楊貴妃受到皇帝的恩寵,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這一句表面描寫了環境之美,其實暗示了楊貴妃春風得意心態。特別是李白抓住了楊貴妃那似如花兒上沾滿了露水一樣澤潤容顏來突出了內心的驕人之態。可以說,詩人在比喻中兼有誇張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放大了楊貴妃的嬌態與大紅大紫的美豔。
  • 把平淡的生活過成詩:中國古典田園詩之美
    而田園詩的魅力首先就在於它的意境美,詩人把景、光、色、聲、文字以及情感等元素巧妙地織成「秩序的網幕」,給讀者再現了田園的優美風光,營造出悠閒恬淡的意境,讓品讀詩歌的我們能陶醉在其中。田園詩的意境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詩中有畫,美不勝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田園詩的一個重要特點。
  • 多方發掘古詩詞之美
    在這樣巧妙合理的「嫁接」中,我們的古詩詞教學更有時代氣息和普適意義,可以讓音樂之美在學生心田上肆意流淌。聯想想像,賞析畫面美古希臘詩人西蒙奈底斯說過:「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一首詩就是一個或眾多意象組合而成的畫。在教學時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力來重現、欣賞、品析詩中那一幅幅精美的畫面。
  • 三首冬至詩詞,美得心碎,美得心醉
    在這雪花飛舞的冬至裡,不如靜下心來,感受一下冬天的美。下面為大家分享三首詩詞,領略一下古人在冬天裡的風採。三首冬日詩詞,美得心碎,美得心醉。《冬至後招於秀才》(唐·王建)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